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荷兰美术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90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色和风格1)17世纪前期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和愿望,描绘日常生活和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
3) 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贡献。
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代表画家:伦勃朗:<1>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勇敢坚定的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举世闻名的《夜巡》:主题性绘画,情节性群像,出色的处理了明暗关系,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此外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还有哈尔斯、维米尔及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荷兰小画派艺术: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画家,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特点: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应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西方艺术史:17世纪荷兰美术风景画静物画【26】尼德兰、荷兰、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的文艺复兴17世纪荷兰的一些风景画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已经完全消失,风景画终于发展成为受人们喜爱与欢迎的完全独立的绘画体裁。
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描绘了沙丘、海滩、风车、牛群、平坦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这些典型的荷兰风光,无处不流露着他们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其中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为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约1628—1682)和迈因德特·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1638—1709)。
雷斯达尔早年随父亲学习绘画,50年代旅行到过许多地方,发展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景画风格:气势雄伟、充满激情,使风景画提高到具有英雄史诗般意义的高度。
他经常表现的题材有苍茫的暮色、阴云密布的天空、湍急的流水、飞泻的瀑布、苍郁的森林、磨房的水车、巨大的风车。
《暴风雨》、《急流》、《哈雷姆景色》1651年、《瀑布》1668年、《埃克河边的磨坊》1670年、《森林中的逐猎》都是他的代表作。
《哈雷姆景色》《景观瀑布》《埃克河边的磨坊》被艺术史家称为“这是歌颂大自然的潜力与发达的荷兰面粉工业的赞美诗,是典型的描写荷兰本土风物的风景画。
”由于这幅画以及其他的许多名作,使雷斯达尔成为荷兰风景画派的奠基人。
这幅画的景色是极富时代性而又极富荷兰的民族特色的。
碧波荡漾的埃克河边,高大的磨坊风车像钟楼一般地耸立在倾斜的河岸上,巍峨壮观。
那缓缓地在转动着的风车,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空中。
略带蓝色的灰色云朵则在天际飘动,阳光透过云层,将远处的教堂的尖顶照耀得斑斓闪烁,这是典型的荷兰风光。
岸边可以见到停泊着的船只的桅杆,有一条帆船正从左边远方徐徐驶来,似乎是朝着磨坊来的。
这里巧妙地暗示着由于面粉加工工业的发展,那些船只正在埃克河里为运输而忙碌。
右边有几个妇女在河岸的小径上行走,磨坊的栏杆上则有一个男子在向远处眺望,使这日常所见的乡野自然状态,增添了一种美。
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其绘画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由于其作品完成后通常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内,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办公场所,所以作品的尺幅一般来说都不大。
“荷兰小画派”这一名称准确的概括了17世纪荷兰美术的与众不同,即荷兰画派包括着许多支派。
每一个城市都各有各的画派,一个城市之内也画派林立,各具特色。
此画派最早由弗朗斯·哈尔斯、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等大师奠基,后来著名的代表画家有约翰内斯·维米尔、格拉尔德·特鲍赫、皮特·德·霍赫等。
形成背景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较封建专制社会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这使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
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画,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著名的“荷兰小画派”应运而生。
在人的地位和价值得到肯定的进步社会制度下,画家们可以大胆地摒弃过去千百年来禁锢人和艺术的宗教,把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蓝本。
画家所感兴趣的是普通市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和优美多姿的大自然风光。
无论是资产者的自尊自信容貌,还是街头乞丐、江湖卖艺人和乡村医生;无论是豪华优雅的客厅、卧室还是破旧茅舍;无论是村中小道还是珍禽野味;无论是高贵器皿还是野花水果,甚至下等生活琐事,这些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内容,现在都被荷兰的画家搬上了画布,为了迎合社会的多元审美需要,艺术的题材扩大了,表现形式多样了,独立的风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个体和群体的肖像画,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风俗画,都深受广大市民们欢迎。
因此出现了专事某一种题材的画家,诸如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威廉·克拉斯·赫达,风景画家霍贝玛等等。
17世纪荷兰美术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在绘画方面,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
虽然在其他时期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为伦勃朗、F.哈尔斯、J.维米尔及J.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
不过,就诸画派来说,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像品种之间的差异那样地来得明显。
除前述4位画家以外,属于不同画种的还有许多艺术成就不等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风俗画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不像文艺复兴时代画家那样地往往通过宗教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而是直接地以非理想化的手法来如实地反映市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
这类风俗画大致包括两类内容:农民题材和反映市民生活的所谓时装题材。
前者继承和发展了16世纪P.勃鲁盖尔的绘画传统。
可能是哈尔斯的两个弟子A.布鲁威尔和A.van奥斯塔德的作品,取材农民生活。
布鲁威尔的油画幅面虽小,但由于注意整体关系和画面气氛,因而画中形体显得厚重而朴实。
他生前先后活跃于荷兰和佛兰德斯两地,但主要是佛兰德斯画家。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立说。
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二)伦勃朗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活化。
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
