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526.10 KB
- 文档页数:3
门静脉CT检查技术门静脉是机体营养物质的来源,肠道吸收的营养通过门静脉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再经过肝脏的代谢将有用的物质转化为糖、脂肪和蛋白质;食物、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经过门静脉的血到达肝脏后,通过肝脏解毒,把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进行处理;门静脉是肝脏重要血供的来源,肝脏百分之二十五的血供来自于肝动脉,百分之七十五的血供来自于门静脉。
所以门静脉对于机体功能和代谢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当门静脉出现问题时,CT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关于门静脉的CT检查:一、门静脉的重要作用有哪些1、运输营养物质:门静脉没有静脉瓣,两端都属于毛细血管网,一端是进入肝脏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来源于胃肠道的毛细血管网,所以在机体摄入食物后,营养物质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运输后的营养物质在肝脏进行合成加工,如血糖、蛋白质、氨基酸、激素等;2、运输毒性物质:包括食物中所含有毒素,或者药物毒性物质,可经毛细血管网进入门静脉,运输进入到肝脏进行解毒,再通过肝后方的肝静脉回流,将代谢废物带回到心脏,进而输送到肾脏,从而排出体外;3、运输肝生成的新物质:肝脏可以将类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A,通过门静脉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发挥作用。
另外肝脏还负责合成白蛋白,也需要通过门静脉送达全身,起到维持身体渗透压的作用。
二、常见门静脉病变的CT检查(一)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是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肝硬化是引起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门静脉血栓形成、心衰等也会引起门静脉高压,患者会出现脾大、腹水、门脉高压性胃病等临床表现,静脉高压的患者还会伴有贫血、发热、呼吸困难、心悸、尿少、水肿等肝外症状。
患者可以进行影像学检查比如CT,CT的诊断标准主要是通过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反应门静脉压力,一般当门静脉的直径超过13mm,或者是脾静脉的直径超过10mm的时候,会认为存在门静脉高压,从而确定门静脉高压的诊断。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及诊断概述门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指的是在肝门区域的门静脉内形成血栓。
这种疾病会导致门脉高压及肝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章将详细说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表现门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出多样化的症状,取决于血栓的位置、形态和范围,以及它导致的门脉高压的程度。
以下是门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表现:1.腹痛和腹胀:腹痛可能是门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在脾脏、肝脏和肠道淤血时。
腹胀也是常见的症状,由于门脉高压引起的腹部腹腔膨胀。
2.食欲减退和消瘦: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肝功能不全,肝脏合成和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3.脾大:由于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脾脏淤血,脾脏可能会显著增大,甚至越过肋缘。
4.腹部静脉曲张: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门脉高压,使得腹部静脉扩张,形成静脉曲张,这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体征。
5.腹水: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门脉高压会引起腹水的积聚,造成腹部胀满和腹胀。
6.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门脉高压使得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易于破裂导致消化道出血。
7.其他症状:门静脉血栓形成还可能伴随着黄疸、面部、颈部和上肢的水肿等症状。
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
1. 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症状:这些症状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临床表现。
•脾大: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脾脏淤血导致脾脏增大。
•腹水:腹水的存在提示门脉高压,可能由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
•腹部静脉曲张: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触及到腹部腹壁表面的静脉曲张。
•出血倾向:消化道出血常见于门静脉血栓形成。
2. 影像学检查•超声波:超声波检查是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方法之一。
超声波能够显示门静脉的血流情况以及血栓的位置、形态和范围。
•CT扫描:CT扫描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门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栓情况,并帮助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图文并茂一起了解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导语:门静脉系统是肝的机能血管集合的统称,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收集了消化道、脾、胰、胆囊的血液,携带丰富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脏,除作为肝本身的代谢能源外,还合成新的物质,供给全身组织的需要。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学检查。
