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8.21 KB
- 文档页数:5
课文《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案课文《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
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能投入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贴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搬家拜访仍有节俭神秘收获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开火车(手势)!大家一起来!2、读得好!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幻灯出示),大家来连一连并说一说在人们印象中小猪、小牛、小猴各是什么样的动物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还经常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3、学生连线,并在交流中显现小猪的憨厚,小牛的诚实,小猴的聪明(相机贴图: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
(此环节不仅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把三种动物对这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更加清晰化,同时也把几种动物的性格特征跃于纸上,以便于为下文探讨不同的动物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埋下一个伏笔。
)4、过渡: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再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的时候他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自己读一读课文的59自然段。
三、讲读59自然段: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5一9自然段,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谁家看到的结果?可将你最喜欢的这一段故事多读几遍。
《三袋麦子》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袋麦子》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幼生字组成的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课前准备:抄有部分重点语段的小黑板;抄有由学生口头填空的小黑板。
教学主流程:导入新课。
1、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2、小猪、小牛和小猴各看到怎样的麦子,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自读2――4自然段。
思考:小猪、小牛和小猴各看到一袋怎样的麦子?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1)、黄灿灿的麦子是什么样的?(2)、小牛看得多仔细啊!朗读描写小猴看的句子。
(3)、什么是上等的麦种?(4)、同样是一袋麦子,为什么在他们眼里不一样呢?是土地爷爷发给他们的麦子不一样吗?2、他们又是怎样处理各自的麦子呢?小猪(1)、读第二自然段,回答: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就想到了什么食品?(2)、看到麦子,小猪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小猪说的话?(3)、还有哪个词体现了小猪的心情?小牛(1)、小牛是怎么做的呢?(2)、边做动作边读小牛的话。
(3)、在小牛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点?小猴(1)、小猴又是怎么做的?(2)、小猴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小猴的心里话吗?三、学习五至九自然段。
1、过渡: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他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猪、小牛和小猴呢?2、自读六至九自然段。
3、他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猪?从哪儿可以看出小猪憨厚可爱?4、他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牛?从哪儿可以看出小牛很节俭?5、他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猴?6、口头填空: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你带一些回家吧!”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土地爷爷分别对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样的态度?你能说说土地爷爷的心里话吗?出示:(1)、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哈哈大笑,说:。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讲讲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用准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讲讲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准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先请大家来回忆一下课文吧!谁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事?生: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之间的事。
(教师板书小猪、小牛、小猴)师:是什么事呢?生: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一人一口袋麦子。
师:谁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生: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一人一口袋麦子。
师:一共几袋麦子?生:三袋(板书三袋麦子)师:是的,快过年的时候,土地爷爷啊送给他们每人一口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
二、教学过程1.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你读到了什么?要点:时间:快过年了;人物:土地公公、小猪、小牛和小猴;事件: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口袋麦子。
这就是事情发生的起因。
板书:起因2.自由朗读2-9自然段,想想它们是怎么处理麦子的,结果又如何?相继板书小猪: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保存起来慢慢吃仍有一半小猴:全种下地收获了 3.学习第2.6两段(1)我们来先看看你们是从哪里找到小猪的处理方法的?(第2段)(2)在小猪眼里这是一袋怎样的麦子?(黄灿灿的),面对这样一袋黄灿灿的麦子小猪说了什么话呀?(生读小猪说的话)你觉得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生:开心。
师:是的,所以,我们在读说的话时一定要注意前面的提示语。
谁带着开心的心情来读一读。
瞧瞧小猪开心的样子,小猪他一分钟也等不及了,他真想马上吃到这些好吃的东西,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小猪的这种着急的心情,你找到了吗?生:迫不及待。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人物收到麦子时的表现(说的、想的、做的)结果土地爷爷的态度个性特点小猪小牛小猴2、学习课文第二、六自然段,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2)土地爷爷送给小猪这一袋麦子,在小猪眼里是什么样子的?(黄灿灿)它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开心、迫不及待)(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心情(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它会对小猪说什么?(6)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7)揭示小猪的特点指导读小猪说的话。
3、学习第三、七自然段,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1)谁来读一读写小牛的句子?(2)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土地爷爷对他什么态度?(3)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4)指名感情朗读。
