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园环境标识设计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873.97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大学校园环境的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作者:高婉芬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环境标识系统的设计研究过程进行探讨,采用认识论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标识的现状、主要作用、设计依据及原则以及在大学校园的实际设计中应掌握的要点进行了分层阐述,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论述更加优化大学校园环境中标识的设计规划,从而增强大学校园环境标识的导向性,为校园师生及对外窗口提供更加良性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校园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039大学校园环境标识系统既是服务于大学内师生的信息导向航标,同时也是对外进行沟通指示的展示牌,它代表了校园对外的一种形象。
标识系统可以通过标识来承载导向信息,实现整体校园的导向作用,在大学校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优秀的标识系统设计可以令师生产生愉悦的心情,令到访者轻松识别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同时还能唤起人们亲近环境的平和心绪,是种有效的导向载体和学校宣传窗口。
1 校园环境标识的概述1.1 国内外校园环境标识的现状对比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校园环境标识,他们将环境标识设计均摆在了很高的地位上,加之设计水平要相对成熟,因此其校园标识体系设计不论是实用功能还是设计艺术都在国内校园标识设计之上。
欧美校园环境标识以人性化为核心,更多地考虑如何用较少的资源完成较完善的体系;而反观国内大学校园环境标识体系则逊色不少,常出现标识体系残缺混乱、标识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艺术感和创新理念给人乏味的暗示、信息具有迷惑性,缺乏有效导向以及标识设施信息维护更新不及时等现象。
这大大影响了国内校园环境标识的功效,同时也降低了大学校园的品牌竞争能力。
1.2 校园环境标识系统的主要作用大学校园环境标识系统是指大学校园环境中带有被设计成图像或文字的任何视觉展示,以传递信息和吸引注意力为手段,综合处理图像和信息的传递、识别和辨别等功能的解决方案总称。
文档编号:0000 70
VI设计
景德镇陶瓷学院
(蓝图VI设计内部资料)
一个优秀的VI设计是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现,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它可以使学校的面貌更加光彩照人,有利于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学校形象能得到具体的视觉展示,从而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大学校园VI设计(LOGO)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将大学校园形象要素,包括各种深层的形象和表层形象内涵要素,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形象体系VI,展现给全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并且具鲜明个性特点的高校校园形象。
VI使人们产生联想,并能感受到该学校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徽
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名。
地域特色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景观小品中的应用作者:赵千秋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边居住休闲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环境景观组成要素之一的景观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景德镇是一个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因此景德镇陶瓷大学景观小品塑造也应该以地域特色为基调而进行,以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历史为载体进行设计就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文章通过对景德镇文化的简要解析,将景德镇文化内涵与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紧密联系,着力探讨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地域性的体现与运用。
关键词:景观小品;地域特色;陶瓷引言目前的国内景观小品设计飞速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因此民族地域文化各有不同,而现在的处境就是景观小品设计的抄袭和雷同,有些甚至照搬国外的景观小品设计,完全不能体现我们自己文化的博大精深、地域特色。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别的国家的优秀设计,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是否能保留自己的地域特色,吸收外来优秀的设计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我国的古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其为世界所惊叹和借鉴,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人无我有,设计巧妙合理自然会成就杰作。
怎样才能既顺应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又能够保护和挖掘地方特色,创造具有地域性的优秀作品显得日益紧迫。
一、地域特色概述(一)地域特色概念地域特色就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文化、习俗,长此以往人们对这种人文形成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能显示这一区域的特色,如南拳北腿、南船北马。
(二)景德镇的地域特色综述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近千年来享誉世界,被誉为世界瓷都,随处可见的制作陶瓷的新兴的小作坊,以及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瓷厂,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把陶瓷文化发扬光大,可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早就深植人心,连很多公共设施都是用陶瓷制作,如路灯、垃圾桶等,因此陶瓷文化就是景德镇的地域特色。
景德镇陶瓷学院简介:是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是我国31所自主招收艺术类本科生和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58年正式组建为本科院校。
经过50年的建设,我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其中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学科在全国陶瓷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
针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历史底蕴,我设计了一下四类公共设施:曲型休息椅:主要理念:以人为本、简单、和谐主要材料:不锈钢、防腐木设计构思:本设计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字母“S”。
“S”充分地体现了曲线美,且在同等的直线区间内用曲线可使构建设施的空间利用率大大增加。
不锈钢的构架充分地简化了休息椅,又加以木质坐面,能与校园内的景观植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喷泉花架座椅:主要理念:以人为本、融于自然主要材料:防腐木、大理石、玻璃、夜灯设计构思:采用曲线设计,不刻意、不死板,富有灵动性,两侧设有亲水喷泉和夜灯给人亲切感。
座椅中间的盆景隔让人更能亲近自然,能使人们在休息的同时彻底放松。