超声沿肋下缘纵行扫描和上腹横向扫描是十分必要的(图10.22)。
扫描通常可见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正常脾静脉则难以见到。
门静脉粗大提示门脉高压,但无诊断价值。
如见到侧支循环,证实存在门静脉高压。
门脉血栓的形成能被精确地诊断出来,有时也可见腔内回声。
多普勒超声该检查可显示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解剖结构。
专家会提供满意的结果。
在肥胖的人身上不易看到缩小的硬化肝脏。
彩色多普勒能提高显现率(图10.23)。
多普勒超声能像血管造影一样精确显示门静脉堵塞。
图10.23 肝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动脉呈红色,门静脉呈蓝色。
多普勒超声显示8.3%的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有自发的离肝血流。
它的出现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肝性脑病有关。
如果血流测定是向肝性的,则曲张静脉出血的可能性很大。
可见肝内门静脉异常,这对手术患者重要。
彩色多普勒对外科分流和TIPS来说,是证实门-体分流和血流方向的好方法,也能确定肝内门-体分流。
彩色多普勒对疑似柏-查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帮助。
由于肝动脉较肝静脉的形态小且不易定位,因此可采用复式多普勒(duplexDoppler)超声探查肝移植后的肝动脉是否闭合。
彩色多普勒在过去被用于测定门脉血流。
随着门脉横截面积的增加,门静脉血流速度也成倍地增长(图10.24),但是在探测时,尤其在血流速率的测定方面容易出错。
该方法在测量门脉血流的速度、大小、急性变化时有用,而不是在监测慢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时。
门静脉血流速率与是否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的程度相关。
在肝硬化时门脉血流速率逐渐降低,门脉高压时则低于16cm/s。
门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形成(P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
门静脉血栓可造成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是导致肝前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门静脉血栓性阻塞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
单纯的肝外门静脉阻塞则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
(一)辅助检查1. 多普勒超声2. CT(二)治疗原则1. 抗凝治疗、溶栓治疗。
3. 介入及手术治疗。
4.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
5. 肠切除。
(三)术前护理1. 体位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以免血栓脱落。
2.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症状,如有提示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立即给予平卧,高流量吸氧,并通知医生积极抢救。
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
3. 药物护理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情况,每周查血常规、凝血时间。
4. 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低脂、无渣饮食。
避免进食过热、粗糙、干硬、带刺、渣、油炸以及辛辣食物。
禁烟酒,少喝咖啡,浓茶。
5. 按血管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四)术后护理1. 执行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 体位全麻术后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3.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尿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4. 药物护理继续应用抗感染、溶栓、抗凝、祛聚等方法治疗。
药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避免碰撞及摔倒,用软毛牙刷刷牙。
5. 饮食护理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可流食,并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或软食。
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肠坏死: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肝功能障碍:术后密切监护肝功能,观察皮肤大小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与相应处理。
(五)出院指导1.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低脂、无渣饮食。
2. 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口服抗凝药,每周复查凝血时间,用药期间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情况。
CT鉴别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T鉴别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门静脉血栓与50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
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
结果 50例门静脉血栓患者中,42例(84.00%)血栓位于门静脉主干。
栓子出现高密度影15例(30.00%)、中等密度26例(52.00%)、低密度9例(18.00%)。
栓子完全栓塞8例(16.00%)、偏心栓塞42例(84.00%)。
50例癌栓CT平扫低密度30例(60.00%);门静脉管腔直径增粗40例(80.00%)。
癌栓完全栓塞49例(98.00%)。
癌栓在门静脉右支30例(60.00%)、左支12例(24.00%)、主干5例(10.00%),肠系膜上静脉3例(6.00%)。
