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剧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因素(四)——18,19世纪法国“启蒙时期”剧场设计中的声学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6
西方古代剧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因素(三)——巴洛克时期的剧场设计中的声学因素曹孝振【摘要】讲述了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宫廷剧场和意大利公共剧场的演变过程,详细介绍了16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一些典型的公共剧场,如威尼斯的圣·卡西安诺剧场、那不勒斯的圣·卡罗剧场、都灵的里基渥(Regio)剧场、威尼斯拉·凡尼斯剧场以及米兰的拉·斯卡拉歌剧院等,讲述了它们的规模、布局及其特点,指出了巴洛克时期公共剧场的典型样式.【期刊名称】《电声技术》【年(卷),期】2013(037)007【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巴洛克;意大利宫廷剧场;威尼斯;建筑声学;剧场设计;声学设计【作者】曹孝振【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121 引言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当时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如新古典主义原则等都源自古希腊。
文艺复兴的精神在意大利是通过建筑、绘画、雕塑以及戏剧等文化艺术的各种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当时,意大利的文化比起欧洲其他国家要先进得多,剧场建筑设计的水平也是如此。
巴洛克时期始于17世纪的前10年,结束于18世纪末(1790年),其艺术活动是很有活力的。
由于在这200年间,前后差别很大,因此一般认为可分为早期、中期与晚期三个阶段。
巴洛克这个名词与文艺复兴一样,其内涵似乎超越了这一历史阶段的艺术活动,应该是更加广泛的[1-2]。
2 意大利巴洛克的宫廷剧场歌剧发源于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会社,这是一所专门研究悲剧的学院。
1600年以后,歌剧成了当时最受宠爱、最能叫座的戏剧形式。
意大利的戏剧思想就是以歌剧的形式输入到欧洲而影响各国的。
17,18世纪歌剧成了欧洲大陆最主要的戏剧形式。
17世纪初的1618年,意大利的帕尔玛宫廷内建造了一座名为法尔内塞的剧场,见图1,由阿里奥梯设计,它是文艺复兴兴盛期剧场建筑设计取得成就之代表。
这是在长期积累的建造剧场的经验中所形成的固定的形式,从而被称为在此之后的200多年期间,具有镜框台口剧场的始祖或雏形。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1. 引言1.1 引言在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声学设计直接影响着剧场的声音传播、音质效果以及观众的听觉体验。
一个好的声学设计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演出的氛围和情感,而一个糟糕的声学设计则可能导致音质不佳、回声过大等问题。
在剧场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建筑声学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声学设计和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包括音响系统设计、材料选择、噪音控制方案以及声学装饰设计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为剧场的声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帮助剧场在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解决各种声学难题,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和享受剧场演出的质量。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逐一探讨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到关于剧场声学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技术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剧场建设中的声学挑战,并打造出具有良好声学效果的剧场空间。
2. 正文2.1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声学是指在建筑环境中传播和控制声音的科学。
在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问题涉及到如何使声音在剧院内部能够被清晰地传播并且能够被听众准确地感知和理解。
剧场的设计要考虑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情况。
合理的声音传播路径可以确保演员的演讲声音能够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观众的耳朵中,而不会因为声音的反射而产生回声或混响等影响听众感知的问题。
剧场的设计要考虑声音的吸声和隔声效果。
通过合适的隔声设计来阻止外部噪音进入剧场,同时通过吸声材料来减少内部噪音的反射和共鸣,从而提高声音的可听性和清晰度。
剧场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通风系统和灯光设备可能会对声音传播产生的影响。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风噪对声音的干扰,而合适的灯光设备布置也可以减少因灯光反射而产生的声音反射问题。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声音传播、吸声隔声、通风和灯光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剧场内部的声音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摘要】本文主要从剧场建设的前期准备、主声源的变化、各墙面与声源的关系的处理、关于降噪、剧场建筑声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对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剧场;建筑声学;问题一、前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使建筑声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是在音乐厅及剧场的建设中,吸音及混响的应用及处理,使其演出效果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二、剧场建设的前期准备1、重视剧场的功能定位剧场建设方必须重视、合理确定剧场的功能定位,不宜过分追求多功能要求。
