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机场停机位分析共1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19
关于机场停机位合理分配算法分析发布时间:2022-05-20T08:24:43.39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4期作者:曹明仁[导读] 民用机场停机位的分配是一个复杂的交互式操作过程,既要考虑到机场设施资源的利用,又要满足航空公司的飞机服务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场的整体停机位分配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停机位的使用效率。
曹明仁单位: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西昌青山机场单位邮编:615000摘要:民用机场停机位的分配是一个复杂的交互式操作过程,既要考虑到机场设施资源的利用,又要满足航空公司的飞机服务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场的整体停机位分配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停机位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停机位分配;最小化停机位引言民航市场中竞争日益劲烈,机场是否能对航空公司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是考验一个机场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合理的停机位分配不仅能够提高航空器运行效率,还能有效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冲突。
停机位数量属于机场固有资源,如何将这些固有资源发挥最高价值无论是对机场还是对航空公司来说,都会节约很多能源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机位资源分配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停机位分配的理论常识每个航空器根据自己机型情况对所需机位有着不同要求,机场机位总数量是不变的,但是落地航空器的数量和机型是动态变化的,如何能够更合理的把机位分配给航空器是机位分配的主要工作,在此分配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运行效率等因素,要尽可能安排航空器停放位置合适机位,尽可能节约燃料资源,但是机位分配过程中,减少滑行道冲突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常用的停机位有80多个,但这些机位以远机位占多,且对机型约束不多,即适合大多数的机型,所以往往可以只考虑很少的因素就能决定选择哪一个机位。
转场到新机场后,虽然机场的停机位是增加了,但由于这些机位多是近机位,建筑物对机位的影响和近机位之间的影响使机位对机型的约束较多。
再加上转场后航班密度大大提升,使得机位的分配人员对每一个航班都必须认真考虑:既要判断当前有哪些是合适的候选机位,又要考虑选择某个机位后对所有后续航班的机位分配会造成什么影响,要尽可能减少机位冲突发生的可能性,这已涉及到运筹学的范畴了。
编号:( XX年)字 XX(按专业排序)号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论文设计题目XXXXXX设计姓名:孙 XX学号:xxxx班级:XX专业XX班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二○XX年六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论文姓名:孟大智学号:20150815078学院:空中交通治理学院专业:交通运输设计或论文题目:机场停机位安排治理的分析及优化指导教师:陈宽明职称:副教授二○XX年X月四川XX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设计或论文任务书学院 XX学院专业年级XXXXXXXXX学生姓名张鹏任务下达日期: 2010年 1 月 10 日毕业设计日期: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6 月 20 日毕业设计题目:上海地铁浦北路~香河路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毕业设计专题题目:隧道水平凝聚施工技术参数研究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根据上海地铁浦北路~香河路区间隧道工程的实际资料,进行该区间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结构设计内容应包括隧道正线施工方案、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并编制设计计算书。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隧道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技术、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打算和施工治理等内容。
绘制图纸:①浦北路~香河路区间隧道平面图,②浦北路~香河路区间隧道纵断面与地质关系图,③隧道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专题要求:地铁隧道可采纳水平凝聚法进行施工,根据目前地铁隧道水平凝聚法施工的应用情况,对其施工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和总结。
绘制图纸:1张。
其它要求:绘制的图纸中,要求手工绘制1张。
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原文。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工作量的大小;⑤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⑥写作的规范程度;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⑧存在问题;⑨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工作量的大小;⑤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⑥写作的规范程度;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⑧存在问题;⑨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飞机出行,中国民航得到了快速进展。
停机位分配问题优化技术摘要:停机位是机场飞机和旅客的关键节点之一。
停机位数量和布局的合理性对机场运营效率有重要影响。
在机场建设中,停机位数量是机场设计的重要参数。
透过预测机位需求,可确定机场在每一发展阶段及每一建造期所需提供的机位数目,为机场建造提供指引。
关键词:停机位;分配优化引言目前国内机场停机位需求预测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对机场外部市场环境的整体把握不准确,导致对航空业务量的预测过于保守,以及对飞机空间需求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第二,不考虑设施的匹配;第三,不考虑每周过境和隔夜飞行要求之间的差异。
因此,在我国新建或扩建的机场中,停车空间参数的设置普遍不合理,机场的实际空间要求与现有的飞机空间不匹配。
一、机位需求预测(一)周转机位需求预测1.1年起降架次预测在对年度起降运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并根据预测模型计算目标年度起降运动的预测值。
起飞和着陆的预测值应当与跑道系统的实际运力相适应,并按照机场跑道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和调整。
1.2高峰月日起降架次预测(ADPM)高峰和月度起降的运动可以通过年起降架次和ADPM架次集中率来计算。
ADPM架次集中率是高峰日的平均起降和年度起降的比例,反映了高峰期飞机起降的集中。
1.3停靠近机位和远机位架次在飞机附近停车和远距离飞行可以通过计算飞机的靠桥率得到。
靠桥率指的是飞机飞行次数与客机总飞行次数之间的停靠次数比例。
它是衡量飞机和旅客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预测中的桥费率设定应合理,设定值低,即大量航班必须停靠在偏远地点,飞机及乘客的服务支援会受到影响;如果设定值高,则建设成本高。
一般来说,靠桥率为80~90%。
1.4周转机位需求预测周转机位数量可以通过周转比率来计算。
机位周转率是指飞机机位每日平均服务的机位周转次数(即停靠次数)。
不同地区(如国际地区和国内地区)和不同的飞机位置类别(如接近和接近)之间的更替率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根据国内机场停车站效率的经验值,近机周转率为12至18/天,远飞机周转率在8/天之内。
机场停机位调整原因研究与分析作者:吕世婷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13期摘要停机位合理安排是确保机场运行顺畅和提高航班保障效率的基础。