结论门静脉血栓与癌栓在密度、强化、栓塞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CT可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CT;门静脉血栓;癌栓肝门静脉系的解剖结构复杂,形成栓子风险较高[1]。
门静脉的栓子可出现在癌栓中,也可见于血栓中。
门静脉癌栓可促进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同时参与肝癌术后复发及肝内转移过程,直接影响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2]。
因此,明确诊断两种栓子,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观察门静脉血栓及癌栓的CT特征,促进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门静脉血栓与50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
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
1.2 检查方法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螺旋CT(西门子)进行检查,检查前指导患者口服500 mL造影剂(碘海醇(1.5~2.0%)),强化胃肠道充盈度,扫描范围为膈平面至盆腔耻骨联合,平扫结束后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75~100 mL碘海醇,速度2.5~3.0 mL/s,参数:床速7.5 mm/s、螺距1.5 mm,层厚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500 mA,药物注射后25~30 s、60~65 s,进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125~180 s后进行延迟扫描。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门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门静脉血栓的诊断情况及使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确诊的38例门静脉血栓患者行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平扫与增强扫描后的诊断结果。
结果:门静脉血栓11例中合并肠系膜静脉栓塞6例,合并脾静脉栓塞3例,脾静脉栓塞2例,可见血管壁不同程度的增厚。
门静脉瘤栓分布在门静脉主干10例。
左、右支瘤栓各4例、3例。
左右支均有瘤栓1例,主干伴左右支瘤栓1例。
CT管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与转移。
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8例,其中4例患者合并侧支循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与狭窄。
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能准确有效的在门静脉早期展现出门静脉血栓立体图像,有利于后续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门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88-02Diagnostic value of 64-MDCT angiography on PVTZhang Huaihai.People’s Hospita l of Dazhou District Sichuan Province Medical ImagingDivision Dazhou Sichuan 635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condi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64-MDCT angiography on PVT. Methods 38 cases with PVT given 64-MDCT angiography plain scan and 64-MDCT angiograph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Of 11 cases with PVT, 6 cases combined with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3 cases combined with spleen vein embolism, 2 cases combined with spleen vein embolism, different levels of incrassation could be seen. There were 10 cases of portal thrombus distributed in main portal vein. Left and right tumor emboli were 4 cases and 3 cases. Left and right all had 1 case of tumor emboli, main combined with left andright tumor emboli 1 case. CT lumen had varying degrees of filling-defect and transfer.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4 cases of them combined with collateral circulation,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vasodilation and narrow. Conclusion 64-MDCT angiography can exhibit PVT stereo image efficiently and is benefit for follow up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 64-MDCT; CT angiography; PVT门静脉血栓(haosibeide,PVT)是指在门静脉的一端或周围形成静脉血栓的阻塞性病症。