具体来说:剧场属功能性建筑,其使用功能应科学合理确定;多功能剧场应确定主次功能,不宜并列全能高标准;要根据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投资经济合理三原则平衡确定。
对于剧场的功能定位,有以下建议:(一)歌剧院。
以歌剧、音乐剧为主,可兼用于戏剧、芭蕾和音乐会(设舞台音乐罩)演出。
(二)剧场。
以戏剧为主,可兼用会议。
(三)专业音乐厅。
仅用于交响音乐会等各类音乐演出,不宜兼其他功能。
(四)大型会堂。
以大型会议为主,可兼综艺演出。
(五)中小会议厅。
以会议为主,可兼电影放映。
(六)大型体育馆。
以体育比赛为主,可兼大型综艺演出等。
2、选择好的建声设计单位和设计师要注意选择好剧场建声专业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师,要正确对待中方与外方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包括建筑设计和建声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燕翔老师曾将声学设计单位、工程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比作为医、患、药三个方面,这个比喻还是比较形象的。
一名患者患病了,一定要找好的医生,吃好的药,才能将病治好;在剧场建设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现在建声设计市场上存在这种情况,有的是正规的专业单位,有的则是设备厂商和材料供应商兼做建声设计,这就要求业主单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业单位进行声学设计,才能保证好的声学效果。
三、主声源的变化、各墙面与声源的关系的处理如前所述,我国近代建设的剧场与西方的歌剧院有着很大差别。
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剧院建筑声学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可以让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更好地聆听音乐和演员的表演。
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需要考虑音响系统、音频处理、声学隔离和吸音等方面。
音响系统音响系统是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剧院中,音响系统需要覆盖每个座位,确保观众可以听到音乐和演员的表演。
音响系统需要考虑音响扬声器的位置和数量,以及音响系统的功率和响应特性。
为了确保音响系统的质量,需要进行专业的声学测量和调试。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音频处理可以改善声音的质量,使其更加清晰、自然和逼真。
音频处理需要考虑音频效果器的使用,例如均衡器、压缩器和混响器。
音频处理还需要考虑声音的动态范围和音频信号的峰值。
声学隔离声学隔离是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声学隔离可以防止外部噪音干扰演出,同时也可以防止演出声音干扰周围环境。
声学隔离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隔音性能。
声学隔离还需要考虑门和窗的隔音性能,以确保外部噪音不会进入剧院。
吸音吸音是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吸音可以减少音响系统反射和混响,使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更加清晰。
吸音需要考虑吸音材料的选择和位置。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瓦和吸音毡。
总结剧院建筑声学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可以让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更好地聆听音乐和演员的表演。
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需要考虑音响系统、音频处理、声学隔离和吸音等方面。
一个成功的剧院建筑声学设计需要专业的声学测量和调试,以确保音响系统的质量和声音的清晰度。
剧场建筑声学设计浅析剧场建筑声学设计浅析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各地在以省会城市为主的大城市兴建了一批大型剧场、音乐厅、戏剧院等文化艺术中心。
在这些建筑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但也有一些不太成功的案例。
我有幸参加了几个剧场的声学装修设计,虽然一些项目建成后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但回过头来看还是有不少的遗憾和不足。
在此以华亭剧场为例,对以往所作声学设计的成败做个总结,同时也谈一些我对剧场建筑声学设计的一些粗浅认识。
1 剧场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剧场设计的根本任务是为观众提供理想的视听享受场所。
作为听音场所,剧场、音乐厅等厅堂建筑的听音质量是第一重要的,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建筑设计的成败,而建筑声学设计是声学设计的基础,更是做好扩声系统的基础。
没有合理的建声环境,再高档的后期装修,再先进的电声设施也无法弥补先天的声音缺陷,从而导致使用效果的大打折扣。
一般而言,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室内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两大部分。
1.1 音质设计混响时间是目前音质设计中能定量估算的重要评价指标。
它直接影响厅堂音质的效果。
混响时间是指声音自稳定状态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
某频率的混响时间是指室内声音达到稳定状态,声源停止发声后残余的声音在房间内反复经吸声材料吸收,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百万分之一(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
记作T60或RT,单位是秒(s)。
房间混响时间长短是由它的吸音量和体积大小所决定的,体积大且吸音量小的房间,混响时间长,吸音量大且体积小的房间,混响时间就短。
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发干,枯燥无味,不亲切自然;混响时间过长,声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楚。
只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才能使声音圆润动听。
