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荷兰绘画的特点】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一.课题: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及作品赏析(伦勃朗,鲁本斯)二.课时:一课时三.教材研究内容:了解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的生平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四.教学目的:1.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作品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3.了解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成就,提高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
五.课业类别:欣赏六.教学思路: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作品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评价美术作品。
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17世纪三大油画家介绍。
八.教学难点:①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培养。
②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九.教具准备:17、18世纪欧洲绘画大师作品图。
(展示)十.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整顿课堂纪律,稳定情绪1分钟)①首先和同学门问好!②准备上课所必需的工具。
2.导入新课:(展示《夜巡》图片)提问:这幅画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学生:伦勃朗!)提问:伦勃朗是什么时期的绘画大师?引出课题——17、18世纪欧洲绘画作品的欣赏。
3.讲授新课:(我们先来了解伦勃朗的生平)①伦勃朗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荷兰画家 ,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
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
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
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主要是什么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其绘画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7世纪荷兰画派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都是商品走进市场,这种商品价值观也走进美术领域,美术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画家过去是依附宗教和贵族订件,而今要依附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必须迎合买画人的审美需要,这就决定了荷兰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与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同时代的画家们都被习惯地称作“荷兰小画派”。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名称,它准确地概括了17世纪荷兰美术的与众不同之处,即荷兰画派包括着许多支派。
每一个城市都各有各的画派,一个城市之内也画派林立,各具特点。
当然,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尤其是在许多画家常常迁移的情况下,要想更多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也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努力地想做到这点。
当时活跃在哈勒姆的有奥斯塔德和雷斯达尔;活跃在代尔夫特的有彼得·德·霍赫;活跃在大学城莱登的有盖纳·杜;活跃在保守势力中心乌德勒支的有盖勒·洪特胡斯;活跃在荷兰最大的商业和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的有赫斯特·卡尔夫、波特尔等等。
他们几乎都是多产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
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有五万多幅荷兰绘画分藏在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
“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们是以题材的多样性来打动观者的。
在他们的笔下常常出现的是谨小慎微的小市民,养尊处优的贵妇人,美丽多情的少女,放荡不羁的青年和勤劳憨厚的仆人以及流浪汉和醉鬼等。
这些作品大都受到了荷兰市民阶层的欢迎。
风俗画家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霍赫(1629-1684年)、赫里特·道(1613-1675年)、赫里特·特尔·博希(1617-1681年)和彼得·萨莱达姆(1597-1665年)等。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色和风格1)17世纪前期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和愿望,描绘日常生活和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
3) 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贡献。
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代表画家:伦勃朗:<1>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勇敢坚定的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举世闻名的《夜巡》:主题性绘画,情节性群像,出色的处理了明暗关系,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此外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还有哈尔斯、维米尔及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荷兰小画派艺术: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画家,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特点: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应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荷兰画派的特点(一)荷兰画派的特点荷兰画派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代表,它以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以下是荷兰画派的一些特点:1. 现实主义风格•荷兰画派注重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以真实和细腻的手法表现现实情景。
•画家们通过精确的细节和逼真的色彩再现瞬间的情感和氛围。
2. 非宗教题材•荷兰画派主要以宗教题材以外的主题为创作对象,如风景、人物、仍物、静物等。
•这反映了荷兰人民崇尚个人自由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3. 物质追求和自画像•画家们喜欢描绘财富和物质追求,如富饶的农田、奢华的家具和珍贵的收藏品。
•自画像也是荷兰画派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画家们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形象和身份。
4. 细腻的细节描绘•荷兰画派以精确的细节描绘著称,画家们注重刻画人物的表情、服饰和物品的质感等细节。
