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7
启蒙运动重点解读一、启蒙思想原因分析1、启蒙运动兴起条件〔1〕经济条件:17世纪、18世纪,欧洲手工工场开场广泛建立,工场手工业成为欧洲工业生产组织的根本形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开展。
〔2〕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3〕政治条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束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开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思想条件:兴起于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使欧洲开场摆脱宗教神学束缚,思想得到一定解放;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以进一步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他们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场挣脱封建迷信的束缚。
2、启蒙运动高潮在法国的原因〔1〕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锋利,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根底;〔2〕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根底;〔3〕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那么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历,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二、启蒙运动的性质、特点分析1、启蒙运动的性质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根底上,又向前深入开展的一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启蒙运动的特点从批判的对象分析:矛头直指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那么,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其本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另外,伏尔泰批判和否认教会当时享有的法律和经济特权,孟德斯鸠以“天赋人权〞反对教会作为第一等级的封建等级制度,卢梭用“社会契约论〞对抗“君权神授〞,就是批判教会享有的超国家的权力和世俗特权,从本质上反对教权主义。
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是发⽣在17、18世纪的⼀场思想⽂化解放运动,是继⽂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次思想解放运动,为美国独⽴战争与法国⼤⾰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与⽂艺复兴不同的是,启蒙运动更注重理性思维,即理性主义。
从启蒙主义的历史背景来看。
⾸先,启蒙运动是发⽣在⽂艺复兴之后,受⽂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艺复兴在天⽂学、数学、物理学、⽣物学、医学和地理都有⼀定的进步,是近代⾃然科学的开端,为启蒙运动做了理性准备;其次,在第⼀次思想解放运动,即⽂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很⼤程度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的⽭盾⽇益尖锐,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的政治、经济、科学等⽅⾯的变化来看。
⾸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量⽇益壮⼤,握有雄厚的经济⼒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命,国王的权⼒开始受到限制。
这⼀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泛注意。
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也与⾃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17、18世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是从新兴的⾃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法的。
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这⼆⼈的观点打破了束缚⼈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然界客观事物之风随之盛⾏起来;⽜顿的三⼤定律和万有引⼒定律则是在这⼀风⽓影响下最伟⼤的发现,它⼀下⼦揭开了宇宙的⾯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之下。
⽜顿发现了⼀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配了整个宇宙,也⽀配了最微⼩的物体。
这样⼀来,⾃然界就成为⼀架按照⾃然法则运⾏的庞⼤的机械装置,这⼀架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们所认识。
历史 92.4 欧洲的启蒙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要求:(1) 分析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
(2)归纳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3.情感目标: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献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社会契约论”。
从内容上看,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把社会契约作为国家制度学说的核心,这是他们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理论武器。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为了避免相互伤害和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就要定立契约,共同遵守,建立起共同的国家。
排斥了天主教会长期宣扬的“君权神授”的谬论,破除了人们对封建君主和天主教会的迷信思想,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2)“分权学说”。
这是启蒙思想家对抗专制王权、实现民主的具体方案。
洛克、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利按职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不同的机构,相互制约,并将立法权作为最高权利。
从而使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2.难点分析: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诸多区别。
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则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