CT 对门静脉系血栓与癌栓的诊断鉴别王和平,刘金贵(长沙市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410005)[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的CT 表现特征及其与癌栓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CT 证实的8例门静脉血栓,10例肝癌併门静脉癌栓影像.结果8例门静脉血栓中,血栓位于门静脉主干4例,门静脉右主分支受累4例,左主分支受累3例,合併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和脾静脉近端血栓5例.结论根据血栓的位置,形态等特征,CT 能正确地诊断,并能与癌栓鉴别.[关键词]门静脉血栓;血栓;癌栓;肝硬化;计算机CT[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06(2011)06-0129-04Differ ent ial Diagnosis of Thr ombus in Por t al Vein Syst em fr om Cancer Embolus by CTWANG He -ping ,LIU Jin -gui(Dept.of Radiology ,The 1st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Changsha Hunan 41000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images of thrombus in portal vein and describe its features andsummarize further discrimination with cancer embolus .Method Eight portal vein thrombus cases and ten liver cancer cases confirmed by therapy and with C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 In eight cases of thrombus embolism ,four cases occurred in trunk vein ,four cases in right branch ,three cases in left branch ,five cases in spleeny vein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position and shapes features of thrombus ,C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the portal vein embolism and cancer embolus.[Key words ]Portal vein thrombus ;Thrombosis ;Cancer embolus ;Liver cirrhosis ;CT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6):129~132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CN 53-1049/R[作者简介]王和平(1961~),男,湖南长沙市人,在职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诊断临床工作.门静脉系统血栓临床较少见,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本症往往由放射科医生首先发现,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广泛运用,发现其病例较前增多,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则不少见,正确认识两者临床、病理和影像特点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1999年10月至2011年1月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门静脉系统血栓病例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6~77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有食欲下降,乏力、恶心、腹痛、腹胀,或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偶然发现.8例病例中4例患者有肝硬化病史,2例合并脾栓塞.2例有胆囊手术史.1例患骨髓异常增生增合征.另外收集10例较完整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例作影像对比分析.1.2CT 扫描方法采用Siemens Emotion duo 螺旋CT 扫描仪,所第32卷昆明医学院学报130有病例CT检查前均口服1.5%~2%碘海醇造影剂500mL充盈胃肠道,先做定位像,扫描范围为两膈平面至盆腔耻骨联合水平,平扫后行常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碘海醇75~100mL.经前臂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为2.5~3.0mL/s,扫描参数,床速7.5mm/s,螺距1.5,层厚5mm,管电压130KV,管电流200~550 mA,注药后25~30s,50~65s分别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120~180s后行延迟扫描.2结果2.1血栓的位置8例门静脉血栓平扫发现2例可疑,增强CT 8例确诊,显示率100%,95%可信区间为63.06%~100.00%.4例血栓位于门静脉右支的主支,3例位于左支主干,4例位于门静脉主干,其中5例合併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和脾静脉近端血栓.2.2血栓的CT表现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CT平扫表现为静脉管腔内呈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CT平扫为阴性).增强CT扫描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呈新月形充盈缺损或不规则充盈缺损,完全栓塞时静脉不显示.延迟CT扫描血栓不增强或轻度边缘强化,合併肠系膜血栓形成时,可见从门静脉至肠系膜上静脉管腔内连续层面出现新月形充盈缺损.2.3血栓的间接征象可显示门静脉和脾静脉明显扩张,本组病例脾静脉主干直径最宽达27.4mm,脾动静脉管璧钙化,肝脏轮廓凹凸不平,各叶比例失调,脾脏明显增大,2例合并脾栓塞,胃底和脾门血管曲张,腹腔积液,肠壁增厚,出血,肠腔积液,积气,胆囊扩大,胆囊壁坛厚,胆囊结石,肾结石.2.4癌栓表现受累门静脉管腔扩张,管壁不光滑,管腔内可见癌栓结节.肝脏有原发病变.2.5门静脉血栓病例8例门静脉血栓病例有3例随访1~8月,1例3周内检查4次CT,经溶栓治疗后血栓有缩小,脾梗死范围有缩小.1例8个月后复查发现脾脏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影,血栓大小无变化.另1例死亡.3讨论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病因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腹膜腔感染、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先天性静脉畸形和内皮细胞损伤等几方面因素.25%~30%的门静脉血栓病例继发于肝硬化,本组病例肝硬化占50%.肝硬化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流速度缓慢,最终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随着肝硬化病程的进程,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肝脏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步应用增多,门静脉血栓在肝移植术后的发生率有增加.