•这种细腻的描绘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观察力。
5. 对光线和阴影的运用•荷兰画派的画家善于运用明暗对比和阴影的表现,以突出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光线和阴影的运用也为作品增添了戏剧性和立体感。
6. 对自然的关注•荷兰画派的画家喜欢描绘自然景观,并通过对细节的准确表现,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它的观察。
•这种对自然的关注为荷兰画派赋予了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以上是荷兰画派的一些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流派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并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画派的特点(续)7. 平凡生活的美•荷兰画派注重描绘平凡生活的美,如市井百姓、日常用品和普通的景观等。
•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荷兰画家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8. 自由的个人表达•荷兰画派反映了荷兰社会的宗教宽容和民主风气,画家们拥有较高的艺术自由。
•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创作需要选择主题和表现方式,展现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9. 细致入微的静物绘画•荷兰画派擅长绘制静物,尤其是对细微事物的描绘,如鲜花、食物和家居摆设等。
•细致入微的绘画技法使观者对作品中的每个对象产生强烈的观察和感受。
17世纪荷兰画家荷兰风俗画特点分析荷兰风俗画是17世纪荷兰画家所创作的一种特殊风格的油画,主题涉及到荷兰社会的各种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聚会、市场、舞蹈、音乐、舟行及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等等。
这些画作不但展现了荷兰社会的特点,而且也成为人们了解当时荷兰社会的重要窗口。
本篇文章将对荷兰风俗画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题材丰富,反映荷兰社会荷兰风俗画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说包括了荷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涵盖了农村、城市、海港、家庭、酒馆等等生活场景。
在这些画作中,艺术家们通过想象或者真实的情境去刻画人物形象、描绘建筑、反映社会习俗等等,从而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细腻。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画作反映了当时荷兰社会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美感,让人们深入了解和体验这种生活方式。
二、细节精细,刻画细腻荷兰风俗画在细节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图像中的绘画细节都非常精细。
在这些画作中,画家们不仅深入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而且他们对细节的刻画也是无微不至的。
例如,在荷兰画家Jan Steen的《酒馆宴会》中,我们可以看到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描绘。
画面中的人们在享受美食和饮料的同时,注意到小细节,比如说一个人在摆弄杯具,另一个人在吃柿子,并且非常详细地描绘了房间内的物品和建筑物。
另外,荷兰风俗画家Hendrik Avercamp的《冬季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来展现冰上的运动以及背景中荷兰建筑的特征。
三、角度独特,构图新颖荷兰风俗画在构图方面也非常独特,这主要体现在画面的创新构图和非传统的视觉效果上。
这些画家们善于从特别的角度去观察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然后通过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技能来表现画面。
在荷兰画家Pieter de Hooch的作品《私人画廊》中,他刻画了一位女孩独自欣赏画作的情景,画面构图非常优美简洁,人物的姿势和面部表情也非常生动自然。
在荷兰画家Jan Vermeer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使用强烈的光线和色彩对比去强调人物和场景,从而创造出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
荷兰画派的特点荷兰画派是17世纪荷兰地区独具特色的绘画流派,以其独特的主题选择、技巧运用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荷兰画派的主要特点。
一、日常生活主题荷兰画派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要题材,反映了荷兰人民的生活、风俗和社会环境。
这些画作展示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家庭、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日常活动,如家庭聚餐、市场贸易、农田劳作、城市街景等。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荷兰画派艺术家成功地捕捉到了生活的真实和细节。
二、细腻的绘画技巧荷兰画派艺术家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而受到广泛赞誉。
他们注重细节和逼真度,以精确的观察力和技巧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人物。
荷兰画派的艺术家擅长运用明暗对比和细腻的色彩层次,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他们精确而细致地表现了物体的纹理、光影效果和透视关系,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三、独特的光线运用荷兰画派以其独特的光线运用而独树一帜。
艺术家们善于运用室内灯光和室外自然光来营造戏剧性的氛围和效果。
他们巧妙地利用光线的强弱、方向和色彩来烘托画面的氛围和主题。
光线的运用使得荷兰画派的作品充满了光与影的变化,赋予了画面更多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四、注重细节和透视荷兰画派注重细节和透视的表现。
艺术家们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示了各种物体和景物的细节特征,使观者能够深入感受到物体的真实和细腻。
同时,他们擅长运用透视原理,通过准确的透视关系和比例来构图,使画面更具逼真感和立体感。
五、独立创作和市场导向荷兰画派艺术家在创作方面表现出独立性和市场导向。
与宗教和贵族主题的绘画相比,荷兰画派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经历,符合广大市民的口味和需求。
他们的作品更容易被普通市民接受和购买,因此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荷兰画派以其独特的主题选择、技巧运用和艺术风格成为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
通过描绘日常生活、注重细节和透视、运用独特的光线和展示独立创作,荷兰画派艺术家塑造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艺术世界,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影响。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立说。
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二)伦勃朗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活化。
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