4、学习第四、八、九三个自然段(1)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理解“上等的麦子”,小猴是怎样处理这“上等的麦种”的?(2)土地爷爷对小猴的做法什么态度?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地。
)(3)感情朗读。
(三)赠送儿歌(师生拍手读)出示:小猪小猪真可爱!一袋麦子全吃完。
小牛小牛,真节俭!一袋麦子精打细算!小猴小猴,真能干!一袋麦子总也吃不完!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自由合作练习朗读2、指名到台前表演五、深化主题1、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2、一年后,土地爷爷来到了我们中间,给了我们小朋友一袋麦子,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打算怎样处理呢?六、作业1、把《三袋麦子》的故事讲给父母听2、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三袋麦子》其次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讲解并描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能投入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学具打算: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幻灯出示):麦子、迫不及待、粮食、保存、防止、探望、仍有、奇异、收获2、读得好!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哪几个小动物送了什么节日礼物啊?三、学习课文24段(一)1、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在小动物眼中却是有些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5段,细致找一找,把有关描写麦子的词语圈出来。
2、指名答。
依据答复,引说。
(1)看到这麦子,小猪会不由自主地夸道:这金灿灿的麦子多迷人啊!这麦子金灿灿的,闻起来香喷喷的,太好了!(2)而小牛也会赞道:这麦子一粒粒多么饱满,竟找不出一粒干瘪的麦子,太棒了!(3)小猴会怎么说呢?他却觉得这麦子是上好的种子。
3、因为对麦子的想法不同,所以他们处理麦子的方式也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不同。
过渡:你们看,小猪已经迫不及待地闪亮登场了。
那就让我们先到小猪家看一看吧!谁先告知老师,哪一段写了小猪?4、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看一看,小猪是怎样处理麦子的?(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什么是迫不及待啊?(等不及的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迫不及待的状况?5、读了其次小节,你首先感受到了什么?(小猪看到麦子很欢乐。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猪很欢乐?为什么会这么欢乐?因为他似乎看到了又松又软的白面馒头、香喷喷的烙饼6、你能把小猪欢乐的心情读出来吗?总结过渡:想象着自己将有一个如此奇异的新年,小猪的心情太兴奋了,所以他欢乐地喊道(齐读:)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二)1、此时此刻我们来说说小牛吧!老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思索小牛是怎样处理麦子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牛?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什么动作?指名答。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三袋麦子》故事内容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智慧,懂得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
2.培养学生珍惜和感恩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袋麦子》,大家对故事有什么印象呢?谁能简要复述一下故事内容?生1: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种出了三袋麦子,分别送给了三个儿子。
大儿子和二儿子把麦子吃掉了,小儿子则用麦子做了生意,成为了富翁。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深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故事回顾(1)故事中的三个儿子分别代表了哪三种人?(2)他们对待麦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生2:大儿子代表贪婪的人,二儿子代表自私的人,小儿子代表勤奋、聪明的人。
大儿子和二儿子把麦子吃掉了,小儿子则用麦子做了生意。
小儿子成为了富翁,说明只有勤奋、聪明、懂得珍惜的人才能成功。
3.分析人物性格师: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三个儿子的性格特点。
(1)大儿子的性格特点:贪婪、目光短浅。
(2)二儿子的性格特点:自私、不负责任。
(3)小儿子的性格特点:勤奋、聪明、有远见。
4.人生智慧提炼(1)不要贪婪,要有长远的眼光。
(2)不要自私,要关心他人。
(3)要勤奋、聪明,懂得珍惜。
5.小组讨论(1)从故事中,你学到了哪些人生智慧?(2)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请举例说明。
(3)如何将这些人生智慧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师: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一定有了很多收获。
现在请各组代表发言,分享你们的感悟。
生3:我们小组认为,从故事中学到了不要贪婪、要有长远的眼光,还要关心他人。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小利,损害了长远的利益。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昨天听得很认真)(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完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贴板贴)2、三袋一样的麦子,三个小动物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同。
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课文的2-4小节,思考,三个小动物眼中的麦子是怎样的,它们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二、学习第2小节1、(教师引读第1小节)你们瞧,心急的小猪已经来了(出示课文第2小节)你来读一读小猪的表现。
(指名读)标点符号会说话,要是能把这两个感叹号读好,那就更棒了。
那你们觉得这里为什么要用两个感叹号呢?(表现出小猪的开心)谁再来读一读m..,读出小猪的开心。
3、小猪这么开心,是因为他看到了?黄灿灿的麦子。
黄灿灿的麦子是怎样的?(指名说,金黄金黄的,很诱人)请你来读好这个词语(这麦子的色泽可真鲜亮啊)4、这么诱人的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的各种各样的食品。
想象一下,他会做成哪些食品?(面条、蛋糕、鸡蛋饼)哪个词告诉我们小猪可能会做这么多好吃的?(各种各样)5、对呀,一想到能做成这么多好吃的,小猪真是一分钟都等不下去了,这就叫作?(迫不及待)(你们瞧,联系上下文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呢。
)你在什么时候会有迫不及待的心情?(真急啊)(真是等不了了)(我想你是最懂小猪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小节,体会小猪的开心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三、学习第3小节1、小牛又看到了怎样的麦子?(饱满)他是怎么观察的?(捧起看了又看)看着这么饱满的麦粒,你觉得此时小牛心情怎样?(满意、开心、珍惜)让我们也学着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细细地观察,用心地朗读。
(齐读3)2、小牛拿到麦子以后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读)对呀,小牛打算先再,你觉得这又是怎样的小牛?(做事很有条理、善于思考、节俭、做事之前已经想好怎么做了)这真是爱思考的小牛。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一、复习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A一样。
