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AC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

DAC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

DAC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
DAC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

DAC0832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

DAC0832是采样频率为八位的D/A转换芯片,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输入方式,以便适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所以这个芯片的应用很广泛,关于DAC0832应用的一些重要资料见下图:

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若需要相应的模拟电压信号,可通过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线性运算放大器实现。运放的反馈电阻可通过RFB端引用片内固有电阻,也可外接。DAC0832逻辑输入满足TTL电平,可直接与TTL电路或微机电路连接。

dac0832应用电路图

dac0832应用电路图:

DAC0832引脚功能说明:

DI0~DI7:数据输入线,TLL电平。

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CS:片选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WR1:为输入寄存器的写选通信号。

XFER: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WR2:为DAC寄存器写选通输入线。

Iout1:电流输出线。当输入全为1时Iout1最大。

Iout2: 电流输出线。其值与Iout1之和为一常数。

Rfb:反馈信号输入线,芯片内部有反馈电阻.

Vcc:电源输入线 (+5v~+15v)

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 (-10v~+10v)

AGND:模拟地,摸拟信号和基准电源的参考地.

DGND:数字地,两种地线在基准电源处共地比较好.

采用ADC0809实现A/D转换。

(一) D/A转换器DAC0832

DAC0832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单片直流输出型8位数/模转换器。如图4-82所示,它由倒T型R-2R 电阻网络、模拟开关、运算放大器和参考电压VREF四大部分组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模拟量V0为:

图4-82

由上式可见,输出的模拟量与输入的数字量()成正比,这就实现了从数字量到模拟量的转换。

一个8位D/A转换器有8个输入端(其中每个输入端是8位二进制数的一位),有一个模拟输出端。输入可有28=256个不同的二进制组态,输出为256个电压之一,即输出电压不是整个电压范围内任意值,而只能是256个可能值。图4-83是DAC0832的逻辑框图和引脚排列。

图4-83

D0~D7:数字信号输入端。

ILE:输入寄存器允许,高电平有效。

CS: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WR1:写信号1,低电平有效。

XFER:传送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

WR2:写信号2,低电平有效。

IOUT1、IOUT2:DAC电流输出端。

Rfb:是集成在片内的外接运放的反馈电阻。

Vref:基准电压(-10~10V)。

Vcc:是源电压(+5~+15V)。

AGND:模拟地 NGND:数字地,可与AGND接在一起使用。

DAC0832输出的是电流,一般要求输出是电压,所以还必须经过一个外接的运算放大器转换成电压。实验线路如图4-84所示。

图4-85

IN0~IN7:8路模拟信号输入端。

A1、A2、A0 :地址输入端。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入信号,在此脚施加正脉冲,上升沿有效,此时锁存地址码,从而选通相应的模拟信号通道,以便进行A/D转换。

START:启动信号输入端,应在此脚施加正脉冲,当上升沿到达时,内部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在下降沿到达后,开始A/D转换过程。

EOC:转换结束输出信号(转换接受标志),高电平有效。

OE:输入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

CLOCK(CP):时钟信号输入端,外接时钟频率一般为640kHz。

Vcc:+5V单电源供电。、

Vref(+),Vref(-):基准电压的正极、负极。一般Vref(+)接+5V电源,Vref(-)接地。

D7~D0:数字信号输出端。由A2、A1、A0三地址输入端选通8路模拟信号中的任何一路进行A/D转换。

第10章 模拟接口 10.3 数/模(D/A)转换器

D/A转换器是接收数字量,输出一个与数字量相对应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的模拟量接口。

D/A转换器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函数发生器、计算机图形显示以及与A/D转换器相配合

的控制系统等。

10.3.1 D/A转换原理

数字量的值是由每一位的数字权叠加而得的。

D/A转换器品种繁多,有权电阻DAC、变形权电阻DAC、T型电阻DAC、电容型DAC

和权电流DAC等。

为了掌握数/模转换原理,必须先了解运算放大器和电阻译码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1.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有三个特点:

⑴开环放大倍数非常高,一般为几千,甚至可高达10万。在正常情况下,运算放大器

所需要的输入电压非常小。

⑵输入阻抗非常大。运算放大器工作时,输入端相当于一个很小的电压加在一个很大

的输入阻抗上,所需要的输入电流也极小。

⑶输出阻抗很小,所以,它的驱动能力非常大。

2.由电阻网络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D/A转换器

利用运算放大器各输入电流相加的原理,可以构成如图10.7所示的、由电阻网络和运

算放大器组成的、最简单的4位D/A转换器。图中,V0是一个有足够精度的标准电源。运算

放大器输入端的各支路对应待转换资料的D0,D1,…,D n-1位。各输入支路中的开关由对应

的数字元值控制,如果数字元为1,则对应的开关闭合;如果数字为0,则对应的开关断开。

各输入支路中的电阻分别为R,2R,4R,…这些电阻称为权电阻。

假设,输入端有4条支路。4条支路的开关从全部断开到全部闭合,运算放大器可以得到16种不同的电流输入。这就是说,通过电阻网络,可以把0000B~1111B转换成大小不等的电流,从而可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得到相应大小不同的电压。如果数字0000B每次增1,一直变化到1111B,那么,在输出端就可得到一个0~V0电压幅度的阶梯波形。

3.采用T型电阻网络的D/A转换器

从图10.7可以看出,在D/A转换中采用独立的权电阻网络,对于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D/A转换器,就需要R,2R,4R,…,128R共8个不等的电阻,最大电阻阻值是最小电阻阻值的128倍,而且对这些电阻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如果这样的话,从工艺上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n个如此独立输入支路的方案是不实用的。

在DAC电路结构中,最简单而实用的是采用T型电阻网络来代替单一的权电阻网络,整个电阻网络只需要R和2R两种电阻。在集成电路中,由于所有的组件都做在同一芯片上,电阻的特性可以做得很相近,而且精度与误差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图10.8是采用T型电阻网络的4位D/A转换器。4位元待转换资料分别控制4条支路中开关的倒向。在每一条支路中,如果(资料为0)开头倒向左边,支路中的电阻就接到地;