消化道大部分血液经门静脉回流肝脏,所以胃肠道、胆和胰腺等的炎症容易累及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继发血栓形成[1,2].3.1门静脉系统血栓的CT表现门静脉系统血栓的CT表现(1)平扫CT,门静脉直径可以正常,也可以增宽.(2)门静脉管腔内密度可呈低密度影或等密度影.故平扫CT 检查可漏诊.静脉内血栓一般呈新月形,也可呈结节状,团状阴影,位置固定(见图1图2).高密度血栓,常提示血栓形成在10d以内,在早期CT诊断中价值较高.(3)增强CT扫描,门静脉期对观察门静脉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可见门静脉管腔内恒定充盈缺损,无论在横断面还是三维重建上都能清楚观察,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内呈新月形充盈缺损或类圆形充盈缺损(见图3),完全梗塞时其远端静脉不显示.延迟CT扫描血栓不增强或轻度边缘强化,合併肠系膜血栓形成时,可见从门静脉至肠系膜上静脉管腔内连续层面出现新月形充盈缺损,清楚显示附血栓位置、数目、累及范围和狭窄程度.(4)并发征象,肠壁水肿增厚,可以呈靶征,肠出血(见图4).腹腔积液,肠系膜淤血肿胀,脾梗死以及肝硬化等改变[3,4].3.2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鉴别诊断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鉴别诊断:(1)门静脉血栓与继发转移性门静脉癌栓病变位置:血栓栓塞的常见部位依次为主干、右支、左支,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以门静脉主干所占比例最高达83%.癌栓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右支、左支、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癌栓位置与癌灶部图1血栓病例.门静脉主干明显增粗,其后壁可见边缘光滑的低密度新月型充盈缺损血栓Fig.1Por t al vein t hr ombus case,t he main por t alvein was t hickened significant ly,and t hr om-bus was found in t he post er iorwall图2血栓病例.门静脉主干可见不规则形态充盈缺损,脾静脉显示不清,脾脏可见低密度楔形脾梗死Fig.2Por t al vein t hr ombus case ,unr egular fillingdefect s was found in t he main por t alvein图4血栓病例.盲肠区肠壁明显增厚,周围可见少量积液,肠壁可见高高密度影,提示肠壁坏死出血,脾增大,脾脏下极可见梗死灶Fig.4Por t al vein t hr ombus case,t he cecum wall wast hickened significant ly王和平,等.CT 对门静脉系血栓与癌栓的诊断鉴别131第6期图3门静脉期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前壁可见新月形低密度血栓影,脾脏明显增大Fig.3Cr escent low-densit y t hr ombus was found int he ant er ior wall of super ior mesent er ic vein位有明显的对应性,右前叶肝癌主要使门脉右前支受累,右后叶肝癌主要使门脉右后支受累,左叶肝癌主要使门脉左支受累,癌栓出进一步逆血流方向蔓延生长,侵犯主支,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栓塞几乎都伴有主干栓塞,独立于主干而出现栓塞很少见.(2)血栓与癌栓影像:血栓栓塞通常在平扫时与主动脉比较常呈低密度或等密度,新鲜栓子浓度较高,而癌栓常呈低密度.这是由于二者组织成分有很大差异,血栓中组织成分为纤维机化并有钙盐沉着,故密度显于较高.而癌栓内为大量的活性肿瘤组织而纤维组织相对较少,故密度显示较低.血栓多为偏心性栓塞,附壁血栓形成后,血栓可沿血流方向进一步蔓延,但往往是沿管壁爬行,并且由于血栓周围通畅血流冲刷作用,血栓游离缘往往是较光滑的,故在增强扫描后显示新月形充盈缺损.血管壁外缘和血栓内缘尚光整,这是典型的门静脉主干血栓的表现.癌栓多为完全性栓塞,由于相邻肝叶肿瘤侵犯相应门静脉分支并不断繁殖生长,等到完全充盈管腔后继续向下逆流生长蔓延,并进一步增大.瘤块强化不均,密度低于变窄静脉管腔,管腔内有造影剂,呈毛糙的高密度新月形,并有挤压移位表现.(3)受累门静脉管腔改变,血栓栓塞时,由于栓塞往往是不完全的因此很少出现受累管腔局部扩张,而大多数出现的管腔扩张是因为门静脉高压引起门静脉系统广泛扩张,管壁多未受侵犯而表现出血管壁光滑连续,无外突结节.而在癌栓中(见图5),血管往往因为癌栓的膨胀性生长而扩张,并图5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门静脉扩张,外缘轮廓不清,静脉腔狭窄呈新月形高密度,腔内可见肿块充盈缺损,门静脉有移位Fig.5Liver cancer ,cancer embolus was found in t hemain por t alvei且由于血管壁受侵或血管内癌栓膨胀性生长对管腔造成的压迫,栓塞的血管壁可以不光滑连续,形成外突结节.在门静脉癌栓中,部分病例可以见到受累门静脉血管壁强化,其强化特点为在门静脉期表现出血管壁粗细不均线状,波浪状或花边状强化.这可能由于癌肿侵犯血管壁后,在受累血管壁内形成新生的肿瘤血管,而这些血管常常在增强后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而显示.(4)邻近脏器和血管表现:血栓多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而形成,侧支循环多为食管胃丛,脾丛为主.而癌栓门脉阻塞情况较重,可出现较独特的肝外侧支循环的改变,如胆囊周围丛与胆管周围丛.此外,癌栓常出现动-门脉瘘,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此征象为肿瘤破坏血管的第32卷昆明医学院学报132直接证据,有明显的特异性,故只要发现有栓子周围有动-门脉瘘,应首先考虑癌栓存在的可能,结合肝脏肿块影和强化特征鉴别并不难[5-7].腹部增强CT 特别强调三期扫描对门静脉病变的重要诊断意义,尤其是在门静脉期仔细观察门静脉管腔直径,管腔密度、分支表现和邻近脏器情况,并结合临床病史,做出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指导病人治疗和介入术前评估.[参考文献][1]姚戈冰,鲁建国.门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及诊治[J ].肝胆外科杂志,2009,17(2):151.[2]王晶桐,赵慧颖,刘玉兰.门静脉血栓[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10):386-389.[3]李玉林,于昭,程亚宝.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3):381-384.[4]朱玉春,王建良,周伟,等.64层螺旋CT 对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8):1077-1079.[5]叶慧义,于平年,马林,等.M RI 诊断门静脉血栓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4):251.[6]方施华,项楠,范应方,等.64层螺旋CT 门静脉三维成像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0):919.[7]吴恒,寿毅.门静脉血栓的CT 表现及鉴别诊断[J ].上海医学影像,2004,13(4):296-298.(2011-04-12收稿)。
