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1)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结核病的预防知识结核病的预防知识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常见于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预防知识。
一、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口鼻部分泌物中含有分枝杆菌,这些细菌会随着空气进入他人的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此外,也可能通过食品、饮水等途径进行传播。
二、加强个人卫生1.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以有效降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2.勤洗手:经常洗手可以有效预防口腔和鼻腔内细菌滋生和扩散。
3.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特别是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每天洗澡换衣服,不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三、加强营养营养不良是结核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要注重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四、接种结核菌素结核菌素是预防结核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来检测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可以提高人体对分枝杆菌的抵抗力。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感染者和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隔离措施。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部X线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
六、遵医嘱治疗如果已经被诊断为结核病感染或患者,请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隔离和治疗。
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给他人。
七、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总之,预防结核病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加强个人卫生、营养均衡、接种结核菌素、定期体检并遵医嘱治疗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宣传教育、医学科技等方面不断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为保障公众健康作出贡献。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6年版)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一)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二)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三)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一)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二)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三)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四)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一)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二)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一)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二)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三)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四)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五)肺结核可防可治。
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一)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1.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我国在各级各地疾控中心或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
二、面向目标人群(教师)的核心信息1.肺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2.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3.学校依据各级各地疾控中心或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三、面向目标人群(肺结核患者)的核心信息1.坚持完成6-8个月的全程规范治疗,9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同时也是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2.避免肺结核传播是保护家人、关爱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调查者编号:姓名:性别:1.肺结核主要通过下列哪些途径传染?(1)呼吸道(呼吸道传染病)(2)消化道(3)胎盘(4)血液(5)不知道2.您认为出现下列哪种症状,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1)头痛,眩晕(2)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3)腹痛、腹泻(4)不知道3.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应到哪儿去看病?(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3)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疾控中心结防门诊)(4)不知道4.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免费政策吗?(1)全部免费(2)部分免费(免费摄片、免费痰检、免费抗结核治疗)(3)不免费(4)不知道5.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多少个月?%都能治愈。
(1)坚持正规治疗1个月60%都能治愈(2)坚持正规治疗2个月70%都能治愈(3)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一般初治6月、复治8月)(4)坚持正规治疗12个月100%都能治愈。
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8版)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会攻击人体的肺部,但也可能感染其他部位。
肺结核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出的十大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成人死亡的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可以是轻微的或看似无关紧要的症状,例如轻微的发热、疲劳和乏力。
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咳嗽,持续咳嗽超过两周被认为是特别关注的问题。
其他症状还包括呕吐,咳痰带血,胸痛等等。
肺结核的传播肺结核可以通过接触病菌的空气传播。
结核菌是通过患者的气溶胶传播而感染其他人的。
当患者咳嗽、咳痰或说话时,会带走结核菌并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污染的空气后就会感染。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种可以降低儿童罹患结核的风险,获得保护的时间长达10余年。
已经感染结核杆菌的人接种效果不好。
避免与患者接触特别是那些患者咳嗽有血痰的症状,建议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遵循“咳嗽礼仪”,能够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勤洗手等操作能够有效控制病菌的扩散。
诊断和治疗早期的肺结核很难被诊断,因为它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疾病。
如果您有咳嗽、咳嗽超过两周,容易疲劳、瘦身,有点发热,最好去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和X光检查以确认是否患有肺结核。
目前,结核病是一种治疗周期较长的疾病,常规治疗需要持续6个月,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发现肺结核,坚持治疗可以治愈。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病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预防是关键,每个人都要定期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共同维护健康的生活。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分为面向所有人群和面向目标人群使用的核心信息。
其中“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是通用的核心信息,在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时,在通用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可根据目标人群选择相应的面向不同目标人群(政府领导、医务人员、患者、密接、流动人口和教师)使用的核心信息。
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1.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我国在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
(各地在宣传中应明确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名称和具体免费项目)二、面向目标人群的核心信息(一)面向医务人员的核心信息。
1.对咳嗽、咯痰两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2.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
3.要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二)面向肺结核患者的核心信息。
1.坚持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2.避免肺结核传播是保护家人、关爱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三)面向密切接触者的核心信息。
1.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2.如出现咳嗽、咯痰要及时就诊。
3.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四)面向流动人口的核心信息。
1.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
2.患者尽量留在居住地完成全程治疗;如必须离开,要主动告知主管医生。
3.患者返乡或到新的居住地后,要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
(五)面向教师的核心信息。
1.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2.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3.学校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附件5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一、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1.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6. 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
