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2-10T13:18:33.42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1期供稿作者:沈红雁1 赵卫东2 [导读] 同时也为术后化疗选择敏感药物提供了参考。但这些结论都是回顾性分析结果,尚需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进行证实。沈红雁1赵卫东2

(1. 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安徽六安237005;2. 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作者简介:沈红雁(1981.3-),女,本科,安徽六安人,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妇科收治的3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结果: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晚期卵巢癌病例手术难度降低,大部分病例可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切除率,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无法手术的晚期病例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晚期卵巢癌;减瘤术【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54-02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施行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减低了肿瘤负荷,为手术创造了机会并且提高了手术的彻底性,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总结近年来我科,开展新辅助化疗的病例36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六安市人民医院妇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上皮性卵巢癌109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按FIGO分期属Ⅰ/Ⅱ期的10例(9.9%),Ⅲ/Ⅳ期的99例(占90 1%)。其中晚期病例中3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这部分病例特征如下:①年龄为17-68岁,平均年龄为52岁;②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1-24月,平均7月;③治疗前CA125为5.76-2057.24IU/L,平均为429.25 IU/L;

④妇检可触及盆腔包块,固定;⑤B超或CT、MRI发现盆腹腔多处转移灶;⑥33例伴有大量腹水。术后临床分期(FIGO分期)情况:Ⅲ期30例,Ⅳ期6例。术后病理情况:浆液性腺癌18例,粘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透明细胞癌3例。

1.2治疗方法: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卵巢癌后行术前化疗1-2个疗程。伴有腹水的病例采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无腹水病例采用静脉化疗。化疗方案为:TP方案16例,TC方案11例,PAC方案9例。术前化疗1个疗程的7例,2个疗程的28例,3个疗程的1例。化疗1-3疗程结束后33例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范围为全子宫+双附件+胃大弯以下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粘液性卵巢癌),其中10例加行选择性的淋巴结清扫术(肾血管以下或肠系膜动脉以下的腹膜后淋巴结),2例行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仅取活检术。 2结果

2.1新辅助化疗后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情况:表1。

2.2长期随访情况:截止2009年12月,死亡25例,占69 4%,同期行常规手术后化疗的死亡率为72.4%,失访1例,5年生存率为34.5%,同期常规手术后化疗的5年生存率为27 6%,与文献报道的5年生存率为30%左右无明显差异。 3讨论

3.1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卵巢癌的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但晚期卵巢癌多伴有广泛盆腹腔种植转移,肿瘤固定不动,临近组织浸润严重,患者的一般情况差,手术极为困难,晚期卵巢癌初次手术满意者仅占30%[2]。传统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即残余病灶<1cm)[3],因此很难改善患者的预后。报道称术后残余病灶>1cm与<1cm的患者生存期存在明显差异。从本文可以看出,应用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临床分期降低,肿瘤缩小、松动,一般状况改善,降低了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为进行理想的减瘤术创造了条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为术后化疗选择敏感药物提供了参考。但这些结论都是回顾性分析结果,尚需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进行证实。

表1

.

3.2选择新辅助化疗的病例一般特点及疗程选择问题:①大量腹水;②出现大的腹膜转移瘤;③肿瘤巨大>1000g,固定;④不可切除的弥漫性腹膜转移瘤;⑤体质状况2-3级。新辅助化疗疗程一般为1-2疗程,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疗程过长容易贻误手术时机[4]及造成术后化疗肿瘤的抗药性。

3.3新辅助化疗方法及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腹腔-静脉联合化疗,药物以铂类药物为主。但新辅助化疗也存在一些不足:当肿瘤过大新辅助化疗可能造成耐药肿瘤细胞的形成[5],影响预后;新辅助化疗使病灶缩小影响术中对患者临床期别的判定可能造成治疗不足。这些应该是值得我们妇瘤工作者今后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上估计难以手术切除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一些研究表明并不能改善卵巢癌的生存率,因此我们尚需进一步努力探讨卵巢癌的生物学习性以攻克这一难题。参考文献