那多长的混响时间才适合呢?不同功能的剧场厅堂所需要的混响时间也不尽相同。
如表1-1所示:表1-1 不同功能剧场T60(s)500HZ~1000HZ话剧场戏剧场歌舞剧场音乐厅综合类剧场由此表可以看出混响时间的长短与语言清晰度要求有关,对语言清晰度要求高的厅堂混响时间较短些,音色优美圆润的厅堂要求混响时间较长些。
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剧院是一种文化艺术场所,是观众和演员交流的场所,其声学设计对于剧院的演出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剧院声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演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且能够传达出演员的表演情感和意图。
本文将就剧院建筑声学设计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剧院声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剧院声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声学适应性和声学可控性。
声学适应性是指剧院声学环境应该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包括戏剧、音乐会、歌剧以及其他类型的表演。
声学可控性是指剧院声学环境应该能够被控制,以满足不同演出的声学需求。
2.剧院声学设计的要素剧院声学设计的要素包括声学环境、声学隔离、声学反射、声学吸声、声学扩散、声学均衡、声学延迟和声学效果等。
2.1 声学环境声学环境是指剧院内部的声学特性,包括声音的反射、吸收、扩散和延迟等。
剧院内部的声学环境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并且能够提供清晰、自然、均衡的声音效果。
2.2 声学隔离声学隔离是指剧院内部的声音在不同区域之间的隔离程度。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隔离措施,以避免不同演出之间的干扰和影响。
2.3 声学反射声学反射是指声音在剧院内部的反射情况。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反射措施,以避免声音的过度反射和回声。
2.4 声学吸声声学吸声是指剧院内部的声音吸收情况。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吸声措施,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自然度。
2.5 声学扩散声学扩散是指声音在剧院内部的传播情况。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扩散措施,以使声音能够均匀地传播到不同的区域。
2.6 声学均衡声学均衡是指剧院内部不同频率的声音能够得到合适的处理和均衡。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均衡措施,以保证不同频率的声音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和传播。
2.7 声学延迟声学延迟是指声音在剧院内部的传播时间。
剧院内部应该设置合适的声学延迟措施,以确保声音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内传播到不同的区域。
2.8 声学效果声学效果是指剧院内部的音效效果。
关于驻团剧场与租赁剧场的设计
张三明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分析了租赁剧场及驻团剧场的区别,指出目前两类剧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剧场实际使用要求,提出具体的设计建议。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张三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性能化设计的"观演一体化剧场"消防设计——以"又见五台山"专属剧场为例[J], 朱小地;朱颖;韩涛
2.西方古代剧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因素(一)——古希腊剧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因素[J], 曹孝振
3.西方古代剧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因素(三)——巴洛克时期的剧场设计中的声学因素 [J], 曹孝振
4.西方古代剧场建筑设计中的声学因素(四)——18,19世纪法国“启蒙时期”剧场设计中的声学因素 [J], 曹孝振
5.校园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设计——以黑匣子剧场舞台设计为例 [J], 张际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摘要】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议题。
本文将从建筑声学设计原则、吸音材料选择、隔声处理、声学优化技术以及声学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剧场建设中,如何合理设计声学环境以确保观众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听觉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音材料,采取有效的隔声处理措施,运用先进的声学优化技术和科学的评估方法来提高剧场的声学品质。
文章将总结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问题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对于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和艺术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剧场、建设、建筑声学、设计原则、吸音材料、隔声处理、声学优化技术、声学评估方法、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一直是设计师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声学设计在剧场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演出效果和观众的听觉体验。
一个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提高音质的清晰度和逼真度,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演出的魅力。
在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控制声音的反射、吸收和传播,以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
