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84.夏商时期音乐发展的情况如何?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历史从此跨入了阶级社会。由于夏商时期私有制的社会性质,他的音乐也被打上了深深地阶级烙印。夏商时期的乐舞《大夏》《大濩》与原始乐舞在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反映了私有制确立以后音乐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大濩》歌颂了商汤伐桀的功绩。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代的音乐发展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商代“巫风”盛行,人们崇尚鬼神,各种巫术占卜活动极为频繁,而巫、觋是联系人神的桥梁,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在一些重大祭祀仪典上表演。商代乐舞绚丽多姿并深含神秘的宗教色彩。

85.我国音乐文化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

我国音乐文化可考的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依据是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共计18支,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有:鼓——是原始时期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磬——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是石器时期的产物。编磬——有几个磬组成一套编磬,“永启、夭余、永余”。钟——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最早的陶钟,还有三门峡庙底沟也出土了陶钟。他们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编钟——现出土的、由多个不同音高的钟组成一组的编钟有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编钟,是三个为一组。编铙——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件一组的商代编铙。

吹奏乐器有: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骨笛是用猛禽的肢骨在其一面钻孔而成的。骨哨——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发现了几十支骨笛,他们只是一些小骨管,有三孔和两孔,距今7000年。埙——是用陶土制成的吹奏乐器。商代已发展到五音孔埙。籥——是一种较古老的吹奏乐器。原始的籥是由二三管制成,是后来排箫的前身。。——属于编管吹奏乐器,是后来小笙的前身。

86.周代的礼乐制度如何建立和实施?

周朝建立初期,由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这是一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将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规定其生活各个方面的区别和限制,其中也包括使用音乐的制度。礼乐制度的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在规模和排列上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如:关于乐队、舞队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乐队的排列和规模是:天子四面排列(宫县),诸侯三面排列(轩

县),卿和大夫两面排列(判县),士一面排列(特县);舞队的排列是: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2)在各种典礼仪式上,典礼的每一步骤的进行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郊社(祭天地明神)、尝祭(贵族祭祖)、食祭(宴会)、乡射(贵族们联欢仪式)王师大献(凯旋庆典)行军田役(军事演习性质的狩猎)等仪式上。

87.西周时期代表性乐舞有哪些?

西周乐舞是礼乐中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五类:1)六代乐舞 又称“六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包括:黄帝——《云门》 尧——《大咸》 舜——《簘韶》 夏代——《大夏》 商代——《大濩》 西周——《大武》

2)小舞 是指规模较小的乐舞。3)散乐 指民间乐舞 4)四夷之乐 周边部族的乐舞、歌曲。5)宗教性乐舞 指天旱时求雨的《雩舞》和秋季驱除瘟疫时所用的《傩舞》。

88.什么叫八音?

八音是指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这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八音就是按发音体物质的不同而分成的八类,他们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类:钟、镛、钲、铙等。石类:磬、鸣球等。土类:埙、缶。革类:鼓、建鼓等。丝类:琴、瑟、筑。木类:拀。匏类:笙、竽。竹类:箫。

89.我国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始于何时?如何进行?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周代。周初建立了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他承担者培养贵族子弟——世子(王和诸侯的长子)、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和学士(从平民中选出的青年)的音乐教育任务,并按一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单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