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拼一拼(1)
- 格式:doc
- 大小:133.7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课一练第1课时认一认1、选一选(填序号)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2、按要求给下列图形涂上颜色。
(1)把下列图中的正方形涂上蓝色,长方形涂上红色。
(2)把下图中的三角形涂上绿色,并说一说它像。
3、我是小小观察家。
上图像一辆(),是由()个三角形,()个圆形,()个长方形,()个正方形组成。
4、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个三角形,( )号和( )号图形,( )号和( )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5、数一数下面图形由几条线段组成。
( )条( )条( )条( )条( )条6、数一数()长方形()个圆形()个正方形7、是( )形,它的四条边();是( )形,它的对边();是( )形,它的对边;是 ( )。
8、连一连。
第2课时拼一拼1、一套七巧板有( )块,1块( ),1块( )和5块( )。
2、选一选。
(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序号。
)长方形的有();正方体的有();三角形的有();平行四边形的有();圆形的有()。
3、如图:你能从中数出所有的三角形吗?答: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4、数一数,填一填。
5、按虚线折一折,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6、想一想。
7、用4个和4个拼一拼。
8、下面的图形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像什么?你能拼出来吗?试试看。
第3课时综合练习1、下面图形能分成一样的两部分的在括号里画“√”,否则画“×”。
(1)[ ](2)[ ](3)[ ](4)[ ](5)[ ](6)[ ]2、三轮车有()个轮子;一双筷子有()根;三角形有()个角,五线谱上有()根线;小猫有()条腿;我国国旗上有()颗五角星。
3、判断。
1.魔方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4.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4、根据下面前3组图形的拼组规律,想一想接着怎么拼。
5、把下面的图形分成2个三角形,请你用画线方法表示出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 “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 “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 我的用处可大了, 是真的吗?”主持人: 我宣布: “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 “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 “知道。
”甲: 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 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 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 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 没有水, 我们早就枯死了, 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 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 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 洗碗筷, 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 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 种庄稼, 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 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 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 同学们, 听完了这个快板, 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 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 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 看了表演后, 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 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 水有这么多用处, 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 我要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
(2)(生): 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 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 前几天, 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 很受教育, 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 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 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 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 大家谈得都很好, 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 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拼一拼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拼一拼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第2课时,主要包括了拼图游戏的相关知识。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来完成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图游戏道具、PPT学具:学生自带的拼图游戏道具、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拼图游戏的例子,讲解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完成拼图游戏,加深学生对拼图游戏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游戏,每组完成一幅指定的拼图。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拼图游戏观察图形发现组合规律动手完成拼图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拼图游戏,并记录下完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幅拼图游戏进行完成,并记录下完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2. 请学生思考一下,如何设计一幅独特的拼图游戏,并尝试动手制作。
答案:学生思考并设计一幅独特的拼图游戏,并尝试动手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和思考,掌握了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拼一拼(1)(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是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2课时,课题是拼一拼(1)。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我们将学习第2章的第2节,内容是学习通过拼图来认识形状和颜色。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形状和颜色的名称,并能够通过拼图的方式来巩固这些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形状和颜色,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拼图的方式来巩固这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拼图块,以及一些练习用的图纸。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颜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七、作业设计2. 请用这些形状和颜色画出一幅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形状和颜色的名称,并且通过拼图的方式来巩固了这些知识。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继续练习和探索,尝试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来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对形状和颜色的识别和命名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会展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拼图块,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命名出基本的形状和颜色。
通过拼图的方式来巩固形状和颜色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讲解环节,我会解释如何通过拼图的方式来认识形状和颜色。
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跟随我一起解答。
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何将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组合起来,以形成新的图形。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我会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在板书设计环节,我会将基本的形状和颜色列出,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记住这些信息。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板书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
第2课时图形的拼搭
【教学内容】:教材P35、P36及练习八第3-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5页面下方的“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P37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37第5题。
4.完成教科书P38第7题。
5.完成教科书P38第6、8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一单元第2课时《拼一拼》(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字0-10的拼读方法,能够认识运用九宫格,形成简单的数字图形。
2、能力目标:通过对数字0-10的拼读、九宫格图形的拼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字0-10的拼读方法,能够选拔九宫格制作数字图形。
三、教学难点:数字7和数字9的拼读。
四、教学内容:(一)数字0-10的拼读。
1、数字 0 配——底部横线;2、数字 1 配——一条竖线;3、数字 2 配——两个横线;4、数字 3 配——一个横弯钩和一个竖线;5、数字 4 配——一个斜向上的竖线和一个斜向下的横线;6、数字 5 配——一个横线和一个竖线;7、数字 6 配——两个竖线和一个横线;8、数字 7 配——顶部斜线、中间横线和右下角点;9、数字 8 配——左右两个弯钩和一个横线;10、数字 9 配——一个斜向下的竖线和右上角点。
(二)九宫格制作数字图形。
数字图形可以由不同形状的小方格组成,而这些小方格可以通过九宫格进行制作。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九宫格卡片;2、数字卡片;3、小方块;4、黑板、粉笔或白板电脑;5、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励。
(二)启发思考: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们依次拼读数字及其形状,引导孩子们发散思维,探寻数字与形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数字拼读方法。
老师出示数字0-10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读出来,并指导学生掌握数字拼读方法。
第二步:九宫格制作数字图形。
1、引导孩子们认识和使用九宫格卡片,让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方块拼出数字图形。
2、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图形让孩子们模仿拼接,引导他们加深对数字形状的认知。
第三步:游戏互动。
1、老师发放小礼物,让孩子们分小组,进行数字图形大赛;2、每组学生共同制作一幅数字图形,时间为2分钟,能够制作出来的小组可获得学校奖励。
第四步:总结归纳。
让孩子们依次展示出数字,让他们总结教师的讲解,提高孩子们对数字与形状的综合认识和记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拼一拼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明确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人教新课标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拼一拼”。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平面图形的拼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拼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拼组过程。
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所学知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例如,让学生拼出不同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拼组过程。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环节,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拼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图形的拼组过程。
同时,我也会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我准备了一些拼图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图形。
这些教具和学具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拼组方法。
在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教具和学具,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感受到图形的拼组乐趣。
作业设计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这些作业题目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拼组方法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我会明确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拼组过程,并给出详细的答案。
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2课时拼一拼(1)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拼一拼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平面图形,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从中体会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这些图形边的特点。
二、互动新授
1、用长方形进行拼组。
教师出示:用这样的2个长方形(宽的长度是长的长度的一半)拼在一起,你认为会拼出什么图形?
个别学生猜想,汇报。
师:动手试一试,验证你的猜想。
动手操作,拼组。
学生汇报:这样的2个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出一个长方形。
教师出示图:
2.用三角形进行拼组。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案了?动手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你用了几个三角形?拼出的是什么图案?
学生上台展示:
(1)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6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六边形。
(4)4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
3.用正方形进行拼组。
教师提出要求:你用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动手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你用了几个正方形?拼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三页下方的做一做。
师:请你用4个和4个拼一拼,能拼出课本上的图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操作展示。
师:你还能用他们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自由操作,展示汇报。
2.欣赏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2)师:你还能用七巧板拼成其他好玩的图案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操作、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