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评析]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
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6、指导朗读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妙品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敬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造就缔造性思维实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妙品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造就缔造性思维实力。
教学打算:课件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造就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实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舞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造就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
努力营造同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敬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注意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踊跃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挚友,在节日里你们最盼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日我们接着来观赏这个故事。
土地爷爷说今日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谨慎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稳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1、请小挚友把书翻开,自读全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精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索以下三个问题。
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看法?3、沟通描写小猪的句子。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些词语能认出来吗?1.复习认读词语。
出示:一份礼物馒头迫不及待食品保存防止发霉拜访憨厚可爱告诉仍有神秘收获能干指名分行认读,正音,齐读2.“三袋麦子”这个童话故事有三个主人公,他们是谁呢?(适机板书:小猪、小牛、小猴)3.你能选用这些词语说说一种动物的情况吗?二、精读课文过渡: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这个故事。
学习第一自然段引读出示第一段文字谁愿意来读读故事的开头?问: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各字变色,读重音)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是什么意思呢?(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都收到了一口袋麦子这份新年礼物。
)朗读指导:快过新年了,小猪、小牛、小猴可开心了!还能收到新年礼物,那就更开心了。
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来读读第一段。
学习2——4自然段过渡:那么,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那口袋麦子的呢?出示三段文字,布置自读: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在它家多停留,多观察。
问:谁来说说,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那口袋麦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自然段,指名读。
(示段)请喜欢小猪的同学先来交流,请您先读一读,再问:小猪怎么处理那袋麦子?关于小猪:1.处理方式?(板书:做成食品)2.仔细地读读,你觉得小猪这个人有什么特点?(比较喜欢美食)从那些词语看出来的?3.你知道什么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4.朗读指导:是啊!这么好的,黄灿灿的麦子做成的白面馒头和烙饼肯定香极了,所以小猪急着想吃了,于是迫不及待地、急急忙忙地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一起来开心地喊一喊。
关于小牛: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呢?(板书:保存起来)2.你觉得小牛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你可以看出小牛怎么样?经常就是不止一次天气好时就搬出去晒晒。
(勤劳)3.朗读指导:小朋友,小牛平时吃什么?(草、杂粮)一口袋麦子对小牛来说多宝贵啊!都不舍得吃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体会体会小牛的这种心情。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 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己编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具:
挂图一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上一节课,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送给()、()和()一份节日礼
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
二、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可小动
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2)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书:黄灿灿饱满
上等的麦种)
(3)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
2、
(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
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
(2)你从小猴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
聪明,还很有远见。
)
[体现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
见的优点而打下基础。
]
3、
(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板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
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体现――小猪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大家都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自己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并让学生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一)、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几个词语:憨厚、节俭、神秘。
(二)、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4)、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
xx(分角色朗读)
(三)、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
五、课堂小节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猪, 小牛,小猴三个动物性格各异,然而都很可爱,小
猪憨厚得可爱,小牛的可爱在于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六、拓展延伸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一年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自己编写故事,小组合作,并表演出来。
七、板书设计
主人公态度性格
小猪(迫不及待) 全吃光憨厚可爱
小牛保存勤劳、节俭、有打算
小猴全种下了地聪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