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实验三pid调节器及参数整定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7
pid参数的整定过程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反馈控制器,用于调节和稳定系统。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初始参数设定:根据系统的性质和需求,设置PID控制器的初
始参数。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三个参数(比例增益Kp、积分时
间Ti、微分时间Td)都设为一个较小的初始值。
2.比例增益调整:从零开始逐步增加比例增益Kp的数值,观察
系统响应的变化。
如果Kp过小,系统响应可能过慢;如果Kp
过大,系统可能会出现超调或不稳定的情况。
通过不断调整Kp
的数值,直到找到一个合适的值,使得系统响应快速且稳定。
3.积分时间调整:在找到合适的Kp之后,开始调整积分时间Ti
的数值。
增大Ti会增加积分作用的影响,降低控制器对于持续
偏差的敏感度。
然而,过大的Ti可能导致系统响应的延迟和振
荡。
通过逐步调整Ti的数值,找到一个使系统响应稳定且快速
的值。
4.微分时间调整:在完成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的调整后,可以开
始调整微分时间Td的数值。
微分作用可以抑制系统响应中的
过冲和振荡,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过大的Td可能会引
入噪声的放大。
通过逐步调整Td的数值,找到一个能够平衡系
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值。
5.反复迭代:整定PID参数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一旦完成了上述
步骤,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观察,以确定参数的最佳组合。
如果发现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进行参数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PID控制原理及参数设定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自动控制算法,它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根据控制对象的输出与期望目标的差异来调整输入信号,实现对控制对象的稳定控制。
PID控制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控制机制。
P(比例)控制是指控制信号与误差的线性比例关系,P控制主要用于快速响应系统,能够快速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P控制的公式为:u(t)=Kp*e(t),其中u(t)表示控制信号,Kp为比例增益,e(t)为误差。
通过调节比例增益Kp的大小,可以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
I(积分)控制是指控制信号与误差的累积关系,I控制主要用于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I控制的公式为:u(t) = Ki * ∫e(t)dt,其中Ki为积分增益。
通过调节积分增益Ki的大小,可以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D(微分)控制是指控制信号与误差的变化率关系,D控制主要用于抑制系统的超调和震荡。
D控制的公式为:u(t) = Kd * de(t)/dt,其中Kd为微分增益,de(t)/dt为误差的变化率。
通过调节微分增益Kd的大小,可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根据PID控制的原理,控制信号可以表示为:u(t) = Kp * e(t) +Ki * ∫e(t)dt + Kd * de(t)/dt。
其中,e(t)为误差,t为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PID控制器还需要设置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积分增益Ki和微分增益Kd。
如何设置这些参数是设计一个有效的PID控制器的关键。
参数设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经验法、试验法和自整定法等。
经验法是一种基于经验规则的参数设定方法,它根据控制对象的特性和应用经验来选取参数。
经验法比较简单易用,但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试验法是通过试验分析控制对象的动态响应来选取参数,常用的试验方法有阶跃响应法、脉冲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等。
试验法的参数设定相对准确,但需要进行一定的试验工作,并且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PID控制器的作用分析及参数整定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自动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稳定和精确控制。
PID控制器通过调整输出信号,使得被控对象的输出值尽可能地接近设定值,通过不断地迭代修正,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1.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PID控制器通过不断地调整输出信号,使得被控对象的输出值尽可能地接近设定值,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
PID 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系统的误差、误差变化率以及误差积分值有关,通过调整这些参数的权重,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
