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权限指引——采购业务
- 格式:pptx
- 大小:925.23 KB
- 文档页数:9
财政部解读内控配套指引之采购业务《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中所称采购,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其中,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
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的“实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资金流”密切关联。
众所周知,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订立、物资的运输、验收等供应链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采购流程的环节虽不是很复杂,但蕴藏的风险却是巨大的。
基于以上考虑,《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对采购的主要流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企业在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时,应当比照健全资金、资产业务内部控制,着力从全面梳理相关流程入手。
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对采购业务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既要对照现有采购管理制度,检查相关管理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又要审视相关管理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较好地保证物资和劳务供应顺畅、物资采购是否能够与生产和销售等供应链其他环节紧密衔接。
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健全各项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和劳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并且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一、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
如右图所示。
该图列示的采购流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般采购业务,具有通用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采购业务时,可以参照此流程,并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扩充和具体化。
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采购业务从计划(或预算)开始,包括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企业实务中,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采购业务——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中所称采购,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同意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其中,物资要紧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
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的“实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资金流”紧密关联。
众所周知,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订立、物资的运输、验收等供应链状况,在专门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可连续进展。
采购流程的环节虽不专门复杂,但蕴藏的风险却是庞大的。
基于以上考虑,《企业内部操纵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对采购的要紧流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采购业务的要紧风险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操纵措施。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企业在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操纵时,应当比照健全资金、资产业务内部操纵,着力从全面梳理相关流程入手。
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对采购业务治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判,既要对比现有采购治理制度,检查相关治理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又要凝视相关治理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较好地保证物资和劳务供应顺畅、物资采购是否能够与生产和销售等供应链其他环节紧密衔接。
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健全各项采购业务治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和劳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和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一、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流程要紧涉及编制需求打算和采购打算、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治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操纵等环节。
如下图所示。
该图列示的采购流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样采购业务,具有通用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采购业务时,能够参照此流程,并结合自身情形予以扩充和具体化。
采购业务的后评估二、各环节的要紧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编制需求打算和采购打算采购业务从打算(或预算)开始,包括需求打算和采购打算。
企业实务中,需求部门一样依照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打算,采购部门依照该需求打算归类汇总平稳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打算,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2010-04-2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144164[合集5篇]第一篇:2010-04-2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1441642010-04-2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144164.txt一个人一盒烟一台电脑过一天一个人一瓶酒一盘蚕豆过一宿。
永远扛不住女人的小脾气,女人永远抵不住男人的花言巧语。
【发布单位】财政部【发布文号】-----------【发布日期】2010-04-26 【生效日期】2010-04-26 【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合理采购,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规范采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企业采购业务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二)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三)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第四条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第二章购买第五条企业的采购业务应当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企业应当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规范)中所称采购,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其中,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对采购的主要流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在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时,应当比照健全资金、资产业务内部控制,着力从全面梳理相关流程入手。
要着力健全各项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和劳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和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一、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
二、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采购业务从计划(或预算)开始,包括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编制需求计划。
第二,采购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
第三,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二)请购请购是指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的采购申请。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第二,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常规业务)《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中所称采购,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其中,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
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的“实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资金流”密切关联。
众所周知,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订立、物资的运输、验收等供应链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采购流程的环节虽不很复杂,但蕴藏的风险却是巨大的。
基于以上考虑,《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对采购的主要流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企业在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时,应当比照健全资金、资产业务内部控制,着力从全面梳理相关流程入手。
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对采购业务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既要对照现有采购管理制度,检查相关管理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又要审视相关管理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较好地保证物资和劳务供应顺畅、物资采购是否能够与生产和销售等供应链其他环节紧密衔接。
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健全各项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和劳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和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一、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
