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实验龈上洁治术
- 格式:pdf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16
龈上洁治术手动操作方法
手动进行龈上洁治术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麻醉:首先,给患者施加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检查口腔:使用口腔镜和探针等工具,仔细检查患者的牙龈、牙齿和口腔状况。
3. 牙石清除:使用手动或超声波仪器,将牙齿表面的牙石和牙菌斑清除。
清理时需特别注意不要损伤牙龈组织。
4. 平滑牙根表面:通过刮舌器、手持的刮匙或超声波仪器,将牙根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5. 冲洗口腔:使用注射器或冲洗器,冲洗口腔中的残留物和杂质。
6. 教育和指导: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龈上洁治术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给予口腔卫生的建议和指导。
7. 随访:根据需要,安排患者定期复诊,以评估龈上洁治术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进一步治疗。
请注意,以上操作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同时,在进行龈上洁治术时,需要严格遵守口腔卫生和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术前准备:1.术前询问患者有无血液病史,肝炎,心脏病(是否佩戴起搏器)等传染病及其他全身情况。
2.体位:术者一般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有时也在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最适宜的位置。
3.洁治器械准备:超声波洁牙机柄,镰型及锄型洁治器工作尖,一次性口杯,吸唾管,洞巾,含漱液,双氧水,注射器,碘甘油(派力奥软膏),一次性口腔托盘,4.全口牙分为四个区段,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个区段进行洁治.避免遗漏牙面,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移动体位。
超声洁治术步骤:1.请患者口含10ml含漱液含漱1分钟,然后用清水漱口.同时术者检查手机是否喷水;工作头是否振动使喷水呈雾状。
调节水量,工作频率以达到满意的状态.2预判出血情况,在洁治前应向患者解释描述出血状况及可能。
3.将手机工作头轻轻接触牙石,工作头前部侧缘对着牙面与牙面约呈15度角,利用工作头顶端的超声振动将牙石去除,不要施过大的压力。
要不断的移动工作头,不能将工作头停留在某一点,不能将工作头垂直放于牙面。
4.大块牙石宜应用刃部较宽洁治尖,相对手机频率放大。
牙石较少分散者,宜应用较尖洁治尖,放低手机频率。
注意尤以下前牙舌侧区应使用较低频率,并间断洁治,不宜持续操作。
5特别强调,洁治时一定要有稳固的支点.如果口腔内有活动义齿请患者取下,方开始洁治。
如有固定义齿即烤瓷牙等,应使用专业洁治器,并讲述原因,包括义齿崩瓷,粘结剂脱落甚至义齿松动。
并强调洁治义齿需应用专业洁治尖,并须告诉患者相应产生的另加费用。
6。
节制过程中嘱患者漱口,将牙石漱去.7.按一定顺序去除全口牙的牙石,避免遗漏。
8。
洁治过程中,如果发现牙齿有龋坏等,松动,楔状缺损,粘膜板块状改变,牙龈萎缩,异常肿物,异常疼痛,关节弹响等非正常表现,应及时告知患者或请上级医生诊察.9。
洁治后观察牙齿各面,是否彻底洁治,遗漏者予以补充洁治,对牙面有烟斑茶渍等不宜洁治的情况,酌情与患者沟通后进行喷砂处理。
牙周病学实验实验一 龈上洁治术(4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洁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使用龈上洁治器。
2.掌握龈上洁治术。
[实验用品]1.龈上洁治器共六件。
(1)镰形器四件,前牙和后牙各两件。
前牙:一件为大弯形镰形器,一件为直角形镰形器(又称“7”字形镰形器)。
后牙:颊舌成对。
