小班教案小班艺术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小班教案(王紫月老师)
- 格式:docx
- 大小:8.53 KB
- 文档页数:7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北风爷爷别神气一、活动目标1. 了解北风的特点,感受北风带来的季节变化。
2. 学习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体验合唱的乐趣。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活动准备1. 图片:北风爷爷、雪花、小树等。
2. 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
3. 雪花道具:白色纸片。
4. 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1. 导入:a. 教师出示北风爷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北风爷爷的特点。
b. 邀请幼儿分享关于北风的知识和经验。
c. 教师总结:北风爷爷是个神奇的角色,他一来,天气就变得寒冷,雪花飘飘。
2. 学习歌曲:a. 教师播放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倾听歌词内容。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词中的寓意。
c. 幼儿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演唱歌曲:a.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演唱,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演唱成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4. 游戏环节:a. 教师创设“雪花飘飘”的情境,邀请幼儿扮演北风爷爷,其他幼儿扮演雪花。
b.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模拟雪花飘落的动作,感受北风和雪花的变化。
c. 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北风爷爷虽然神气,但他也带来了美丽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成果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和支持。
2. 环境创设:教师引导幼儿用雪花道具装饰班级环境,营造冬季氛围。
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关于北风和雪花的绘画作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辅导。
3. 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六、活动准备1. 图片:北风爷爷、雪花、小树等。
2. 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
3. 雪花道具:白色纸片。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北风爷爷别神气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风的特点,知道北风吹来的感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学会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北风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北风爷爷的手偶一个,音乐播放设备,白板或大纸一张,画笔若干。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唱歌、跳舞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北风爷爷的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北风爷爷的特点,如外形、表情等。
2. 歌曲学唱:教师播放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跟唱,注意歌词中的北风特点。
3. 动作创编: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北风爷爷的动作,如吹气、挥手等,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北风的特点。
4. 歌词改编:教师引导幼儿发挥创意,将歌词中的北风特点进行改编,如吹得树叶跳起舞等。
5. 表演展示: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和改编的歌词。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演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白板上绘制北风爷爷的画面,巩固对北风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的组织进行反思,包括活动的目标、过程、幼儿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北风爷爷手偶的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北风的特点。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歌、跳舞,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3. 创意改编法: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对歌词进行改编,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4. 分组合作法: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歌曲学唱和动作表现,评价幼儿对北风特点的认知程度。
2. 技能评价:评价幼儿在唱歌、跳舞过程中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热情、合作精神及对音乐的兴趣。
八、安全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跳舞过程中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北风爷爷,了解北风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冬天,勇敢面对寒冷天气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唱歌。
难点:让幼儿理解北风的特点,并在唱歌过程中表现出北风的气势。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北风爷爷的图片、歌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北风爷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北风爷爷的形象特点。
(2)教师讲述北风爷爷的神气表现,引起幼儿兴趣。
2. 教学歌曲:(1)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歌词内容。
(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直至幼儿能够熟练演唱。
3.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北风爷爷,一部分幼儿扮演其他角色。
(2)幼儿按照歌曲内容进行表演,注意表现北风爷爷的神气气势。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北风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歌曲中表现出来。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熟练演唱。
2.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表现北风的特点。
3. 评价幼儿对冬天天气的情感态度,是否充满热情和勇敢。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北风爷爷在冬天里的作用,如吹走雾霾、带来雪花等。
2.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其他关于冬天的歌曲,如《雪花飘飘》、《冰雪奇缘》等。
七、家园共育:1. 教师向家长推荐关于冬天和北风的故事书籍,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
2. 教师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营造冬天氛围,如堆雪人、打雪仗等,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延伸: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北风爷爷。
2. 教师挑选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九、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北风爷爷别神气一、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欢快节奏,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2. 通过学唱歌曲,发展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了解北风的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北风爷爷、雪花等图片。
2. 音乐CD:《北风爷爷别神气》。
3. 雪花手偶两个。
4. 红旗一首。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 学习歌曲:1.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2.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北风、雪花等自然现象,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 歌曲表演:1. 教师扮演北风爷爷,幼儿扮演雪花,进行歌曲表演。
2.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北风和雪花的特点,如北风爷爷的神气样子、雪花的飘落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共同学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用雪花纸粘贴出北风爷爷和雪花的形象,装饰班级环境。