[1]吴化平,颉彦华,等.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1):1256-1259

[2]BoenteMP,ChiDS HoskinsW.J The role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ovarian cancer primary and interv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Sem inO ncol 1998,25(3):326-334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威胁极其的大,卵巢肿瘤可以分为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卵巢上皮性肿瘤,引起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原因有很多,不孕、初潮早等都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女性朋友日常一定要做好对卵巢的保护工作。 ★病理: 卵巢上皮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期前和婴幼儿。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分 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层次增加、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 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3.浆液性囊腺癌,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二)粘液性肿瘤 1.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2018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2018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一、2018年指南(第二版)与临床处理密切相关的主要更新 (一)手术治疗原则更新 1. 大多数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微创手术也可用于在选择的患者进行手术分期和减瘤术,用于评估是否能够进行满意的减瘤术,评估复发病灶能否切除等,但必须由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生施行; 2. 儿童/年轻患者的手术原则与成人有所不同,保留生育功能者需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但儿童期和青春期的早期生殖细胞肿瘤可不切除淋巴结; 3. 交界性肿瘤是否切除淋巴结不影响总生存率,但大网膜仍需切除并进行腹膜多点活检; 4. 复发患者二次减瘤术需满足下列条件:化疗结束一年以上、孤立病灶可以完整切除、无腹水。 (二)化疗原则和方案更新 1. 对化疗方案进行重新排序和归类为“腹腔化疗/静脉化疗方案”和“静脉化疗方案”; 2. 腹腔化疗方案中紫杉醇静脉点滴的用法可选择超过3小时或24小时静滴;3小时输注方案更方便、更容易耐受且毒性较少,但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它跟24小时输注方案疗效相当。 3. 新辅助化疗可以考虑用静脉化疗方案; 4. 儿童/年轻患者的IA期和IB期未成熟畸胎瘤、IA期胚胎性肿瘤或IA期卵黄囊瘤可考虑观察或化疗; 5. 静脉或腹腔化疗并不能使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获益。 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手术原则 (一)总原则 1.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选择手术方案; 2.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方式完成手术分期和肿瘤切除,微创手术方式有助于评估初治和复发病人能否达到最大程度减瘤术; 3. 手术医生必须在手术记录详细记录初发和复发病灶累及的范围; 4.推荐由妇科肿瘤医生完成手术。 (二)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手术步骤 1.进入腹腔后,抽吸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应用3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2-10T13:18:33.427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1期供稿作者:沈红雁1 赵卫东2 [导读] 同时也为术后化疗选择敏感药物提供了参考。但这些结论都是回顾性分析结果,尚需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进行证实。沈红雁1赵卫东2 (1. 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安徽六安237005;2. 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作者简介:沈红雁(1981.3-),女,本科,安徽六安人,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妇科收治的3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结果: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晚期卵巢癌病例手术难度降低,大部分病例可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切除率,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无法手术的晚期病例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晚期卵巢癌;减瘤术【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54-02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施行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减低了肿瘤负荷,为手术创造了机会并且提高了手术的彻底性,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总结近年来我科,开展新辅助化疗的病例36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六安市人民医院妇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上皮性卵巢癌109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按FIGO分期属Ⅰ/Ⅱ期的10例(9.9%),Ⅲ/Ⅳ期的99例(占90 1%)。其中晚期病例中3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这部分病例特征如下:①年龄为17-68岁,平均年龄为52岁;②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1-24月,平均7月;③治疗前CA125为5.76-2057.24IU/L,平均为429.25 IU/L; ④妇检可触及盆腔包块,固定;⑤B超或CT、MRI发现盆腹腔多处转移灶;⑥33例伴有大量腹水。术后临床分期(FIGO分期)情况:Ⅲ期30例,Ⅳ期6例。术后病理情况:浆液性腺癌18例,粘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透明细胞癌3例。 1.2治疗方法: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卵巢癌后行术前化疗1-2个疗程。伴有腹水的病例采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无腹水病例采用静脉化疗。化疗方案为:TP方案16例,TC方案11例,PAC方案9例。术前化疗1个疗程的7例,2个疗程的28例,3个疗程的1例。化疗1-3疗程结束后33例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范围为全子宫+双附件+胃大弯以下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粘液性卵巢癌),其中10例加行选择性的淋巴结清扫术(肾血管以下或肠系膜动脉以下的腹膜后淋巴结),2例行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仅取活检术。 2结果 2.1新辅助化疗后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情况:表1。 2.2长期随访情况:截止2009年12月,死亡25例,占69 4%,同期行常规手术后化疗的死亡率为72.4%,失访1例,5年生存率为34.5%,同期常规手术后化疗的5年生存率为27 6%,与文献报道的5年生存率为30%左右无明显差异。 3讨论 3.1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卵巢癌的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但晚期卵巢癌多伴有广泛盆腹腔种植转移,肿瘤固定不动,临近组织浸润严重,患者的一般情况差,手术极为困难,晚期卵巢癌初次手术满意者仅占30%[2]。传统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即残余病灶<1cm)[3],因此很难改善患者的预后。报道称术后残余病灶>1cm与<1cm的患者生存期存在明显差异。从本文可以看出,应用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临床分期降低,肿瘤缩小、松动,一般状况改善,降低了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为进行理想的减瘤术创造了条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为术后化疗选择敏感药物提供了参考。但这些结论都是回顾性分析结果,尚需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进行证实。 表1 . 3.2选择新辅助化疗的病例一般特点及疗程选择问题:①大量腹水;②出现大的腹膜转移瘤;③肿瘤巨大>1000g,固定;④不可切除的弥漫性腹膜转移瘤;⑤体质状况2-3级。新辅助化疗疗程一般为1-2疗程,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疗程过长容易贻误手术时机[4]及造成术后化疗肿瘤的抗药性。 3.3新辅助化疗方法及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腹腔-静脉联合化疗,药物以铂类药物为主。但新辅助化疗也存在一些不足:当肿瘤过大新辅助化疗可能造成耐药肿瘤细胞的形成[5],影响预后;新辅助化疗使病灶缩小影响术中对患者临床期别的判定可能造成治疗不足。这些应该是值得我们妇瘤工作者今后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上估计难以手术切除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一些研究表明并不能改善卵巢癌的生存率,因此我们尚需进一步努力探讨卵巢癌的生物学习性以攻克这一难题。参考文献 [1]吴化平,颉彦华,等.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1):1256-1259 [2]BoenteMP,ChiDS HoskinsW.J The role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ovarian cancer primary and interv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Sem inO ncol 1998,25(3):326-334