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吸音材料、如何处理隔声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声学优化技术来改善音质。
在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在开始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建造出具有优秀声学效果的剧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声学体验需求的提高,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建筑声学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剧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剧场品质和观众听觉体验起着关键作用。
2. 正文2.1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设计原则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设计原则是确保声学环境符合观众和演员的需求,以提升观赏体验和演出效果。
在设计剧场的声学方面,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要考虑剧场的空间形状和大小。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剧场会对声音的反射、传播和吸收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关于歌剧院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关键词:歌剧院室内设计;建筑学;关系探讨18世纪后半叶,建立了许多大型的歌剧院,这就大力的推动了歌剧的发展。
每个歌剧院都有每个的特点与风格。
最早的传统意大利的歌剧院的建筑风格是一个内有很多层包厢围起来的马蹄形的一个大厅,还有著名的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有许多个包厢,那里凝聚了许多著名的歌剧家,也凝聚了许多建筑学的大师的心血,有许多的建筑设计大师如贝利尼、威尔第等的灵感。
所以说每一个歌剧院的诞生都是艺术的建造,并且歌剧院的室内设计也至关重要。
一、歌剧院室内设计的两大重要内容1.1建筑声学建筑声学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室内声学,二是噪声控制学,三是声景观学。
建筑声学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可以很好的改变人们的居住的环境的声音,主要是为了研究创造出适合歌剧院的声学空间和环境。
为人们创造出能够欣赏音乐艺术的完美地方,可以使人们听音乐时的听觉安全和舒适度,可以屏蔽对人们有危害的噪声。
1.2室内装修设計室内装修设计是根据歌剧院的使用性质,歌剧院所处地的环境和特点,以及使用的材料的特点和建筑物设计的原理。
创造出令人舒适,功能齐全,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的歌剧院。
室内装修设计可以体现出歌剧院的特点,是建筑物的灵魂,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完美结合。
所以,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相辅相成,两者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二、歌剧院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之间的关系2.1建筑声学是歌剧院室内设计理念的立足点歌剧院是一个以听为主要的的一个神奇的殿堂,但是歌剧院的室内设计也相当的重要。
每一场歌剧演唱会都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最重要的还是听觉效果,听觉效果可以更好的展现出音乐美。
给人以更好的感觉。
歌剧院室内的空间建构类型、装修的材料类型、材料的构造类型、装饰物的数量以及各个装饰物的位置都对歌剧院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歌剧院的建设工程中,听觉效果是占最重要的地位,起决定作用。
这也体现出一个设计大师的水平。
音乐厅声学理论及设计的发展概述音乐厅是一种专门用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于音乐厅的声学设计十分重要。
音乐厅声学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传递音乐的声音效果最佳的空间,使乐音清晰、自然、均衡,并能提供适当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反射声。
本文将对音乐厅声学理论及设计的发展进行概述。
音乐厅声学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产生的具有良好声学效果的场所,例如露天剧场和音乐舞台。
古希腊的音乐厅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声音的混响、演奏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等。
人们开始对音乐厅的声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在17世纪和18世纪,音乐厅声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著名作曲家巴赫在他的音乐剧《费利克斯和病钟》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声音立体感的概念。
此后,人们开始研究声音的传播、反射和吸收等理论,并应用于音乐厅的设计。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音乐技术的进步,20世纪初期的音乐厅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科学家们利用实验室中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来研究声音的传播和反射等现象,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雷丁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声学参数的概念,即吸声系数、反射系数和传播系数等。
这些参数为音乐厅的声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的发展,音乐厅声学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通过数值模拟和仿真软件,设计师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声学效果。