镰形器的刀刃为三个面所合成的线形刀刃,其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顶尖为一刀口,三角形两腰与底所成两个刀口,使用时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2)锄形器二件:形状象锄。
刀口是由两个面形成的线形刃,刀口两端角度不对称,其锐角一端,使用时可稍进入龈沟内刮除牙石,锄形器颊舌成对,主要用来除去小块牙石,软垢和色素。
2.磨光器:共四件。
(1)杯状刷:洁治术后,在牙面涂上磨光剂,将杯状刷安在手机上,以低速转动的打磨牙面,去除牙面残留的色素和牙菌斑,磨光牙面。
(2)橡皮杯:在杯状刷打磨后,将牙面上再涂磨光剂,有橡皮杯细磨,可使牙面高度光滑。
(3)桔木条:用桔木削尖或橡皮尖,置于手柄上,用以磨光邻面龈缘附近牙面。
(4)砂纸条:用极细的金刚砂作成砂纸条,用以打磨牙的邻面。
3.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膏或磨光砂,也可用牙膏代替。
使用时,用橡皮杯取打磨膏涂在牙面上,抛光牙面。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仿真头模高低可根据手术者高低而定,一般使术区平齐术者的肘部。
2.手术者位置 一般医生是坐在仿头模9点(钟)的位子,左手持口镜,牵引口颊,右手持洁牙器械,从右侧伸入口内。
有时医生亦可坐在仿头模12点(钟)的位子,如洁治下前牙舌侧时。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子。
一般可直观,口镜用来牵引软组织,不能直视时,则用口镜反光进行操作。
3.器械的握持法 一般采用改良握笔式,通常以无名指作支点,支点应固定在最近的邻牙上,支点要稳,避免滑动伤及软组织。
4.器械的使用方法(1)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牙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向冠方的拉力以及手腕的旋转和撬力等几个方向的合力,将整块牙石削离,切忌层层削脱。
口腔龈上洁治术操作方法口腔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见的牙周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腔龈上洁治术的操作方法。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完善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等。
医生需要获取患者的病史信息和牙周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及治疗的方案。
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口腔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卫生。
然后,开始手术操作。
首先,医生会给患者局部麻醉,以消除疼痛感。
接下来,医生会用牙科医用器械,如手术刀、牙龈分离器等,对患者的牙龈进行分离,并解剖切除病损组织。
在分离牙龈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同时,医生还需要控制出血,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分离完毕后,医生会将切除的病损组织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接下来,医生会对牙龈进行充分清洗和洁治。
医生会使用超声洁牙器、手工洁牙器等器械,清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等。
在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对牙龈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损伤。
清洁完毕后,医生会对牙周组织进行修整和整复。
根据病变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牙龈整形、牙周组织缝合等操作,以恢复口腔牙周组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术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帮助患者合理刷牙、使用牙线等。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口腔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口腔龈上洁治术时,医生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护理和随访。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硬质食物,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和损伤。
