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尊干爱兵传统建立和谐融洽官兵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5
尊干爱兵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进一步加强部队管理教育,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增进官兵团结,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警营环境,维护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连日来,龙州大队积极开展尊干爱兵主题教育活动。
一、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与时掌握官兵思想动态。
大队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严管厚爱、科学带兵,根据干部带兵“十不准〞要求,要求干部、班长对新兵做到严有度、教有情,爱护而不放纵、严格而不粗暴,坚决杜绝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新兵人格和勒拿卡要等侵占新兵利益的行为发生。
二、开展专题教育,增强尊干爱兵意识。
大队通过开展尊干爱兵大家谈、主题授课、组织学习《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等条令法规等途径,提升官兵对尊干爱兵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官兵牢固树立“战友亲如兄弟〞的爱兵理念。
三、加强部队日常管理,杜绝违纪违规行为。
大队针对当前部队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现象,结合实际开展了新兵下队后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通过建立干部士兵结对模式,规范交接班、营门岗哨、查铺查哨、日常训练组织等八个秩序,加强对午休、熄灯后特殊时间段的管理,努力提升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维护团结和谐的官兵关系。
通过此次尊干爱兵活动,巩固和加强了官兵对部队的爱、对战友的情,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
做好尊干爱兵教育(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做好尊干爱兵教育做好尊干爱兵教育、密切官兵关系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际间的交往也日趋多变。
“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这首唱遍红门内外的官兵友爱之歌,道出了官兵的心声,是部队官兵团结友爱的写照。
从总体上讲,当前部队内部关系呈现出健康积极、团结向上的总趋势。
社会的发展和部队的新老交替,原矛盾解决之后,又会新的矛盾,这也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在基层部队,官兵关系的矛盾既有战士问题,也有干部的责任,从总体情况来看,干部的问题是主要问题。
一、解决好基层干部的问题。
首先应解决爱兵得问题,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思想:一是觉得文明带兵是累赘,不如“我行我素”来得痛快,存在“由去”的不良情绪,不打不骂也不去管理,考虑自己的事情多,考虑战士的事情少,干部对战士的和正当要求应付、回避。
二是基层干部习惯于用传统模式看待战士,把战士的正当生活需求看成是娇生惯养,怕吃苦;把对连队献计献策看成是不懂规矩、刺头兵;把想考学、学技术、当先进的想法看成是个人主义等。
三是受不良风气影响、自身要求不严的干部不能对战士一视同仁,向士兵乱张口,以至于在学技术、评先进、立功入党等问题上不讲原则,对老乡亲近,对能说会道的高看一眼,对关系兵偏爱,搞亲疏远近。
四是对骨干要求不严,干部对班长骨干粗暴带兵往往熟视无睹、近而远之,默认甚至怂恿的,有些班长骨干用“歪招”、“土办法”管理战士的久禁不绝,看似兵与兵之间的问题,实是官兵关系问题的延伸,根子还在干部身上。
官兵关系的问题,是方法问题,说到底是对士兵的问题,关系到部队安全稳定,危害不可小视。
二、务必找准部队官兵关系问题的原因。
一要解决思想认识不清的问题。
基层部队干部对我军官兵的光荣传统知道不多,思想认识有误区,觉得大家朝夕相处,摩擦在所难免,不必小题大做,问题和矛盾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上不求高标准严要求;官官,兵兵,强调对战士应该威严,甚至把官兵的上下级关系错误地看成是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种种原因正是干部“身在军营却远离战士、朝夕相处却心不相通”的思想根源。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引导官兵懂得尊干爱兵是我军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密切官兵关系、增进战友情谊、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前提。
军官要切实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自觉尊重、关心、爱护士兵,坚决防止和纠正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士兵利益等现象;战士要不断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共同营造健康纯洁的内部关系。
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在军队内部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这支队伍里,不管你来自何方,哪个民族,也不管你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相互之间是一种纯洁的、平等的、高尚的新型同志关系。
一、"官长士兵都一样"——尊干爱兵是密切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在军队中存在多种内部关系,有兵兵关系、官官关系、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友邻关系、新老关系,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官兵关系体现军队的性质,是军队成员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集中体现。
官兵关系处于各种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对其它关系起到决定和示范作用。
因此,我军历来十分重视官兵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尊干爱兵都是处理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尊干爱兵,就是官兵政治平等,军官爱护士兵,做士兵的表率,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士兵,依法带兵,文明带兵;士兵尊重军官,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军官做好工作,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基础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红军时期,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这正是我军官兵关系的生动写照。
1、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军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在内部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
三湾改编明确指出,反对军阀作风,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