他们可以通过模拟不同材料和结构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的影响,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随着对听觉感知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厅声学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现代音乐厅声学设计追求更加真实和逼真的声音效果,使听众感受到演奏者的情感和技巧。
设计师们开始研究和应用多声道技术、声像定位技术等,以增强音乐厅的音效表现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音乐厅声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音乐厅声学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音乐厅声学设计一直致力于创造更加优质的声音效果的空间,为音乐表演提供最佳的音乐体验。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作者:王健来源:《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年第02期【摘要】剧场是人们欣赏艺术,提升精神境界的建筑环境,因此而产生的对建筑声学的需求对剧场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变化。
文章就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剧场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剧场;建筑声学;问题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这些都在建筑声学领域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课题。
这些问题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归为2大类,一类是噪声控制问题,另一类是如何听得更好的问题。
人们要观看文艺表演、影视节目等,就需要建剧场、音乐厅等文体设施。
而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建筑规模和数量空前,大型公建和文体建筑需求旺盛、建筑声学标准诉求进一步提高、建筑材料和结构变化发展的时期,由此,建筑声学的发展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建筑声学建筑声学包括室内声学、噪声控制学及声景观学三大部分,主要研究改善人居声环境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建筑声学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宜的声学空间与环境,使人们能欣赏美好的音乐、聆听令人怡悦的声音,保证听觉信息交流的清晰和安全,屏蔽或减低能使人受到伤害和引起烦扰的噪声。
2、建筑隔声而每一座剧院的承建都是对天籁之声的捕捉和完美音质的守护。
设计一座优质歌剧院或音乐厅,是每一位室内设计师、声学设计师及建筑师的梦想。
剧院建筑作为传播文化艺术和社会文明的高雅殿堂,是声学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晶,这决定了在歌剧院设计中室内设计与建筑声学设计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隔声仿真设计是建筑隔声研究进展比较突出的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软硬件的迅猛发展,隔声计算方法和模拟预测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数值计算与仿真技术已成为隔声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之外的第3种有效的科研和设计手段。
仿真计算大量应用于建筑墙板、楼板等建筑构件的结构响应、结构振动、声辐射分析、室内外的声场模拟和噪声源分析、房屋隔声效果预测与优化设计等方面。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出现质的飞跃。
从以前的温饱问题相比,现在人们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致使文化产业发展蓬勃,引来剧场、音乐厅建设的热潮。
剧场建设对于美学、声学以及安全疏散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
本文主要针对剧场建设中,建设声学问题进行探讨。
2 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的重要性(1)在中国现在大环境下,剧场通常都是用于进行演出的场所。
在正常的演出中,不仅要确保演出者的演出效果,也要保证观众的视听效果。
根据剧场的不同用途,其设计标准也有差别。
比如电影院,主要是用电声进行扩音的。
他所要求剧场环境是吸声的,场内所产生的混响时间要短,利用电声进行扩音的同时,达到电影所演出的音响效果。
而对于在交响乐和舞台剧演出中,都是乐器自身的声音和演出者的原音,需要有清晰的语言效果。
因此演出过程中对于回声的处理也要进行处理。
以免影响演出效果。
因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剧场,所达到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建筑声学的专业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对于剧场本身来讲,声学的处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剧场演出声音传播到空气中,对于外界人员来讲,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听觉,也造成了一定的噪音影响。
因此,也需要对声音进行降噪处理,将声音控制在国际的噪声标准内。
多方面来讲,这些问题的处理,都是需要进行专业的声学处理,才能实现剧场在发挥它的功能条件下,对其他人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3 剧场建设中关于剧场功能定位的问题在剧场前期设计过程中,剧场开发商不能过分追求剧场的多功能性,從而忽视剧场的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针对多功能的剧场,也要确定剧场使用的主次功能。
根据建设的实际需要,建设技术实施的可行性以及预算的合理性三方共同却确定剧场功能。
对于剧场用途的定位:歌剧院主要是以歌舞剧为主,可以兼顾使用话剧、音乐会等需要舞台的演出;音乐厅,仅使用一些音乐演出活动,交响乐等;会议厅,主要用于会议,可以兼顾一般的综艺演出活动;大型体育馆,以体育竞技活动为主,可兼演唱会等。