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三)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外国美术史填空题中外美术史1、19世纪英国画家以比较抽象的手法表现风景,用梦幻般的团块色彩营造光线气氛。
(透纳)2、20世纪初在欧洲掀起了“”,继而引发在工业设计史中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工业联盟的创立和包豪斯的诞生。
(新艺术运动)3、《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和。
(圣母、圣婴)4、在罗丹的学生中,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擅长以丰满的女人体作为媒介表现不同的艺术境界。
(布德尔、马约尔)5、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他精于以冷静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细想的美。
(安格尔)6、善于运用光线和华丽色彩的画家是。
(布歇)7、欧洲中石器岩画以西班牙的岩画最为突出。
(拉文特)8、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雕刻杰作是《》和《》(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9、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形式是式。
(围柱)10、特指欧洲中世纪绘制于板上的基督教神明和圣徒的画像。
(圣像画)11、以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魅力的是产生于希腊化时期的雕刻《》(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12、梵·高《星月夜》属于主义艺术风格的作品。
(后印象)13、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画和画。
(壁画和镶嵌画)14、《音乐课》是19世纪英国画家的作品。
(洛德·莱顿)15、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
(玻璃窗画)16、17世纪荷兰绘画中,著名的肖像画家有,风俗画家有,风景画家有,静物画家有。
(哈尔斯、维米尔、霍贝玛、卡尔夫)17、的艺术家主张以大自然作为材料,代表人物是史密斯·克里托克。
(大地艺术)18、被称为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19、将深刻的精神内容与完整的人体塑造溶于一体,是雕塑艺术的特征。
(罗丹)20、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代表画家是、、。
(亨特、米莱斯、罗塞蒂)21、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到,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外国美术史:17世纪荷美术发展(简答题)画派介绍荷兰画派是一种绘画派别。
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还普遍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统治的时期,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北方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新的文化气氛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荷兰画派,它继承了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其特点,很少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影响。
他们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多彩的现实世界,用画笔描绘周围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熟悉的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
荷兰画家勇敢地挣脱了千余年以来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而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绘画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大为增加,这是他们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贡献。
发展背景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
荷兰画家们怀着民族自豪感。
用写实手法在作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等。
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
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画家为伦勃朗、F.哈尔斯、J.维米尔及J.van雷斯达尔。
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
不过,就诸画派来说,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像品种之间的差异那样地来得明显。
除前述4位画家以外,属于不同画种的还有许多艺术成就不等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静物画和风景画17世纪荷兰画怕的静物画非常出名,静物画又分为花卉、乐器、器皿、蔬菜、水果、海鲜等等门类,各有专门的画家。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立说。
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
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
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二)伦勃朗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活化。
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
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
(三)荷兰小画派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荷兰绘画黄金时期——伦勃朗荷兰绘画以在17世纪的肖像画最为出名,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荷兰独立和市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描绘市民阶层生活的肖像画家。
哈尔斯和伦勃朗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
荷兰的独立使得荷兰迅速发展成为了海上商业国家,市民阶层经济基础的提升促使其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不断提升。
其次,荷兰绘画的兴盛时段正是文艺复兴之后到巴洛克艺术的繁荣转变时期,宗教对绘画的影响越来越弱,人文层面越来越多,所以尤其像伦勃朗、哈尔斯和维米尔等人逐渐使荷兰风俗画成为了主题。
这里介绍一位当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伦勃朗。
伦勃朗之所以被誉为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师,一是他的现实主义题材在当时具有着开创性的价值;二是他对于光和影的塑造和描绘是当时其他古典画家所不可比拟的。
伦勃朗的绘画题材基本分为三类:宗教画、自画像、群像画。
伦勃朗从小就受宗教影响,因此他的一部分创作跟宗教和神话题材是直接相关的。
他创作的圣经题材是出于内心与灵魂的驱使,是为了寻求个人与精神上沟通的精神渠道。
虽然伦勃朗涉足宗教题材的绘画,但这是跟加尔文新教的倡导有冲突的。
伦勃朗是坚定的加尔文教徒,他创作圣经题材的版画和油画是出于这样一个信条,即圣经的信息必须通过人类的语汇才能获得准确又恰当的阐释,而高度的个人化的对圣经的领悟,则意味着心灵世界沐浴在上帝的光辉里。
在他的宗教画中总能看到许多具有丰富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内涵,是一种个人的精神幻象。
在西方艺术史上,许多画家都喜欢以自画像的创作来探究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关系。
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后来的梵高等。
伦勃朗一生有超过一百多幅的自画像,这些画像不仅记录了他的外表容颜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
应该说,伦勃朗从自己艺术生涯的早期就非常喜欢自画像的创作,莱顿时期的自画像描述的是一个自信又有些放浪的青年形象。
而三十年代在阿姆斯特丹时期的自画像,伦勃朗扮演了荷兰社会各色人。
有血气方刚的青年,也有健壮朴实的市民,还有哲学家、骑士等等,充满了戏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