同志们,战友们,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的课题是:"弘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建立和谐纯洁内部关系"。
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
"你呼唤我,我呼唤你,军号把我们集合在一起,不论官,还是兵,队列里都是一二一。
虽说是岗位不一样,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尊干爱兵歌》唱得多好啊!它用动人的心弦,优美的曲调,歌颂着军队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友爱,生动地体现了我军官兵相亲相爱、亲如兄弟的深厚感情。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官兵成分结构多样、价值追求多元、行为情绪多变,官兵关系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
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纯洁的官兵关系,培育官兵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团结友爱、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为构建和谐军营,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们从我军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历史进程、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这个三个方面逐个进行研究。
一、深入了解我军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历史进程尊干爱兵的提出,是我军密切官兵关系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我党建军治军的一条基本原则。
(一)我军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在内部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我军创立之初,主要成份是农民和从旧军队起义过来的人员。
一方面,他们有推翻旧制度,彻底求解放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受旧军队影响较深,自由散漫、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和军阀作风比较严重。
贺龙同志曾经这样回忆说:"那时候的部队,就像抓在手中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
"为把我军培育成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我党从建军之初就十分重视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来影响和改造军队。
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贯彻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
这就有一个调整规范内部关系的问题。
我党为此作了不懈努力。
弘扬尊干爱兵传统建立友善官兵关系(教案)目的:经过教育,使广大官兵认识尊干爱兵的优异传统,深刻理解尊干爱兵的意义和作用,自觉除掉庸俗关系的影响,从而亲近官兵关系,促进队伍内部友善牢固,提升队伍凝聚力、创办力和战斗力。
内容:1.尊干爱兵是我军光荣传统2.新时期弘扬尊干爱兵光荣传统抵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3.现阶段消防队伍官兵关系存在的问题4.建立友善官兵关系的对策解析方法:联系本质解说,正面引导教育,典型事例解析。
时间:一课时地点:学习室保障:笔录本电脑、投影仪等授课大纲序言“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号把我会集在一起⋯⋯官兵情、友,似兄弟⋯⋯”是我每一位官兵都会唱的《官兵友歌》。
它的涵就是教育广大官兵要牢固立尊干兵念,形成官兵之相互同样、相互关心、相互、相互帮助的优异氛,从而一步提升部凝聚力和斗力。
能够官兵关系是内部关系的基,它关系着部的集中一和安全定,关系到保持人民的性要旨,关系到部斗力的生成、牢固和提升。
但是随着代的展和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侵,官兵关系必然程度上出了“功利”、“物化” 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防部的建展。
张开尊干兵教育,于承和尊干兵的良和作,促内部,增部的凝聚力、斗力,保证部安全定,有重视要的意。
一、尊干兵是我光荣尊干兵是一拥有明政治特点的社会政治活,它的形成和展不是有时的,从根本上,是我在期的革命斗争中渐渐形成和展起来的,是我性和要旨的体,它不是我良作的重要成部分,也是我的良。
第一,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远斗争实践中发展并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
早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就对尊干爱兵提出了严格要求,主若是取销军阀主义作风,确立队伍的民主制度,建立士兵委员会,保证士兵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益。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与战士休戚与共,同心合力,形成了奋斗图强、尊干爱兵的优异传统。
“一根灯芯”、“一条扁担”的故事,成了红军官兵一致、休戚与共的象征。
1929 年 12 月,毛泽东主持拟订的《古田会议定策》第一次对尊干爱兵的本质和详尽内容作了深刻的表述:“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区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
发扬尊干爱兵传统构建和谐官兵关系(教案)目的: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了解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尊干爱兵的意义和作用,自觉消除庸俗关系的影响,从而密切官兵关系,促进部队内部和谐稳定,提高部队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内容:1.尊干爱兵是我军光荣传统2.新时期发扬尊干爱兵光荣传统对消防部队建设的重要意义3.现阶段消防部队官兵关系存在的问题4.构建和谐官兵关系的对策分析方法:联系实际讲授,正面引导教育,典型事例分析。
时间:一课时地点:学习室保障: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授课提纲引言“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军号把我们集合在一起……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这是我们每一位官兵都会唱的《官兵友爱歌》。
它的涵义就是教育广大官兵要牢固树立尊干爱兵观念,形成官兵之间互相平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可以说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关系的基础,它关系着部队的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关系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官兵关系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功利”、“物化”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防部队的建设发展。