剧场建筑声学的发展剧场建筑声学得进展1 古代剧场声学环境是古代表演形式演变进展得重要妨碍因素之一.非洲土著音乐多在宽阔得野外演奏,空旷得声场条件需要他们采纳节奏感强得乐器和技法来感染观众.欧洲古典音乐悠扬而舒缓,这与在剧场房间内演出有着紧密得关系.中国古代表演多在高出地面得戏台上进行,多有顶和后墙,环境介于开敞室外与封闭室内之间,由此造就了中国戏曲得节奏感也介于非洲和欧洲之间.古代演出者得音量、语调、节奏必须迎合演出场所得声学特性,才能有效地向观众传递声音信息,进而无形地制服观众得情绪.在长期得实践中,古人顺势而为,制造各种与表演场地般配得讲法、唱法和演奏方法.11 古罗马露天剧场埃皮达鲁斯露天剧场(theater at epidaurus)建于公元前300 年前得古希腊时期,后经古罗马人改造,观众可达17 000 人.西班牙梅里达露天剧场(amphitheatre of merida)建于公元前25年,可容纳观众3 000 人.古代没有扩声器,建筑者利用升起非常大得半圆形使观众尽量靠近舞台,提高听闻效果,并利用舞台上方和两侧得建筑墙面向观众席反射声音,同时,演员还使用夸张得面具,像喇叭一样将声音聚拢辐射出去.坐在埃皮达鲁斯剧场最后一排,能够毫不费劲地听清舞台上得声音,关于如此之大得剧场来讲,不要讲2 000 多年前,即使现今,设计实现同等优良得建筑声学效果也是不易得.wcoM12 欧洲古剧场古代欧洲兴建了众多剧场,要紧用于演出、集会或宗教活动.由于建筑石材在室内反射声音强烈,这些演出场所往往混响较长,希腊埃皮达鲁斯露天剧场(wwwkpcnorg)西班牙梅里达露天剧场(摄影:燕翔)燕翔清华大学建筑声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厅堂音质、噪声操纵、声学实验检测、计算机模拟等科研工作.近年要紧参与得声学工程设计和实验研究项目有:国家大剧院、2008 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老山自行车馆、国家体育馆等)、洛阳体育中心、大庆文化中心、福建剧院、洛阳剧院、江西大剧院、北京南火车站、广州新火车站、西气东输金坛储气库噪声操纵等.主持翻译了《建筑声学设计指南》(美),编制修订了《厅堂混响时刻测量规范》、《厅堂音质比例模型测量规范》等国家标准,并发表了《脉冲反响积分法测量混响时刻》等多篇学术论文.59讲话声音听不清晰,但演奏时音质浑厚、圆润.当时作曲家们都要尽力习惯长混响效果.巴赫得管风琴音乐(18 世纪上半叶)是专门为德国莱比锡(leipzig)得托马斯教堂(thomas)所写得.以海德尔、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得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1600~1820 年), 是专门为如法国里昂都市大厅等贵族得舞厅而写得.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戏剧异常繁荣.像莎士比亚话剧,有非常多对白和自白,为了能够让观众听清,需要落低剧场得混响以保证语言得清楚度.伦敦得莎士比亚圆形剧场(globe theatre)和意大利帕尔马市(parma)得法内斯剧院(teatro farnese)基本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场得知名场所,前者建于1599 年,有1 300 个环形座位另加500 个场地中央站位,后者建于1618 年,2 500 座.法内斯剧院得侧墙上有非常多开洞,莎士比亚圆形剧场没有顶棚,这些开口起到了吸声得作用,落低了声音反射得强度,提高了演出得音效.现在尚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剧院曾有过声学方面得专门考量,也许只是“无心插柳”,可能那些听不清或效果不佳得剧院早就被历史淘汰了.13 中国古戏台中国古代得室内表演多为王公贵族服务,观众少,距离近,建筑声学得咨询题不突出,唐五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所绘即如此.中国古代也有非常多戏台,其观场大基本上一块平地,观众站立观看,来去自由,还可边看边谈天,甚至同意商贩穿插期间做生意.这种戏台视听条件非常粗糙.山西翼城乔泽庙元代戏台是现存最早得古戏台,再到了清代,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为慈禧太后一人独享,除了摆阔摆派得豪华程度另人咋舌外,音效几无改观.据传,有得戏台下空间曾置入开口大缸,以求提高演出得共鸣效果,然而,研究表明,置缸对建筑声论文联盟学得关心微乎其微,其目得可能是存水消防,至于关心提高声学效果只是是以讹传讹罢了.2 西方近现代剧场西方较早进行了建筑声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研究.声音本身虽是物理咨询题,而建筑声学研究得目标是解决怎么样使人听到得声音更美,“以人为本”得思想理念造就了剧场建筑声学得进展.近100 年来,西方大量兴建剧场,建筑声学理论一方面起到保驾护航得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剧场建筑形式得演变产生了极大得妨碍.21 19世纪——音质靠运气19 世纪人们对建筑声学知之甚少,非常多剧院得声音效果都不太理想.然而,正是这一时期却出现了一批以音质效果著称得剧场,如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1 700 座,1861 年)、维也纳金色大厅(wiener musikverein,2 000 座,1870 年)、法国巴黎歌剧院(palaisgarnier,2 200 座,1875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concertgebouw,2 100 座,1888 年)等,这些厅堂得声音或圆润悠扬,或沁人心脾,或撼人心灵,差不多成为世界最优秀得表演者和最发烧得听众们心目中得表演圣地.巴黎歌剧院得设计者查尔斯·加尼叶(charles garnier,1825~1898 年)得评论反映了古代建筑师对声学得认识,他讲:“我必须声明我没有采纳任何原则,没有任何声学理论,其成功或失败,我听天由命.”意大利帕尔马市得法内斯剧院(turismoparmait)英国伦敦莎士比亚圆形剧场模型(摄影:燕翔)唐五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baikebaidu)山西翼城乔泽庙元代戏台(摄影:罗德胤)北京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摄影:罗德胤)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摄影:燕翔)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摄影:燕翔)法国巴黎歌剧院(摄影:燕翔)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摄影:燕翔)6022 20世纪初期——建筑声学诞生建筑声学真正诞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1895 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得弗格艺术博物馆(fogg art museum)讲演厅落成,因墙面为硬质石材,回音非常大而不能使用.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 年)托付物理学系27 岁得助教wc 赛宾解决这一咨询题.赛宾在将近40 个不同容积得房子里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混响时刻和吸声得概念,发觉长混响是影响语言清楚度得缘故,总结出混响时刻与房间容积成正比、与吸声量成反比得重要结论.赛宾利用座椅软垫得吸声作用,较好地改善了该演讲厅得音质,并因此而声名鹊起.