卵巢癌病理学分类

卵巢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发上皮肿瘤 生发上皮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3,一般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是覆盖在卵巢表面的粘膜,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和宫内膜样肿瘤。 2、性索-间质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大多为功能性,向卵巢型细胞分化的有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向睾丸型细胞分化的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该类肿瘤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可单独组成相应的肿瘤,卵巢型或睾丸型的两种细胞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可见四种细胞类型同时在肿瘤上。 3、类固醇细胞肿瘤 类固醇细胞肿瘤也称脂质细胞瘤由类似于黄体细胞、间质细胞、肾上腺上皮质细胞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肿瘤。由于约占40%肿瘤细胞内不含丰富的脂质,故又称类固醇细胞肿瘤。 4、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比较常见。一般生发上皮肿瘤多见,恶性者高达15%左右。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轻妇女较多常见见,大约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5、纤维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其次是平滑肌瘤、血管瘤,比较少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软骨瘤、骨瘤等等。 6、转移性肿瘤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乳腺和生殖道或来自消化器官中的胃肠道的转移癌。较为常见的是来自消化器官(胃、肠)的癌,直接浸润、种植或经淋巴道转移到腹膜后及腰部淋巴结,再经淋巴管道转移到卵巢;其次是由子宫颈、宫体或输卵管等处的癌扩散而来,有鳞癌、腺癌或绒毛膜上皮癌等;乳腺癌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卵巢。转移癌多为实性,且多属双侧性,结构特点多与其原发癌一样。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与传统化疗近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工作探讨·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妇科 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国外文献报道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为 25%~30%[1]。由于卵巢癌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大多数患者 确诊时已是晚期,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术后铂类为主的联合 化疗是目前公认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 晚期卵巢癌广泛种植和转移,难以手术。新辅助化疗 (NCAT ),即在肿瘤减灭术前先接受一定次数的化疗,能有效 减低肿瘤负荷,提供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成功率。为了评价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笔者统计了2005年1月~ 2011年12月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具有可比性的6篇文 献,用系统评价的观点比较NACT 与ACT 在手术最佳减免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年、三年生存率方面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1.1.1研究对象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1.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必须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辅助化疗和传统化疗,失访率<20%;③重复发表的文献作同一项处理。排除文献标准:①信息少,数据不全,无法利用的文献;②实验方法不明确,成分复杂的治疗手段研究;③分类不标准的文献。1.2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 、CENTRAL 、EMbase 、VIP 、CN -KI 、CBM 和WANFANG 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ovarian cancer 、curative effect ”。中文检索以“新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与传统化疗 近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常爱民刘淑梅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CENTRAL 、EMbase 、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 、VIP 、CNKI 、CBM 和WANFANG 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新辅助化疗(NACT )与传统化疗(ACT )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的RCT ,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2011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1的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进行RCT 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按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方法使用RevMan5.0软件对相关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共472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NACT 相比于ACT 在术后3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CT 相比,NACT 有更高的手术最佳减免率和术后一年生存率(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适用于某些晚期卵巢癌,可提高外科治疗效果,并有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趋势。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传统化疗;晚期卵巢癌;系统评价;Meta 分析;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a )-0146-03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cent curative efficacy of new adjuvant chemother -apy and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CHANG Aimin LIU Shume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ern College,Hebei Province,Zhangjiak -ou 07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 -vanced ovarian cancer.Methods The databases such as PubMed,CENTRAL,EMbase,VIP,CNKI,CBM and Wanfang Data were searched to collect all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abou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ovarian cancer.The time limit was from January 2005to December 2011.Literatures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ve and exclusive criteria by two people independently,the data were extracted,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was assessed in line with Cochrane Handbook 5.0.1.Me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RevMan5software using the methods recommended by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Results Six RCTs in -volving 472patients were included.Meta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NACT compared to ACT in the three years of sur -vival rate,complications rate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mpared with the ACT,NACT had higher operation best reduction rate and postoperative year survival rate (P <0.05).Conclusion New adjuvant chemothera -py can improv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long survival time trend for some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Key words]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Advanced ovarian cancer;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Curative effect 146

