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测定时间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标准工时作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标准工时作业流程,为人力设备需求评估、产能估算、生产计划、费用率及成本析等相关工作提供可靠之工时数据。
2.范围适用标准工时管理作业3.名词解释3.1.标准工时(S/T):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3.1.1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经培训认可合格,在某工种有5个月以上的工作实践经验者,可视为该工种之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
3.1.2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即工作区域之设备、工装夹具、物料、微气候等处于安全合适的条件下。
3.1.3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在不至于引起过度的精神或身体的疲劳的速度下,以规定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进行作业。
3.1.4实测作业时间:即观测者测得的作业人员在标准条件实际作业所需时间。
3.1.5正常作业时间: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规范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3.1.6工作评比:即把操作者的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进行比较,亦随之将实测作业时间调整为正常作业时间之方法。
3.1.6.1.评比系数:由于操作者的作业速度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在实测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
3.1.6.2.平准化法(Leveling):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首创﹐是时间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比方法。
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3.1.7宽放率(%):指操作者因为生理因素、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时间延误比率,在正常时间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
标准工时作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标准工时作业流程,为人力设备需求评估、产能估算、生产计划、费用率及成本析等相关工作提供可靠之工时数据。
2.范围适用标准工时管理作业3.名词解释3.1.标准工时(S/T):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3.1.1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经培训认可合格,在某工种有5个月以上的工作实践经验者,可视为该工种之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
3.1.2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即工作区域之设备、工装夹具、物料、微气候等处于安全合适的条件下。
3.1.3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在不至于引起过度的精神或身体的疲劳的速度下,以规定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进行作业。
3.1.4实测作业时间:即观测者测得的作业人员在标准条件实际作业所需时间。
3.1.5正常作业时间: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规范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3.1.6工作评比:即把操作者的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进行比较,亦随之将实测作业时间调整为正常作业时间之方法。
3.1.6.1.评比系数:由于操作者的作业速度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在实测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
3.1.6.2.平准化法(Leveling):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首创﹐是时间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比方法。
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3.1.7宽放率(%):指操作者因为生理因素、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时间延误比率,在正常时间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
标准工时测量模板1.引言标准工时测量模板是用于准确测量和记录员工在完成特定任务或工作流程所需时间的重要工具。
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改进工作流程。
本模板提供了标准工时测量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帮助组织进行有效的工时管理。
2.目的本模板旨在明确标准工时测量的目的和目标,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组织绩效。
3.适用范围本模板适用于组织内部的所有部门和岗位,用于测量和记录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
它适用于常规工作流程和非常规工作流程,确保公平、准确地衡量员工的生产效率。
4.定义和术语4.1标准工时: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完成特定任务或工作流程所需的时间。
4.2计时员:负责记录和统计员工工作完成时间的员工或设备。
4.3工作单元:指组成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的最小时间单位。
4.4非工作时间:指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未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所占用的时间。
5.测量方法5.1直接观察法:通过计时员直接观察员工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5.2计时器法:使用计时器记录员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5.3工作抽样法:在一段时间内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估算整体工作完成时间。
6.测量工具6.1计时器:用于准确记录员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6.2工作日志:用于记录员工每日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休息时间等。
6.3统计分析软件:用于分析和处理计时数据,生成报告和图表。
7.数据采集和处理7.1制定采集计划:明确采集对象、采集时间和采集方法。
7.2数据记录:计时员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7.3数据审核: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