7. 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8.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9.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知识1. 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的主要类型。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2. 结核病的传染源来自哪里?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研究表明,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3.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
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4. 诊断肺结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有1.5万人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我们需要了解其防治的核心信息。
一、结核病的症状结核病主要侵犯肺部,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发热、疲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在结核病晚期还会出现气短、胸痛和咯血等症状。
因此,对于有这些症状的人,应建议其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结核病的预防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由活结核分枝杆菌制备的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在儿童时期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
2. 饮食均衡:合理饮食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例如,经常洗手、避免咳嗽时对着他人、常开窗通风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三、结核病的治疗结核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和治愈。
常见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四、结核病的控制结核病控制的重点包括早期检测、早期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
对于已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应建议其积极接受治疗,并妥善控制病情。
同时,对于和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需要进行随访和检测,确保其病情得以控制和治愈。
总之,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及积极推广卡介苗接种和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我们可以逐步控制和治愈结核病,让全球人类免于这个疾病的困扰。
结核病防治宣传知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肺部以及其他器官。
为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宣传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宣传知识:1. 了解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2. 保持良好卫生惯: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
定期洗手,生活环境的清洁,饮食卫生等都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
定期洗手,生活环境的清洁,饮食卫生等都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3. 及时就医:如果有疑似结核病的症状,如长期咳嗽、咳痰等,请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你的病情。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关键。
及时就医:如果有疑似结核病的症状,如长期咳嗽、咳痰等,请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你的病情。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关键。
4. 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对于被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循规蹈矩地完成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对于被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循规蹈矩地完成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5. 预防结核病传播: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在密闭的环境中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是很重要的。
使用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和开窗通风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结核病传播: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在密闭的环境中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是很重要的。
使用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和开窗通风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6. 加强宣传教育: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加强公众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
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途径,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治知识。
加强宣传教育: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加强公众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
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途径,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治知识。
肺结核宣传资料[5篇材料]第一篇:肺结核宣传资料肺结核防治常识 1什么是肺结核病?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为“肺痨”。
2肺结核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价播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结核菌的痰液变成飞沫散播到空气中,正常人吸入后,结核菌便有机会在肺部繁殖,使肺部感染。
3肺结核有什么症状?当您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有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此外还常伴有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4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做什么检查?应进行拍摄X线胸片、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
5肺结核能不能治愈?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没有按照正规治疗方案进行规则用药或病情未愈而自行停药的病人,会使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使病情恶化,形成难治肺结核,病情严重可引起死亡。
6如何预防肺结核的传染?首先是肺结核病人要及早的正规治疗,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要避开他人,在公众场合可佩戴口罩,此外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第二篇:肺结核的宣传资料(一)历史上结核病所造成的危害结核病是一种与贫穷落后连在一起的古老疾病,人类与结核的斗争史至少有两千多年,结核病在文明起源较早的国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埃及在发掘坟墓时,发现有五具木乃伊有胸椎结核和结核钙化灶,希腊于公元前就阐述了将结核病人搬迁到寺院或山区,加强营养、喝鲜牛奶等。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当时把结核病称之为白色瘟疫。
在欧洲,一些知名的艺术家、文学家患结核病之后遭遇十分凄惨,如波兰大作曲家肖邦、英国小说家布朗蒂(《呼啸山庄》、《简爱》的作者)、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茶花女》作者小仲马等30多位知名人士均死于结核病。
我国约于公元前1066-220年东周战国时代,在《内经》中有描述结核病晚期症状的记载。
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一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一】1、什么是肺结核病肺结核病俗称“肺痨”“痨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对个人和家庭都有极大的危害。
得了肺结核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给他人。
2、肺结核病有哪些表现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食欲不振、消瘦、午后潮热、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是连续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应及时到县结核病防治所诊治。
3、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应该怎么办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病的患者、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及时到县结核病防治所接受相应检查。
4、确诊得了肺结核病怎么办凡经照片、查痰等检查最终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到县结核病防治所办理相关手续,根据国家政策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
5、肺结核病该怎样治疗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结核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
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不间断服药6个月以上,绝大多数都是能够治好的。
6、肺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定一要规则服药,不能私自停药,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二要注意休息,特别是咯血病人应卧床休息。
三要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四要严禁烟酒,注意防寒保暖。
五要定期复查,掌握治疗效果。
六要全面保护肝脏,开展肝肾功能检查和复查。
7、树立战胜肺结核病的正确观念。
①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有利于结核病的康复。