卵巢癌化疗方案有哪些

一、卵巢癌化疗 目前,国内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为 铂类药物+环磷酰胺(PC方案); (此方案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副作用及血液系统的副作用) 铂类药物+环磷酰胺+阿霉素(PAC方案)。 (此方案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末梢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脱发等) 国外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为:泰素+顺铂(TP方案);泰素+卡铂。 (此方案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副作用及血液系统的副作用) 二、肺癌化疗方案列举如下: CAP方案: 环磷酰胺400-1000mg/m2,静注,第1天;阿霉素40-50mg/m2,静注,第1天;顺铂40-80mg/m2(水化),静滴,第1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6-39%。 此方案主要的毒副作用是造血功能抑制、恶心、呕吐、脱发。 EP方案: VP-16每次100mg,静滴,第1-5天;顺铂60-80mg/m2(水化),静滴,第1天。 每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17-39%。 此方案最主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 CE方案: 卡铂每次300mg静滴,第1天; VP-16每次100mg,静滴,第1-5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个周期为1疗程。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40% 此方案的常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MVP方案: 丝裂霉素6-8mg/m2,静注,第1天; 长春地辛3mg/m2,静注,第1、8天; 顺铂40-80mg/m2(水化),静滴,第1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35-53%。 此方案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等。 VP方案: 鬼臼噻吩甙100mg,静滴,第1-3天;顺铂40mg,静滴,第1-3天。 每3周为一个周期,每3个周期为1疗程。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31% 此方案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MIC方案: 丝裂霉6mg/m2静注,第1天; 异环磷酰胺1.5g/m2,静滴,第1-5天(同时用美斯钠a40mg,静注,在滴注异环磷酰胺时给1次,以后每4小时给1次,全天共给3次,连用5天); 顺铂20mg,静滴,第1-5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 卵巢癌是继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发生率第3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由于卵巢处位置为喷枪深处,早起症状不明显,目前缺乏成熟的早起诊断方法。因此存在“两个70%”:70%患者确认已属晚期,70%患者2年内复发[2,3]。目前承认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残余病灶1.0g。相对指征为:①弥漫性腹膜转移(>100处);②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转移灶总重量>1000处;③腹膜斑块状转移灶>10g;④腹水量>5000ml;⑤患者一般情况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分为2或3。符合2条及以上相对指征者考虑行新辅助化疗。Van meurs 等[6]对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center,EORTC)55971试验中心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回顾分析后发现最大转移肿瘤直径&&&45mm的IIIC期患者更适合行PDS,而最大转移瘤直径>45mm的IV期患者选择NACT为佳;最大转移瘤直径>45mm的IIIC期患者及直径&&&45mm的IV期患者选择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当今多数专家认为NACT使用于卵巢癌晚期患者及估计病灶初次手术难以切净患者。 4 新辅助化疗患者评估 选择适当的患者予以NACT尤为重要,这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目前通用的评估方法有影像学检查(CT、PET-CT、MRI)、肿瘤生物标记物及腹腔镜检查,通常2种及以上检查相结合。 5 新辅助化疗实施方法 NACT一线方案为:紫杉醇类+顺铂/卡铂。这两种组合在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上午明显差异,且疗效优于环磷酰胺+顺铂或卡铂[7]。NACT疗程数还未统一规定,目前一般定义为2~3疗程,每3w 1疗程。常见给药方式为静脉化疗、腹腔化疗。腹腔化疗可有效控制腹水、提高肿瘤与药物结合。 6 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 目前国际上对卵巢癌NACT 的相关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其得到的结论尚不统一。部分学者认为,采用NACT 治疗的Ⅳ期卵巢癌,其生存期与先行PDS 的Ⅳ期患者无异。Schwartz 等。更进一步指出,若接受了NACT 的患者仍无法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其预后较能够手术的患者更差。故而,NACT 要根据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个体情况、客观条件等综合考虑。NACT 可以作为>70 岁老年晚期卵巢癌、有严重合并症或有大块远处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Si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2[J].CA Cancer J Clin,2012,62(1):10 -29.