组合为64×0.625mm,螺距为1.375:1。
应用SmartPrep技术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在腹腔干水平探测对比剂浓度,较平扫升高100HU以上时启动动脉期扫描,门脉早期延迟时间设定为50s,门脉晚期延迟75~80s。
数据采集后以标准算法重建,重建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在AW4.3工作站后处理,依次以最大密度投影法(n,班amumintensityprojection,M口)、容积成像法(“.ulmrendering,、佩)和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re—formation,rvwrt)进行CTA重建成像,结合多角度旋转和切割功能充分显示病变。
图像分析: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原始及重组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门静脉主干、分支的栓子形态和密度、管腔大小、通畅度、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
2结果本组病例动脉期及门脉期均行血管三维重建。
MPR能直观多角度显示门静脉栓塞整体形态、范围及管腔变形程度。
门静脉内癌栓47例,其中表现为门静脉管腔增宽20例,门静脉受压、变细、移位9例,19例内局限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图1),完全阻塞型为28例。
47例癌栓发生在右支26例,左支1l例,主干9例,肠系膜上静脉1例,主干阻塞周围见侧支循环血管。
10例良性血栓中,门静脉管腔无扩张和狭窄(图2)。
MIP及VR能清楚显示门脉的栓子形态、门静脉周围组织侵犯和侧支血管(图3—6)。
47例门静脉癌栓动脉期MIP及VR见肝动脉供血可见条状、点状强化血管影,全部癌栓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轻或无强化;10例良性血栓中,血栓发生予主干6例,右支1例,左支1例,肠系膜上静脉2例。
栓子为偏心栓塞8例,完全栓塞2例。
门静脉管壁连续光滑,均未出现管壁强化。
3讨论门脉血栓为良性门脉栓塞,可继发出现于多种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为肝硬化、脾切术后、肝癌、胆道术后等,而门脉癌栓为恶性门脉栓塞,总是继发于肝癌出现,以往将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左右支受累视为手术的禁忌症,同时侵犯主干亦为栓塞的禁忌症[1,2J。
门静脉血栓形成疾病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thrombosis,PT)可发生于门静脉的任何一段,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可造成门静脉堵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是导致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疾病。
临床较为少见。
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水平的提高,病例报告数日渐增多,病因可能与全身或局部感染及门静脉淤血有关,还可见于肝胆术后和脾切除术后,临床上仍有半数以上的病例找不到病因。
门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依据部位可分肝内和肝外,依据发病状况可分急性和慢性,临床上以继发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相对多见,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肝外门静脉堵塞多继发于肝内型的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其轻重打算于血栓形成的部位、急缓、范围和栓塞的程度,单纯的肝外门静脉堵塞最突出的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因本病无特征性表现,临床上很简单误诊。
病因门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发病缘由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简单,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缘由不明性等。
25%~30%的成人门静脉血栓病例继发于肝硬化。
婴幼儿门静脉血栓多继发于先天性门静脉闭锁、脐静脉脓毒血症、阑尾炎等。
PT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多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国外报道372例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觉四周静脉炎、腹腔炎症性疾病、腹部大手术与门静脉高压是发生的主要因素,且以脾切除术后为常见。
局部因素在PT形成的危急因素中占40%,局部因素的存在促进了门静脉血栓的形成,这些局部因素主要分4类:局部感染灶、门静脉系统损伤、腹腔肿瘤和肝硬化,临床上以肝硬化伴发PT为最多。