陶瓷船型街头直饮水机:主要理念:以人为本、体现校园文化主要材料:陶瓷、不锈钢设计构思:直饮水机能给学子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且选用陶瓷材料从而充分地体现出我校的陶瓷文化,又以船为主要造型,其内在含义预示着我校莘莘学子能乘风破浪取得成功。
直饮水机的底座主要运用祥云造型,也预示着学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船型花坛:主要理念:以人为本、融于自然主要材料:防腐木设计构思:花坛主要以船为造型,寓意与直饮水机一样,希望我校莘莘学子能乘风破浪取得成功。
采用防腐木这一材料主要目的是能融入校园环境中,不死板、不唐突。
校园环境中陶瓷艺术的运用研究摘要:在竞争激烈、生活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学校的育人环境更为重要,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除了本身最基础的设施外,还应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文化感染功能。
而陶瓷艺术对校园环境设计的介入正好能够满足这种精神文明以及审美的要求。
关键词:校园环境;陶瓷;公共艺术一、陶瓷艺术在校园环境中的表现陶瓷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而不是陶瓷艺术家单纯情感表达的个人艺术创作,是基于公共环境设计的一部分。
由于其独特性,考虑到陶瓷与其他材料相比有更多的文化方面因素,在加上其自身的工艺性,使之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
1.陶艺雕塑。
陶艺雕塑是陶瓷与雕塑融合的较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包含着传统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当代雕塑艺术的造型的相结合。
2.陶艺壁画。
人们通常用陶瓷作为装饰材料,加之运用不同的工艺技法装饰,以建筑或墙体本身为艺术装饰载体的艺术形式称为陶瓷艺术壁画。
3.陶艺小品。
可供人们休息、欣赏以及点缀环境的小型建筑物和装饰设施。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艺术者加工处理,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使用功能的小型建筑设施。
二、陶瓷艺术介入校园环境领域的必然性校园环境是特殊的公共环境之一,有人群的针对性。
随着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代表学校整个风貌最直观的一个元素。
校园环境设计不仅应该只注重材料,其材料本身的美也显得很重要。
因此,审美已成为校园环境设计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也导致了环境设计材料的多样化。
在挪威陶艺家乌拉·利斯勒罗和张甘霖老师的访谈中谈到“陶瓷材料的特性就是可以创造色彩肌理,此独特性是其他材料不可能有的,所以陶瓷材料介入室外公共空间是陶瓷材料运用的方向之一”。
设计师们总是在寻找新材料、新形式所赋予的意义。
事实上,陶瓷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早期的建筑中有大量出现,如瓦当、汉代砖、龙山文化时期的陶水管等等。
陶瓷艺术在校园里主要是服务于校园环境中的师生,不管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要适应广大师生的心理和活动特点,兼顾师生的审美意识,使校园环境与大学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ART RESEARCH艺术研究文 余 炜 胡 亭高校校园公共环境导向性标识设计理论研究一、校园公共环境导向性标识概述公共环境导向标识是指表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方式,也泛指一切用来传达空间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
在国外,导向标识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已经开展了八十多年,在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上已达到成熟,他们重视环境导向标识设计, 并且设计水平相对成熟, 因此,校园环境导向标识体系设计不论是实用功能,还是艺术性都在国内校园标识设计之上。
欧美校园环境标识以人性化为核心, 结合先进技术,更多地考虑如何用较少的资源完成较完善的体系,形成一站式导向标识系统中心。
我国的高校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研究相对欧洲国家较落后,直至21世纪“标识导向”这一词才正式诞生,人们对它的认知进入新的阶段。
目前,全国高校中,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已开设类似课程,导向标识系统的概论正在逐步普及,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但通过对国内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公共环境导向标识设计仍存在许多问题。
二、目前高校校园公共环境导向标识问题(一)发展落后,系统混乱我国高校的导向标识设计处在发展阶段,大多是交给广告公司设计制作,从事此工作的人员复杂,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对于色彩、图形、文字等方面的把握有限,无法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思想,也没有注重标识与校园环境的融合统一,基本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标识,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这是高校导向标识存在的关键问题。
据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的建筑与景观建设都显得有序和谐,但却没在导向标识设计上得以体现,校园环境充满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指示牌,甚至连材料颜色都不统一,这不但没有起到明确指示的作用,还破坏了校园环境的形象。
由此可见,校园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急需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
(二)设计单调与陈旧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多数高校的导向标识为了简单方便,基本运用简单的图形、色彩、文字表达,因此形式上几乎一样。
学校标识标牌策划书3篇篇一《学校标识标牌策划书》一、背景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完善的标识标牌系统对于提升学校形象、方便师生和访客在校园内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策划书旨在为学校设计一套全面、清晰、美观且具有特色的标识标牌系统。
二、目标1. 提供清晰准确的导向信息,帮助师生和访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2. 增强学校的整体形象和辨识度。
3. 融入学校文化元素,体现学校的特色和精神内涵。
三、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标识内容简洁易懂,避免过多复杂的信息。
2. 一致性:在字体、颜色、形状等方面保持统一风格。
3. 可视性:确保在不同距离和光线条件下都能清晰可见。
4. 耐久性:选用高质量材料,保证长期使用。
四、标识标牌分类1. 校园入口标识:包括学校名称、标志等。
2. 道路指引标识:指示主要道路和方向。
3. 建筑物标识:明确各建筑物的名称和功能。
4. 楼层标识:显示楼层信息。
5. 科室标识:具体科室的名称和编号。
6. 公共设施标识:如厕所、垃圾桶等的指示。
7. 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注意安全事项。
五、具体设计方案1. 校园入口标识采用大型立体字,突出学校名称和标志,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或石材。
2. 道路指引标识采用立柱式标识牌,箭头清晰,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3. 建筑物标识安装在建筑物显眼位置,字体较大,可结合建筑物特色进行设计。
4. 楼层标识安装在楼梯口或电梯口,清晰显示楼层数。
5. 科室标识统一尺寸和样式,采用可更换的设计,方便日后调整。
6. 公共设施标识采用形象化的图标,易于理解和识别。
7. 安全警示标识颜色醒目,如黄色或红色,文字警示明确。
六、实施计划1. 设计阶段:[具体时间段 1]完成设计方案。
2. 制作阶段:[具体时间段 2]进行标识标牌的制作。
3. 安装阶段:[具体时间段 3]完成安装工作。
七、预算包括设计费用、制作费用、安装费用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
八、后期维护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及时更换损坏或缺失的标识标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