妇科肿瘤化疗方案 上皮性卵巢癌

妇科肿瘤化疗方案 1.上皮性卵巢癌 1.1.一线化疗 1. 1.1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卡铂 (carboplatin ) (TC方案) 紫杉醇(脂质体)135-175 mg/m2i.v.(3h) d1 卡铂AUC=4-7 i.v.(1-3h) d2 △说明:每3周重复(i.v:静脉滴注,h:小时,d1:第一天,AUC:曲线下面积) △说明:TC方案是卵巢癌标准治疗方案。 1.1.2 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顺铂(cisplatin)(TP方案) 紫杉醇(脂质体)135-175mg/m2i.v.(3h或24h) d1 顺铂50-70mg/m2i.v. d2 1.1.3 多西紫杉醇(docetaxel)+ 卡铂(carboplatin)(DC方案) 多西紫杉醇60-75mg/m2i.v.(1h) d1 卡铂AUC=4-7 i.v.(1-3h) d2 △说明:每3周重复(i.v:静脉注射,h:小时,d1:第一天,AUC:曲线下面积) △说明:2.3.TP 方案和DC方案作为卵巢癌的备选。 1.1.4 顺铂(cisplatin)+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吡喃阿霉素(THP)( CAP方案) 顺铂50-70mg/m2i.v. d1 吡喃阿霉素25-40mg/m2i.v. d1

环磷酰胺500 mg/m2i.v. d1 每3周重复 △说明:因价格便宜,CAP方案应用于经济能力较差患者。 1.1.5 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静脉腹腔化疗 紫杉醇(脂质体)135 -175mg/m2i.v.(3h) d1 顺铂50-70 mg/m2i.p.(腹腔灌注) d2 △说明:2006年发表的GOG172临床试验结果上述静脉和腹腔化疗途径方案能提高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但副作用较大。 1.1.6 卡铂(carboplatin) 卡铂AUC=4-7 i.v.(1h) D1 △说明:体弱者可采用,以减少副作用。 1.1.7 紫杉醇(脂质体)和奈达铂静脉化疗 紫杉醇(脂质体)135 -175mg/m2i.v.(3h) d1 奈达铂80-100mg/m2i.v d2 1.2.二线化疗 主要用于铂类难治、耐药或复发者,可选用单药,也可联合用药,但毒性反应相对大。 1.2.1 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3周疗法 紫杉醇(脂质体)135-175 mg/m2i.v.(3h) d1 每3周重复 或 紫杉醇(脂质体)60-80mg/m2i.v.(1h) 每周1次 △说明:疗程持续4-8周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专家共识(2020 年版)》要点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专家共识(2020 年版)》要点 上皮性卵巢癌(EOC)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浆液性卵巢癌(SOC)约占EOC 的75%,根据普通显微镜下组织学所见及生物学行为的不同,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SOC分为型和型:型即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型为高 级别SOC(HGSOC)。HGSOC和LGSOC的分子通路、生物学行为、临床特征不同。LGSOC 往往发生于年轻女性,临床预后较好,但不同于HGSOC,LGSOC可能具有对初始化疗耐药的特点。LGSOC 通常继发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BOT),存在较高的BRAF(0~33%,平均5%)和KRAS(19%~55%)基因突变。初步研究表明,KRAS 基因突变可能是LGSOC 进展的致癌驱动因素。 1 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 【专家共识】:LGSOC是一种少见的卵巢癌类型,多见于年轻女性,诊断时的年龄、BMI和吸烟状况、肿瘤减灭术是否满意及FIGO分期与预后相关,5年生存率高于HGSOC。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专家共识】:LGSOC常继发于SBOT,其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HGSOC不同,前驱病变为PTH,分子生物学特征为KRAS、BRAF、ERBB2、NRAS基因突变。 3 组织学诊断原则和标准 【专家共识】:LGSOC主要通过对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明确诊断,SOC组织学分级采用二级系统,LGSOC的组织学与分子生物学一致。 4 影像学检查 【专家共识】:CT成像下附件肿块伴钙化或腹膜存在结节转移钙化时,应高度警惕LGSOC的可能。常规超声扫描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辅助鉴别LGSOC和HGSOC。 5 治疗 5.1 手术治疗 手术是LGSOC的主要治疗手段。