②肺结核病一定要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正规治疗,不要乱投医、乱吃药。
③接受正规治疗2-3周后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
8、国家对肺结核病有哪些相关政策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①免费治疗的范围:国家统一方案确定的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部位为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结核病的传染性强,且易于发生传播,因此,对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1.空气传播:结核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活动时,会将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这些分枝杆菌会随着空气飘散到周围环境中,其他人吸入这些分枝杆菌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2.食物传播: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通过食物传播,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活动时,将分枝杆菌排出体外,然后污染了食物或饮用水,其他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3.接触传播:结核病患者的皮肤、血液、尿液等体液中也可能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如果其他人接触到这些体液,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二、结核病的预防措施结核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勤换衣服,尽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2.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结核病患者在室内活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活动。
3.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了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确诊为结核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三、结核病的治疗方法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个月以上,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不得随意停药。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结核病合并严重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
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一、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6.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
7.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8.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9.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知识1.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的主要类型。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2.结核病的传染源来自哪里?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研究表明,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3.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
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4.诊断肺结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可侵袭多种脏器,以肺多见。
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如下:一、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三、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四、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五、坚持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六、对于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要注意通风和个人防护。
七、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八、肺结核是我国依法防治的重大疾病。
九、及时为出生24小时以内的新生儿注射卡介苗。
十、结核病患者应到定点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释义:一、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每天有3600人发生肺结核,每天有360人因肺结核死亡。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进行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咳嗽不对人,注意用手、纸巾遮挡飞沫。
三、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勤洗手,多通风,阻断传播途径,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强身健体,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防御力,预防肺结核。
四、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肺结核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咳嗽、咳痰、甚至咯血,当个人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应当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并及时就诊。
医护人员也应当警惕,并给与病人相应检查。
五、坚持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全程按医嘱完成规范肺结核的治疗,避免因间断服药或过量服药造成耐药,更应避免擅自停药而造成病情反复。
六、对于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要注意通风和个人防护。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如病人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应当注意房间通风,在与患者接触期间应当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等。
七、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培训要点结核病,又称为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传染性强、危害极大的慢性疾病,其经典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和体重减轻。
结核病不仅是健康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为了防治结核病,加强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培训显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培训的要点。
一、结核病的基础知识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需要了解严重结核病传染病的定义、病原体、流行情况、病名、临床表现和治疗。
在培训过程中,要向乡村医生介绍结核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的国家标准。
二、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注射卡介苗。
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应该了解该预防措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向患者提供充分的预防方案。
此外,乡村医生应该推广结核病的卫生教育和普及知识,以便患者能够了解结核病的危害,和学习如何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三、结核病诊断早期的结核病诊断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大大改善病人的生存和治疗成果。
因此,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需要了解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在培训过程中,乡村医生应该了解针对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学习如何组织结核病防治工作。
四、结核病治疗结核病治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采用常规治疗,通常持续六个月,最常见的药物是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第二个阶段是全责任治疗,时间通常是九个月,最常用的药物是异烟肼和利福平。
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应考虑如何有效地传达这些信息,并帮助患者遵守医疗处方和指示。
五、结核病疫苗接种结核病疫苗接种可以神奇地预防这种疾病。
结核杆菌菌株甲-巨实总苗是适用于儿童的一种疫苗,但获得这种疫苗在不同地区不同。
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需要了解如何向患者传达合适的疫苗接种时机、接种方法和剂量参考,以及多次接种后的相应安全措施。
六、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需要持续的医疗干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营养和休息,确保身体健康。
结核病防治乡村医生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患者。
此外,需要学习如何评估患者是否合适参加社区结核病防治计划,并监督患者治疗计划实施的条件和有效性。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2016年版)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1.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2.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3.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1.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2.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北院结核病门诊)就诊。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肺结核可防可治。
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1.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2.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
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3.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
病人一旦发生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