当机场运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机位冲突、航班运行冲突等情况时,就会导致机位调整。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机位调整原因,对每类原因提出了减少机位调整次数的做法,将其产生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关键词停机位;机位调整;机场运行机场运行指挥部门承担着对各种运行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分配的职责,航班安排、航空器停机位、特殊航班保障、特殊天气运行保障等等,都需要机场运行指挥部门根据航班计划,结合机场运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确保机场运行安全有序[1]。
1 停机位分配工作停机位分配就是将航班按照一定规则安排到合适的停机位。
实际机位甘特图如图1所示,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机位轴,图中绿色矩形为一对同一飞机执行的进出港航班。
将每对进出港航班按照其进出港时间顺序、属性、机型等规则安排到机位就完成了机位分配工作。
机位分配分为:计划机位分配和动态机位分配。
计划机位分配是指根据次日航班计划对航班进行机位预分配,分配好的机位在次日切换系统后开始实际发布和使用,切换前的任何计划机位调整对运行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动态机位分配是指当日对已安排好的机位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因此本文研究的是动态机位分配这种情况。
1.1 动态机位调整产生的影响①邻近进港航班落地时临时调整机位可能会导致保障部门无法在航班落地前到达机位进行保障。
②可能会对航空公司旅客服务方面造成影响。
③可能会对后续机位运行造成影响。
由于机位实时动态调整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才需要研究导致机位调整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优化。
2 机位动态调整原因分析需要机位调整的情况分为以下几大类:2.1 第一类情况,同一机位相邻航班时间冲突前一天机位预分配时,在符合相邻航班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指挥员按照航班计划进出港时间、工作规定和经验将航班机位安排好,不会产生航班机位冲突。
民航机场停机位分配与优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高速增长,民用航空市场迅速扩大,新开航线和增加航班成为各航空公司经营策略的重要方式,这使得机场航班数量急速增长,航班停机位需求不断增加。
而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安排停机位,满足各类航空公司的需求,成为民航机场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对民航机场停机位分配与优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场停机位优化方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计划以某民航机场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机场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研究机场停机位分配与优化的算法和策略,并设计一套可行、实用的停机位分配系统,以促进机场运营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收集机场停车记录,建立机场停车位资源的数据库。
2、根据机场各个航站楼的航班量和预计客流量,以及不同航班类型的需求特征,对各个航站楼的停车位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
3、基于机场航班时刻表、停车时长统计以及对各个航空公司和航班类型的不同停车需求的考虑,设计一套停车位分配方案,并优化停车位使用率。
4、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机场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停车位预测和停车位分配方案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计划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1、数据收集:收集机场停车记录,建立机场停车位资源的数据库,并通过数据清洗、预处理等手段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
2、数据分析:基于机场各个航站楼的航班量和预计客流量,以及不同航班类型的需求特征,对各个航站楼的停车位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
3、数学建模:利用数学方法和算法,设计停车位分配方案,并通过数学建模等手段进行优化。
4、机器学习: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机场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停车位预测和停车位分配方案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
五、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本研究计划预期将开发出一套基于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机场停车位优化系统,该系统将实现对机场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停车位分配和优化,提升机场的停车位使用效率,促进机场运营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于机场停机位分配方案模型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9级0903班易盈盈0909030336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托于网络技术,本文主要讨论机场停机位分配问题即考虑如何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借助于网络信息系统为到达和离开机场的航班分配合适的停机位,保证航班正常且高效运行。
本文关于机场停机位分配方案构建了3种模型,一是飞机最适应模型;二是乘客最短路径模型;三是二者均衡考虑,构建模型。
该模型实施将为我国大部分机场运营管理中的手工机位分配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带来可能的解决方案。
实现计算机化机位分配,适应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从而提高机场运营企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节省人力资源,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机场;停机位分配;模型构建a study on the airport gate allocation model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people's lives are increasingly relying on Internet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irport gate allocation problem is to consider how to satisfy certain constraints, by mean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he airport's flight arrival and departure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parking bays to ensure the normal and efficient flight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bout the airport gate allocation plan to build three different models, one is the best fit model aircraft; two passengers shortest path model; Third, a balanced consideration of both to build the model. The model will be implemented in most of our airport operations management manual seat allocation inefficiencies caused by bringing a possible solution. Computerized machine allocation,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airport operations business resource efficienc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while saving manpower resources, it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an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airport; gate allocation; model building1引言1.