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霍小玉传》中李益的神经症人格
- 格式:pdf
- 大小:354.48 KB
- 文档页数:1
霍小玉传读后感霍小玉传是一部古老的故事,它讲述了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它通过霍小玉和李十郎的悲欢离合,表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
在霍小玉传中,霍小玉是一个聪明、独立、有思想的女性。
她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生活,追求自由和独立,希望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的性格和思想,体现了古代女性的觉醒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同时,霍小玉传也表现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在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中,由于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差异,他们遭受到了很多阻力和压力。
这些阻力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霍小玉传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它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刻画,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它也融入了现代意识,对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霍小玉传是一部深刻而感人的故事。
它通过霍小玉与李十郎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自由和权利,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霍小玉传》是唐代作家蒋防创作的一部传奇小说,讲述了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在唐代广为流传,成为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现代读者的角度出发,对《霍小玉传》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情节分析《霍小玉传》讲述了一位名叫霍小玉的女子与文人李益的爱情故事。
小玉为情感所困,经历了悲欢离合,最终在失望中死去。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深入挖掘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现代读者的眼中,这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和吸引力,通过对小玉和李益的性格、行为动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多样性和现实性。
二、角色解读1、霍小玉:故事中的女主角,美丽、聪明、痴情,却命运多舛。
她对李益的爱情坚定不移,但最终因为李益的背叛而悲伤离世。
在现代读者的眼中,小玉的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她代表了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处境,她的痴情和坚定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人性的本质。
浅析霍小玉的悲惨结局作者:张倍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1期摘要:《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霍小玉是此篇传奇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温柔善良且坚韧刚强的封建女性形象,她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霍小玉的命运悲剧与李益的神经症人格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她本身的双重性格息息相关。
关键词:神经症人格;双重性格;悲惨结局作者简介:张倍倍(1994-),女,山东滨州人,鲁东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蒋昉的《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写得最好,最感动人的篇章。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评价说:“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即《霍小玉传》)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哀。
”因此,《霍小玉传》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
此前有很多学者着重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霍小玉的悲惨结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着重从李益和霍小玉两人性格方面进行阐释、研究其悲惨结局产生的原因。
一、李益的神经症人格李益是唐代官宦家庭的贵族子弟,受封建家庭制度的影响颇深,加之唐代是一个很重门阀的社会,婚姻上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基础上更加讲究门当户对,贵族之间的联姻现象较为普遍。
《旧唐书高士廉传》载太宗说:“衹缘齐家惟据河北,梁陈僻在江南,当时虽有人物,偏僻小国,不足为贵,至今犹以崔、卢、王、谢为重,……见居三品以上,欲共衰代旧门(按指山东旧氏族)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压抑)。
”可见当时同高门大族结婚,尤其是崔、卢两姓,既是一种荣耀,也有利于自己今后的仕途。
因此当时李益的母亲“未至家中,太夫人已与商量表妹卢氏,言约已定”时,李益“逡巡不敢辞让,遂就礼谢。
”李益之所以不惜远涉江淮,多方告贷,以求婚于卢氏,即由于此。
这是李益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除此之外,唐代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即疏,何宜配合。
霍小玉传等著名的唐传奇小说赏析篇一:唐传奇《霍小玉》赏析唐传奇《霍小玉》赏析摘要:唐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文学体裁。
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
