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标识设计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11 MB
- 文档页数:1
我们班级的标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讲解、交流,使学生了解标志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标准,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标志”特有的魅力,初步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班集体的特色,用美术形式表达对班集体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的特征,学习班级标志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班级标志,用简洁的造型表达丰富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图片,学生优秀美术作品等学生用具:水彩笔、画纸、尺子等美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猜一猜视频里播放的是什么地方?你在视频里发现了什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我们的学校生:我在视频里发现了我们学校的校徽生:有的墙面上有一些标志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为你们点赞!(出示教具:校徽)看,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校徽,谁能说一说这个校徽运用了哪些图案和造型进行表现的?生:这个校徽里有书,有帆船,有水这些图案师:那这些图案组合在一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生:……师:对,象征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师:认识了解了我们学校的校徽,同学们想不想为我们的班级也设计一个标志,作为我们班级的象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班级的标志》这节课。
(板书课题)二、认识标志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标志(出示北京奥运会标志),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其造型特点,含义。
师小结:北京奥运标志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
又像现代文字“京”字,被形象地称为“舞动的北京”。
还有各国人都能识别的英文和数字,达到全世界的一目了然。
2、师:我们共同了解了奥运标志,谁来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什么标志?生:我在麦当劳见过它的标志生:我在马路上见过很多交通标志.......生说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非常善于观察,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作者:周芳芳来源:《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2013年第02期教材分析:本课体现的是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育。
”本课在教学资源安排上以“接近社会、贴近生活、学以致用”为原则,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环境标识为切入点和教学主线,通过校园环境引出环境标识、通过标识作品欣赏引出标识知识及设计原理、通过作品阐释引出制作方法、通过设计制作引出合作学习,通过深入尝试、体验,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
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充满亲切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展开设计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与热情,以从作品的创作中享受喜悦的成就感,从而体现美术学科的审美育人功能;在教学设计上:从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设计思路都充分贯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分体现学生在合作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定义、作用与意义,能够初步掌握环境标识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校园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本课主要围绕校园不文明现象、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问题展开警示标识设计,导入到结束始终由“绿色”贯穿整个课堂活动,倡导学生由感受“绿色”到行动“绿色”的教学过程,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和开展的。
七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已经趋于成熟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个性和设计思路,但也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由此如何更好地的倡导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课堂的关键。
教学目标:1.了解警示标识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基本掌握警示标识设计的外形设计和标识设计的基本元素及设计原理。
3.初步学习以协作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动手实践制作,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校园红绿灯》一、概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啊!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主题是《校园红绿灯》。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红绿灯是保障我们安全的重要交通设施。
那么在校园这个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也需要遵守一些规则,来保障我们的安全和快乐。
就像校园的“红绿灯”一样它们是我们行为的指引,让我们知道在校园里该怎么做,怎么更好地与同学相处,怎么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们的课程会带你了解在校园里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怎样面对新环境、怎样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小问题,但处理好了,就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
学习这些内容,就像是学会看校园的“红绿灯”,让我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停一停,想一想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乐趣和知识的课堂吧!在这里我们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校园生活,更好地成长。
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掌握这些“交通规则”,成为校园的小小导航员!1. 介绍课件的主题和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强调《校园红绿灯》课件的教育意义今天我们要聊的课件是《校园红绿灯》,这是专为小学一年级孩子们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家都知道,心理健康就像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基础。
而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在适应全新的校园生活环境,学习规则结交新朋友,这个过程既有新奇也有挑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课件的主题和目的吧!我们知道校园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这里有学习的绿灯区,也有需要小心的红灯区。
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集体生活。
《校园红绿灯》课件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校园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行为准则,了解如何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样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它不仅引导孩子们理解校园的“红绿灯”,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本【课题名称】趣制标识校园行【一、教材分析】《趣制标识校园行》出自北师大版本二年级活动7,通过认识校园标识的基本作用,提醒学生们遵守校园规则、注意安全。
动手、动脑并利用“绘画、剪贴、塑造”的实践方法制作校园标识。
掌握基本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日后进行劳动创作的实践能力,对学生日后劳动实践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有基本遵守规则的能力。
一年级升至二年级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孩子们也加深了责任的认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孩子能对标识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让他们能动手制作具有作用的标识,同时能把劳动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三、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标识具有导向指示、警示、提醒等作用,是营造美丽和谐校园氛围的好帮手。
2.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设计制作校园标识中掌握动手制作的技巧,体验劳动实践的快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意识,并从中学会帮助他人,发现校园标识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校园标识的作用,学习校园标识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用“绘画、剪贴、塑造”的方法创意表现出由不同样式和作用的标识。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微课制作2、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固体胶棒、剪刀、彩色笔、轻质纸黏土【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故事情境导入:导入语:太阳当空照,我要上学校,大家好,欢迎来到黄老师的劳动实践课堂。
首先,老师要邀请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
一年级新生小西瓜来到红岭实验小学开启了自己新的学习生活。
小西瓜配音:大家好,我是小西瓜,是一位一年级新同学。
新学校好漂亮,可是好陌生……班级在哪里?我要注意什么?要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教师:小西瓜是否和去年刚入学的你们一样充满疑惑呢,通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在座的各位已经成长为二年级的哥哥姐姐,我们做些什么能帮助到小西瓜和其他一年级的小朋友呢?(非常好,大家都有很多好想法,没有想到的同学也没有关系)想一想:校园里需要什么标识内容?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新入学小朋友所带来的疑问,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帮助他人的欲望,并引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