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三)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立说。
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二)伦勃朗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活化。
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
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三)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荷兰画派的绘画特色荷兰画派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典型代表,也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风格。
荷兰画派以其独特的绘画特色而闻名于世,并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荷兰画派的绘画特色。
荷兰画派的绘画作品以写实主义为基础。
画家们通过精确的细节描绘,力求将事物的外貌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善于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细节,使作品更加逼真。
这种写实主义的特点使得荷兰画派的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赏,也为后来的绘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荷兰画派注重绘画的题材多样性。
他们不仅画风景画、人物画,还涉及静物、宗教、历史等各个方面。
他们通过对不同题材的描绘,展示了荷兰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多样性的题材选择,使荷兰画派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荷兰画派强调日常生活的描绘。
与当时其他绘画学派注重宗教和神话题材不同,荷兰画派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
他们以市井小民为主题,描绘了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这种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使荷兰画派的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更具有社会意义。
第四,荷兰画派注重绘画的细节和技法。
画家们善于运用明暗对比和透视原理,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他们对细节的精确描绘,使得作品更加细腻。
同时,他们还善于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纹理,以及独特的画笔技法,使画面更加生动。
这种注重细节和技法的特点,使荷兰画派的作品更加精湛,赋予观众以美的享受。
第五,荷兰画派的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他们追求个性的表达,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大胆创新。
这种个性色彩的追求,使得荷兰画派的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荷兰画派的绘画特色主要体现在写实主义的描绘、多样性的题材选择、日常生活的关注、细节和技法的精湛以及个性色彩的追求上。
这些特点使荷兰画派成为欧洲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并对后来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画派的艺术成就也使得荷兰成为了绘画大国,为世界绘画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立说。
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二)伦勃朗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活化。
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
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三)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和风格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和风格1)17世纪前期荷兰经济繁荣,⽂化昌盛,为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反映⼈的现实⽣活和⼈的情感和愿望,描绘⽇常⽣活和各阶层⼈物以及美丽的⾃然景⾊。
3) 把现实⽣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现实⽣活为题材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贡献。
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有⼀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个整体,才以其巨⼤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美术的发展,产⽣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时代。
⾰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之⼀。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豪感。
⽤写实⼿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民⽣活和⾃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市民的⽣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代表画家:伦勃朗:<1>现实主义艺术的⼤师,勇敢坚定的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举世闻名的《夜巡》:主题性绘画,情节性群像,出⾊的处理了明暗关系,突出表现了不忘前⼈反抗西班⽛统治者的英勇⽃争。
此外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还有哈尔斯、维⽶尔及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荷兰⼩画派艺术: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时代,涌现出了⼀批出⾊的画家,被称为“荷兰⼩画派”。
特点:作品的画幅⽐较⼩,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不表现重⼤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活细节的描绘,应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之所以被称为“荷兰⼩画派”,是因为画幅⼩,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迎合市民趣味。
伦勃朗的时代: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欣赏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但当时的绘画主要是为市井各种阶层做肖像画,故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个时候,荷兰有一个成功的画家伦勃朗。
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
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领域。
艺术巨匠伦勃朗的肖像画,画家经常用舞台高光般的亮色来描绘阴暗背景下的人物,自画像是其一生真实的写照。
此次展出的是他留下的100多幅自画像中的2幅,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在气质,一束强光照在他的额头、鼻子、脸颊上,与他身后浓重的黑影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特别富于戏剧性。