唐朝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物质基,因而整个社会的风气较之其他的朝代社会风气更为开放和自由。
突破了“女便是德”的传统论调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霍小玉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上上折射出深厚的内蕴。
关键词:唐传奇;霍小玉;形象内蕴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21)-06-0-02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霍小玉》中的霍小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她的美丽、痴心以及对于爱情的义千百年来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使读者为她的爱情悲剧而悲戚难抑,正如胡应麟:“唐人小说记闺阁事,绰约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
”霍小玉出生在霍王府并且受到霍王的喜爱,然而霍王爷去世后却被王府以其母亲出身由赶出了王府沦为娼妓。
但是霍小玉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尽管成为地位低下的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清白和人格的尊严。
在爱情方面霍小玉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想“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
这就触犯了唐朝的婚配标准,唐代有“当色为婚姻律令,唐律中说的很明白:“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官户篇二:唐代小说鉴赏--霍小玉传《霍小玉传》――穿越千年的凄美恋歌唐代,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吸引了几乎每个文学学者的心。
因为这里不仅满足了我们那点小小的虚荣心,更重要的是这个朝代确实人才辈出,不仅有政治奇才,军事大将,更有一批在文学史上永远闪耀光芒的人物。
说起唐代文艺上的成就,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诗――唐诗。
可能也因为唐诗的光芒太盛,让我们只看到了光芒照耀下的钻石,却忽视了光环旁边的那颗纯净的璞玉。
其实唐代也是小说繁荣的时代,这时候的小说也集前世之大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例如我们熟知的《太平广记》中的很多故事,大都堪称经典。
《霍小玉传》与《李娃传》女性形象审美比较蔡 燕 提 要 霍小玉与李娃是唐传奇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凝聚着作者的浪漫情怀:在外貌美描摹的同时,更重女性心智才情的展现;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物内心深细入微的洞察力,从两位女性形象身上也折射出了深广的社会内容。
关键词 唐传奇 《霍小玉传》 《李娃传》 女性形象 审美比较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879(2001)02-0051-04 宋人洪迈曾经说过:“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唐人说荟·凡例》)将唐传奇与唐诗并称,虽有溢美,却也可看出唐传奇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从他这段话中还可看出,唐传奇在题材选择上倾向于“凄婉欲绝”的“小小情事”,也可以说唐人小说中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说明唐代文人已意识到爱情辐射生活和表现人物精神的巨大容量,由此便产生了大量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其中《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和《李娃传》中的李娃无疑是唐传奇女性画廊中最为光华灿烂的。
与传录异事、粗陈梗概的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作者“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指出了唐传奇作者创作上主观意识的觉醒,而这种主体觉醒首先体现为开始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典型形象的塑造。
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体现着作者鲜明的主体意识,既有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凝结着他们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审美理想,同时也透露出作家对社会生活及人物内心世界深细入微的洞察,显示出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功力,霍小玉和李娃的形象塑造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如果把唐传奇中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男性形象相形之下大多显得软弱卑琐,《霍小玉传》中的李益,《李娃传》中的郑生、《莺莺传》中的张生等,这说明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倾注了更多的激情和幻想,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塑造无论外貌还是内质上都追求完美无缺,其女性形象大都容貌绝美。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
《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一直被誉为唐代三大传奇,作者以爱情辐射生活,表现人物精神,由此塑造了三个具有反抗精神、个性鲜明独特、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
《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
书中莺莺的形象因其美丽、聪慧、叛逆被人们所称道的同时,也因其被抛弃后没有进行所谓的反抗而被人们认为是弱者。
可在仔细揣摩其性格特征及其爱情追求后我认为她是强者,一个孤独而清醒的强者。
首先,莺莺是清醒的。
当张生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时,莺莺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
”这一句表明她对女人的社会地位是有清醒认识的。