开展尊干爱兵教育,对于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内部团结,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尊干爱兵是我军光荣传统尊干爱兵是一项具有鲜明政治特征的社会政治活动,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军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它不仅是我军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首先,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发展并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
早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就对尊干爱兵提出了严格要求,主要是废除军阀主义作风,确立部队的民主制度,建立士兵委员会,保证士兵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形成了艰苦奋斗、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发扬尊干爱兵传统密切内部关系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是我军优良传统之一。
是由我军性质决定的,是我军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光荣传统,概括起来说,就是我军全体干部和战士在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官兵政治平等,军官爱护士兵,士兵尊重军官,团结互助,同甘共苦,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建立自觉的纪律。
这一优良传统,随着我军的创建而产生,随着我军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纯洁的内部关系,对于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家熟悉的《战友之歌》,热情地讴歌了我们人民军队特有的同志情、战友爱,生动地体现了我军官兵团结、亲如兄弟的良好内部关系。
正因为如此,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都会感到无比亲切、无比温暖,都会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莫大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那么,我军这种深厚的同志情、战友爱是怎么来的呢?一、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我军初创时期,由于当时从旧军队过来的军官和俘虏兵较多,还收编了一些农民武装,部队中的军阀残余、封建帮会思想和江湖习气比较严重,打骂士兵、枪毙逃兵、官长生活特殊等现象突出,严重影响着官兵团结,损害了部队的战斗力。
针对这种情况,从1927年著名的三湾改编开始,毛泽东同志就致力于在军队中革除旧军队的习气和带兵方法,提出废除军阀作风,建立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规定军官不许打骂士兵,废止肉刑和烦琐礼节,实行经济公开,官兵待遇平等。
后来,毛泽东同志又把这些内容写进了古田会议决议。
例:很多人都看过京剧《杜鹃山》,内容讲的是党派柯香去收编“山大王”雷刚的故事。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根据何长工收编王佐、袁文才的史实改编的。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王佐是井冈山的“山大王”,与山下的袁文才一文一武,是土客籍的两个领袖,虽然打的是农民自卫军的旗号,反抗旧势力,但这支武装,阶级观念模糊,流寇思想、游民习气严重,纯粹是靠着封建的红帮关系维持内部,完全是闯江湖的一套。
发扬尊干爱兵传统培养良好的官兵关系授课题目:发扬尊干爱兵传统培养良好的官兵关系授课人:滑冰授课目的: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了解和学习到尊干爱兵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官兵关系,继承和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
授课内容:一、充分认识尊干爱兵的重要意义二、培养良好的官兵关系对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同志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伙子到乡下办事,骑摩托车到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他要去的李庄还有多远,正看到一个老大爷在道边,他车也没下就问:“喂,老头,到李庄还有多少里?”这个老大爷头抬了一下说:“还有五亩。
”“喂,路多远还有论亩的吗?”“你对我无礼,我对你也不能讲礼(里)。
”这个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的朴素道理。
搞好官兵关系,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努力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不断增强我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充分认清建立纯洁和谐的官兵关系的重要意义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
官爱兵,兵尊干,历来是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培养军人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道德规范。
因此,建立纯洁和谐的官兵关系,直接关系到能否始终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作风,关系到部队的团结巩固和集中统一。
(一)纯洁的官兵关系是人民军队性质在部队内部关系上的体现。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三湾改编”中,就提出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规定官兵政治上平等,在连以上单位建立士兵委员会,从而确立了我军新型的官兵关系。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工农革命军的领导人,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坚持做到与战士同干共苦、同舟共济,形成了艰苦奋斗、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
1927年12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对尊干爱兵的具体内容作了明确表述。
决议指出,红军官兵都是阶级兄弟,在政治上是平等的。
官长应关心爱护士兵,保障士兵的民主权利,尊重士兵的人格。
士兵要尊重官长,服从管理,遵守纪律。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把“官兵一致”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提出来,从政治上和管理制度上确立了正确处理红军内部关系的原则。
同志们,战友们,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的课题是:"弘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建立和谐纯洁内部关系"。
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
"你呼唤我,我呼唤你,军号把我们集合在一起,不论官,还是兵,队列里都是一二一。
虽说是岗位不一样,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尊干爱兵歌》唱得多好啊!它用动人的心弦,优美的曲调,歌颂着军队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友爱,生动地体现了我军官兵相亲相爱、亲如兄弟的深厚感情。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官兵成分结构多样、价值追求多元、行为情绪多变,官兵关系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
