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西省龙南县实验中学2015-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2.20 KB
- 文档页数:13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图片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 (A项原文是“收入增长不平均和……意味着对老龄化准备不足”属无中生有C项“退休金的多寡”错,更多的人是没有退休金。
D 不是谈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 D(B 原文并没有提到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所带来的 C 原文是“完全不能归咎于” A “居民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不符合原文意思,只是“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况且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
)3. A(“这和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模式是一样的”,原文并无此信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各3分)4. C 干:冒犯5. D(考询皆服,云:“斐未到官,音已惧失权,与诸侯谋杀斐,会诸侯见斥,事不成”。
)6. “鲤”是名,伯鱼才是孔子儿子的字。
7.(10分)(1) 那精怪就开口说话道:“我实在是没有恶意,只不过是想试探府君大人而已。
能够得到您这一次赦免,定当重重回报您的恩德。
”(赋分点:“魅”、“耳”、“相”、“深”及大意各1分)(2) 立即就有一个东西像拖了一红色的布匹,发出轰轰的声响,李音与诸侯倒在地上失去了魂魄,陈斐就把他们逐个绑了捉住。
(赋分点:“绛”、“作声”、“失魂”、“以次”及大意各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长歌行》由景及情及理,前四句写生机勃勃的春景,第五句以一“恐”带出对时间流逝的担忧之情,并以秋景对比强化心中的恐,再以水不复归的现象强化时间的流逝无情,为末两句说理埋下伏笔。
《浣溪纱》由景及理,上片写溪流兰芽松间沙路,清新明净,暮雨子规略添怅惘,过片以设问入理,末句强化人生理悟。
9.(6分)①对流水的认知角度不同。
诗从水流方向的普遍性入手,喻指时间一去不复返;词从眼前流水方向的特殊性入手,喻指人生可“再少”。
江西省赣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2015年2月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礼乐文明”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根基。
其形式上表现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本质上化为一种贯通各种艺术的本体精神。
中国古代士人以琴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以实践理性精神对待日常生活态度,这实际上潜含着一种发端于原始“乐舞精神”的审美式人生意味。
于是,华夏先民自觉不自觉地由“六艺”和“琴棋书画”开始“修身”,继而去勉力实现主流文化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先秦时期,“艺”(从属于“六艺”)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
这时,为首的“琴”既是一种娱乐身心的工具,同时还有着内在的文化意韵。
它不仅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器物,还渗透着一种发自远古的“乐教”精神,蕴含着文化之“道”。
首先,“琴”并不单是一种“乐器”,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熔铸一定的思想感悟。
他们往往并不是单纯追求一种所谓“为审美而审美”的人生价值,而是注重在生活中强化品位,在细节中感悟出人生体验、审美倾向。
因此,文化的价值意义就在于激活现实生命个体的情感因素,“中华琴文化”正是这样一个典型。
它融艺术修养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恰当的艺术化生存策略。
其次,以表现中华文化精神为内在质素的“琴文化”也不仅仅是一种“艺”,它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往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所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嵇康语)与中华文化中“君子以玉比德”的早期审美观念达到了高度一致。
“琴”由丰富的情感、精神领域出发,将个体的生命感受与人类直观的生活世界互为交融,于是,“琴”就由“器”走向了“艺”,继而走向了“学”的路程。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实验班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第1小题到第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小题到第11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没有选全得2分,有错误答案不给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 .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D .楞次在分析大量实验后提出楞次定律,只根据楞次定律便可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2. 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带电油滴(重力不能忽略)沿虚线由a 向b 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油滴一定带正电B .油滴的电势能一定增加C .油滴的动能一定减少D .油滴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一定减少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电阻为r ,R 1、R 3、R 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电键S ,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I 、∆U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变大(C )∆U ∆I >r (D )∆U ∆I<r4.如图所示,平行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B 垂直导轨平面向里,导轨间距为L ,左端电阻为R ,其余电阻不计,导轨右端接一电容为C 的电容器。
现有一长2L 的金属棒ab 放在上面,在导轨所在平面内ab 以a 端为轴顺时针以ω转过90°的过程中,通过R 的电量为 ( )A .Q =B .Q =C .Q = BL 2(+2ωC )D .Q = BL 2(+ωC )5.如图所示是利用GMR 设计的磁铁矿探测仪原理示意图,图中GMR 在外磁场作用下,电阻会发生大幅度减小。
江西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倨(jù)傲旋(xuán)涡按捺(nài)阆(làng)苑仙葩B.莞(wǎn)尔生肖(xiào)莅(lì)临不着(zhuó)边际C.孱(càn)头亲(qìn)家乘(chéng)机泾(jīng)渭分明D.岑(cén)寂纠葛(gé)召(zhào)唤解(xiè)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股肱辨认病恹恹博闻强记B.滥觞旋律笑咪咪厉行节约C.苍茫纰邻羞答答礼尚往来D.亲睐算账汗涔涔食不果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B.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凭借鬼斧神工的外形获得2013年度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成为城市高层建筑的典范。
C.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