PT还可见于妊娠(特殊是子痫患者)、口服避孕药和引起门静脉淤血的患者(如肝静脉堵塞、慢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有学者认为至少有1/3的PT患者是多种危急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㊃专题研究㊃∗通讯作者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CT 鉴别及影像学特征分析CT Differentiation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rtal Vein Thrombus and Cancer Thrombus胡彦军(Hu Yan-jun )1,杨秋菊(Yang Qiu-ju )2,张龙虎(Zhang Long-hu )3∗(1.陕西省城固县医院放射科,汉中,723200;2.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汉中,72320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医学影像科,西安,710089;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Hospital of Chenggu County ,Hanzhong ,723200,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 ,The second people s Hospital of Chenggu County ,Hanzhong ,723200,China ;3.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East Colleg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 an ,710089,China )摘㊀要:㊀目的㊀观察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CT 影像学表现,以提升两者临床鉴别诊断效率㊂方法㊀采集2016.8~2018.6期间经临床与病理检查确诊为门静脉血栓的与癌栓患者资料,样本入选量分别为30例与20例,均进行螺旋CT 检查,分析并比较影像学特征㊂结果㊀20例癌栓平扫低密度12例(60.0%),癌栓完全性栓塞19例(95.0%),门静脉管腔直径增粗16例(80.0%),附栓管壁粗糙㊁血管壁强化㊁癌栓有强化14例(70.0%);30例门静脉血栓中,血栓处于门静脉主干25例(83.3%),门静脉左㊁右主分支受累分别为15例(50.0%)㊁14例(46.7%);栓子出现高㊁等㊁低密度分别为10例㊁16例㊁4例;栓子完全栓塞5例(16.7%)㊁偏心栓塞25例(83.3%);门静脉管腔直径增粗8例(26.7%);所有患者附栓管壁光滑,位出现管壁及血栓强化情况㊂结论㊀门静脉血栓与癌栓在密度㊁强化㊁栓塞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CT 能提升疾病临床诊断正确率㊂关键词:㊀门静脉血栓;癌栓;螺旋CT;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6213(2020)04-0649-02㊀㊀肝门静脉系的解剖结构特殊,形成栓子风险较高㊂门静脉的栓子可出现在癌栓中,亦可出现在血栓中㊂门静脉癌栓可促进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还参与肝癌术后复发和肝内外转移过程,直接影响肝癌临床治疗效果[1]㊂故此,正确诊断两种不同病理性质的栓子,对提升临床疗效㊁改善预后具有深远意义㊂本文观察门静脉血栓和癌栓的CT 特征,以促进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现报告于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收集我院2016.8~2018.6收治的30例门静脉血栓(良性栓塞)与20例门静脉癌栓(恶性栓塞)患者资料㊂门静脉血栓中7例经尸检证实,23例经溶栓抗凝治疗证实㊂男17例,女13例;年龄3~76(55.7ʃ2.0)岁㊂癌栓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㊂1.2㊀检查方法㊀50例患者均接受腹部螺旋CT 扫描[2]㊂选用Siemens Emotion duo 螺旋CT 扫描仪,所有病例在CT 检查之前均口服500mL 1.5~2.0%碘海醇造影剂,以强化胃肠道充盈度,先做定位像,扫描范畴是两膈平面到盆腔耻骨联合水平,平扫结束后予以常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造影剂为75~100ml 碘海醇,经由前臂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2.5~3.0mL /s,主要扫描参数:床速7.5mm /s㊁螺距1.5㊁层厚5mm㊁管电压120KV㊁管电流250~500mA,药物注射后25~30s㊁60~65s 分别进行动脉期与静脉期扫描,125~180s 后进行延迟扫描㊂1.3㊀图像分析㊀组织2名具有丰富肝病临床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在工作站图像处理器上共同阅读影像片,分析门静脉栓塞的所处位置㊁栓子的CT 表征㊁附栓管腔㊁管壁表现等㊂门静脉管腔增粗的评价标准[3]:门静脉主干>13mm,主干直径明显小于分支或主干和分支粗细比例不协调㊂2㊀结㊀㊀果30例门静脉血栓中,血栓处于门静脉主干25例㊃946㊃㊀血栓与止血学2020年第26卷第4期(83.3%),门静脉左㊁右主分支受累分别为15例(50.0%)㊁14例(46.7%),脾静静脉肠系膜上静脉1例(3.3%):栓子出现高㊁等㊁低密度分别为10例㊁16例㊁4例,占33.3%㊁53.3%㊁13.4%;栓子完全栓塞5例(16.7%)㊁偏心栓塞25例(83.3%);门静脉管腔直径增粗8例(26.7%);所有患者附栓管壁光滑,位出现管壁及血栓强化情况㊂20例癌栓平扫低密度12例(60.0%);门静脉管腔直径增粗16例(80.0%),门静脉受压㊁变细㊁位置发生偏移3例(15.0%),1例(5.0%)患者门静脉内局限无规格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图4-1),癌栓完全性栓塞19例(95.0%);20例癌栓患者中发生在右支12例(60.0%),左支5例(25.0%),主干2例(10.0%),肠系膜上静脉1例(5.0%),主干阻塞周边可观察到侧支循环血管㊂附栓管壁粗糙㊁血管壁强化㊁癌栓有强化14例(70.0%)㊂3㊀讨㊀㊀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4],腹腔膜感染㊁血液高凝状态等疾病㊁先天性静脉畸形与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门静脉血栓患者继发肝硬化的概率约为25.0%~30.0%㊂肝硬化形成与门静脉高压㊁血流速度迟缓等因素相关,促进门静脉血栓形成,且伴随肝硬化病程的延长,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㊂当下,肝脏移植术在临床中有较广泛应用,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应增加㊂门静脉是消化道大部分血液回流肝脏的必经之路,故此胃肠道㊁胆以及胰腺等若出现炎症反应,易累及门静脉,诱发门静脉炎,继发门静脉血栓形成㊂而门静脉癌栓基本上继发于肝癌㊂3.1㊀门静脉栓塞的位置㊀良性栓塞的常见栓塞部位依次为主干㊁右支㊁左支㊁脾静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其中以门静脉主干所占比例最高(83.0%)[5],本文为83.3%(25/30)㊂因为良性栓塞门静脉中血液流动迟缓,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故而通常会在门静脉主干中形成附壁血栓,产生血栓头,并顺沿血液流动方向朝着门脉左右支拓展,形成血栓体尾部㊂恶性癌栓的所处位置和癌灶存在明显相关性,右前叶肝癌㊁右后叶肝癌㊁左叶肝癌分别主要受累门脉右前支㊁门脉右后支㊁门脉左支,随着病程的推进,栓子不断逆血流方向拓展生长,对主干㊁肠系膜上静脉以及脾静脉等构成侵袭㊂3.2㊀门静脉栓子的表征㊀门静脉血栓的栓子密度相对较高,在平扫时和主动脉相比较呈现出略高或等密度特征,而恶性栓子以低或等密度为主㊂这主要是因为血栓与癌栓两者组织