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卫办医政发…2009‟151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10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我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血液管理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意识不断增强,临床用血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9%以上;采供血机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设置规划更加合理,全国采供血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业人员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血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也有所提高。
目前,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各地血液管理水平和工作进展尚不平衡,部分地区采供血网络尚未完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且形势日益复杂,血液检测的“窗口期”客观存在,艾滋病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风险,高危人群借献血进行体检等行为屡有发生。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血液管理工作,保证血液质量,确保采供血和临床用血安全,现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血液安全工作的领导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临床用血和采供血安全是卫生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血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
(一)进一步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
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对于保障采供血和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深入宣传,正确引导,营造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自觉性;要开拓思路,研究建立不断壮大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血小板保存血小板保存2011年10月06日血小板是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发挥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因此血小板输注在临床血液输注中也占有很大比例。
血小板采集主要有2种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血小板,机器采集献血者血小板(机采血小板)。
2006年8月,卫生部出台《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要求各地献血办不得下达指令性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指标,或以发放补贴为由变相有偿机采血小板;为补充无偿机采血小板的不足,各采供血机构要充分利用已经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资源,开展手工分离制备血小板工作。
目前,手工分离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 法)和去白膜法(BC法)2种。
由于PRP法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时,移走富含血小板血浆后的红细胞悬液层含有大量白细胞,这些白细胞会引起诸如发热、过敏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此外,红细胞悬液层中由血小板和白细胞形成的微聚物也会进一步对受血者造成危害;因此BC法分离血小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BC法的原理是:全血首先经重离心后分离白膜层,再将白膜层经轻离心后移走红细胞和白细胞,即得到浓缩血小板。
与PRP法制备的血小板相比,BP法制备的血小板具有白细胞残留量较低、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表达率显著降低,以及提高ATP水平和低渗性休克反应能力等优点。
对血小板功能来说,BP 法制备的血小板糖分解率可降低一半,提高氧代谢率,维持二氧化碳水平,使pH保持恒定,尤其适合长期储运。
这可能是由于血小板离心时是隔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生理垫”,这样的分离制备过程对血小板的损伤较低,表现为反映血小板激活指标——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分子CD62p的表达率降低。
因此,手工分离血小板,尤其是BC法制备的血小板首先可以使手工采集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其次,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第三,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降低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受血者发生肺部、脑部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1 /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血液采集情况的通报
【法规类别】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
【发文字号】卫办医政发[2012]17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12.02.15
【实施日期】2012.02.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血液采集情况的通报
(卫办医政发〔2012〕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持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加大血液采集工作力度,保障临床用血供应,现将2011年全国血液采集情况通报如下:
一、血液采集基本情况
2011年,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
献血量约4164吨,全国约1232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与2010年相比。
海关总署、卫生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关于限制进口血液制品防止AIDS病传入我国的联合通知正文:---------------------------------------------------------------------------------------------------------------------------------------------------- 海关总署、卫生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关于限制进口血液制品防止AIDS病传入我国的联合通知(1984年9月17日)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自1981年6月在美国首次发现AIDS病以来,至今美国已有3000多人患病,病死率为40~50%。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发现了此病。
迄今本病病因未完全确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国外发现血友病患者和其他种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后发生了AIDS病。
从多方面的资料来看,本病可能由某种传染因子通过性的接触或带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引起传播。
鉴于资本主义国家中同性恋和静脉注射毒品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AIDS又常见于男性同性恋者,而国外用于制造血液制品(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浓缩VIII因子制剂等)的血浆供应者中同性恋者又占很大比例。
如果用污染了AIDS病原因子的带毒血浆制备血液制品,无疑有传播AIDS 病的潜在危险。
据医学界初步诊断,这种疾病潜伏期一般为6个月到两年,主要症状有:持续性发烧、疲乏无力、体重急剧减轻,多数伴有持续性淋巴结肿大,进而发生KAPOSI肉瘤、直肠肿瘤及B淋巴细胞瘤,体内免疫机能失调,失去杀菌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容易受病菌或多种病毒的感染。
近年来,我国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从西德、奥地利、法国、美国、西班牙等国进口大量血液制品,每年约花费1200万美元,进口的品种有白蛋白、丙种球蛋白、VIII因子、纤维蛋白原等,如不引起注意,AIDS病会随着血液制品的进口传入我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我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二000年六月二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前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卫生部关于开展原料血浆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
【发文字号】卫医发[2000]223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0.07.07
【实施日期】2000.07.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关于开展原料血浆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卫医发[2000]223号2000年7月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强原料血浆的管理、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保护供血浆者和血液制品使用者的健康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
尤其是1998年实行机械采浆以来,各地加大了对原料血浆监督管理与打击非法采供血(浆)活动的力度,为维护采供血(浆)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放松了对原料血浆的管理,部分单采血浆站违法执业的行为又有回潮:出现了手工采浆、未经批准跨区域供应血浆、采集血浆过程中不规范操作等行为(例如频繁采集血浆、超量采集、血浆化验漏检等)。
此外少数
地下非法采集血浆的现象也有所抬头,使供血浆者的身体健康和原料血浆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为严肃法纪,保护供血浆者的身体健康,请接此通知后,集中一段时间(7月-10月期间)对所辖区域内的原料血。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治疗发表时间:2016-05-10T17:15:52.040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6年3期作者:满晓青[导读] 枸橼酸钠过敏和精神因素是献血反应的重要因素。
献血反应经相应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严格掌握献血标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满晓青(济宁市中心血站山东济宁 272000)【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治疗。
方法:对44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15例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5%,低钙反应9例,低血容量反应2例,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11例,占73.33%,枸橼酸钠过敏和精神因素是献血反应的重要因素。
献血反应经相应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严格掌握献血标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治疗措施随着现代输血技术的迅速发展,成分血的应用比例不断上升,血小板的临床用量也逐年增加。
单采成分血以其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1]。
机采血小板与采集全血相比较,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特别是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循环血量多,所需时间更长,易发生献血反应。
本研究资料总结了近两年来本站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站共采集机采血小板448例,其中男245例,女203例。
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GB 18467 —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且机采前外周血PLT 》150×109/L,HCT 》38%,HB:120~160g/L,2次采集时间间隔>1个月,5 d内未服用阿司匹林等含水杨酸制剂的药物。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我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二000年六月二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前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1 / 1 卫生部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
【法规类别】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
【发文字号】卫医发[2006]318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6.08.11
【实施日期】2006.08.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
(卫医发〔2006〕3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自2005年3月以来,部分省市已完全取消了有偿机器采集血小板,通过自愿无偿成份献血和对全血开展手工分离制备血小板,满足了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充分有效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我部决定自2006年9月30日起,一律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