单看这一句容易屈解为她是逆来顺受的弱者,但紧接的一句“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憾于此行!”充满了对男人始乱终弃而又惺惺作态的痛切讥讽,因此可以肯定她对这种不公平社会地位是有清醒认识并且是强烈不满的。
其次,莺莺是叛逆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一个名门闺秀向男子写出如此一封约会信这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
再次,莺莺是勇敢的。
在那样一个把女人的贞洁看得远比女人性命重要的年代里而且她自小生活在诗礼之家,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面对所爱的人她毅然决然地背叛了整个封建制度。
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她的勇敢更表现在,她在清醒意识到女人的不公平社会地位,可能会被男人、以至整个封建道德所抛弃的情况下,仍然勇敢地去追求。
最后,莺莺是坚强的,这一点可能也是争议最多的。
人们认为莺莺在被抛弃后没有像杜十娘、尤三姐一样选择以死抗议便是软弱,然而,对一个负心的男人付出“忠贞“的生命,这值得吗?《霍小玉传》主要是写名门望族出身的陇西新第进士李益与地位低下的女子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李益和霍小玉相爱,一起生活了两年。
“引谕山河,指诚日月”的誓言那样动人,但后来李益还是遗弃了霍小玉。
霍小玉传奇》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作者蒋防。
小说中的霍小玉是作者描写最生动、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她原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女。
她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极具见识,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
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
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温婉娴淑、娇美可人无与伦比。
小玉聪明美丽,感情真挚又痴情。
对现实的社会和世俗更是有清醒的认识和估计。
她与出身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欢会之初,即已从以往的遭遇感到自己“一旦色衰,恩移情替”的命运,因此“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只求与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而后任他“妙选高门,以谐秦晋”,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
她生得美丽脱俗、资质艳绝,且有通解诗书之才,因此小玉虽明知自己的地位低下,依旧爱慕才子;但这并不代表她遗忘了门阀制度这项现实,她一个卑下的歌女,是不可能与才子长相厮守,所以她才萌生那看似较有可能达到的想愿。
小玉在欢娱中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流露出她内心的凄苦。
中宵之夜,欢乐时刻却忽然流着眼泪对李益说:“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抚,秋扇见捐。
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李益便“引谕山河,指诚日月”地和她订立了盟约“誓不相舍”这也只能是李益对小玉的情的一份保证,而小玉更清楚:这是不长久、更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过了两年李益登拔萃科,得官赴任。
小玉在送别时有一次清醒的指出:“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媾,固亦众矣。
况堂有严亲,室无冢妇。
君之此去,必就佳姻。
盟约之言,徒虚语耳。
”与其说是对自身地位身份的清醒认识后的自卑,倒不如说是对世俗现实准确估计后对李益“山盟海誓”的誓言的置疑,这一切都是“徒虚语耳”深深地无奈之中却还寄托了最后一线希,看在相处两年的情分上,提出了一个极低的要求:“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
《霍小玉(二)》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霍小玉(二)》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霍小玉,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紫钗记》传奇中的主人公。
《霍小玉》读后感1500字窗外又是淅淅沥沥的雨声不断,滴尽长夜,延至天明。
一派湿漉漉,潮生生。
天地如同水墨之笔,江南这个宁静无比的城市在雨声之中愈加宁静。
隔窗听雨,每逢这样的天气。
我总会想起那段经典的唱词:叹红颜薄命前生就,美满姻缘付东流。
薄信冤家音信无有,啼花泣月在暗里添愁。
枕边泪啊共那阶前雨,隔着窗儿点滴不休。
山外复有山,何日里大刀环,那欲化望夫石一片,要寄回文织字难大一的那个深秋里,伴着西下的斜阳我第一次阅读苏童的《妻妾成群》时,就被梅珊这段咿呀的唱词所吸引。
梅珊曾经在无数个清晨披上戏装在紫藤架下舞动水袖,咿咿呀呀,在凉彻的晨风之中如同一个俏丽的鬼魅之影。
初来乍到的颂莲总是莫名的惊悸。
彼时,她总唱那段《杜十娘》。
而这段临死前的《霍小玉》没了戏装的打扮,只在深夜里一段沉痛之声,成了留给颂莲最后的遗言。
相比颂莲的小心翼翼,梅珊有那么一份张狂不羁。
只是,在这段唱词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异样的沉痛无奈。
这是荀派《霍小玉》唱段的经典之作。
为此,我曾特意搜了来,去听那段荡气回肠、幽咽难止的幽怨。
《霍小玉》,唐传奇的经典代表作。
故事的主角确实为诗人李益。
救市那个写出了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李益,那个写出了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的李益。
这是我花了很久时间才将两个形象重叠到一起的一个诗人。
相比元稹与《会真记》的主角的相叠相比难了很多。
相比《会真记》中的莺莺,我更喜欢霍小玉。
虽然崔莺莺是大家闺秀,吟诗作对,知书达礼。
无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个人素养,都似高出霍小玉一筹。
霍小玉是一个风尘女子,但却多了一份明智,多了一份豪气。
心中主意拿定,只为一段情缘,心甘情愿。
待得看到绝望的结局,便以化为厉鬼相喝,以死付之。
其实这段故事,在中国传统故事中无甚稀奇,简直可以说是俗不可耐。
多情女子薄情郎,负心汉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经典。
千篇一律的女子以生死相付,到头来却不过是男子一时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