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起来,口腔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牙周治疗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对口腔牙龈进行分离、切除病损组织、清洁和修整,术后进行护理并进行随访。
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健康。
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操作规程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洁治手术,主要应用于牙周炎患者炎症控制和牙龈健康维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操作规程的1200字详细描述。
第一部分:术前准备(200字)1. 患者沟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病史和口腔状况,解释手术流程和预期结果。
2. 口腔检查:进行全面口腔检查,评估牙周状况和存在的牙龈问题。
3. 牙周测量: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齿周围牙龈的深度和牙周袋的存在情况。
4. 牙齿X光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牙齿X光检查,评估齿根和牙周骨的情况。
5. 术前准备:准备所需的洁治设备,包括超声波洁治器、洁治针头、牙渣刮器等。
第二部分:手术操作(800字)1. 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的需要,使用局部麻醉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
2. 牙石去除:使用超声波洁治器的尖头,将其放置在牙石表面,以震动和冲击的方式去除牙石。
3. 牙菌斑去除:使用超声波洁治器的侧尖头,在牙齿表面进行震动和冲击,去除牙菌斑和软垢。
4. 牙周袋清洗:将洁治针头放置在牙周袋内,使用超声波洁治器进行震动和冲击,清洗牙周袋内的污垢和细菌。
5. 平滑牙根:使用洁治针头刮除牙根表面的软垢和牙菌斑,并将牙根表面平滑,以促进龈组织的再附着。
6. 冲洗口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口腔,清除洁治过程中产生的污垢和细菌。
7. 细菌感染控制:在洁治结束后,使用抗菌药物或漱口水进行牙周袋内的细菌感染控制。
8. 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指导,包括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技巧,以及定期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术后护理(200字)1. 休息和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咀嚼坚硬食物。
2. 漱口:建议患者使用含有盐水或草本漱口水的温水进行漱口,以消除口腔中的细菌和减轻不适感。
3. 饮食建议:限制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避免刺激牙龈和口腔组织。
4. 定期复诊: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评估手术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实验二龈上洁治术【目的和要求】掌握龈上洁治器械的正确选择和正确使用,初步掌握龈上洁治术的方法及洁治后磨光技术。
【实验内容】1.实验室阶段(l)洁治器械种类的识别及选择。
(2)在模型上示教洁治术。
(3)在模型上练习洁治术2.临床阶段(1)为患者做龈上洁治术及磨光。
(2)临床示教超声洁治术。