如果(资料为1)开关倒向右边,电阻就接到虚地。所以,不管开关倒向哪一边,都可以认为是接“地”。不过,只有开关倒向右边时,才能给运算放大器输入端提供电流。

T型电阻网络中,节点A的左边为两个2R的电阻并联,它们的等效电阻为R,节点B的左边也是两个2R的电阻并联,它们的等效电阻也是R,…,依次类推,最后在D点等效于一个数值为R的电阻接在参考电压V REF上。这样,就很容易算出,C点、B点、A点的电位分别为-V REF/2,-V REF/4,-V REF/8。

在清楚了电阻网络的特点和各节点的电压之后,再来分析一下各支路的电流值。开关S3,S2,S1,S0分别代表对应的1位二进制数。任一资料位D i=1,表示开关S i倒向右边;D i=0,表示开关S i倒向左边,接虚地,无电流。当右边第一条支路的开关S3倒向右边时,运算放大器得到的输入电流为-V REF/(2R),同理,开关S2,S1,S0倒向右边时,输入电流分别为-V REF/(4R),-V REF/(8R),-V REF/(16R)。

如果一个二进制数据为1111,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流

I=-V REF/(2R)-V REF/(4R)-V REF/(8R)-V REF/(16R)

=-V REF/(2R)(20+2-1+2-2+2-3)

=-V REF/(24R)(23+22+21+20)

相应的输出电压

V0=IR0=-V REF R0(24R)(23+22+21+20)

将资料推广到n位,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之间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为:

V0=-V REF R0/(2n R)(D n-12n-1+D n-2 2n-2+…+D121+D020)(D i=1或0)

除了和待转换的二进制数成比例外,还和网络电阻R、上式表明,输出电压V

运算放大器反馈电阻R0、标准参考电压VREF有关。

10.3.2 D/A转换器性能参数

在实现D/A转换时,主要涉及下面几个性能参数。

⑴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最小输出电压(对应于输入数字量最低位增1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增量)和最大输出电压(对应于输入数字量所有有效位全为1时的输出电压)之比,例如,4位DAC的分辨率为1/(24-1)=1/15=6.67%(分辨率也常用百分比来表示)。8位DAC的分辨率为1/255=0.39%。显然,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⑵转换精度。如果不考虑D/A转换的误差,DAC转换精度就是分辨率的大小,因此,要获得高精度的D/A转换结果,首先要选择有足够高分辨率的DAC。

D/A转换精度分为绝对和相对转换精度,一般是用误差大小表示。DAC的转换误差包括零点误差、漂移误差、增益误差、噪声和线性误差、微分线性误差等综合误差。

绝对转换精度是指满刻度数字量输入时,模拟量输出接近理论值的程度。它和标准电源的精度、权电阻的精度有关。相对转换精度指在满刻度已经校准的前提下,整个刻度范围内,对应任一模拟量的输出与它的理论值之差。它反映了DAC的线性度。通常,相对转换精度比绝对转换精度更有实用性。

相对转换精度一般用绝对转换精度相对于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来表示,有时也用最低位(LSB)的几分之几表示。例如,设V FS为满量程输出电压5V,n位DAC的相对转换精度为±0.1%,则最大误差为±0.1%V FS=±5mV;若相对转换精度为±1/2LSB,LSB=1/2n,则最大相对误差为±1/2n+1V FS。

⑶非线性误差。D/A转换器的非线性误差定义为实际转换特性曲线与理想特性曲线之

间的最大偏差,并以该偏差相对于满量程的百分数度量。转换器电路设计一般要求非线性误差不大于±1/2LSB。

⑷转换速率/建立时间。转换速率实际是由建立时间来反映的。建立时间是指数字量为满刻度值(各位全为1)时,DAC的模拟输出电压达到某个规定值(比如,90%满量程或±1/2LSB满量程)时所需要的时间。

建立时间是D/A转换速率快慢的一个重要参数。很显然,建立时间越大,转换速率越低。不同型号DAC的建立时间一般从几个毫微秒到几个微秒不等。若输出形式是电流,DAC 的建立时间是很短的;若输出形式是电压,DAC的建立时间主要是输出运算放大器所需要的响应时间。

10.3.3 DAC0832及接口电路

DAC0832是美国资料公司研制的8位双缓冲器D/A转换器。芯片内带有资料锁存器,可与数据总线直接相连。电路有极好的温度跟随性,使用了COMS电流开关和控制逻辑而获得低功耗、低输出的泄漏电流误差。芯片采用R-2RT型电阻网络,对参考电流进行分流完成D/A转换。转换结果以一组差动电流I OUT1和I OUT2输出。

DAC0832主要性能参数:①分辨率8位;②转换时间1μs;③参考电压±10V;④单电源+5V~+15v;⑤功耗20mW。

1.DAC0832的结构

DAC0832的内部结构如图10.9所示。DAC0832中有两级锁存器,第一级锁存器称为输入寄存器,它的锁存信号为ILE ;第二级锁存器称为DAC 寄存器,它的锁存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XFER 。因为有两级锁存器,DAC0832可以工作在双缓冲器方式,即在输出模拟信号的同时采集下一个数字量,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转换速度。此外,两级锁存器还可以在多个D/A 转换器同时工作时,利用第二级锁存信号来实现多个转换器同步输出。

图10.9中LE 为高电平、CS 和1WR 为低电平时,1LE 为高电平,输入寄存器的输出跟随输入而变化;此后,当1WR 由低变高时,1LE 为低电平,资料被锁存到输入寄存器中,这时的输入寄存器的输出端不再跟随输入资料的变化而变化。对第二级锁存器来说,XFER 和2WR 同时为低电平时,2LE 为高电平,DAC 寄存器的输出跟随其输入而变化;此后,当2WR 由低变高时,2LE 变为低电平,将输入寄存器的资料锁存到DAC 寄存器中。

2. DAC0832的引脚特性

DAC0832是20引脚的双列直插式芯片。各引脚的特性如下:

CS ——片选信号,和允许锁存信号ILE 组合来决定1WR 是否起作用。

ILE ——允许锁存信号。

1WR ——写信号1,作为第一级锁存信号,将输入资料锁存到输入寄存器(此时,1WR 必须和CS 、ILE 同时有效)。

2WR ——写信号2,将锁存在输入寄存器中的资料送到DAC 寄存器中进行锁存(此时,传输控制信号XFER 必须有效)