ASCO2018卵巢癌最新进展

ASCO 2018:卵巢癌最新研究进展

仅供内部学习严禁用于推广 一项III期随机试验,在III期/ IV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的中,比较初始细胞减灭术与新辅助化疗的生存率:JCOG0602 Abstract No: 5500 研究背景 ?既往两项研究(EORTC55971和CHORUS)比较了初始细胞减灭术(PDST)和新辅助化疗(NACT)在III期/ IV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中的表现。结果证实了NACT在总生存率 (OS)中的非劣效性。 ?研究者在前期已经报道过,若干指标显示:与PDST相比,NACT可降低肿瘤的侵袭性。

仅供内部学习 严禁用于推广 研究设计及研究终点 ?一项多中心、随机III 期临床试验,共纳入301例III 期/ IV 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患者,旨在证明与PDST 相比,NACT 在OS 方面的非劣效性。 ?患者随机分为PDST 组(n=149)和NACT 组(n=152),3年OS 非劣效的 HR 设定为1.16。 ?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率(OS ) ? 次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率(PFS ) 标准组(PDST ) 试验组(NACT ) TC 方案:PTX 175mg / m 2 iv ,CBDCAAUC 6.0 iv 临床诊断为III 期/ IV 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 IDS :间歇减压手术 平衡因素 机构,III / IV 期 PS 0-1 / 2-3,年龄<60/≥60 PDS :初始细胞减灭手术 *:对不适合行PDS 的患者可选。 对任何Ut / Adn / OM 不可切除的患者必须行使 PDST 随机 4×TC 4×TC 4×TC IDS * NACT (4×TC ) IDS * 4×TC

卵巢癌、卵管癌和腹膜癌的FIGO分期(2014)