D.“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栩栩如生,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B.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C.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高二年级实验班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出题人:李升利 审题人:语文备课组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第一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的阅读 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
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
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
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
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
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
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
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
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
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
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
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命题人:谢荣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向量(2,1)a = , 2(1,1)a b k +=- ,则2k =是a b ⊥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b c ,是两条直线,βα,是两个平面,下列能推出b c ⊥的是( )A .βαβα⊥⊥,//,b cB .βαβα//,,⊥⊥b cC .βαβα//,,⊥⊂b cD .βαβα⊥⊂,//,b c3.某商场为了了解毛衣的月销售量y (件)与月平均气温)(C 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个月的月销售量与当月平均气温,其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算出线性回归方程ˆybx a =+中的b =2-,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约为C ︒6,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销售量约为( )件. A .46B .40C .38D .584.如图,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4πB .3πC .2πD .π5.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 x ,若满足10()xf x -≤',则必有( )A .(0)(2)2(1)f f f +≥B .(0)(2)2(1)f f f +≤C .(0)(2)2(1)f f f +<D . (0)(2)2(1)f f f +>6.已知命题p :“∀x ∈[1,2],x 2-a ≥0”,命题q :“∃x ∈R 使x 2+2ax +2-a =0”,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a ≥ B .{}212a a a -或≤≤≤ C . {}21a a -≤≤ D . {}21a a a -=或≤ 7.已知i 为虚数单位,R a ∈,若ia i+-2为纯虚数,则复数i a z 2)12(++=的模等于( ) A .2 B .3 C .6 D .11 8.设θ是ABC ∆的一个内角,且51cos sin =+θθ,则1cos sin 22=+θθy x 表示( )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B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C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D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9.已知()21sin ,42f x x x π⎛⎫=++ ⎪⎝⎭()f x '为()f x 的导函数,则()f x '的图像是( )10.已知(),P x y 是直线)0(04>=++k y kx 上一动点,PA ,PB 是圆C :0222=-+y y x 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若四边形PACB 的最小面积是2,则k 的值为( ) A.3 B.212 C.22 D.2 11.若点(,)P a b 在函数23ln y x x =-+的图像上,点(,)Q c d 在函数2y x =+的图像上,则()()22a cb d -+-的最小值为( )A B .8 C . D .212.过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左焦点F (-c ,0)作圆x 2+y 2=a 2的切线,切点为E ,延长FE 交抛物线y 2=4cx 于点P ,O 为原点,若|FE |=|EP |,则双曲线离心率为( )A .12+ B .12+ C .27 D .2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 已知曲线2x y =,则过点)5,3(A 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14. 已知函数321()23f x x ax x =+-在区间),1(∞+-上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经过(0,1)P -作直线l ,若直线l 与连接(1,2),(2,1)A B -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16.已知数列}a {n 是正项等差数列,若n321na a 3a 2a b n321n ++++++++=,则数列}b {n 也为等差数列. 类比上述结论,已知数列}c {n 是正项等比数列,若n d = ,则数列{n d }也为等比数列.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m 为实常数.命题:p 方程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命题q :.若命题p 或q 为真命题,且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求m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全部105人中抽到随机抽取1人为优秀的概率为7. (Ⅰ)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Ⅱ)根据列联表的数据,若按95%的可靠性要求,能否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Ⅲ)若按下面的方法从甲班优秀的学生抽取一人:把甲班优秀的10名学生从2到11进行编号,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为被抽取人的序号.试求抽到6或10号的概率.参考公式: 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参考数据: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 的方程:04222=+--+m y x y x ,其中5m <.(1)若圆C 与直线042:=-+y x l 相交于M ,N两点,且MN =求m 的值; (2)在(1)条件下,是否存在直线02:=+-c y x l ,使得圆上有四点到直线l,若存在,求出c 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2分)2EBC π∠=,且22AB BC CD ===.如图,已知AB ⊥平面,//,BCE CD AB 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1)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CF 平面ADE ?(2)求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点B 到面CEM 的距离等于1?