。 XFER ——传输控制信号,用来控制2WR 。

DI 7~DI 0——8位数据输入端。

I OUT1——模拟电流输出端1。当DAC 寄存器中全为1时,输出电流最大,当DAC 寄存器中全为0时,输出电流为0。

I OUT2——模拟电流输出端2。I OUT1+I OUT2=常数。

R FB ——反馈电阻引出端。DAC0832内部已经有反馈电阻,所以,R FB 端可以直接接到外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当于将反馈电阻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V REF ——参考电压输入端。可接电压范围为±10V 。外部标准电压通过V REF 与T 型电阻网络相连。

V CC ——芯片供电电压端。范围为+5V~+15V ,最佳工作状态是+15V 。

AGND ——模拟地,即模拟电路接地端。

DGND ——数字地,即数字电路接地端。

3.DAC0832的工作方式

DAC0832进行D/A 转换,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锁存。

第一种方法是使输入寄存器工作在锁存状态,而DAC 寄存器工作在直通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使2WR 和XFER 都为低电平,DAC 寄存器的锁存选通端得不到有效电平而直通;此外,使输入寄存器的控制信号ILE 处于高电平、CS 处于低电平,这样,当1WR 端来一个负脉冲时,就可以完成1次转换。

第二种方法是使输入寄存器工作在直通状态,而DAC 寄存器工作在锁存状态。就是使

1WR 和CS 为低电平,ILE 为高电平,这样,输入寄存器的锁存选通信号处于无效状态而直通;当2WR 和XFER 端输入1个负脉冲时,使得DAC 寄存器工作在锁存状态,提供锁存数据进行转换。

根据上述对DAC0832的输入寄存器和DAC 寄存器不同的控制方法,DAC0832有如下3种工作方式:

⑴单缓冲方式。单缓冲方式是控制输入寄存器和DAC 寄存器同时接收资料,或者只用输入寄存器而把DAC 寄存器接成直通方式。此方式适用只有一路模拟量输出或几路模拟量异步输出的情形。

⑵双缓冲方式。双缓冲方式是先使输入寄存器接收资料,再控制输入寄存器的输出资料到DAC 寄存器,即分两次锁存输入资料。此方式适用于多个D/A 转换同步输出的情节。

⑶直通方式。直通方式是资料不经两级锁存器锁存,即1WR ,2WR ,XFER ,CS 均接地,ILE 接高电平。此方式适用于连续反馈控制线路,不过在使用时,必须通过另加I/O 接口与CPU 连接,以匹配CPU 与D/A 转换。

4.DAC0832的外部连接

DAC0832的外部连接线路如图10.10所示。

5. DAC0832的应用举例

⑴DAC0832实现一次D/A转换,可以采用下面程序段。设定要转换的数据放在1000H 单元中。

MOV BX,100H

MOV AL,[BX];取转换资料

MOV DX,PORTA ;PORTA为D/A转换器端口地址

OUT DX,AL

⑵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用到一个线性增长的电压去控制某一个检测过程,或者作为扫描电压去控制一个电子束的移动。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利用D/A转换器产生一个锯齿波电压,实现此类控制作用。

MOV DX,PORTA ;PORTA为D/A转换器端口地址

MOV AL,OFFH ;置初值

ROTAT:INC AL

OUT DX,AL ;往D/A转换器输出资料

CALL DELP ;调用延迟子程序

JMP ROTAT

DELY: MOV CX, DATA ;置延迟常数DATA

DELY1: LOOP DELY1

RET

如果需要一个负向的锯齿波,只要将指令INC AL改成DEC AL就可以了。

⑶从两个不相关的文件中输出一批X-Y资料,驱动X-Y记录仪,或者控制加工复杂零件的走刀(X轴)和进刀(Y轴)。这些在控制过程中是很有用的。下面程序驱动X-Y记录仪的100点输出,并用软件驱动记录仪的抬笔和放笔控制。

MOV SI, XDATA ;X轴资料指针→SI

MOV DI, YDATA ;Y轴资料指针→DI

MOV CX, 100

WE0:MOV AL,[SI]

OUT PORTX, AL ;往X轴的D/A转换器输出资料

MOV AL,[DI]

OUT PORTY,AL ;往Y轴的D/A转换器输出资料

CALL DELY1 ;调延迟子程序1,等待笔移动

MOV AL,01H

OUT PORTM,AL ;输出升脉冲,控制笔放下

CALL DELY2 ;调延迟子程序2,等待完成

MOV AL,00H

OUT PORTM,AL ;输出降脉冲,控制笔抬起

CALL DELY2 ;调延迟子程序2,等待完成

INC SI

INC DI

LOOP WE0

HLT

DELY1:┇

RET

DELY2:┇

RET

XDATA DB …

YDATA DB …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

12345 6 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0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2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二输入四或非门 74LS02 六反相器 74LS04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10 1B 1Y 1A 2A 3B 2B GND 2Y 2C 3Y 3C 3A Vcc 1C 三输入三与非门 74LS1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20 1B 2C 1A NC 2B 1C GND 1Y 1D 2Y NC 2A Vcc 2D 四输入二与非门 74LS20 4线-10线译码器 74LS42 1234 5 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74LS48 B C LT BI/RBO RBI D A GND e d c b a g f Vcc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8 12 34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74 1CLR 1D 1CLK 1PR 1Q GND 2Q 2PR 2CLK 2D 2CLR Vcc 2Q 正沿触发双D 型触发器 74LS74 双J-K 触发器 74LS76 二输入四异或门 74LS86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一) 4位移位寄存器 74LS95 负沿触发双J-K 触发器 74LS112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报告数模转换器DAC0832双缓冲输出设计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模转换器DAC0832双缓冲输出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AC0832芯片引脚、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应用单片机I/O 端口控制DAC0832实现数模转换的方法; 3)掌握DAC0832单缓冲和双缓冲控制技术及编程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DAC0832是8位分辨率的数模转换集成芯片,内部采用倒T 形网络,电流型 输出模式,电流输出稳定时间为1us ,采用单电源供电。 片内部由一个8位输入锁存器、一个8位DAC 寄存器和一个8位D/A 转换器构成,内部具有双缓冲结构,可以实现单缓冲、双缓冲数字输入。 双缓冲同步控制方式 : 针对多个模拟量需要同时输出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双缓冲同步控制方式。D/A 转换数据的输入锁存和D/A 转换输出分两步完成。首先,CPU 分时向各路D/A 转换器输入要转换的数字量并锁存在各自的输入锁存器中,然后,CPU 同时对所有D/A 转换器发出输入所存数据打入DAC 寄存器的控制信号,即可实现 VREF IOUT2 IOUT1 DGND VCC AGND RFB