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保持健康纯洁的官兵关系,培育官兵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团结友爱、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为构建和谐军营,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们从我军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历史进程、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这个三个方面逐个进行研究。
一、深入了解我军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历史进程尊干爱兵的提出,是我军密切官兵关系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我党建军治军的一条基本原则。
(一)我军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在内部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我军创立之初,主要成份是农民和从旧军队起义过来的人员。
一方面,他们有推翻旧制度,彻底求解放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受旧军队影响较深,自由散漫、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和军阀作风比较严重。
贺龙同志曾经这样回忆说:"那时候的部队,就像抓在手中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
"为把我军培育成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我党从建军之初就十分重视按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来影响和改造军队。
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贯彻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
这就有一个调整规范内部关系的问题。
我党为此作了不懈努力。
尊干爱兵——革命军人处理内部关系的根本态度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官兵了解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引导官兵懂得尊干爱兵是我军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密切官兵关系、增进战友情谊、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前提。
军官要切实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自觉尊重、关心、爱护士兵,坚决防止和纠正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士兵利益等现象;战士要不断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共同营造健康纯洁的内部关系。
授课要点:一、“官长士兵都一样”——尊干爱兵是密切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二、劝君莫效杨柳枝——保持纯洁的军队内部关系;三、同舟共济见友情——发展健康的军营人际关系。
授课内容: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在军队内部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这支队伍里,不管你来自何方,哪个民族,也不管你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相互之间是一种纯洁的、平等的、高尚的新型同志关系。
一、“官长士兵都一样”——尊干爱兵是密切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在军队中存在多种内部关系,有兵兵关系、官官关系、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友邻关系、新老关系,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官兵关系体现军队的性质,是军队成员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集中体现。
官兵关系处于各种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对其它关系起到决定和示范作用。
因此,我军历来十分重视官兵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尊干爱兵都是处理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尊干爱兵,就是官兵政治平等,军官爱护士兵,做士兵的表率,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士兵,依法带兵,文明带兵;士兵尊重军官,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军官做好工作,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基础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红军时期,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教育目的:明确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认清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清除军阀残余和庸俗关系学的影响,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不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授课要点:一、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二、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三、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同志们,在讲课之前,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唱《官兵友爱歌》。
“你呼唤我,我呼唤你,军号把我们集合在一起。
不论官,还是兵,队列里都是‘一二一’。
虽说是岗位不一样,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这首歌写得多好啊!它用动人心弦的抒情曲调,赞颂了大家庭的亲切温暖和好战友、亲兄弟的真情厚爱,生动地体现了我军官兵团结、亲如兄弟的良好内部关系。
正因为如此,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都会感到无比亲切、无比温暖,都会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莫大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那么,我军这种深厚的同志情、战友爱是怎么来的呢?这一课,我们就从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讲起。
一、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所谓尊干爱兵,简而言之,就是指士兵要尊重干部,干部要爱护士兵。
它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官兵之间要做到“四个互相”:政治上互相平等,思想上互相帮助,技术上互相学习,生活上互相关心。
这“四个互相”中,最重要的是官兵政治平等。
