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340.50 KB
  • 文档页数:4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一节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2.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疾病鉴别与证型鉴别,若无可资鉴别疾病只进行证型鉴别。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4.首次病程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

证候诊断

西医诊断: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2.西医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2.西医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医师签名

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2010-07-20,15: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慢性乙肝病史15年、肝硬化5年。

2.发病急,1小时前出现胸闷、恶心,口中咸味,随即反复吐出大量鲜血约1000ml,伴冷汗、心慌,四肢发凉、出汗。

3.体检:T36.4℃,P130次/分,R25次/分,BP100/60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

4.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吐血

瘀血内阻

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反复口吐鲜血,累计约1000ml,伴有心慌、四肢发凉、冷汗出,诊为吐血。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肝脾。因肝主疏泄,司藏血,肝病则疏泄不行,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健,水湿内聚,进而土壅木郁,以致肝脾俱病,气机滞涩,日久由气及血,脉络瘀阻而成,故见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证属瘀血内阻。

2.西医诊断依据:

(1)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并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迂曲。突然出现大吐血。

(2)心率130次/分,BP100/60mmHg,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身体发凉、冷汗。

(3)辅助检查:

2010-06-10 HBsAg(+),HBV-DNA:1.9×103CP/ml(正常值<1000 CP/ml)。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1)咳血:常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可伴有咽痒、咳嗽、胸痛等症状。

(2)热迫血行之吐血:热迫血行者可见口气热臭,面色发红或身热不退,多见于体质较实者。本证病之即久,气机不畅,血瘀阻络而致血溢脉外,而多见瘀血之象。

2.西医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之吐血者常有慢性消化性溃疡病史,出血前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吐血方式可以为喷射状,吐出的血中常伴有食物残渣和胃液,吐血后常可连续数日出现柏油样便。

(2)肺结核与支气管肺癌之咯血也是血从口腔排出,但出血量一般较少,常伴有喉痒、咳嗽、痰涎。多没有柏油样便。

诊疗计划:

1.Ⅰ级护理。

2.禁食。

3.吸氧、心电血压监护。

4.输液、扩容、抗休克、止血。

5.予中药止血方加云南白药3g溶入盐水200毫升,保留灌肠。每天1次。参脉注射液50ml溶入糖水500毫升静脉,以益气生阴固脱。

6.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包括凝血四项等。

7.动态观察血压变化。

张××

第二节日常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日常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2.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并签名,但同时应有经

治(执业)医师签名。

3.日常病程记录书写的间隔时间依据患者的病情而定。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会诊当天、输血当天、手术前一天、术后连续3天(至少有一次手术者查看患者的记录)、出院前一天或当天应有病程记录。

4.日常病程记录的内容:第一行左顶格记录日期和时间,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自觉症状、情绪、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2)病情变化,症状、体征的变化,有无新的症状与体征出现,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无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舌象、脉象的变化及其病机分析。对原诊断的修改或新诊断的确定,记录其诊断依据。

(3)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辅助检查结果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对重要的辅助检查的结果应分析其在诊断与治疗上的意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及时进行记录和结果分析,并记录针对检查结果所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

(4)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诊治工作的进展情况。记录各种诊疗操作的详细过程;重要医嘱的更改及其理由;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情况,包括输血指征、输血种类、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等。

(5)医师查房意见(能体现三级医师查房)、会诊意见等。

(6)近亲属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希望和意见;

(7)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需要时可请患方签字。

5.病程记录应根据每一病例的不同特点写出各自特有的临床表现、观察要点、治疗计划及效果。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分析,有判断;病情有预见,诊疗有计划,切忌记流水账。

二、日常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

日常病程记录的内容要求记录。

医师签名

三、日常病程记录示例

2010-08-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