多通道的同步模拟量数据输出。 应用双缓冲方式,可以在输出模拟信号的同时采集下一个数字量,有效地提高转换速度。另外,可以在多个D/A转换器同时工作时,利用双缓冲模式实现多路D/A的同步输出。 三、实验内容 通过单片机I/O端口控制两路DAC0832实现数模转换,控制方式采用双缓冲控制方式。 1.阅读理解双缓冲控制电路图,分析双缓冲模式下DAC0832与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及两次DA转换实验在控制电路上的异同。 2.设计程序,实现双缓冲模式下DA转换的同步输出。 首先,CPU分时向各路D/A转换器输入要转换的数字量并锁存在各自的输入锁存器中,然后,通过按键控制,同时对两个DAC0832锁存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同步产生三角波、正弦波模拟输出信号。 四、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图 2,实验源程序 #include sbit DAC1_WR1=P2^0; sbit DAC2_WR1=P2^1; sbit DAC_SW1=P2^2; sbit DAC_SW2=P2^3;

常用集成电路外部引脚图

附录B 常用集成电路外部引脚图 Z^LSOO 料丽 Wc 聘 t* ? ia JI 而冋网KH 丽R1 m 74LS(52 z 吃 Xkn 4V 4fl 4A n JQ U 冋冋丽冋冋〒面 和畀1 Wi r?i bL I Q L TT 阡 LU I2J L2J LU LU lAJ LZJ 1 1A -Ifl tV 詁 afl JV I “1 21 ? Ml 4J Jj |引 IV IB 2Y lA 2B GhO 四2输入正“或非”门 ⑵ 74LS02 ⑴74LS00四2输入正“与非”门 ⑶74LS04六反相器 ⑷ 74LS08 四2输入正“与”门 74LS04 Mtoc fl* S T SA rniiiai nil iV Ji 4A 回 rri 堆 Pl Pl 2 b 1 A LU lU LU Ld 国回 LU U If JA iv ik iY &泌 ⑸74LS10三3输入正“与非”门 ⑹ 74LS14 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 丫 A 74LS10 T.sec 1C IT- K JB W 3T 而 丽 [iJI liil 岡面 IT I MOf 回 Pl Ul |Z| 口 .4 丨国□ |T. g IB ZA K 2V SMT ⑺74LS20双4输入正“与非”门 (8) 74LS32 74LS20杠呢 ) L- T 1 M 區」 LJ LzJ LiJ N lAl bJ IT 2a !1f SA av 四2输入或门 4 lA IT Ifi M 冋冋 rni n^i m <30! R1 74LS08 VEAD Vbr d 臼 M 廿 9 H 押 而河豆同而 jj .3| J. 1*1 hl in W IB E M * zv cw ? K NC a 2A 丹 而57 ny 丽両 回 m 2 I 」.Jj 丨列回巴 3 16 MC 1C 1O IV G*? wc ri ii LiJ LU Ld LU u u lY u zb A dU

教你认识如何看懂集成电路的线路图

教你认识如何看懂集成电路的线路图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图功能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图具有下列一些功能: ①它表达了集成电路各引脚外电路结构、元器件参数等,从而表示了某一集成电路的完整工作情况。 ②有些集成电路应用电路中,画出了集成电路的内电路方框图,这时对分析集成电路应用电路是相当方便的,但这种表示方式不多。 ③集成电路应用电路有典型应用电路和实用电路两种,前者在集成电路手册中可以查到,后者出现在实用电路中,这两种应用电路相差不大,根据这一特点,在没有实际应用电路图时可以用典型应用电路图作参考,这一方法修理中常常采用。 ④一般情况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单元电路,或一个电路系统,但有些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要用到两个或更多的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特点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图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①大部分应用电路不画出内电路方框图,这对识图不利,尤其对初学者进行电路工作分析时更为不利。 ②对初学者而言,分析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比分析分立元器件的电路更为困难,这是对集成电路内部电路不了解的原缘,实际上识图也好、修理也好,集成电路比分立元器件电路更为方便。 ③对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而言,大致了解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和详细了解各引脚作用的情况下,识图是比较方便的。这是因为同类型集成电路具有规律性,在掌握了它们的共性后,可以方便地分析许多同功能不同型号的集成电路应用电路。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识图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集成电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有下列几点:(1)了解各引脚的作用是识图的关键了解各引脚的作用可以查阅有关集成电路应用手册。知道了各引脚作用之后,分析各引脚外电路工作原理和元器件作用就方便了。例如:知道①脚是输入引脚,那么与①脚所串联的电容是输入端耦合电路,与①脚相连的电路是输入电

DAC0832接口电路及程序设计

附件1: 学号:0121109320507 课程设计 DAC0832接口电路 题目 及程序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信息sy1101 姓名芦启超 指导教师陈适 2014年 6月1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芦启超专业班级:信息sy1101 指导教师:陈适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DAC0832接口电路及程序设计 初始条件: (1) Quartus II、ISE 等软件; (2)课程设计辅导书:《Xilinx FPGA 设计与实践教程》 (3)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通信原理 主要任务: (1)掌握DAC0832接口电路及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仿真软件Quartus II的使用方法; (3)完成对DAC0832接口电路设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时间安排: (1)2014 年6月11日--2014 年6月18日理论设计、仿真设计 地点:鉴主13 楼通信工程综合实验室、鉴主15 楼通信工程实验室。 (2)2014 年6 月18 日进行理论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基本原理 (1) 1.1 系统背景 (1) 1.2 FPGA最小系统简介 (1) 1.3 DAC0832简介 (2) 1.4 DAC0832 接口电路设计 (2) 1.5 DAC0832 接口电路程序设计 (3) 1.5.1 DAC0832 时序 (3) 1.5.2 DAC0832接口电路输出控制程序 (4) 2 仿真结果与分析 (7) 2.1 关于Quartus II 软件 (7) 2.1.1 Quartus II 的优点 (7) 2.1.2 Quartus II 对器件的支持 (7) 2.1.3 Quartus II 对第三方EDA 工具的支持 (8) 2.2 输出仿真结果 (8) 3 结论 (10) 总结与体会 (11) 参考文献 (12)