卵巢癌、卵管癌和腹膜癌的FIGO分期(2014) 1973年FIGO首次发布卵巢癌、卵管癌和腹膜癌的分期,1988年有过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三个版本。 卵巢癌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包括数种临床和病理特点迥异的肿瘤。大约90%为恶性上皮性癌(carcinomas)。根据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分析,至少有5种主要类型:高级别浆液性癌(70%),内膜样癌(10%),透明细胞癌(10%),粘液性癌(3%)和低级别浆液性癌(不足5%)。上述类型占据约98%的卵巢癌类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约占3%,恶性潜能的性索间质肿瘤(主要是颗粒细胞瘤)约占1-2%。 原发性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比较罕见,和HGSC有很多相似的临床及形态特点,且主要发生在BRCA1/2遗传变异的女性中。大量证据发现这些肿瘤主要为卵管起源。而散发的HGSC则有多种来源可能。既往“苗勒氏管新生化生(mullerian neometaplasia)”的概念得到更多证据支持。而绝大部分ECs和CCCs则可能来源于内异症。 新的FIGO分期在2012年10月12日提交至FIGO执行委员会,2周后通过。表1至表3是建议的具体分期系统。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于卵巢癌成功分类及治疗至关重要,不同组织学类型对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FIGO委员会选择的这种分类系统,将所有肿瘤类型共享的最相关的预后因素考虑在内。但是,在诊断和分期的时候,仍应清楚说明具体卵巢癌的组织类型。目前达成一致的组织学类型包括: 1.上皮性癌(按频率顺序排列):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内膜样癌(EC), 透明细胞癌(CCC),粘液性癌(MC),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注:移行细 胞癌目前认为是HGSC的一种变异形态;恶性Brenner瘤则被认为是极端罕见的 低级别癌。 2.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 3.恶性潜能的性索间质肿瘤(主要是颗粒细胞瘤,以及含有异源性肉瘤成分的 Sertoli-Leydig细胞瘤)。 作者最后说:分期如水(Stag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fluid),世界越来越小,更多的研究组织应该一起为更加准确的预后系统而努力奋斗。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 ,2014,Vol.20,No.11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张 颖1,张英丽2,张 平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310022) 摘要: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70%患者确诊时已属Ⅲ~Ⅳ期,预后较差。目前标准的治疗方式是理想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以铂类联合紫杉醇类化疗。对于病灶难以切除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而言,可以选择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提高满意减瘤术的手术机率。本文对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题词:新辅助化疗;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70X (2014)11-0942-05doi :10.11735/j.issn.1671-170X.2014.11.B014 Progress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ZHANG Ying 1,ZHANG Ying -li 2,ZHANG Ping 2 (1.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China ;2.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310022,China ) Abstract :Ovarian cancer is one of the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with the highest mortality rate.Approximately 70%patients are diagnosed at advanced stages of the disease ,for which the prognosis is generally poor.Optimal 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PDS)followed by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is the standard treatment.For advanced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esion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is a way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ytoreductive surger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NACT in th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Subject word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varian neoplasms ;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11317) 通讯作者:张平,主任医师,学士;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科,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半山桥广济路38号(310022);E -mail :Ping725020@https://www.doczj.com/doc/1a17442616.html, 收稿日期:2014-08-30;修回日期:2014-10-13 卵巢癌发病隐匿,晚期患者(Ⅲ~Ⅳ期)占初诊的比例高达70%。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策略是理想的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 , PDS )(残余肿瘤直径<1cm ),术后辅以铂类联合紫杉 醇类药物化疗[1]。PDS 的满意程度及术后残余肿瘤的大小和数目是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指南建议,对于不适合手术 的Ⅲ或Ⅳ期巨块型卵巢癌患者,经细针抽吸、活检或穿刺术明确肿瘤性质后,可考虑新辅助化疗(neoadju - vant chemotherapy ,NACT )+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 1新辅助化疗的定义与目的 新辅助化疗亦称先期化疗,即在明确诊断(病理 学或组织学诊断)后,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给予患者有限疗程的化疗,再行手术治疗。主要有2种方式:①未手术患者有活检组织学依据,先给予几个疗程的化疗,然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②患者已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但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不满意,术后辅助若干疗程化疗后再次手术。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是控制腹水,缩小盆腹腔肿瘤,松动粘连脏器,闭塞肿瘤表面血管,从而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手术难度;新辅助化疗还能使相当多的肿瘤细胞进入“休眠期”,以便减少手术挤压等引起的肿瘤扩散及种植,提高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率。 2新辅助化疗的指征 Vergote 等[2]提出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绝对指征为:①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 -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分期中Ⅵ期患者;②肝 门、肠系膜动脉上方等部位转移灶>1.0g 。相对指征

卵巢恶性肿瘤约90%的卵巢恶性肿瘤为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ovarian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治疗二线化疗失败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研究 一、研究背景 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但死亡率却居首位。2013 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卵巢癌发病率接近 6.1/10 万,死亡率为 3.7/10 万。全球每年新确诊卵巢癌患者约为 225000 例,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43%,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 22.9%,每年死于卵巢癌病例数超过 140200 例。上海市1991~2000年女性卵巢癌发病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10年间女性卵巢癌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递增速度为4.71%。由此可见,卵巢癌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 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和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方法,约70%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FIGO分期,Ⅲ期和Ⅳ期),而标准治疗后复发率约70%。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高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死亡率之和。在细胞减灭术的基础上进行以紫杉醇、顺铂或卡铂的联合化疗已成为卵巢癌的常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75%-80%卵巢上皮癌患者最初对化疗有反应,其余则表现为原发耐药,最终所有化疗患者至少80%出现耐药。因此原发耐药和在治疗中产生的多药耐药(multiple drugresistance,MDR)问题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是导致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一30%最根本原因。因此在寻找解决耐药问题的同时,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对策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铂类耐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仍主要采用化疗手段,二线化疗方案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标准方案,通常采用一线治疗时没有使用的药物进行单药或联合治疗。化疗药物主要有吉西他滨、阿霉素脂质体、拓普替康、异环磷酰胺、多西紫杉醇、培美曲赛、口服足叶乙甙等。然而这些化疗药物的反应性不高,客观缓解率在15%-30%之间,且常在化疗2-4疗程后再次出现耐药,从而治疗失败。 随着靶向药物在乳腺癌、肺癌等的治疗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针对卵巢癌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卵巢癌的靶向治疗尚在起步之中。目前在卵巢癌治疗中使用的靶向药物主要为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其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于复发性或耐药性卵巢癌有一定的疗效。然而贝伐珠单抗价格昂贵、