如下图所示。
该图列示的采购流程适用于各类企业的一般采购业务,具有通用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采购业务时,可以参照此流程,并结合自身情况予以扩充和具体化。
采购业务的后评估二、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采购业务从计划(或预算)开始,包括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企业实务中,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合理采购,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规范采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企业采购业务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二)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三)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第四条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第二章购买第五条企业的采购业务应当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企业应当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企业除小额零星物资或服务外,不得安排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
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
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第九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第一篇:第九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第九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第一节采购业务的范围及控制目的采购业务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其中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
控制目的:控制采购流程的风险,确保物资和劳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和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第二节采购业务流程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九大重要环节)(一)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二)请购(三)选择供应商(四)确定采购价格(五)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六)管理供应过程(七)验收(退货)(八)付款(九)会计控制第三节各环节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指引主要对上述各环节(即流程)的风险管控。
企业实际上也应关注物资供应的战略管控。
此严格来讲属于发展战略的问题不少企业都存在材料供应的危机--中国钢企在铁矿石的供应战略就出现过严重失误。
--如石油天然气企业、阿胶生产企业等。
山东阿胶造假调查:原料短缺传统行业面临消亡近期媒体曝光山东等地生产的阿胶不少用牛皮等下脚料熬制,非法从业者因驴皮昂贵而选择其他伪劣原料,从中赚取暴利。
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山东母驴存栏量约在4万头左右,而全国毛驴存栏量可能也仅在300万-400万头之间,整个行业无“皮”下锅的窘态可见一斑。
正规原料短缺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原材料采购风险加大,大量需要驴皮的这个传统中药行业面临消亡危局。
(一)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主要风险:1、需求计划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2、无需求和采购计划(预算),缺乏计划指导。
控制措施:1、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需求部门,应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编制需求计划(预算)。
2、采购供应部门据发展目标和企业年、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
3、采购计划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采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采购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请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付款等行为,防范采购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采购,主要是指企业外购商品并支付价款的行为。
企业外购服务并支付价款的控制,可以参照本指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采购业务的下列风险:(一)采购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采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请购依据不充分、不合理,相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正确,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资源浪费或发生舞弊。
(四)采购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造成资产损失。
(五)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
(六)付款方式不恰当、执行有偏差,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第四条企业在建立与实施采购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控制:(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请购事项应当明确,请购依据应当充分适当。
(三)采购行为应当合法合规,采购与验收流程及有关控制措施应当明确规范。
(四)付款方式和程序、与供应商的对账办法应当有明确规定。
第二章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企业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一)请购与审批。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
(三)采购合同协议的拟订、审核与审批。
(四)采购、验收与相关记录。
(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
有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采购职责权限应当尽量集中,以提高采购效率,堵塞管理漏洞,降低成本和费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第七章采购业务第七章采购业务关于采购业务。
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采购业务需要由供应、采购、收货、财会各部门共同协助完成。
将采购业务中的预算、采购、验收、付款等部门工作的授权审批分离开来,预算员、采购员、验收员、保管员、记账员、出纳员在各自的授权范围内处理业务,各负其责,不得相互代替。
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致使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造成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为此,采购业务应用指引,要求企业加强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风险管控,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一是,要求企业的采购业务尽量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二是,要求企业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三是,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建立科学的采购物资定价机制,并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四是,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五是,要求企业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利,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付款。
六是,要求企业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退货事宜,及时收回退货货款。
第一节关键内部控制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立信锐思内控指引系列培训之采购业务知识立信锐思(RuiSi)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内控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的企业,我们了解到采购业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掌握采购业务知识并提高内控水平,我们特别开展了立信锐思内控指引系列培训之采购业务知识的培训课程。
一、什么是采购业务?采购业务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物品、设备、劳务等的过程。
采购业务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和降低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采购业务的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生产经营需求,确认所需物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等,并制定采购计划。
2. 供应商选择:根据采购计划和采购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谈判和比价。
3. 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交货时间、价格、质量要求及其他条款。
4. 采购执行:监督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交货,验收物品并办理入库手续。
5. 付款处理:根据合同约定,按时支付货款。
三、采购业务的风险与控制1. 风险:供应商资质不合格、价格虚高、供货质量不过关等。
控制:建立完善供应商评估和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与监督,明确价格谈判原则,建立采购价目表,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验收物品。
2. 风险:采购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存在贪污受贿的可能。
控制:建立内部审批制度,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提高内外部信息透明度,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奖惩机制。
3. 风险:采购过程中存在偷逃税款的风险。
控制:建立稽核制度,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复核,加强税务合规培训,确保税款按时缴纳。
四、采购业务中的关键控制点1. 采购需求确认:确保采购需求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2. 供应商选择:谨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审核。
3. 合同签订:合同条款要明确、合理,避免存在漏洞,加强与法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4. 采购执行:确保供应商按时交货、货物质量过关,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