DAC0832中文资料

DAC0832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 DAC0832是采样频率为八位的D/A转换芯片,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输入方式,以便适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所以这个芯片的应用很广泛,关于DAC0832应用的一些重要资料见下图: 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若需要相应的模拟电压信号,可通过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线性运算放大器实现。运放的反馈电阻可通过RFB端引用片内固有电阻,也可外接。DAC0832逻辑输入满足TTL电平,可直接与TTL电路或微机电路连接。

dac0832应用电路图 dac0832应用电路图: DAC0832引脚功能说明: DI0~DI7:数据输入线,TLL电平。 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CS:片选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WR1:为输入寄存器的写选通信号。 XFER: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WR2:为DAC寄存器写选通输入线。 Iout1:电流输出线。当输入全为1时Iout1最大。

Iout2: 电流输出线。其值与Iout1之和为一常数。 Rfb:反馈信号输入线,芯片内部有反馈电阻. Vcc:电源输入线 (+5v~+15v) 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 (-10v~+10v) AGND:模拟地,摸拟信号和基准电源的参考地. DGND:数字地,两种地线在基准电源处共地比较好. 采用ADC0809实现A/D转换。 (一)D/A转换器DAC0832 DAC0832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单片直流输出型8位数/模转换器。如图4-82所示,它由倒T型R-2R电阻网络、模拟开关、运算放大器和参考电压VREF四大部分组成。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模拟量V0为: 图4-82

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的8脚是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电压为5~18V,以UCC表示;从分压器上看出,上比较器A1的5脚接在R1和R2之间,所以5脚的电压固定在2UCC/3上;下比较器A2接在R2与R3之间,A2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被固定在UCC/3上。 1脚为地。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0.4V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555集成电路管脚,工作原理,特点及典型应用电路介绍. 1 555集成电路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以及缓冲器等,电路比较复杂,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体,如图1所示。 2. 555芯片管脚介绍 555集成电路是8脚封装,双列直插型,如图2(A)所示,按输入输出的排列可看成如图2(B)所示。其中6脚称阈值端(TH),是上比较器的输入;2脚称触发端(TR),是下比较器的输入;3脚是输出端(Vo),它有O和1两种状态,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7脚是放电端(DIS),它是内部放电管的输出,有悬空和接地两种状态,也是由输入端的状态决定;4脚是复位端(MR),加上低电平时可使输出为低电平;5脚是控制电压端(Vc),可用它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8脚是电源端,1脚是地端。 图2 555集成电路封装图 我们也可以把555电路等效成一个带放电开关的R-S触发器,如图3(A)所示,这个特殊的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阈值端(TH)可看成是置零端R,要求高电平,触发端(TR)可看成是置位端S,要求低电平,有一个输出端Vo,Vo可等效成触发器的Q端,放电端(DIS)可看成是由内部放电开关控制的一个接点,由触发器的Q端控制:Q=1时DIS端接地,Q=0时DIS 端悬空。另外还有复位端MR,控制电压端Vc,电源端VDD和 地端GND。这个特殊的触发器有两个特点: (1)两个输入端的触发电平要求一高一低,置零端R即阈值端(TH)要求高电平,而置位端s 即触发端(TR)则要求低电乎; (2)两个输入端的触发电平使输出发生翻转的阈值电压值也不同,当V c端不接控制电压时,对TH(R)端来讲,>2/3VDD是高电平1,<2/3VDD是低电平0:而对TR(S)端来讲,>1/3VDD是

DAC0832电路与程序(正弦波)

DAC0832电路与程序设计(正弦波) 1.函数法正弦波 #include #include sbit cs1=P2^3; sbit rd=P2^4; unsigned char p,q; float f; int a; #define pi 3.1415926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i) { unsigned char j; for(;i>0;i--) for(j=0;j<110;j++); } void main() { cs1=0; rd=0; while(1) { q=0; for(q=0;q<225;q++) { p=5+q; if(p>255) p=0; f=(sin(2*pi/225*q)+1)*128; a=f;

P1=a; //delay(10); } } } 2.查表法正弦波高低频叠加 #include #include sbit cs1=P2^3; sbit rd=P2^4; unsigned char p,m; unsigned char code sin[]={ 0x80,0x83,0x86,0x89,0x8D,0x90,0x93,0x96,0x99,0x9C,0x9F,0xA2,0xA5,0xA8,0x AB,0xAE, 0xB1,0xB4,0xB7,0xBA,0xBC,0xBF,0xC2,0xC5,0xC7,0xCA,0xCC,0xCF,0xD1,0x D4,0xD6,0xD8, 0xDA,0xDD,0xDF,0xE1,0xE3,0xE5,0xE7,0xE9,0xEA,0xEC,0xEE,0xEF,0xF1,0x F2,0xF4,0xF5,

各种集成电路介绍

第一节三端稳压IC 电子产品中常见到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故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220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有很多电子厂家生产,80年代就有了,通常前缀为生产厂家的代号,如TA7805是东芝的产品,AN7909是松下的产品。(点击这里,查看有关看前缀识别集成电路的知识) 有时在数字78或79后面还有一个M或L,如78M12或79L24,用来区别输出电流和封装形式等,其中78L调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78M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A,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它的封装也有多种,详见图。塑料封装的稳压电路具有安装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用得比较多。79系列除了输出电压为负。引出脚排列不同以外,命名方法、外形等均与78系列的相同。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可以用来改装分立元件的稳压电源,也经常用作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源。电路图如图所示。 注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和接地端绝不能接错,不然容易烧坏。一般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约为2V,否则不能输出稳定的电压,一般应使电压差保持在4-5V,即经变压器变压,二极管整流,电容器滤波后的电压应比稳压值高一些。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 当制作中需要一个能输出1.5A以上电流的稳压电源,通常采用几块三端稳压电路并联起来,使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个1.5A,但应用时需注意:并联使用的集成稳压电路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以保证参数的一致。另外在输出电流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个别集成稳压电路失效时导致其他电路的连锁烧毁。 第二节语音集成电路 电子制作中经常用到音乐集成电路和语言集成电路,一般称为语言片和音乐片。它们一般都是软包封,即芯片直接用黑胶封装在一小块电路板上。语音IC一般还需要少量外围元件才能工作,它们可直接焊到这块电路板上。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报告:数模转换器DAC0832双缓冲输出设计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模转换器DAC0832双缓冲输出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AC0832芯片引脚、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应用单片机I/O端口控制DAC0832实现数模转换的方法; 3)掌握DAC0832单缓冲和双缓冲控制技术及编程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DAC0832是8位分辨率的数模转换集成芯片,内部采用倒T形网络,电流型输出模式,电流输出稳定时间为1us,采用单电源供电。 片内部由一个8位输入锁存器、一个8位DAC寄存器和一个8位D/A转换器构成,内部具有双缓冲结构,可以实现单缓冲、双缓冲数字输入。 双缓冲同步控制方式: 针对多个模拟量需要同时输出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双缓冲同步控制方式。D/A转换数据的输入锁存和D/A转换输出分两步完成。首先,CPU分时向各路D/A转换器输入要转换的数字量并锁存在各自的输入锁存器中,然后,CPU同时对所有D/A转换器发出输入所存数据打入DAC寄存器的控制信号,即可实现