3.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北风爷爷别神气》的音乐游戏,巩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感和表达能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参与音乐活动的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 班级音乐活动展示:教师组织班级音乐活动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成果。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词曲分析,理解歌词意境。
2.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如二拍子、三拍子等。
3. 创作与冬季相关的简短歌曲或诗歌。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唱,一起做动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冬季场景,引导幼儿体验冬季氛围。
八、教学步骤:1. 复习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巩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
2.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如二拍子、三拍子等,让幼儿感知节奏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如正确的呼吸、音准、节奏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歌曲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让幼儿能够流利的唱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乐谱、图片、北风爷爷的手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解释歌词中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主题。
3. 唱歌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唱歌练习,注意呼吸、音准和节奏,让幼儿能够流利的唱出歌曲。
4. 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手偶等道具,让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唱歌过程中的表现,如呼吸、音准、节奏等,对幼儿进行即时评价。
2. 通过歌曲表演,观察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对幼儿进行评价。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中的作品,如乐谱、绘画等,对幼儿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等,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现场魅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2. 教师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反馈,了解幼儿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同类歌曲学习:教师推荐类似风格的歌曲,让幼儿进行学习,拓宽幼儿的音乐视野。
2. 音乐知识普及:教师向幼儿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等,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小班教案|小班艺术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小班教案(王紫月老师)小班艺术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的重复,学习用强与弱两种声音唱重复部分。
2.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重复部分的节奏,体验歌唱与节奏结合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课前幼儿已经熟悉歌词。
2.图谱一张三、活动过程1.复习儿歌《北风爷爷别神气》——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北风爷爷特别神气,“呼呼呼”地吹呀吹,你们怕北风爷爷吗?那我们用儿歌来告诉北风爷爷小1班的小朋友很勇敢。
2.(出示图谱)观察认识图谱,比较大小嘴巴的不同。
——请你看看图上有什么?——猜猜,小嘴巴表示什么?——大嘴巴呢?——能不能看着嘴巴图,来念念儿歌?请小朋友自己试试?——谁来说说?——幼儿和老师一起根据图谱念儿歌。
3.学习歌曲——给儿歌配上了音乐,变成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教师第二次示范唱,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幼儿轻声跟着老师学唱。
——我们看着嘴巴图唱,小嘴巴唱得轻,大嘴巴唱得重。
——师生对唱。
教师唱前半部分,孩子唱重复部分。
(如,师:北风爷爷别神气,生:别神气)4.尝试用节奏动作表示重复部分。
——大嘴巴唱得真累,让它休息,(出示小手)让小手来帮忙?(用拍手)——小手还能拍哪里?——还能请谁来帮忙?5.结束:小朋友念儿歌、唱歌曲、还拍手来告诉北风爷爷你有多么勇敢,北风爷爷听到了,真的逃得远远的。
以后,我们天天要这样勇敢好吗?附:改后教案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四、活动目标3.感受歌曲的重复,学习用强与弱两种声音唱重复部分。
4.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重复部分的节奏,体验歌唱与节奏结合表演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5.课前幼儿已经熟悉歌词。
6.图谱一张六、活动过程1.复习儿歌《北风爷爷别神气》——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北风爷爷特别神气,“呼呼呼”地吹呀吹,你们怕北风爷爷吗?那我们用儿歌来告诉北风爷爷小1班的小朋友很勇敢。
2.(出示图谱)观察认识图谱,比较大小嘴巴的不同。
小班音乐教案《北风爷爷别神气》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理解歌曲的含义,能够参与歌曲的表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感受歌曲中北风爷爷的神气与温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参与集体表演。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北风爷爷的形象表现。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北风爷爷的手偶、歌曲乐谱、音响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温暖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北风爷爷的手偶,引起幼儿兴趣,简要介绍北风爷爷的形象。
2. 新课教学:教师教授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引导幼儿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练习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练习,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纠正发音和动作不准确的地方。
4. 表演环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手偶、动作等辅段,增加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集体表演中的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感、协作能力等。
3. 搜集幼儿对歌曲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教案编写说明:本教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为教学内容,通过教授歌曲、集体练习和表演等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本教案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鼓励幼儿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与北风爷爷相关的图片、手工作品等,增强幼儿对歌曲的印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分析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幼儿园小班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北风,了解北风的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合唱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并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 教学难点:歌词中“北风爷爷别神气,我们有厚衣服”这句的节奏和发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挂图、玩具、录音机、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温暖的氛围,有利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北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北风的特点,如寒冷、吹动雪花等。
(2)教师讲述北风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北风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教唱歌曲,注意歌词中“北风爷爷别神气,我们有厚衣服”这句的节奏和发音。