【实验用品】1.实验室用品(1)洁治器1)各种类型洁治器:直角形、大镰刀形、弯镰刀形(牛角形)(l对)、锄形洁治器。
2)示教和练习用镰形洁治器(每人1套)。
(2)仿头模(3)带有牙石的牙模型制作:选择带有牙石的离体牙,放人阴模内的适当位置,灌制石膏模型。
或在模型中的真牙上用水门汀做出人工牙石。
2.临床阶段用品(1)口腔检查盘(包括口镜、镊子和尖探针)及口杯。
(2)各种消毒洁治器。
(3)磨光器械:磨光杯(或磨光刷)、磨光砂(磨光膏)、低速弯机头。
(4)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器、棉球敷料。
(5)超声洁牙机。
【方法和步骤]1.实验室阶段1)洁治器的结构、种类及辨认①镰形洁治器基本特征:工作端的断面为三角形(由面和两腰构成),有两个切割刃,顶端呈尖形。
镰形洁治器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面的宽窄可有不同,颈部也有不同的设计用于前牙者:有直角形、大镰刀形用于后牙者:弯镰刀形,成对,其颈部形成一定角度。
2)磨光器械及磨光剂磨光器械:常用的为橡皮磨光杯和磨光刷,安装在弯机头上使用。
磨光刷的刷毛较硬,只限用于牙冠,以免损伤牙骨质和牙龈。
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砂或磨光膏,也有的用牙膏或牙粉代替。
(2)龈上洁治术的基本操作要点1)以改良握笔法握持洁治器:将洁治器的颈部紧贴中指腹(而不是中指的侧面),示指弯曲位于中指上方,握持器械柄部,拇指腹紧贴柄的另一侧,并位于中指和示指指端之间约1/2处(图10-2),这样,拇指、示指、中指三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有利于稳固地握持器械,并能灵活转动器械的角度。
2)支点:以中指与无名指贴紧一起共同作支点,或以中指作支点。
牙周病学实验实验一 龈上洁治术(4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洁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使用龈上洁治器。
2.掌握龈上洁治术。
[实验用品]1.龈上洁治器共六件。
(1)镰形器四件,前牙和后牙各两件。
前牙:一件为大弯形镰形器,一件为直角形镰形器(又称“7”字形镰形器)。
后牙:颊舌成对。
镰形器的刀刃为三个面所合成的线形刀刃,其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顶尖为一刀口,三角形两腰与底所成两个刀口,使用时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2)锄形器二件:形状象锄。
刀口是由两个面形成的线形刃,刀口两端角度不对称,其锐角一端,使用时可稍进入龈沟内刮除牙石,锄形器颊舌成对,主要用来除去小块牙石,软垢和色素。
2.磨光器:共四件。
(1)杯状刷:洁治术后,在牙面涂上磨光剂,将杯状刷安在手机上,以低速转动的打磨牙面,去除牙面残留的色素和牙菌斑,磨光牙面。
(2)橡皮杯:在杯状刷打磨后,将牙面上再涂磨光剂,有橡皮杯细磨,可使牙面高度光滑。
(3)桔木条:用桔木削尖或橡皮尖,置于手柄上,用以磨光邻面龈缘附近牙面。
(4)砂纸条:用极细的金刚砂作成砂纸条,用以打磨牙的邻面。
3.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膏或磨光砂,也可用牙膏代替。
使用时,用橡皮杯取打磨膏涂在牙面上,抛光牙面。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仿真头模高低可根据手术者高低而定,一般使术区平齐术者的肘部。
2.手术者位置 一般医生是坐在仿头模9点(钟)的位子,左手持口镜,牵引口颊,右手持洁牙器械,从右侧伸入口内。
有时医生亦可坐在仿头模12点(钟)的位子,如洁治下前牙舌侧时。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子。
一般可直观,口镜用来牵引软组织,不能直视时,则用口镜反光进行操作。
3.器械的握持法 一般采用改良握笔式,通常以无名指作支点,支点应固定在最近的邻牙上,支点要稳,避免滑动伤及软组织。
4.器械的使用方法(1)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牙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向冠方的拉力以及手腕的旋转和撬力等几个方向的合力,将整块牙石削离,切忌层层削脱。
(2)器械的移动范围:器械工作端的移动不允许超过牙合平面。
5.洁牙术操作步骤(1)调节椅位:按先下颌后上颌的顺序调节好椅位。