官兵之间只有职务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的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军队的主人,都有关心军队建设和参与连队管理的权利。
同时,军官有权教育和管理士兵,士兵有权批评和监督军官。
这一条,也决定了官兵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我军初创时期,由于当时从旧军队过来的军官和俘虏兵较多,还收编了一些农民武装,部队中的军阀残余、封建帮会思想和江湖习气比较严重,打骂士兵、枪毙逃兵、官长生活特殊等现象突出,严重影响着官兵团结,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弘扬尊干爱兵传统建立和谐融洽官兵关系一营三连政治指导员李贺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这一优良传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代代相传,不断发展。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形势,对密切官兵关系,增强内部团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我们要充分认清自身的责任,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发扬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官兵团结,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一、充分认清建立纯洁和谐的官兵关系的重要意义1、纯洁的官兵关系,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早在建军初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十分注意建立新型人民军队良好的内部关系,把官兵一致作为我军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确立下来。
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对尊干爱兵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主要是废除军阀主义作风,确立了部队的民主作风和制度,建立士兵委员会,保证了士兵的政治地位与民主权利。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形成了艰苦奋斗,尊干爱兵的革命优良传统。
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对尊干爱兵的具体内容做了表述:“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首次把“官兵一致”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明确提了出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一直注重保持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军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我军历次颁发的《政治工作条例》、《内务条令》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都对尊干爱兵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在《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规定实行基层有关事务办事公开,军官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关心士兵的成长进步。
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士兵要尊重军官,服从领导和管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官兵之间互相帮助,自觉抵制庸俗关系,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纯结的内部关系。
正是通过这些法规制度,广泛深入开展尊干爱兵活动,在我军内部建立了一种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官兵关系,我们才取得了军队建设和历次军事斗争的胜利。
2、纯洁的官兵关系是确保我军坚强巩固、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
大量事实证明,凡是官兵关系比较好的单位,干部战士精神面貌就好,部队凝聚力就强,工作就蒸蒸日上。
因此,我们要从安全稳定的高度来正确看待和处理官兵关系,努力维护官兵团结,使部队在任何情况下能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在08年抗击冰雪灾害时发生的一件动人故事。
南方初春的天气还是很寒冷,一个连队正准备宿营休息,可45人一顶帐篷,帐篷最多只能容纳20人休息,连队安排谁,谁也不愿意进去,干部推战士,战士让干部,党员让群众,老兵让新兵,谁都不肯进去。
没办法,指导员想到一个妙方,立即喊到“党员留下开会,其余人进帐篷休息,谁也不准出来听”,就这样,党员围坐在火堆旁开会。
已经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的战士,人挨着人,相拥着不一会就睡着了,第二天,战士们醒来时,发现全连的党员,抱作一团在火堆旁睡着了。
这可是最长党员大会啊,整整开了一夜,战士们的眼圈立即红了。
这些党员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撼动人心的团结友爱之歌,这样的集体能不出战斗力吗?在他们面前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官兵之间思想上互助,生活上互爱,有了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有了这种团结的战斗精神,才能保持部队斗志旺盛、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3、纯洁的官兵关系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几十年来,我军官兵尽管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平等相待,团结友爱,结成了一个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使我军不断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然而,近年来,一些同志把正常的官兵关系带上浓重的“老乡”色彩,信奉“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男儿走四方,出门靠老乡”等思想,把亲情、私情和乡情凌驾于组织原则和同志关系之上,搞“小团体”划“小圈子”拉帮结派影响到单位建设。
某部有个连长凡事喜欢照顾迁就老乡,导致多数战士不满。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有三名班长不仅不听连长指挥,还有意顶撞他,让他先指派老乡往上冲,结果影响了任务完成,连长受到上级处分。
由此可见,狭隘的老乡观念危害极大,既防碍了官兵团结,败坏了部队风气,又可能诱发恶性案件,影响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当前在官兵关系上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官兵之间、兵兵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的问题,也有战士的问题,既有工作中产生的矛盾,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矛盾;既有经济利益引起的纠纷,也有性格和情感方面形成的隔阂。
从基层实际情况看,产生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因遭受打骂体罚而结怨,因干部处事不公而愤懑,因个人进步受挫而积愤,因工作互相竞争而斗气,因琐事发生摩擦而失和,因心胸狭窄多疑而生恨。
一是严格管理“过了头”。