2.快速响应和抗干扰能力:PID控制器能够根据系统的反馈信号和设定值的变化情况,快速地调整输出信号,使得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合理地设置PID控制器的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实现更加准确的控制。
3.自动调节和优化:PID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自动调节输出信号,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通过不断地迭代修正,PID控制器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状况和要求,自动调整参数,使得系统的控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参数整定是PID控制器应用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参数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PID控制器的性能。
常见的PID控制器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
1.比例增益(Kp):控制器输出与误差的线性关系,越大控制器对误差的修正约大。
Kp的选择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过大会导致震荡或不稳定,过小则响应较慢或无法消除稳态误差。
2.积分时间(Ti):控制器对误差累积值的补偿作用,用于消除稳态误差。
Ti的选择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误差的消除有影响,过大会导致响应变慢,过小则可能导致震荡。
3.微分时间(Td):控制器对误差变化率的补偿作用,用于消除超调和减小误差上升的速率。
Td的选择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但过大或过小可能引起震荡。
参数整定的方法较为复杂,常用的方法包括经验调整法、试探法、理论分析法和优化算法等。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及应用PID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一种控制器,其参数整定方法及应用对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及应用。
一、PID控制器概述PID控制器是由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三部分组成的,利用反馈信号进行控制。
其中比例控制器通过测量误差的大小,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积分控制器通过测量误差的积分,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微分控制器通过测量误差的微分,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PID控制器通过组合三个控制方式,可以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二、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1. 经验法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第一步是通过经验法确定参数初值。
经验法是根据实际经验和实验数据得出的整定参数,是参数初值的基础。
经验法的参数初值如下:比例系数Kp取值为被控对象动态响应曲线的最大斜率处的斜率倒数;积分时间Ti取值为被控对象动态响应曲线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长度;微分时间Td取值为被控对象动态响应曲线的最大曲率处的时间。
2. Ziegler-Nichols法Ziegler-Nichols法是广泛应用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之一,其步骤如下:a.将比例系数Kp调至临界增益Kcr处,此时系统开始振荡;b.测量振荡周期Tu;c.根据系统类型选择合适的参数整定公式,计算出参数初值:系统类型 Kp Ti TdP型系统 0.5Kcr ——PI型系统 0.45Kcr Tu/1.2 —PD型系统 0.8Kcr — Tu/8PID型系统 0.6Kcr 0.5Tu Tu/83. Chien-Hrones-Reswick法Chien-Hrones-Reswick法是另一种常用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其步骤如下:a.测量被控对象的动态响应曲线,并计算出其惯性时间常数L、时延时间T和时间常数K;b.根据系统类型选择合适的参数整定公式,计算出参数初值:系统类型 Kp Ti TdP型系统 0.5K ——PI型系统 0.45K L —PD型系统 0.8K — TPID型系统 0.6K 0.5L 0.125T三、PID控制器应用PID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中,例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等。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1)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比例调节作用: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
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
反之Ti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
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
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
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
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控制器。
(2) PID具体调节方法①方法一确定控制器参数数字PID控制器控制参数的选择,可按连续-时间PID参数整定方法进行。
在选择数字PID参数之前,首先应该确定控制器结构。