(2)用0.1%的洗必泰漱口一分钟以消毒术区。
(3)安装好吸唾器。
(4)选择适宜的洁治器:先选用镰形洁治器,再使用锄形洁治器。
(5)分区洁治:全口牙分为六个区,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个区段进行洁治。
避免遗漏牙面,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改变体位。
一般先洁治下颌牙,后洁治上颌牙。
洁治时要拭去或吸去血液和唾液,使术野清楚。
(6)牙面磨光:用杯状刷,橡皮杯等蘸磨光剂磨光牙面。
(7)冲洗上药:操作完成后,以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术区,并检查有无残余牙石、牙龈损伤和渗血,如有则须作相应处理。
牙龈炎症明显时,可用0.1%的洗必泰冲洗龈袋或牙周袋,并可涂布碘甘油。
实验二 龈下刮治术(8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龈下刮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识别和使用通用龈下刮治器(un i ve r s a l cu r e tt es)和G ra cey刮治器。
2.掌握龈下刮治术。
[实验用品]1.牙周探针一支,用以探测牙周袋深度、形态和分布。
2.尖头探针一支,用以探测牙石的分布情况。
3.匙形器:(1)通用龈下刮治器(图3-1):前后牙匙形器各一对:前牙一对匙形器颈部的角度较小,后牙一对匙形器颈部的角度较大,喙与柄形成二个角度,工作端呈“匙”形,有两个刀刃。
使用时,多用外侧缘刀刃,又称低刀刃。
将匙形低刀刃贴于牙面,顺牙周袋方向0度伸入袋内,然后使刀刃与根面约成80度角置于牙石的根方,刮治呈叠瓦式进行。
图3-1通用龈下刮治器(2)G ra cey刮治器: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
共7支,均为双头成对。
最常用的是其中的4支。
外观上,与通用龈下刮治器相比,工作端有两个方向的弯曲。
工作端也呈“匙”形,有两个刀刃。
使用时,多用较长的外侧缘刀刃。
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专用——每支刮治器只适用一个或数个特定的部位和牙面。
最常用的4支:G ra cey5/6用于前牙;G ra cey 7/8用于后牙的颊舌面;G ra cey 11/12用于后牙的近中面;G ra cey 13/14用于后牙的远中面。
2)工作面与颈部偏斜呈70度角,故当颈部与牙长轴平行时,工作面即与根面成70~80度,能有效去除根面牙石(图3-2,3)。
图3-2G ra cey刮治器图3-3牙龈上镰形器与G ra cey刮治器工作端刀口的区别4.锄形器两对 呈锄形,分别用于近、远中面或颊、舌侧面的牙周袋内。
前牙近、远中面的一对,用于后牙时的为唇(颊)、舌面;前牙唇(颊)、舌侧的一对,用于后牙为近、远中面,反之亦然。
它可用于窄而深的牙周袋,使用时,将锄形器顺袋口进入,将刀刃口置于牙石底部,使器械工作颈部与牙齿长轴方向一致,保持刃部与颈部均同时与牙面接触(两点接触),然后施用冠向拉力。
注意在模型牙上不要将人工龈撕裂。
5.锉形器两对 其形如锉,一面为精细的锉齿,另一面光滑。
选择和使用同龈下锄形器。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和手术者位置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术者位置等与洁治相同。
2.探查 用牙周探针在仿头模上探牙周袋的深度、形状,用尖头探针查龈下牙石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情况。
探查时,应轻握探针使手指感觉灵敏。
3.器械的使用方法(1)器械的握持法:改良握笔式。
(2)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根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和向冠方的拉力的合力。
连续、短距离、叠瓦式运动刮除牙石。
(3)用力方向:以冠向为主。
匙形器在牙周袋较宽时,可斜向或水平向运动。
(4)器械的移动范围:器械工作端的移动不允许超过龈缘。
4.龈下洁牙术操作步骤(1)调节椅位:按先下颌后上颌的顺序调节好椅位。
(2)用0.1%的洗必泰漱口一分钟以消毒术区。
(3)安装好吸唾器。
(4)选择适宜的刮治器:先选用匙形器进行刮治。
一般从后牙颊侧远中牙周袋开始,循颊面至近中,继续向前至第一双尖牙近中根面,再刮舌侧根面;换前牙匙形器,循序刮治前牙的龈下根面。