从严治军,严格管理是部队保持正规化,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但是从严治军不排斥以人为本,严格管理不能忘说服教育,必须严之有度,严之有法,严之有爱。
现实工作中,有的干部骨干存在“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难成材”、“有距离才有威信,敢动手才算有魄力”等错误认识;有的对违反纪律和作风松散的战士,不是耐心细致地教育转化,而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有的对工作表现不主动、参加训练不积极的战士,不是因人施教做工作,而是以体罚动粗来代替耐心帮带;还有的对战士随意侮骂,侮辱人格,造成官兵关系紧张,甚至激化矛盾引发案件事故。
二是上下关系“倾了斜”。
在我军内部,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不论职务、军衔高低,大家政治上一律平等,都是军队建设的主人,都必须以同志的身份相处、相待。
然而,有的干部骨干等级观念比较重,存在干部在战士面前摆架子,老兵在新兵面前耍威风的现象,有的干部实行“五同”不自觉,不愿和战士打成一片、玩到一处;有的老兵工作挑轻避重,把重活累活往新兵身上推。
还有的干部骨干盲目强调个人威信,把个人权威置于组织之上,导致官兵关系紧张。
官兵关系一旦发生倾斜,就必然会诱发各类矛盾。
三是矛盾处理“失了控”。
战友之间朝夕相处,工作、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
官兵彼此根本利益一致,奋斗目标相同,关键是要善于控制情绪、化解矛盾。
目前,战士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受宠,不能接受委屈;有的战士个性偏激,争强好胜,在发生矛盾,遭受委屈时,往往不够冷静,情绪不能自控,引发过激行为,甚至违法犯罪。
在生活琐事和矛盾处理上,不能让冲动代替理智,不能让情绪代替冷静,做出遗憾终生的事。
四是战友情谊“变了味”。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价交换和庸俗人际哲学已成为新形势下,影响官兵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同志把官兵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变成互相利用,“你给我好处,我给你方便”;有的借战士入党、考学、请假探亲、学技术、选改士官等机会,收取战士的钱物,搞“权钱交易”;有的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当官不打送礼人”的处世哲学,热衷于在处理与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时,给干部送钱送物,“请干部”关照;有的战士哥们义气和老乡观念较重,信老乡不信干部,讲义气不讲原则。
三、珍惜战友情谊,正确处理官兵关系在我军的行列里,无论是官与兵之间,还是兵与兵之间,既是战友又是同志,共同的革命目标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是我们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和西方雇佣军的一个本质特征。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成长的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脾气性格不同,有的昨天还是在天南地北各自一方、素不相识,但今天则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下走到一起,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战斗集体,成为亲密战友、同志加兄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目标,犹如牢不可破的纽带,把每一个军人紧紧凝聚在人民解放军这个团结统一的革命集体之中,同心同德地并肩战斗。
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百倍珍视这战友情、同志爱,不断巩固和发展部队的团结。
那么,我们应怎样更好地珍惜和培育这种平等、纯洁和高尚的战友情、同志爱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1、干部战士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三个“互相”,言简意深,是建立团结、融洽、和睦的同志关系的牢固基础。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就是要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对同志充满真诚的感情;就是要像雷锋说的那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具有浓厚的爱心;就是要用自己最大努力为他人排忧解难,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尽一个革命军人对同志的高度热忱。
比如,在战士生病时,干部要主动求医送药,端病号饭,把工作做到床前;同样在干部生病时,战士也要主动地问寒送暖,并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让干部安心养病治病。
只有大家都为别人想得细、想得深,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同志之间才能心贴心、情连情,以心换心,亲如兄弟。
我军这种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崇高思想品格,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环境越艰苦,战友情谊越深厚;战斗越残酷,上下团结越牢固。
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极大困难。
既要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又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同时给养十分缺乏。
为了胜利地到达陕北,干部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大家你搀我,我扶你,爬过雪山,走出草地。
有一天,周恩来同志看到警卫员脚上起了泡,要给他挑,警卫员很不好意思。
周恩来同志说:“我们都是阶级兄弟,给你挑挑泡没什么关系!”说着,就拿起针,小心翼翼地为警卫员挑了水泡。
长征路过甘肃时,邓小平同志看到身边的战士瘦得不像样子,十分心疼,便打了几只野鸭子回来,给大家煮汤喝,但他自己却舍不得喝一口。
我军这种官兵一致、亲如兄弟的友情,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保证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性胜利,并创造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等战争史上的奇观。
同样,在和平建设时期,广大指战员继承并发扬了我军同志之间亲密无间、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
这方面的典型事例也是多得很。
现在,官兵关系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如在爱兵上,很多干部已不仅仅是表现在问寒问暖,关心生活问题上,而是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关心战士的成人成才,官兵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干部处理问题要公正,战士要充分信任干部。
当前,部队中存在的有些干部为人处事有亲有疏、有冷有热的问题比较突出,也是影响官兵团结的一个障碍。
就像一些战士所说的“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干部偏心眼。
”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应该讲两面理。
应当承认,在基层确有个别干部在处理战士入党、学技术、选该士官问题上不是很公正,尽管这个问题不是普遍现象,并不代表部队风气的大方向,但对解决这个问题各级都非常重视,并采取了许多克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