对允许有静差(或稳态误差)的系统,可以适当选择P或PD控制器,使稳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必须消除稳态误差的系统,应选择包含积分控制的PI或PID控制器。
一般来说,PI、PID和P控制器应用较多。
对于有滞后的对象,往往都加入微分控制。
选择参数控制器结构确定后,即可开始选择参数。
参数的选择,要根据受控对象的具体特性和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
工程上,一般要求整个闭环系统是稳定的,对给定量的变化能迅速响应并平滑跟踪,超调量小;在不同干扰作用下,能保证被控量在给定值;当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能保持稳定,等等。
T13. PID自动控制系统参数整定(化工仪表与自动化,指导教师:卢红梅)实验一: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实验二: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6)、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THKJ100-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配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实验连接线。
型参数为串联釜数N三、实验原理实验一原理:阶跃响应测试法是系统在开环运行条件下,待系统稳定后,通过控制器或其他操作器,手动改变对象的输入信号(阶跃信号)。
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出数据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已给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模型中各参数。
实验二原理:图13.1单回路上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图13.1为单回路上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
本系统所要保持的恒定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上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
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工业智能仪表控制。
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
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
因此,当一个单回路系统组成好以后,如何整定好控制器参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
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数字pid控制实验报告doc数字pid控制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三数字PID控制实验三数字PID控制一、实验目的1.研究PID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研究采样周期T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3.研究I型系统及系统的稳定误差。
二、实验仪器1.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1.系统结构图如3-1图。
图3-1 系统结构图图中 Gc(s)=Kp(1+Ki/s+Kds)Gh(s)=(1-e-TS)/sGp1(s)=5/((0.5s+1)(0.1s+1))Gp2(s)=1/(s(0.1s+1))2.开环系统(被控制对象)的模拟电路图如图3-2和图3-3,其中图3-2对应GP1(s),图3-3对应Gp2(s)。
图3-2 开环系统结构图1 图3-3开环系统结构图23.被控对象GP1(s)为“0型”系统,采用PI控制或PID控制,可系统变为“I型”系统,被控对象Gp2(s)为“I型”系统,采用PI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成“II 型”系统。
4.当r(t)=1(t)时(实际是方波),研究其过渡过程。
5.PI调节器及PID调节器的增益Gc(s)=Kp(1+K1/s)=KpK1((1/k1)s+1) /s=K(Tis+1)/s式中 K=KpKi ,Ti=(1/K1)不难看出PI调节器的增益K=KpKi,因此在改变Ki时,同时改变了闭环增益K,如果不想改变K,则应相应改变Kp。
采用PID调节器相同。
6.“II型”系统要注意稳定性。
对于Gp2(s),若采用PI调节器控制,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Gc(s)·Gp2(s)=K(Tis+1)/s·(本文来自:/doc/a1e402b1c081e53a580216fc700abb 68a882ad33.html 小草范文网:数字pid控制实验报告)1/s(0.1s+1)为使用环系统稳定,应满足Ti>0.1,即K1 7.PID 递推算法如果PID 调节器输入信号为e(t),其输送信号为u(t),则离散的递推算法如下:u(k)=u(k-1)+q0e(k)+q1e(k-1)+q2e(k-2)其中 q0=Kp(1+KiT+(Kd/T))q1=-Kp(1+(2Kd/T))q2=Kp(Kd/T)T--采样周期四、实验步骤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3-2)。
实验三PID调节器及参数整定一.实验目的:通过Simulink仿真,使学生了解FID控制器的参数(P. I> D)对系统性能(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PC机及MATLAB平台三、实验原理及方法1、模型文件的建立在命令窗口(matlab conmand window)键入simulink (或在MATLAB窗口中单击按纽岭),就出现一个称为Simulink Library Browser的窗口。
在这个窗口中列出了按功能分类的各种模块的名称。
以往十分困难的系统仿真问题,用SIMULINK只需拖动鼠标即可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若想建立一个模型文件(.mdl),则选取文件/New/Model菜单项,Simulink 就会打开一个名为Untiled的模型窗口。