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乘坐航班出行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促进民航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机场停机位不足与航班数量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站区规划探讨一个航站区的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预测是重要环节,所有的设计都是根据一个预测的数据来作为设计依据,一个普通建筑可能只需要满足现在时的需求,而航站区则是要满足未来5年、10年的未来时的需求。
与其他“中国制造”不同,它的诞生有一个相当长的孵化期。
而在这个过程中,它要不断吸收新需求,调整甚至颠覆原有的雏形。
这就是航站区规划设计,一个历时长久的设计过程。
项目背景及区位广州白云机场原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山西侧,于1933年夏季建成竣工。
由于位于市区中心,随着航空业务量的迅猛发展,老机场无法满足需求,新白云机场的选址工作从1992年开始进行,距广州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8公里。
2000年8月正式破土动工,2004年8月2日落成竣工,并于同年8月5日零时正式启用。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航站楼总面积37.5万m²,总投资接近200亿元人民币,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2500人次。
随着8月5日新机场的启用,同年年底旅客吞吐量到达2000万人次左右,货邮吞吐量为68万吨左右。
基于航空业务发展的需求2005年后又扩建东三、西三指廊及相关连接楼约14.8万m²,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000万人次。
目前现有航站楼总面积52.3万m²,总设计年旅客吐量为3500人次。
随着这几年航空业务的高速发展,今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预计年旅客吞吐量接近5000万人次,远远超出了现有航站楼的设计能力,二号航站楼的建设迫在眉睫。
航站区总平面规划设计2.1 综述规划设计历时15载,根据时代的变迁,需求的变换,与时俱进。
2.1.1 99年总体规划新白云国际机场原总平面图构思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9年11月民航总局以民航机函[0999]798号文《关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总平面规划的批复》批准了项目的总平面规划。
总平面图描绘的二号航站楼,与一号航站楼设计构形相匹配。
原总体规划中远期规划的年旅客吞吐量为5200万。
广州白云机场发展观察报告2018年4月报告摘要01航班运力02航线航点03运营航空公司04“一带一路”发展2017年旅客吞吐量全球排名第13白云机场所在地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出口岸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海陆空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辐射内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网络优势,白云机场将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2017年实现旅客吞吐量6580.7万人次(数据来自民航局《2017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全球机场排名第13位,国内机场中排名第3,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加10.2%,在国内三大机场中增速最快。
2018年1季度,白云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40个国家/地区(不含中国),有173个通航点,其中国内航点100个,国际/地区航点73个,7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此运营。
白云机场扩建工程于2012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包括第三条跑道及滑行系统、T2航站楼、站坪及空管、供油等配套设施。
2015年2月5日,第三跑道已经投入运营,随着今日T2航站楼投入使用,白云机场将满足更多的运营需求,加快推进白云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步伐。
数据来源:飞常准source:01航班运力运力同比增速快于航班量同比增速2018年1季度,白云机场实际进出港航班量110622班次,同比增加1.9%,进出港运力2032.1万座,同比增加4.4%,运力同比增速快于航班量同比增速。
2018年1季度,白云机场国内进出港运力1515.4万座,同比增长3.3%;国际/地区进出港运力516.7万座,同比增长7.6%,国际/地区运力增速快于国内。
2018年1季度中,2月份进出港运力增速较快,进出港运力同比增加7.2%,主要原因是2月整月处于客流量较大的春运时期。
2018年1季度,白云机场运力同比增速快于航班量同比增速,主要由于A330和B787宽体机执飞航班占比同比提高1.8%。
多跑道机场就近起降模式探讨——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郭育森【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multi-runway airport security issues become gradually prominent. The article takes Guangzhou Baiyun Airport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the shortest-taxi for take-off and landing mode. Aiming at the operation mode abov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precautions.%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多跑道机场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以广州白云机场独特的就近起降模式为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期刊名称】《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2(030)005【总页数】3页(P10-11,37)【关键词】多跑道机场;就近起飞;就近降落;同边运行【作者】郭育森【作者单位】民航中南空管局终端管制中心,广东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351.11多跑道机场的运行安全问题通常有: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跑道侵入、就近起降模式等。
针对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跑道侵入等热点问题,国内外空管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分析,并得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而针对能够就近起降运行,从概念的提出到实际实施,均处于起步阶段。
伴随多跑道机场日益增多,就近起降模式已经成为机场运行和空中交通管制中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
可是在我国,繁忙机场就近起降模式的运用仍处于萌芽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很不成熟。
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班就近起降的实施,为我国以后其他多跑道机场就近起降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宝贵的先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