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A如图,设椭圆C :)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B A ,,且满足||||2211F F F F -=+,椭圆C 经过点)1,2(,(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过点)0,32(M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Q P ,两点,问:在x 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T ,使得无论直线l 如何转动,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定点T ?若存在,求出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0,0(112)1ln()(>≥-+++=a x x ax x f . (1)若)(x f 在1=x 处取得极值,求a 的值; (2)求)(x f 的单调区间; (3)若1=a 且0<b ,函数bx bx x g -=331)(,若对于)1,0(1∈∀x ,总存在)1,0(2∈x 使得)()(21x g x f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13.12-=x y 或2510-=x y 14. ⎪⎭⎫ ⎝⎛-∞-21,15.⎪⎭⎫⎢⎣⎡⎥⎦⎤⎢⎣⎡πππ,434,0 16. n3211n n 33221)c c c c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7·新邵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工作中出现些小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这些小问题而不思改变,时间久了,就可能积羽沉舟,悔之晚矣。
②感动中国的马帮邮递员王顺友,几十年如一日,独自行走在木里县山高水低的峡谷中,艰难环境与寂寞孤独,都不能阻止他前行的脚步。
③不好好用功,名校毕业生也可能被无情淘汰;而只要努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很快在职场站稳脚跟。
请相信,用人单位是不会有眼不识泰山的。
④去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终于在哈利波特迷引颈企盼中露出庐山真面。
⑤刘老爹死了还不到一年,刘家三兄弟就为了争房产而闹得天翻地覆,最后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介入,才解决了纠纷。
A . ①⑤B . ①②C . ③④D . ④⑤2. (2分) (2016高二上·南阳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B . 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 . 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 .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3. (2分) (2017高一下·会宁期末)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 .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 .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 .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有些词语不带光环光晕,在颂扬赞美时往往可以不动声色、不着痕迹,效果较之正统颂词过犹不及。
江西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人伦纲常是儒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儒学在三教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
佛教在中国遭到最大的攻击就是它的“不忠不孝”,损害了纲常名教。
为此,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提倡孝亲忠君,并且用以出家济世为“大孝”的理论来回应儒家的抨击。
尽管如此,儒家仍然一直抓住佛教的“出世”思想和行为不放,对其进行批判。
程颐曾说,释氏之学无须同圣人之学进行比较,只从“迹”上就可以判其荒谬:佛氏逃父出家,便是绝人伦、背离君臣父子夫妇之道。
对此,朱熹也表示赞同。
但朱熹比其更进一层。
朱熹指出,佛教的最高本体是“空”,是一切皆空,儒家的最高本体是“理”,是“万理咸备”;比较起来,佛教的本体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空无”之体,儒家则是体用兼备。
在朱熹看来,儒家的“天理”中包含着仁民爱物、民生彝伦、格物致知等方面的内容,佛教不是没有见到“理”,而是见到了离开人伦日用的空理,所以是“空虚寂灭”。
佛教方面并不这样认为,唐代的圭峰宗密就认为儒家的“仁义之义”只是一孔之见,佛教见到的是“义理之义”,而非“仁义之义”。
从佛教的立场看,“有义”或“无义”是看一个人在做事时候的心态:若是以觉悟之心去做,就是有义之事;若是以狂乱之心去做,就是无义之事。
“仁义”只代表儒家对“义”的看法,但不是最终的“义理”,更不能把“仁义”说成是“天理”。
对此,朱熹的意见是,宗密视“仁义”为世俗的“恩爱”,是情而不是义,因此,佛教是不讲“义理”的。
但与朱熹同时代的大慧宗杲则说:仁、义、礼、智、信固然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但它们本身都不是“性”,儒家只认此“五常”为天理,是见“天”不见“人”,是“为学”不“为道”,是有缺陷的。
严格地说,朱熹的理事关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
程颢说:“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须著如此说。
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沏茶颓圯一炷香诘屈聱牙B . 噱头姑息肇事者别出心裁C . 怄气沟通明信片开门缉盗D . 涅槃疏浚结骨眼黔驴技穷2. (2分) (2016高一·龙江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英国政府奉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借助外国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对此____________。
②这个森林像个迷宫,还好,我们的原住民向导对它,我们才不致迷失方向。
③从慢镜头仔细来看,这球的确是奥斯卡假摔,主裁判____________ ,做出了正确的判罚。
A . 明察秋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B . 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明察秋毫C . 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了如指掌D .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B . 在这次韩国内阁的大换血中,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前校长张裳被提名担任新总理。
一旦韩国国会批准这一任命,张裳将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C . 欧盟的高级代表1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必要对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一事立即改变欧盟与叙利亚的关系。
D . 希丁克认为,中国球员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并融入自身的特点和民族特性,中国队一样可以取得希腊式的成功。
4. (2分) (2018高一下·天水开学考) 下列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城市文明与乡村传统在碰撞:当城市的汽车尾气熏闷着忙碌日子的无奈时,特别怀念故乡炊烟缓缓地升腾,抚平着平淡日子的孤寂:当城市的纯净水在______________时,特别怀念故乡甘甜的井水,_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实验班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的阅读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
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
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
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