当时,波士顿正在新建音乐厅,业主出于保证声学效果得考虑,邀请了赛宾进行建筑声学设计.波士顿交响音乐厅(symphony hall, boston,2 600 座)于1900 年建成,音效取得了巨大成功,与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并列被认为是具有世界顶级音质得三大厅堂,至今尚无后来者能超越.建筑声学解释了这些厅堂音质玄妙之所在,要紧有5 点:一是厚重得隔声墙体保证了室内得安静度,二是狭长得鞋盒形体型有利于侧向声音反射,三是合理得每座容积率满足了人均声能量,四是合理得容积和吸声量保证了最佳混响时刻,五是巴洛克式凸凹有致得内部装饰使声音均匀散射于整个大厅内.所以,除此要紧因素外,还有非常多声学细节也是特别重要得,例如装修表面得细节处理、舞台地板用材、墙面装饰用材等,综合造就了优美得音质.20 世纪初期,按赛宾理论建筑得鞋盒形剧场或近似得马蹄平面剧场都可取得较好得声学效果,鞋盒形也成了剧场建筑设计得主流.23 20世纪中期——探究与实践20 世纪中期,剧场建筑设计得个性化推动了建筑声学研究,并在实践运用中成果显著.德国柏林交响音乐厅(berliner philharmonie,2 400 座,1963 年),建筑外观像金色得皇冠,平面为类圆多边形.建筑师期望打破古典鞋盒形得呆板,制造出更爽朗、新颖得形式,同时容纳更多观众.在声学家配合下,该厅观众席布置采纳了高底错落得葡萄田式,将观众分成小区块,每个小块得侧墙能够为临近区块提供声音反射,从而达到与鞋盒形殊途同归得音效.这种像梯田一样得设计在剧场史上依然第一次,不但声学效果是良好得,而且室内建筑形式也是划时代得,建筑与声学相得益彰,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1959 年始建,1973 年完工,内有一座2 700 座得音乐厅和一座1 500 座得歌剧院.其建筑造型横空出世之时,即震惊了整个世界.然而,贝壳状外形给当时得建筑声学专家们提出了严峻得考验,侧墙高大且倾歪并略带微弧,这种室内得音效能行吗?“祸害积于忽微,智用藏于所逆.”巨大得挑战也孕育了巨大得机遇.建筑声学中得侧向声能比理论即诞生于该时该刻得澳大利亚,通过建筑墙体角度设计,合理操纵来自两侧墙面反射声与来自头顶反射声能量分布和声音时刻延迟得比例,利用双耳效应,获论文联盟得令人中意得音效.悉尼歌剧院不然而表现主义得划时代作品,也是建筑声学侧向声能比理论得划时代经典案例.悉尼歌剧院堪称建筑史得一段神话,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筑师尚在世时即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建筑,也是唯一一个都市因建筑而扬名世界得范例.实践也不总基本上一帆风顺.1960 年代,美国四十多岁得白瑞纳克(beranek,1914~)在世界上已是鼎鼎有名得声学专家了,他撰写了巨著《音乐、声学和建筑》,将赛宾开创得建筑声学发展到“广泛有用”得时期.那时,他同意托付,为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相当于美国国家大剧院)中得爱乐美国哈佛大学得弗格艺术博物馆(美国acentech公司提供)美国波士顿交响音乐厅(摄影:燕翔)德国柏林交响音乐厅(摄影:燕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摄影:燕翔)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右侧为爱乐厅音乐厅,现名费雪尔厅)(摄影:燕翔)61(philharmonic)音乐厅进行声学设计.为此,他曾奔赴世界各地69 个闻名厅堂进行大量声学研究.然而,恰恰在这一“登峰造极”之时,“严格遵照声学理论设计得”林肯爱乐音乐厅难道出现了“低频缺乏咨询题”,以至于在1962 年12 月23 日专门为迎接圣诞新年得首演以演出中断而失败告终.后经数十年得研究,人们才发觉,这是因浮云反射板低频反射不足凸显了座椅低谷效应造成得.此事被誉为“建筑声学史上伟大得失败”.道无止境,建筑声学亦无止境.24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辅助如虎添翼20 世纪末期计算机得飞跃进展对建筑声学得妨碍巨大.尽管,采纳声线束法和镜像虚声源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和预估剧场得声学效果,然而,在没有高速计算机得时代,数以万计得声线和虚声源根本是无法实现追踪计算得.有了高速计算机,不但计算咨询题迎刃而解,而且,以计算机为手段得声学测量技术也大大进展起来,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预测剧场中得声音咨询题.3 中国近现代剧场31 清末民初——大众和民主得作用19 世纪有两个建于室内得本土戏台,一个是北京得湖广会馆,一个天津得广东会馆.这两个会馆碰巧室内音质都非常好,演讲、京剧、话剧等效果非常不错,至今仍在演出使用.究其缘故,一是房间容积适中,二是室内各界面多为木夹板装修,后空腔大,低频共振吸声好.另外戏台上方得台顶板具有一定舞台声反射作用.1912 年,孙中山在湖广会馆主持召开过国民党成立大会.“五四”时期,广东会馆也经常进行凉爽群众集会,梅兰芳、杨小楼等人都曾在此演出.能够想到,假如剧场音效不佳,“革命党”就可不能选择这个地方进行大集会了,也许就不能保存至今了.20 世纪初叶上海大新舞台(3 436 座,后改名天蟾剧院,现名逸夫舞台)和南通更俗剧场(1 456 座,解放后曾改名人民剧场),是民国时期剧场得代表,分不由杨小楼和张謇等人邀请外国设计师仿效西欧剧场,结合本土戏剧演出而建.这些剧场多处于上海周边,属当时经济发达地区,要紧建筑目得是猎取票房,手段是娱乐民众.想比之下,传统古戏台场地小,容纳不下几千名观众,从经济效益角度而言,西洋剧场得优势更有利.只是,这一时期剧场得声学效果因无声学专家配合,实际上都不尽如人意,解放后大都因音效咨询题改造过.32 延安时期——因陋就简延安时期得剧场(讲“礼堂”更确切),产生于特别历史时期,其政治文化观念至今妨碍巨大.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等基本上就地取材、军民自建得.建成后,室内回声非常大,开会无法使用,后来采纳了当地常用得炕毡(铺在炕上得棉毡或毛毡)作为吸声材料贴上去,尽管丑陋,但咨询题得以解决.政治需要和艰难条件促成了礼堂多功能使用得要求.会议和演出是两大重要功能,还常用作讲学、舞会、餐会、展览等,这种多功能礼堂模式至今仍有延用.就声学而言,多功能得结果造成每个功能得效果都不是最佳得;另外,就严肃性而言,在政治场所内进行娱乐演出,在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基本上非常忌讳得.特别得历史时代造就了这种特别得“多功能”礼堂,并成为当代“多功能”剧场得根源.今天,我们在政府得大会堂里观看表演或在某市得大剧院里召开政协会议,差不多习以为常,并不是多用途使用确实是合理得,而是因为一直如此做,也就顺理成章了.33 解放初期——对建筑声学得重视解放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完全改变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商业化剧场得萌芽进展方向,剧场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得阵地.