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统编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65.85 KB
- 文档页数: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
2.了解如何以人民为中心。
3.能够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开展工作。
教学重点:1.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
2.了解如何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开展工作。
教学方法:1.讲述法。
2.互动提问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课前布置好“以人民为中心”有关的练习作业,引导学生思考“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
二、讲解(20分钟)。
1.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2.如何以人民为中心?(1)以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核心,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和文化需求为重点,提高教育和文化服务质量,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3)以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提高法治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解决民生问题。
(4)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全有序出行为前提,加强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
(5)以加快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收入问题。
三、总结(10分钟)。
1.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对于我们党的重要性。
2.梳理学习重点和难点。
3.再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作业(5分钟)。
1.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人民为中心,讲述你的观点。
2.画一幅描绘“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场景的图画。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1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本单元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等认识其特质,认识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先进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记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记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2.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理解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3.了解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任务。
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
【科学精神】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要求;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含义。
2.教学难点: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要求。
课前准备上网了解共产党员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发挥的作用,感悟党的人民立场,感悟党群关系。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课活动: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打破了祥和的春节气氛。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教材结构】【教材分析】本框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从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等多方面了解党的先进性。
本框既是对第一课所学的“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又为下一框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一步学习党的先进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懂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等方面优于其他政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将来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中去,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要求【教学难点】1.党为什么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2.党怎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入党誓词》,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导入本框课题。
知识回顾: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一、党的性质和宗旨1.党的产生:1921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议题教学】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党的性质和宗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回答下列问题议题一:党的性质议题二: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议题三: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学生活动: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2.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场(1)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2)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对党的要求: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为什么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议题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探究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材料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以脱贫攻坚为例,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像我们党这样,敢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落下”的庄重承诺,能够组织起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守奋战在扶贫第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那一瞬间,刻录了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史和人类政党史上树立的新丰碑,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我们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源于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疑结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旨在引领多元复杂的利益主体跳出“零和博弈”的小圈子。
立足于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共同利益来审视维护各国人民的特殊利益。
为世界谋大同。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多项务实举措,彰显了世界大党的责任担当。
探究:结合案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拥有怎样的利益观?决定因素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和上述材料,分析得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额根部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教师引导,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注意关键性提炼,材料案例概括分析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看学生是否寻找关键词句、结合材料或其他例子分析,对其概况分析和表达能力等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议题的探讨,理解党的利益观获得习得性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概况能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根本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一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种思想又该如何体现在教案中呢?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这种思想突出发挥人民的主人翁作用,根据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为学生服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
在方法上,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和满足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教案设计1、目的明确。
一份优秀的教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同时也要满足教学大纲和教育要求。
例如,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种语法规则,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运用。
2、教学方法多样。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型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活动设置有意义。
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应当是有意义的,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语法教学中,可以请学生模仿某一句子,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自己思考如何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创编。
4、知识点的拓展。
教案的知识点设置不仅要符合教育要求,还要能够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开展更深层次、更广泛范围的普及。
在语法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增加语际和语类的了解。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提供支撑。
2、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
合作和交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