伦勃朗自画像穿衣的维纳斯17世纪皮耶尔·弗朗切斯科·奇塔迪尼(1616—1681)布面油画 58厘米×74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黎明 17世纪(传)克劳德·洛兰(约1600—1682)布面油画 74厘米×111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牧牛17世纪(传)尼古拉斯·贝尔赫姆(1620—1683)布面油画 53厘米×70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穆齐奥·谢沃拉约1802年洛伦佐·佩舍(1729—1821)布面油画81厘米×100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萨卢佐的集市17世纪彼得罗·伯里曼(1640—1710)布面油画143厘米×198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圣母献耶稣于圣殿 17世纪乔凡尼·巴蒂斯塔·迪谢波布面油画 76厘米×112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自画像 17世纪伦勃朗·范·莱因(1606—1669)画派布面油画 55厘米×46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水果 17世纪米开朗琪罗·切尔阔奇(1602—1660)布面油画 97厘米×63厘米都灵萨包达美术馆。
■ 文/ 56S 摘要:17世纪的荷兰绘画以其卓越的技法、精彩的内容、丰富的题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本文从多方面进行论述,浅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荷兰;静物画;真实性;专业化;个性化荷兰静物画的影响虽然不及同期的其他画种更为人们熟知和关注,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现在就从专业化、类型化和个性化等方面论述荷兰静物画具有的特征。
一、形象的真实性在荷兰,静物画尤其是静物花卉,最初是作为科学读本的插图画而出现的,所以要求艺术家以逼真的手法再现对象的特征。
后来很多富裕阶层让艺术家直接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异花卉以油画的形式画出,挂在家中,成为炫耀他们的身份和学识的象征。
当时就备受荷兰人喜爱的郁金香是16世纪从土耳其进口的,而大丽花则是来自遥远的墨西哥湾。
越是稀有的物种,艺术家表现的越真实,那种近乎植物插图的逼真和细微,对象所具有的科学的真实性甚至高于艺术的再现。
这种记录式的绘画,一方面保留了花卉的永恒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历史和植物学的兴趣,满足了他们不倦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而这类深受物种学、生物学发展影响的绘画艺术,曾一度被人们视为物种学的一个分支。
继摇曳多姿的花卉之后,各类精美的器皿也陆续成为艺术家钟爱的题材,如来自中国的瓷器、当地的金银器等,静物画的表现内容逐渐扩大,艺术性和思想性也随之提高。
为了凸显对象的特征,除了细致的描绘外,光影和空气的元素此时也被艺术家运用到创作中,借以强调对象的特有质感和形式,如克拉斯的早餐画系列即是如此。
在他的画面上,对光影的真实再现比之200多年后的印象主义的外光绘画毫不逊色,在柔和的光线中勾勒出对象的准确形体,有着非凡的魅力。
二、画面的综合性荷兰静物画的另一个特点是画面中的花卉不限于某一品种,而是不同季节的都有,并且每一种都呈怒放状态,娇艳绚丽,给人以四季的回想。
从画面效果来看,不同季节不同的品种也导致结构和色彩上的巨大差别,这种荷兰独有的画面组织也大大丰富了艺术形式的表现。
【17世纪荷兰绘画的特点】17、18世纪欧
洲绘画欣赏
高中美术教案: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高中美术教案目标:使学生对欧洲17|18世纪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主高中美术教案: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要了解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凯兹等画家及作品。
高中美术教案: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17世纪三大油画家介绍。
难点: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培养。
高中美术教案: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
准备:课件制作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学生有关伦勃朗的资料介绍。
(问题)伦勃朗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或作品出现引出课题
展开:
1、《夜巡》又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群像》(1642)(画布油画)
(内容)作者画的是什么?
(教师介绍)
幻灯比较:集体肖像画形式
思考:《夜巡》的画面构成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伦勃朗这样画,你觉得好不好?
讨论——表达
得出伦勃朗作品的特点。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画布油画)
请学生欣赏
(分析)伦勃朗的成名作
2、《宫女》(1656)(油画)肖像画
欣赏作品(教师介绍作者)
作品特点分析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其它作品欣赏
3、《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1617)
神话故事画
介绍鲁本斯(教师)
欣赏作品(内容)
分析作品的特点(学生)
总结特点(师生)
提示:是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弘的特点。
鲁本斯其它作品欣赏。
4、《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
达维特(历史画)
题材介绍
分析作品人物、神态、动作
学生小结主题
5、《18xx年5月3日的屠杀》(1814)哥雅(历史画)
小结:
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伦勃朗(1606~1669)出生于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曾入过大学,不久缀学当了画家,干上了专画肖像的热门职业,1631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并娶了一个富家小姐(莎斯基亚)。
妻子富裕的家庭为伦勃朗事业成功的基础。
直到1642年妻子去世前,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
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伦勃朗开始陷于债务之中。
当伦勃朗1669年去世时,他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
人世沧桑,人情冷暖,给伦勃朗的绘画打上了强烈的生活烙印。
展开:
1、《夜巡》(1642)(画布油画)
(内容)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一种保安武装)请伦勃朗绘制的一幅生活群像画。
伦勃朗把它处理成以队长班宁·柯克为中心,射击手连执行一件紧急任务即将出发的场景。
伦勃朗作品特点: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
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
2、《宫女》(1656)(油画)
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
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塞维拉。
12岁学画。
1623年应召到首都马德里为国王菲利普四世画像,一举成名,被任命为宫廷画师。
1649年第二次去意大利画了《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终身在宫廷工作。
最后在繁杂的事物中劳累而死。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神化故事、风俗画。
早期作品《煎鸡蛋的老妇》(1618)、《塞维尔的卖水者》(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