北京湖广会馆(摄影:罗德胤)天津广东会馆(摄影:罗德胤)中央大礼堂室内(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缩尺模型模拟技术(徐亚英提供)计算机模拟技术(王鹏提供)重庆人民大礼堂外景(wwwbaicle)重庆人民大礼堂内景(wwwbaicle)气概雄伟得人民大会堂(wwwpeoplecn)众星捧月般得人民大会堂室内(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621950 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重庆建筑一座会议和演出用得大礼堂,平面为圆形,穹顶,5 层,4 300 座,因当时设计中没有考虑建筑声学论文联盟,音质效果极差.后来非常长一段时刻仅作为标志性建筑供游人参观.2004 年改造后,声学效果得到改善.真正掀开中国建筑声学历史新篇章得是1959 年建成得人民大会堂——万人大会堂.延安时期礼堂和50 年代剧场得不良音质效果使周恩来等工程负责人深刻地认识到“上万人听”是必须用科学态度来解决得——假如不能保证所有人听清毛主席得讲话,技术咨询题也许就上升为政治咨询题了.周恩来亲自点名声学专家马大猷负责,带领全国可动员得全部声学力量进行攻关.马大猷先生开创性地采用穿孔吸声板落低大会堂内得混响时刻,首先保证了语音清楚度,并采纳局部区域补声扬声器和座椅局部扬声器与主扬声器结合得方式,保证了每个座位具有足够得声能.人民大会堂观众席9 770 座,舞台300 座,合计10 070 座,是当时世界上人数最多得室内会堂,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人数最多得室内会堂.34 文化革命至改革开放初期——照抄照搬到引进汲取大跃进、三年自然灾难、文化革命使国力空虚,剧院建设量严峻下滑.文化革命对孔子得儒家思想进行了大批判,同时严峻地破坏了一些优良得传统,反映在剧场设计上,谦逊为学得探究精神少了,模仿抄袭得有用主义多了.期间修建得贵阳川剧院(1981 年)几乎照抄南宁剧院(1972 年),其他这一时期得剧院也都大同小异.南宁剧院曾采纳船形体吊顶,起到顶棚声扩散反射得作用,而一些模仿它得剧院全然不明白其声学作用得初衷,任意改变船形体得尺寸大小和材料.南宁剧院得材料做法是预制钢筋混凝土,容重大,刚性大,关于声音反射有效果,然而非常多模仿者为了减轻吊顶得荷载,将材料替换为轻质胶合板,完全丧失了声音扩散得作用,成为形式上得摆设.1980 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设计公司开始介入我国得剧场设计.落成于1989 年得深圳大剧院引入了英国得舞台设计公司.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即世纪剧场落成于1989 年,引入了日本设计团队.保利剧院落成于1991 年,设计者同深圳大剧院.外国人得设计为这些剧场带入了新空气,不管从建筑形式、室内装修依然舞台灯光,有令人眼前一亮得感受.就声学而言,这一时期不乏有优秀作品,然而由于仍以政治集会和配合会后得歌舞演出为主,观众大多并非购票入场,对音效得认知极为有限,除保利剧院等为数不多得商业运作比较成功得剧场以外,几乎没有人们普遍知晓以音效著称得剧院.4 二十一世纪新篇新世纪十多年来,大型演艺中心不断涌现.这些剧场往往造型新颖,争奇斗艳,一瞥之下就给人留下深刻得经历.从最佳声学效果考虑,演艺中心常被分成多个专用得厅堂,分不具有与演出类型相习惯得最佳混响时刻参数.交响音乐厅一般约为20s,歌剧院一般约为15s,话剧或戏剧演出一般约为12s.2002 年建成得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又称榴莲剧院(theesplanade),是岛国水岸边得一朵奇葩.艺术中心规模宏大,酷似两颗榴莲,一为专用歌剧院(2 000座),另一为专用音乐厅(1 600座).音乐厅为了适合交响乐、室内乐等不同演奏得混响需要,不惜巨资设计了调节容积得可变混响装置,目得只为追求最完美得音效.贵阳川剧院(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南宁剧院(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保利剧院(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保利剧院改建后得观众厅(来自《中国现代剧场进展研究》)。
剧场建筑声学设计规范声学一、剧场设计应包含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应参加建筑、装修设计全过程。
二、扩声设计应与建筑声学设计亲密配合;装修设计应切合声学设计要求。
三、自然声演出的剧场,声学设计应以建筑声学为主。
观众厅体形设计一、观众厅每座容积宜切合以下规定:剧场类型容积指标 (m3/座)歌剧 4.5~7.0戏曲、话剧 3.5~ 5.5多用途 (不包含电影 )3.5~5.5设置扩声系统时,每座容积可适合提升。
二、观众厅体形设计,应切合以下规定:1、观众厅体形设计,应使初期反射声声场散布均匀、混响声场扩散,防止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点。
电声设计应防止电声源的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点。
声学装修应防备共振缺点。
2、楼座下挑台张口的高度与挑台深度比,宜大于或等于 1:1.2,楼、池座后排净高应大于或等于 2.8m。
三、观众厅声学设计应包含伸出式舞台空间。
四、剧场作音乐演出时,宜设置舞台声反射罩或声反射南。
观众厅混响设计一、观众厅满场混响时间设定宜切合以下规定:1、依据使用要求及不一样体积,在500~1000HZ范围内宜切合下表规定:使用条件观众厅混响时间设置.歌舞 1.3~1.6s话剧 (2000~10000m3)1.1~1.4s戏曲多用途、会议2、混响时间频次特征,相关于500~1000HZ的比值宜切合下表规定:使用条件 125Hz250Hz2000Hz4000Hz8000Hz歌舞 1.00~~~~~1.00话剧 1.00~~1.10戏曲多用途、会议上列混响时间及其频次特征,合用于600~1600 座观众厅。
二、混响时间设计,采纳 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等七个频次;设计与实测值的同意误差,宜控制在 10%之内。
三、伸出式舞台的舞台空间与观众厅合为同一混响空间,按同一空间进行混响设计。
四、舞台声学反射罩内的空间属观众厅空间的一部分,拥有舞台反射罩(板)的观众厅的混响应另行设计。
剧场建设中的建筑声学问题
剧场建设中,建筑声学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声学涉及到音响、声音穿透、反射、隔音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全面考虑。
首先,剧场的声学设计需要考虑房间的大小和形状。
房间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声音的反射和传播路线,从而影响观看者的听觉体验。
因此,建筑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房间大小和形状。
其次,建筑声学问题还包括声学隔离和隔音。
声音穿透和反射会对演出造成干扰和影响。
因此,需要设计隔音材料和隔音设计,限制声音穿透和反射。
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和使用高效的隔音设计。
此外,声学设计还需要考虑音响系统的问题。
需要选择合适的音响设备和系统,也需要与建筑师一起确保声音的输出和覆盖面积,以达到最佳表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