1早期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的预后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多属晚期。随着紫杉醇的问世及铂类联合应用,卵巢上皮性癌5年生存率以达40%,但是其死亡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其主要原因是70%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在就诊时已为晚期,而治疗后70%的患者将会复发。我们将从以下几点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的预后。 1.卵巢交界性肿瘤或低度潜在恶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9-16%。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平均34-44岁,易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常为早期,I-II期 患者占80%;肿瘤恶性程度较低,缺乏可确认的间质浸润;对化疗不敏感;晚期复发多见,复发多仍为卵巢交界性肿瘤。 2.上皮性卵巢癌 1)早期卵巢上皮性癌 早期卵巢上皮性癌(FIGO I/II期卵巢癌)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全面分期手术。低危组包括所有FIGO IA和IB期肿瘤 分化好的患者,预后良好,90%以上患者可长期无瘤存活。高危组包括所有IA和IB中低分化的患者,以及IC期和所有卵巢透明细 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约30-40%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有复发的危险,25-30%患者在首次手术后5年内死亡。 2)晚期卵巢上皮性癌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影响预后的因素如下:(1)年龄:年轻 =<50岁者,预后较好;(2)期别:是主要影响预后的因素,期别

越晚,预后越差;(3)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25%、7%左右;(4)初次手术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或残留肿瘤体积大小:残留愈大,预后愈差;(5)肿瘤组织类型: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较粘液性癌及子宫内膜样癌,预后更差;(6)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预后差;(7)肿瘤细胞减灭术后4周的血清CA125水平下降不满意(不及术前的50%)或术后2个月未降至正常,预后差。 3)复发性卵巢上皮癌 卵巢癌复发的迹象和证据:CA125升高,出现胸腹水,体检发现肿块;影像学检查发现肿块;不明原因肠梗阻。上述中存在两项即要考虑肿瘤复发。根据停用化疗药物的时间,以6个月为界限,又分为铂敏感型复发和铂耐药型复发。对于铂敏感型卵巢癌,停用化疗时间越长,再次治疗缓解的可能性越大,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更加积极。耐药和难治型卵巢癌对再次治疗的反应率很低,仅为10-15%,多发部位的复发灶和复发瘤>5cm也提示对再次治疗反应差。 3.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约占所有卵巢癌的5%左右,多发生于年轻的妇女及幼女,常为单侧卵巢发病,有很好的肿瘤标志物(AFP、hCG),对化疗敏感,大部分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近年来,由于找到了有效的化疗方案,使其预后大为改观,其5年生存率大概为:I期95%,II期70%,III期60%,IV期30%。 4.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MARCH7促进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机制的研究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1)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14) 论文正文:MARCH7促进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机制的研究 (26) 前言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部分 (30) MARCH7 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0) 1 材料与方法 (30) 2 结果 (37) 3 讨论 (41) 4 小结 (42) 参考文献 (43) 第二部分 (46) MARCH7对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株恶性行为的影响 (46) 1 材料与方法 (46) 2 结果 (52) 3 讨论 (61) 4小结 (63) 参考文献 (64) 第三部分 (69) MARCH7 在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中的机制研究 (69) 1 材料和方法 (69) 2 结果 (75) 3 讨论 (85) 4 小结 (87) 参考文献 (88)

第四部分 (96) miR-101靶向MARCH7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恶性行为的影响 (96) 1材料和方法 (96) 2 结果 (99) 3 讨论 (102) 4 小结 (103) 参考文献 (104) 全文总结 (108) 文献综述 (109) 参考文献 (113) 致谢 (120)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121)

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EOC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上皮性卵巢癌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国际妇产科联盟 DMSO Dimethyl sulfoxide 二甲基亚砜 FBS Fetal calf serum 胎牛血清 KD Kilodalton 千道尔顿 min Minute 分钟 Ul microlitre 微升 ml Millilitre 毫升 CCK-8 Cell Counting Kit 细胞计数试剂盒 ddH 2O double distilled water 双蒸水 g gram 克 mg milligram 毫克 mRNA message ribonucleic acid 信使核糖核酸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WB 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 Tris tri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BST Tris buffered saline Tween 含0.05%Tween20的TBS 缓冲液 SDS sodium dodecylsulfate 十二烷基硫酸钠 PBS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磷酸盐缓冲液 PAGE polyacrylate gel electrophoresi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NF-κB nuclear factor-κB 核因子κB TGF-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转化生长因子β IL-1β Interleukin 1β 白介素1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