多通道的同步模拟量数据输出。 应用双缓冲方式,可以在输出模拟信号的同时采集下一个数字量,有效地提高转换速度。另外,可以在多个D/A转换器同时工作时,利用双缓冲模式实现多路D/A的同步输出。 三、实验内容 通过单片机I/O端口控制两路DAC0832实现数模转换,控制方式采用双缓冲控制方式。 1.阅读理解双缓冲控制电路图,分析双缓冲模式下DAC0832与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及两次DA转换实验在控制电路上的异同。 2.设计程序,实现双缓冲模式下DA转换的同步输出。 首先,CPU分时向各路D/A转换器输入要转换的数字量并锁存在各自的输入锁存器中,然后,通过按键控制,同时对两个DAC0832锁存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同步产生三角波、正弦波模拟输出信号。 四、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图 2,实验源程序 #include sbit DAC1_WR1=P2^0; sbit DAC2_WR1=P2^1; sbit DAC_SW1=P2^2; sbit DAC_SW2=P2^3;

数模转换DAC0832的应用(含电路和源程序)

[实验要求] 通过用单片机控制DAC0832输出锯齿波,让实验板上发光二极管D12由暗到亮变化,循环下去。[实验目的] 学会用单片机控制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 DAC0832:DAC0832是8位全MOS中速D/A 转换器,采用R—2RT 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输出 [实验要求] 通过用单片机控制DAC0832输出锯齿波,让实验板上发光二极管D12由暗到亮变化,循环下去。 [实验目的] 学会用单片机控制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 DAC0832:DAC0832是8位全MOS中速D/A 转换器,采用R—2RT 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输出,转换时间大约为1us。使用单电源+5V―+15V供电。参考电压为-10V-+10V。在此我们直接选择+5V 作为参考电压。DAC0832 有三种工作方式: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双缓冲方式;在此我们选择直通的工作方式,将XFER WR2 CS 管脚全部接数字地。管脚8 接参考电压,在此我们接的参考电压是+5V。我们在控制P0口输出数据有规律的变化将可以产生三角波,锯齿波,梯型波等波形了。 [硬件电路] [源代码]

//TX-1BDA测试程序,下载后可观察到D13发光二极管由暗变亮再熄//灭过程, #include sbit wela=P2^7; //数码管位选 sbit dula=P2^6; //段选 sbit dawr=P3^6; //DA写数据 sbit csda=P3^2; //DA片选 unsigned char a,j,k;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i) //延时 { for(j=i;j>0;j--) for(k=125;k>0;k--); } void main() { wela=0; dula=0; csda=0; a=0; dawr=0; while(1) { P0=a; //给a不断的加一,然后送给DA delay(50); // 延时50ms 左右,再加一,再送DA。 a++; } } 注意:随着给DA送的数字量的不断增加,其转换成模拟量的电流也不断的增大,所以我们观察发光二极管D12就会从暗变亮,熄灭。。。

接口芯片dac0832的应用三角波、梯形波两种波形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 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组 别:
第十组
题 目: 接口芯片 DAC0832 的应用
院 (系):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02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 月 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202学生姓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签名):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基于 Proteus 软件,绘制 8086 微处理器和 DAC0832 外围电路,实 现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 参数、设计要求等)
1、利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由 8086 微处理器和 DAC0832 构造波形发生器; 2、利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三角波、梯形波两种波形; 3、综合调试实现仿真功能。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刘乐善.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红卫.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顾晖,梁惺彦等.基于8086和Proteus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五、审核批准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摘要
D/A 转换器即 DAC 是指把输入的数字信号量信息转换成为对应的模拟量信 号输出。本次课设是采用 DAC0832 波形发生器来设计和实现,系统利用 8086 作 为系统的核心来控制整个电路,加上 74154TTL 4 线—16 线译码器和 74273TTL 带公共时钟复位八 D 触发器以及 7427TTL3 输入端三或非门等器件的使用来完成 整个电路的设计,从而实现三角波,方波,锯齿波和阶梯波等波形。
关键字:DAC0832 波形发生器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

1 / 2 勿用作商业用途 12345 6 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0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2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二输入四或非门 74LS02 六反相器 74LS04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10 1B 1Y 1A 2A 3B 2B GND 2Y 2C 3Y 3C 3A Vcc 1C 三输入三与非门 74LS1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20 1B 2C 1A NC 2B 1C GND 1Y 1D 2Y NC 2A Vcc 2D 四输入二与非门 74LS20 4线-10线译码器 74LS42 1234 5 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74LS48 B C LT BI/RBO RBI D A GND e d c b a g f Vcc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8 12 34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74 1CLR 1D 1CLK 1PR 1Q GND 2Q 2PR 2CLK 2D 2CLR Vcc 2Q 正沿触发双D 型触发器 74LS74 双J-K 触发器 74LS76 二输入四异或门 74LS86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一) 4位移位寄存器 74LS95 负沿触发双J-K 触发器 74LS112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二)

应用笔记--DAC0832双电源

DAC0832双电源使用调试心得 2012-1-12 经过了一两天的制版和软件的调试,DAC0832的双电源的D/A转化已经完成,成功输出三角波。下面来分享自己的制作经历。 先贴下原理图和PCB:

设计的时,考虑布线的方便,8个数据线的顺序是打乱的,实现了真正的单面板,没有一根跳线的。 下面介绍下这块芯片的基本原理:8位并行、中速(建立时间1us)、电流型、低廉(10-20元)。 图1.1内部的控制方式(摘录DAC0832的Datasheet) 图1.2相应电路的具体介绍 在这次的实际使用时第8号脚(Vref)接的是负电源,可以用图1.2的电路理解,运放的负端和正端因为虚端而成零电位,因此运放的负端经过T型电阻网络向Vref(负电压) (Vo-V-)/Ro=(V- -Vref)/R 流出电流Ia,则Vo经过Ro向运放负端流出电流Ib,明显,Ia=Ib,由 可得,Vo输出为正电压。在这里,我们使用了反相放大电路,可得到的是Vo是正电压。如果你觉得还有点奇怪的话,那说明你还要看下模电书本了!还有,这里如果我们是从Vref 端经T型电阻网络向运放负端流电流,则必有运放负端经过Ro向输出Vo流出电流,这样的画输出就成负电压(运放也是双电源供电)!双电源电路实现的原理介绍就到这边。 在自己的制作过程中因自己的一个小马虎而使我调试了差不多一天。我是用Atmega16编的软件的三角波的程序,实现电压的0V~5V的三角波。程序在这边就不献丑了,这几十条代码。因为我的板子上的接口的数据线(D0~D7)排列是无序的,使我在与单片机的引脚连接时有点眼花缭乱。刚开始写好的三角波的程序一直不能实现标准的三角波,用示波器看

集成块的管脚认识

集成块的管脚认识 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集成电路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我们在使用集成块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识别集成电路的各管脚,使之与电路图中所标的管脚相对应,这是使用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品种、规格繁多,但就其管脚的排列情况常见的有以下 3 种形式:一是按圆周分布,即所有管脚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二是双列分布,即管脚分两行排列;三是单列分布,即管脚单行排列。 为了便于使用者识别集成电路的管脚排列顺序,各种集成电路一般都标有一定的标记,现把常见的几种标记及管脚顺序的识别方法分述如下: 1 .管键标记:使用这种识别标记的集成电路,用圆柱形金属外壳封装,其管脚按圆周分布,外形如图① 所示。它的管脚排列顺序是:从管顶往下看,自管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 1 、 2 、3…… 脚(见图① )。5G1555 、 AN374 等的管脚就是这样排列的。 2 .弧形凹口标记:这种识别标记多用在双列直插型集成电路上。弧形凹口位于集成电路的一个端部,其外形如图② 所示。管脚排列顺序的识别方法是,正视集成块外壳上所标的型号,弧形凹口下方左起第 1 脚为该集成电路的第 1 脚,以这个管脚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2 、 3 、4…… 脚(见图② )。 TA7614AP 、μPC1353C 等就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的。

3 .圆形凹坑、小圆圈、色条标记:双列直插型和单列直插型的集成电路多采用这种识别标记,其外形如图③ 所示。这种集成电路的管脚识别标记和型号都标在外壳的同一平面上。它的管脚排列顺序是,正视集成块的型号,圆形凹坑(或小圆圈、色条)的下方左起第一脚为集成电路的第 1 脚。对于双列直插型的集成块,从第 1 脚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 2 、 3 、4…… 脚;对于单列直插型的集成块,从第 1 脚开始其后依次是第 2 、 3 、4…… 脚(见图③ )。 LA4422 、 NE555P 、 CD4017BCN 等都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 4 .斜切角标记:这种标记一般用在单列直插型集成电路上,其外形如图④ 所示。其管脚的排列顺序是,从斜切角的这一端开始,依次是第 1 、2 、3…… 脚(见图④ )。 AN5710 、 LA4140 等都是使用这种识别标记。 应当指出有不少集成电路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标记,如μPC1366 ,既使用弧形凹口标记,又使用小圆圈标记。但两种标记对集成电路的管脚排列顺序的识别效果是统一的(见图⑤ 所示)。也有少数的集成电路,外壳上没有以上所介绍的各种标记,而只有该集成电路的型号,对于这种集成电路管脚序号的识别,应把集成块上印有型号的一面朝上,正视型号,其左下方的第 1 脚为集成电路的第 1 脚位置,然后沿逆时针方向计数,依

各种集成电路引脚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的引脚较多,如何正确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则是使用中的首要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集成电路引脚的排列形成。 集成电路的引脚较多,如何正确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则是使用中的首要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集成电路引脚的排列形成。 圆形结构的集成电路和金属壳封装的半导体三极管差不多,只不过体积大、电极引脚多。这种集成电路引脚排列方式为:从识别标记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l、2、3……如图18-2(a)所示。单列直插型集成电路的识别标记,有的用切角,有的用凹坑。这类集成电路引脚的排列方式也是从标记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为1、2、3……如图18-2(b)、(c)所示。 扁平型封装的集成电路多为双列型,这种集成电路为了识别管脚,一般在端面一侧有一个类似引脚的小金属片,或者在封装表面上有一色标或凹口作为标记。其引脚排列方式是:从标记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1、2、3……如图18-2(d)所示。但应注意,有少量的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引脚是顺时针排列的。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识别标记多为半圆形凹口,有的用金属封装标记或凹坑标记。这类集成电路引脚排列方式也是从标记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1、2、3……如图18-2(e)、(f)。 集成电路引出脚排列顺序的标志一般有色点、凹槽及封装时压出的圆形标志。对于双列直插集成块,引脚识别方法是将集成电路水平放置,引脚向下,标志朝左边,左下角为第一个引脚,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数,依次为2,3,4,等等。对于单列直插集成板,让引脚向下,标志朝左边,从左下角第一个引脚到最后一个引脚,依次为1,2,3,等等。如图8所示。