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
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
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
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
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
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
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
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
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
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
⑥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
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
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
1、下列关于“微时代的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微时代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B、“微时代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相比,称得上是一种时尚的“阅读”。
C、“微时代的阅读”具有“撕裂性”,这种“撕裂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有意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图像却在不断地引诱读者“猎奇”的潜意识。
D、“微时代的阅读”媒介必然会把传统“阅读”行为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
2、下列对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也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能做到的。
B、“观看猎奇时代”真正显形,是在电视在中国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纪网络文化普及之时。
C、在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随着阅读媒介的变化,“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引人注目,“微时代的阅读”悄然来临。
D、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标志着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开始,因为它为阅读行为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微时代的阅读,作者对人们是否还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并指出应该从“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B、微时代的阅读使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C、“沉思默想时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却不能像“阅读写作时代”那样通过阅读得以传播。
D、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是阅读写作时代转向观看猎奇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
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献所俘旧港酋长。
帝大悦,爵赏有差。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
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
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
是时,交耻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替,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
其前伪王子苏干刺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
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遣使朝贡,辞还。
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
十七年七月还。
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
比还,而成祖已晏驾。
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
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
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踪迹:追踪探访B.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邀劫:邀人抢劫C.多赍金币金币:钱币财物D.帝以践阼岁久践阼:登上帝位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
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
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D.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交耻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耆,来者日多。
(5分)(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卢照邻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1.本诗颔联中哪两个字比较传神?请简要赏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诗歌最后一联,将“唯馀诗酒意”,改为“余亦诗酒意”,诗人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否一样?(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9、名篇名句默写。
(每句1分,共6分)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2.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0)、四(11)两答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并把答案填在相应位置,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还欠半堂课王琼华来村小当老师时,他才十五岁。
支书帮他挑着行李,一头被卷,一头两捆书,领着他到了村小。
支书撂下行李,把扁担往地上一戳,跟村民嚷道:“刘老师来啦,那些塞烟囱掏麻雀窝偷毛桃跳橡皮筋的大小子黄毛丫头统统有书读了!”村民看看刘老师,有的捂嘴,有的咧嘴:“哎哟喂,这新老师还没扁担高呢。
”一晃几年,跟刘老师一直好着的女友大学毕业,来村里看他。
那个时候,刘老师已经长得比扁担高出一个半脑袋了。
人家女方没挑他别的什么,就图他一表人才,心地善良,对人铁了心的好。
村里人都嚷嚷着要吃喜糖,但很快,村里人张张脸又像打了一层灶灰,开心不起来了。
原来,刘老师是被招上门去当女婿,结婚前要调到县城教书去。
那天,刘老师坐着手扶拖拉机要去县城见丈母娘。
出村口没几里地,司机发现二十个孩子正在前头哼唷哼唷举着笨重的锄头挖路。
刘老师跳下手扶拖拉机,一边往前走一边嚷道:“你们娘老子上个月才把这路修好,怎么要毁掉……”看到地上扔着的那堆书包,他把后半句话吞进了肚里。
人,也往回走了。
孩子们欢跳着,像过年一样。
支书叹道:“我的大脑袋还比不上这些孩子的小脑袋好用。
”那晚,支书在刘老师屋里坐到半夜,倒来倒去就是扯着一句话:“这村子前前后后来过二十几个老师,数你的课讲得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