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相关,血栓中组织成分以纤维机化组织为主,通常合并钙盐沉积,所以密度相对较高,且新鲜血栓的密度高低于陈旧血栓㊂而癌栓中有大量活性肿瘤组织而纤维组织的含量相对较低,故而通常显示为低密度㊂门静脉血栓中以偏心性栓塞较为常见㊂当有附壁血栓形成后,血栓可顺沿血液流动方向进一步拓展,但通常是顺沿管壁爬行,且因为血栓周边血液的冲刷作用,造成血栓游离缘平面相对光滑,故此CT造影检查后体现为条状或柴捆状充盈缺损[6]㊂恶性栓塞以完全性栓塞较为常见,CT造影检查提示在管径相对较粗的门静脉主干中可观察到肿瘤栓子整体或局部充盈管腔㊂3.3㊀附栓管腔情况㊀针对门静脉血栓而言,因为栓塞通常是偏心性的,故此较少出现管腔受累及局部扩张现象㊂而出现管腔扩张的原因以门静脉高压诱发的门静脉系统规模性扩张为主㊂通常情况下附栓管壁不被侵袭,故而体现出血管管壁连续光滑㊁外突结节情况极为罕见㊂而门静脉癌栓,由于血管通常在癌栓作用下而膨胀性生长扩张,并且因为血管壁受侵袭或血管中癌栓体积胀大而对管壁形成一定压迫,故此栓塞的血管通常表现出连续性粗糙,并发突结节㊂在门静脉癌栓中,一些患者的CT造影检查可观察到受累门静脉血管壁强化,表现为在门静脉期血管壁粗细不均㊁波浪状或花边状强化㊂3.4㊀肝外侧支循环情况㊀多数门静脉血栓继发于肝硬化,由门静脉高压而形成的,因为栓塞程度相对较轻,肝脏血液供应受阻情况较轻,故此侧支循环的建设通常不是直接灌注肝脏,而以降低门静脉压力为主,故此其所建设的侧支循环以食管胃丛㊁脾丛等较为常见㊂但门静脉癌栓阻塞状况较为常见,肝脏血供条件较差,侧支循环建设的对象以供血不足的肝组织为主,部分侧支建设的目的是缓解门脉高压,故而在对门静脉癌栓进行CT造影检查过程中,可能会观察到较为特殊的肝外侧支循环,例如胆囊周围丛与胆总管周围丛等㊂如上即是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临床鉴别诊断要点㊂(下转第652页)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因子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㊂表1㊀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对比组别例数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天数(d)手术出血量(ml)对照组7583.1ʃ1.13.7ʃ1.112.2ʃ0.8324.5ʃ10.8研究组7564.1ʃ1.31.9ʃ0.99.1ʃ0.9235.6ʃ10.1表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对比组别时间PT(s)aPTT(s)D-D(mg/L)PLT(109/L)Fbg(g/L)对照组治疗前14.9ʃ3.632.6ʃ8.90.4ʃ0.6163.4ʃ15.82.6ʃ0.8治疗后12.1ʃ3.324.1ʃ4.50.8ʃ0.4208.1ʃ35.64.2ʃ0.9研究组治疗前14.2ʃ4.129.2ʃ9.30.3ʃ0.5163.9ʃ13.52.6ʃ0.9治疗后14.5ʃ2.829.1ʃ3.40.4ʃ0.2163.4ʃ39.82.8ʃ0.62.3㊀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对比,DVT率研究组vs对照组为6.6%(5/75)vs20%(15/75)(P<0.05)㊂3㊀讨㊀㊀论手术引起下肢DVT的主要原因是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两者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3]㊂但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新兴起的临床手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其具有创伤小的优势,不使用气腹,从理论上来说其讨下肢DVT发生率的影响较小[4]㊂本文在胃癌患者治疗过程当中,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对患者下肢DV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㊂本文观察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㊁下床活动时间㊁住院天数㊁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㊂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因子无明显区别,治疗后两组均有高凝倾向,但研究组远逊于对照组,且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㊂参考文献[1]㊀王春玲,崔釜苹,李俊秋,等.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3): 231-234.[2]㊀赵希铭,张国秋,张广源.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52-153.[3]㊀李东亚,郑㊀欣,李洪伟,等.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18,34(5):34-36.[4]㊀陈俞宏,李孝成,赵黎明.低分子肝素结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对PAC-1㊁P选择素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4(3):64-68.(收稿日期:2019-12-20)﹏﹏﹏﹏﹏﹏﹏﹏﹏﹏﹏﹏﹏﹏﹏﹏﹏﹏﹏﹏﹏﹏﹏﹏﹏﹏﹏﹏﹏﹏﹏﹏﹏﹏﹏﹏﹏﹏﹏﹏﹏﹏﹏﹏﹏﹏﹏﹏(上接第650页)参考文献[1]㊀李艳梅,李㊀鹏,赵卫威,等.(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在癌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08):932-935.[2]㊀代柏树,杨振宇,杜锡林,等.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0):1619-1623.[3]㊀周㊀伟,蒋雪峰,朱玉春,等.肝脏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1):120-122.[4]㊀张修平,李㊀楠,卫旭彪,等,程树群.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24(04):507-511.[5]㊀李鹏鹏,田㊀涛,王孟超,等.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10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37(04):440-442.[6]㊀杨伟斌,卢陈英,杨宏远,等.MRI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与血栓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6,54(11):92-95.(收稿日期::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