2、S IMULINK环境介绍双击simulink库中模块simulink前面的"+"就出现如图所示的窗口。
此即是SIMULINK环境。
一般而言,simulink提供以下8类模块。
(1)Continuous:连续模块(2)Discrete:离散模块(3)Functions & Table:函数和表格模块(4)Math:数学模块(5)Nonlinear:线性模块(6)Signals & Systems:信号和系统模块(7)Sinks:输出设备模块(8)Sources:输入源模块3、S IMULINK仿真的运行前面我们介绍了如何创建一个Simulink模型,构建好一个系统的模型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运行模型,得出仿真结果。
运行一个仿真的完整过程分成三个步骤:设置仿真参数,启动仿真和仿真结果分析。
四、实验内容:1、被控制对象传递函数为G⑸一仝)°试设计PID调节器,s(s" + 30s + 200)研究比例调节器(P)、比例积分调节器(PI)、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原仿真系统仿真框图:原系统输出:加入PID后的仿真系统框图:加入比例调节器(P)后系统的输出:1.8 o.a 1 --------- 11 -------- 1 -------- 1 --------- 1 | -------- 1 --------- 1(---------- 1A 1 /l1i 1 1 tLi... I J 1 1r■L I .......1 J __________ !1 I i i I1!i i i1 I0.2 1235791.6 1.41.21O.G 04 加入比例积分调节器(PI)后系统的输出: 加入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后系统的输出:1.8结论:由图可知,控制器的比例增益能及时.快速地对系统进行调节,但是会降低系统稳定性降低;FI调节器提高系统稳态精度,PID调节器既提高系统稳态精度又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实验三 PID 调节器及参数整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Simulink 仿真,使学生了解PID 控制器的参数(P 、I 、D )对系统性能(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的影响。
二、 实验设备
PC 机及MATLAB 平台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模型文件的建立
在命令窗口(matlab command window )键入simulink (或在MATLAB 窗口中单击按纽),就出现一个称为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的窗口。
在这个窗口中列出了按功能分类的各种模块的名称。
以往十分困难的系统仿真问题,用SIMULINK 只需拖动鼠标即可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若想建立一个模型文件(.mdl ),则选取文件/New/Model 菜单项,Simulink 就会打开一个名为Untiled 的模型窗口。
2、SIMULINK 环境介绍
双击 simulink 库中模块simulink 前面的“+”就出现如图所示的窗口。
此即是SIMULINK 环境。
一般而言,simulink 提供以下8类模块。
(1)Continuous:连续模块 (2)Discrete :离散模块
(3)Functions & Table:函数和表格模块 (4)Math :数学模块 (5)Nonlinear :线性模块
(6)Signals & Systems :信号和系统模块 (7)Sinks : 输出设备模块 (8)Sources :输入源模块 3、SIMULINK 仿真的运行
前面我们介绍了如何创建一个 Simulink 模型,构建好一个系统的模型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运行模型,得出仿真结果。
运行一个仿真的完整过程分成三个步骤:设置仿真参数,启动仿真和仿真结果分析。
四、实验内容:
1、 被控制对象传递函数为2
400
G(s)s(s 30s 200)
=
++,试设计PID 调节器,研究比例调节器(P )、比例积分调节器(PI )、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原仿真系统仿真框图:
原系统输出:
加入PID后的仿真系统框图:
加入比例调节器(P)后系统的输出:
加入比例积分调节器(PI)后系统的输出:
加入比例微分积分调节器(PID)后系统的输出:
结论:由图可知,控制器的比例增益能及时、快速地对系统进行调节,但是会降低系统稳定性降低;PI 调节器提高系统稳态精度,PID 调节器既提高系统稳态精度又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2、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
G(s)s(s 1)(s 20)
=++,PID 调节器传递
函数为p d i
1
G(s)K (1T s)Ts =++; (1)设计PID 调节器,并采用齐格勒-尼克尔斯法则进行参数整定,给出具体的整定步骤方案,确定Kp 、Ti 、Td 的值; (2)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对参数进行精确调整Kp 、Ti 、Td ,使单位阶跃响应超调量为15%。
1) 解法一:(书上P254页方法)
W^2=20 K=420 Kp=252 Ti= Td=
解法2:用matlab 代码计算,但是
sys=tf(1,[1 21 20 0]);%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rlocus(sys) %画出系统根轨迹图
%(多次局部放大,便于下一步点击)
[kc,pole]=rlocfind(sys)
w=imag(pole(2))
%在图上点击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尽量准确点击,使极点实部为0)
算得:
kc =
pole =
+
+
-
w =
%确定参数Kp、Ti、Td
kp=*kc
Ti=*2*pi/w
Td=*2*pi/w
得到:
kp =
Ti =
Td =
2)
Integral=Kp/Ti=252/= Derivative=Kp*Td=252*=
(3)不断调节,得Kp=407 Ti= Td=
局部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