(2)幼儿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北风吹的动作表演,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北风吹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暖?(2)幼儿分享自己的保暖方法,如穿厚衣服、戴帽子等。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北风的认知程度,了解幼儿对北风的特点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合唱中的表现,观察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幼儿积极发言、主动参与。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1. 教师在课后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七、家园共育建议: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教学。
2.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了解季节特点。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冬季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冬季的场景。
2. 开展冬季户外运动,如滑冰、滑雪等,增强幼儿的体质。
幼儿园小班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风爷爷的形象,通过歌曲感受北风的力量和温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感受冬季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尤其是在合唱部分。
三、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北风爷爷的木偶形象、歌曲乐谱、录音机、cd、音乐道具等。
2. 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季环境,如雪花挂饰、温暖的灯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北风爷爷的木偶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北风的特点。
2. 新歌教学:教唱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北风的力量和温暖。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别练习合唱和独唱部分,指导音准和节奏感。
4. 游戏环节:设计“北风爷爷吹雪花”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六、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北风爷爷的形象和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
2. 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歌曲的节奏、音准等。
3. 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老师学唱。
4.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幼儿音准和节奏感。
5. 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能力。
3. 通过歌曲让幼儿感受冬季的乐趣和温暖。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歌曲学习:评估幼儿对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等。
3. 游戏活动: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是否能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冬季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冬季。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一、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中北风爷爷的神气以及冬天的特点。
2. 学会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 能够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1. 课件:北风爷爷、雪花等图片。
2. 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
3. 雪花手偶。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雪花手偶,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你们看,谁来了?(北风爷爷)北风爷爷神气地吹着风,让我们一起感受冬天的魅力吧!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教师:北风爷爷吹呀吹,雪花飘呀飘。
让我们一起唱起《北风爷爷别神气》,感受冬天的美好!3. 分组演唱: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歌曲,一组拍手伴奏。
之后交换角色,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演唱方式。
4. 动作表现: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如吹风、飘雪花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演唱歌曲,感受家庭的温暖。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冬天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充分参与其中。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3. 活动延伸环节,注重家园共育,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六、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的音频文件,北风爷爷和雪花的图片,幼儿用书相关内容。
2. 环境布置: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温暖的冬日场景,可以使用一些雪花装饰和温暖的色彩。
3. 幼儿准备:请幼儿穿着保暖的衣物,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以便在活动中自由移动。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北风爷爷和冬天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北风爷爷和雪花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冬天的景象。
提问幼儿对冬天的印象,是否喜欢冬天,以及他们知道哪些关于冬天的知识。
2. 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小班教案|小班艺术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小班教案(王紫月老师)
小班艺术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重复,学习用强与弱两种声音唱重复部分。
2.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重复部分的节奏,体验歌唱与节奏结合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已经熟悉歌词。
2.图谱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北风爷爷别神气》
——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北风爷爷特别神气,“呼呼呼”地吹呀吹,你们怕北风爷爷吗?那我们用儿歌来告诉北风爷爷小1班的小朋友很勇敢。
2.(出示图谱)观察认识图谱,比较大小嘴巴的不同。
——请你看看图上有什么?
——猜猜,小嘴巴表示什么?
——大嘴巴呢?
——能不能看着嘴巴图,来念念儿歌?请小朋友自己试试?——谁来说说?
——幼儿和老师一起根据图谱念儿歌。
3.学习歌曲
——给儿歌配上了音乐,变成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教师第二次示范唱,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幼儿轻声跟着老师学唱。
——我们看着嘴巴图唱,小嘴巴唱得轻,大嘴巴唱得重。
——师生对唱。
教师唱前半部分,孩子唱重复部分。
(如,师:北风爷爷别神气,生:别神气)
4.尝试用节奏动作表示重复部分。
——大嘴巴唱得真累,让它休息,(出示小手)让小手来帮忙?(用拍手)
——小手还能拍哪里?
——还能请谁来帮忙?
5.结束:小朋友念儿歌、唱歌曲、还拍手来告诉北风爷爷你有多么勇敢,北风爷爷听到了,真的逃得远远的。
以后,我们天天要这样勇敢好吗?
附:改后教案
歌曲《北风爷爷别神气》
四、活动目标
3.感受歌曲的重复,学习用强与弱两种声音唱重复部分。
4.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重复部分的节奏,体验歌唱与节奏结合表演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5.课前幼儿已经熟悉歌词。
6.图谱一张
六、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北风爷爷别神气》
——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北风爷爷特别神气,“呼呼呼”地吹呀吹,你们怕北风爷爷吗?那我们用儿歌来告诉北风爷爷小1班的小朋友很勇敢。
2.(出示图谱)观察认识图谱,比较大小嘴巴的不同。
——请你看看图上有什么?
——猜猜,小嘴巴表示什么?
——大嘴巴呢?
——能不能看着嘴巴图,来念念儿歌?请小朋友自己试试?——谁来说说?
——幼儿和老师一起根据图谱念儿歌。
7.学习歌曲
——给儿歌配上了音乐,变成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教师第二次示范唱,仔细听听小嘴巴什么时候唱?大嘴巴什
么时候唱?
——小嘴巴和大嘴巴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嘴巴唱得轻,大嘴巴唱得重)
——幼儿轻声跟着老师学唱。
——我们看着嘴巴图唱。
——生生对唱。
一部分半部分,另一部分孩子唱重复部分。
(如,生:北风爷爷别神气,生:别神气)
8.尝试用节奏动作表示重复部分。
——大嘴巴唱得真累,让它休息,(出示小手)让小手来帮忙?(用拍手)
——小手怎么做也能发出很想的声音?
——还能请谁来帮忙?
5.结束:小朋友念儿歌、唱歌曲、还拍手来告诉北风爷爷你有多么勇敢,北风爷爷听到了,真的逃得远远的。
以后,我们天天要这样勇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