然后用适宜的锄形器去除深袋中残存牙石,亦可按先远中、次颊面、后近中及舌侧的顺序进行,最后依次用锉形器锉光根面。
(5)分区洁治:全口牙分为六个区,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个区段进行洁治。
避免遗漏牙面,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改变体位。
一般先刮治下颌牙,后刮治上颌牙。
刮治时要拭去或吸去血液和唾液,使术野清楚。
(6)刮治完毕后要用尖探针仔细检查龈下牙石是否去尽,根面是否坚硬,若有残留,须再刮治,直至刮净为止。
(7)冲洗上药:用3%H2O2或碘氧液、0.1%的洗必泰常规冲洗牙周袋后,袋内置碘甘油。
附:牙周器械的保养与磨利法为提高洁治术,刮治术及牙周手术的工作效率,必须经常保持器械的锋锐度,学生应学习掌握器械的保养及磨利的方法。
本实验由教师示教。
[目的和要求]1.了解琢磨器械的一般原则。
2.了解锋锐器械的保养方法。
3.掌握常用牙周器械的琢磨方法。
[实验用品]1.油石(天然磨石),表面光滑平整、坚硬、细致。
使用时,须加润滑油,可用热消毒方法或高压消毒法进行消毒,用以琢磨较精细的锋锐器械。
2.水石(人工磨石),表面较油石粗糙,使用时需加水润滑,可用煮佛法或浸泡法进行消毒。
[方法和步骤]1.备好油石,滴润滑油,取拟磨的器械洗净并拭干,仔细观察器械刃口的形状,了解各种器械使用的方法,确定琢磨的方向。
2.将磨石固定在桌面上,左手握持磨石,右手握持器械,二者均需握紧,不可随意滑动,亦不可偏斜,以免使磨面刻痕或损坏器械刃口。
3.将器械紧贴在磨石面上,根据器械原有角度或斜面,以推或拉的方法进行琢磨,但切忌来回推拉而造成器械卷刃。
4.琢磨过程中,不断滴油或水,保持磨石润滑,切忌干磨,以避免产热过高,使器械变形。
5.琢磨后,应试干器械,在聚光灯下或充足的天然光下,仔细检查刃口,如刃呈一条细线,且不反光,表示刀口锋锐,或将器械按工作角度在左手拇指甲上刮动,检查刃口锋锐的程度。
器械琢磨过程参见图3-4A,B,C,D)。
ABCD图3-4 器械琢磨示意图[器械的保养法]1.器械使用后,用刷子浸服肥皂水仔细刷去器械上的污物、血迹。
2.用清水洗涤、拭干、上油。
3.器械放置时,不可重叠,特别是薄刃器械,更应小心放置,以免互相碰撞而造成缺损。
4.最好能将器械放入特制布套内,逐根分别插入,刃口向上,再分别套盖翻回盖好,卷起布套,消毒备用。
5.油石使用后,用干棉球擦干表面,再消毒备用,水石作用后,用肥皂水仔细刷洗,清水洗涤,消毒备用。
[思考题]:比较使用手用器械进行龈上洁治术与龈下刮治术在操作中有何异同。
实验三 牙龈切除术、牙周翻瓣术(8学时)(一)牙龈切除术[目的和要求] 掌握牙龈切除术的方法步骤。
[实验用品] 牙周探针一根、记号镊一只或尖头探针一根、斧形刀、柳叶刀、龈乳突刀各一对、肉芽刮治器、龈下匙形刮治器各一对、小骨锉、调拌板、注射器各一支、牙周塞治剂粉、液(丁香油)、龙胆紫药水一瓶、牙龈切除术模型、新鲜猪头颌(图3-5)。
图3-5 牙龈切除术器械[方法和步骤]1.在猪头颌上检查龈增生情况。
2.消除牙石、清洁口腔,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在实验室可免去这一步)。
3.用牙周控探针或记号镊探测牙周袋深度,并将所探测牙周袋深度在龈表面尖探针蘸紫药水刺入作上标记。
4.在手术区的一侧,用斧形刀的标记的根方约1~2mm处,与牙长轴成45度角,刀口斜向冠方,切入牙龈,一刀切至袋底硬组织上,连续切除牙周袋。
5.用柳叶刀沿切口伸向切方,利用两侧刀刃,使牙间龈组织与下层分离。
6.于牙间隙用龈乳突沿上述切口方向插入,将整个牙间乳突横断。
先切断中间,再断开两头,修整龈缘,使其恢复生理外形。
过程参见图3-6图3-6切龈术7.龈下刮治器除去残存的龈下牙石,并锉光根面。
8.压迫止血后,用裹紧湿棉纤将塞治剂于创面,塞治剂不宜过多,过厚,表面应光滑。
[注意事项] 手术中刀口与牙面成45度角,以保持牙龈的生理形态。
一刀切到底,切忌反复切割。
先断中间,后断两头,以免牙龈游离,不便切除。
(二)牙周翻瓣术(改良W i dm a n翻瓣术)[目的和要求] 掌握牙周翻瓣术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用品] 11号尖刀片、刀柄、骨膜分离器,肉芽组织刮匙一对、骨锉、缝针、缝线、针持、匙形刮治器一对、组织剪、线剪、牙周塞治剂、牙周翻瓣术及牙周缝合法模型、新鲜猪头颌(图3-7)。
图3-7牙周翻瓣术器械[方法和步骤]1.水平切口(1)内斜切口:用手术刀在术区距龈缘0.5~1mm处切入,刀与牙长轴冠方交角10~15度,一刀切到袋底,将袋内上皮及肉芽组织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