各种集成电路引脚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通常有扁平、双列直插、单列直插等几种封装形式。不论是哪种集成电路的外壳上都有供识别管脚排序定位(或称第一脚)的标记。对于扁平封装者,一般在器件正面的一端标上小圆点(或小圆圈、色点)作标记。塑封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定位标记通常是弧形凹口、圆形凹坑或小圆圈。进口IC的标记花样更多,有色线、黑点、方形色环、双色环等等。图1(a)、(b)示出了数字集成电路采用扁平封装与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常见的管脚定位标记。图1(c)是采用陶瓷封装的双列直插式数字集成电路,它采用金属片与色点双重标记。 识别数字IC管脚的方法是:将IC正面的字母、代号对着自己,使定位标记朝左下方,则处于最左下方的管脚是第1脚,再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数管脚,便是第2脚、第3脚等等。图2(a)、(b)是模拟IC的定位标记及管脚排序,情况与数字IC相似。模拟IC有少部分管脚排序较特殊,如图2(c)、(d)所示。

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的8脚是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电压为5~18V,以UCC表示;从分压器上看出,上比较器A1的5脚接在R1和R2之间,所以5脚的电压固定在2UCC/3上;下比较器A2接在R2与R3之间,A2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被固定在UCC/3上。 1脚为地。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555集成电路管脚,工作原理,特点及典型应用电路介绍. 1 555集成电路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管脚图

实验室提供的常用TTL 器件如下: 附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管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1A 1B 1Y 2A 2B 2Y 4A 4B 4Y 3A 3B 3Y GND V 图D-1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 图D-2 74LS01四2输入与非门(OC ) 8 9 10 11 1 2 12 13 3 14 4 5 6 7 4Y GND 4A 5Y 6A 6Y 5A V CC 1A 1Y 2A 2Y 3A 3Y 。 1。 1 。 1 。 1 。 1 。 1 图D-3 74LS02四2输入或非门 图D-4 74LS04六反相器 8 910 11 121213 314 4567GND & & & & 1A 1B 1Y 2A 2B 2Y 4A 4B 4Y 3A 3B 3Y V CC 8 9 10 11 1212 13 314 4567 1C 1Y 3C 3B 3A 3Y 1A 1B 2A 2B 2C 2Y GND Vcc 。&&&。。 图D-5 74LS08四2输入与门 图D-6 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 8 9 10 11 1111 2 2 3 3 4 4 5 6 7 Vcc 2D 2C 2B 2A 2Y 1A 1B 1C 1D 1Y GND 。 &。 & N N 1A 1B 2Y 2A 2B 3Y 3A 3B 4Y 4A 4B GND V CC 8 9 10 11 1111 2 2 3 3 4 4 5 6 7 1Y 1 1 1 1 ≥≥≥≥ 图D-7 74LS20双4输入与非门 图D-8 74LS32四2输入或门

8 9 10 11 1212 13 314 45 6 7 ≥1 。 A C D E F N GND N N B H G Y V CC D R S D Q 2D R 1 1D 1CP 1 1Q 1 S D Q GND D Q CP 8 9 10 11 1111 2 2 3 3 4 4567 Q O O D Q CP Q O O D R D S D D R S Vcc 2 2D 2CP 2 2Q 图D-9 74LS54 4路2-2-2-2输入与或非门 图D-10 74LS74双上升沿D 型触发器 1A 1B 2Y 2A 2B 3Y 3A 3B 4Y 4A 4B GND V CC 8 9 10 11 1111 2 2 3 3 4 4 5 6 7 1Y =1 =1 =1 =1 9 10 11 1111 2 2 3 3 4 45678 115 6 Vcc D 2R D 22K 21J 22Q 1R CP CP 1K 1J S D 11Q 1Q 2Q GND K J CP D D Q Q R S S D 。 。 。。。 。 K CP J D R D S Q Q 图D-11 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 图D-12 74LS112双下降沿J-K 触发器 8 9 10 11 1 2 12 13 3 14 4 5 6 7 GND 1E 1A 1Y 2E 2A 2Y 4E 4A 4Y 3E 3A 3Y V CC EN 1EN 1 EN 1 EN 1 9 10 11 111122 3 3 4 4 5 6 7 8 115 6 Y 0 Vcc Y Y Y Y Y Y 1 2 3 4 5 6 S S Y GND 3 2 1 S A A A 012 7Y 0 Y Y Y Y Y 1 2 3 45 S S Y S A A 12 71 3 2 A 0 Y 6。 。 。 。 。 。 。 。 。 。 图D-13 74LS126四总线缓冲器 图D-14 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 9 10 11 1212 13 314 4567815 16 I 4。I 0 GND V CC I 5I 6I 7I 0 I 1 I 2 I 3 Y 0 Y 1Y 2Y S Y EX S I 1 I 2 I 3 I 4 I 5 I 6 I 7 Y 0 Y 1 Y 2 Y S Y EX S(E)。。。。。。 。。。。。。。 9 10 11 111122 3 3 4 4 5 6 7 8 115 6D 4V C C D D D A A A 56 7 1 2 GND D D D 321D 4D D D A A 56701D W D D 2 1 D 3A 2S ( E ) W S (E )D 0W W 。 。 图D-15 74LS148 8线-3线优先编码器 图D-16 74LS151 8选1数据选择器 9 10 11 1 2 12 13 314 45678 15 16 1D 3GND V CC 1D 21D 11D 0A 0 A 11W 2S 2D 3 2D 2 2D 1 2D 0 2W . . 。 。 A 0 2S 2D 32D 2 2D 1 2D 02W 1D 3 1D 2 1D 1 1D 0 A 11W A 0A 1 1S 9 10 11 12 13 123 14 45678 16 15 GND CR LD CP ENT O O Q CC Q 0Q 1Q 2 Q 3 D 0D 1 D 2D 3ENP D 0D 1D 2D 3ENP V CC Q CC Q 0 Q 1 Q 2 Q 3 ENT LD CP CR 图D-17 74LS153双4选1数据选择器 图D-18 74LS161 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9 10 11 1212 13 314 45678 15 16 CR GND V CC D SR M 1 CP Q 4 Q 3 M 0 D L D 4Q 1 Q 2 D 3D 2D 1CR Q Q Q Q CP 1 2 3 4 S 1 S 0 D SR D D D D D L 。 1 2 3 4 8 9 10 11 111122 3 34 45 6 7 CT/LD Qc C A QA V CC Q D D B Q B Cr QD Q B QB Qc C A QA CPB GND C r CP A CP B CT /LD CP A 。 。 。 图D-19 74LS194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图D-20 74LS196二-五-十进制计数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