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10 KB
- 文档页数:1
过敏与输液反应鉴别2007-1-2621:06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源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
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非死即残,预后很差,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给家庭造成的悲剧是可想可知的。
药物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因素1. 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大批量液体虽经严格的质量检查出厂,但仍有不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的液体进入临床。
如:在运输过程中瓶子之间发生碰撞、挤压,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而污染。
药物贮存的环境不当也会发霉长菌。
放置时间过久,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
许多静脉用针剂也常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输液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
秦新华等对其所在医院2年间发生的33例输液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输液反应均是由于一批氨基苄青霉素和辅酶A热原不合格引起。
由于药液不纯、变质或被污染,可直接把致热原输入静脉,引起发热反应。
2 输液器具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减少输液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能全部滤去细菌。
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磨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能成为热原。
如输液前未认真检查而使用包装袋破损、密闭不严漏气污染和超过使用期的输液器亦会引起发热反应。
3 配液加药中的污染3.1 安瓿的切割与消毒不当造成的污染。
安瓿的切割、消毒方法不同,造成的玻璃微粒污染程度也不同。
割锯安瓿时砂轮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的鉴别、羊水栓塞过敏反应:指病人对某种药物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其临床表现特征为: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循环系统: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口唇紫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
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二者的鉴别1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前驱症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等表现,但输液反应寒战更为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后同时出现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过敏反应也有此前驱症状,但只发生数秒。
之后即出现面色苍灰、冷汗淋漓、呼吸浅促2过敏反应首先应明确的是与药物的种类和病人的体制差异有明确的相关性,而输液反应与输液的环境、护理操作关联较大。
3从时间窗的发生率来分析:过敏反应是散发的,而输液反应在某段时间内是集中发生的,如不去除诱因,则会持续发生。
4从症状分析:过敏反应多见于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而输液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寒战、体温骤升,一般出现在输液后30分钟至1小时内,5治疗方面:两者都需要抗过敏和激素使用,但过敏反应就注重于抗过敏治疗,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而输液反应则注重于退热处理羊水栓塞: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肺栓塞导致初学、休克和发生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变。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烦躁不安、寒战高热(羊水中致敏物质-过敏性休克)、紫绀2呼吸系统: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抽搐3DIC4多脏器受损:肾脏最易受损,血尿、少尿、无尿,尿酸肌酐上升5迟发性羊水栓塞占10%,以产后出血为主要表现检查:胸片:肺部散在点状润影凝血血常规血气分析治疗:地塞米松肌注、正压给氧等。
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章节一:引言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是常见的不良药物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包括即时型过敏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
输液反应是指在给予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本论文主要介绍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
章节二:药物过敏反应2.1 发病机制: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药物成分发生免疫反应,分为即时型过敏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
即时型过敏反应发生快速,通常在药物暴露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主要涉及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较慢,通常在药物暴露后数天至数周内发生,主要涉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2 临床表现: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皮肤症状(如荨麻疹、药疹等)、呼吸道症状(如哮喘、喉头水肿等)、胃肠症状(如腹泻、呕吐等)和全身性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等。
2.3 预防与治疗:预防药物过敏反应的关键是避免暴露于致敏药物。
对已经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停用致敏药物,并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
章节三:输液反应3.1 发病机制:输液反应主要由于输液过程中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静脉刺激反应、输注关联感染、输注有毒物质等。
输液刺激反应主要是由于药物或液体的渗透压过高、pH过低、浓度过高等原因引起。
3.2 临床表现: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具体的反应类型相关。
静脉刺激反应可表现为疼痛、烧灼感等;输注关联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输注有毒物质可引起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3.3 预防与治疗:为预防输液反应,应注意合理选择药物和输液器材,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
对于已发生的输液反应,应及时停止输液,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口服抗过敏药物、纠正液体平衡等。
章节四:结论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是常见的不良药物反应,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1 输液反应就是由于输液所引起得不良反应得总称,因药物引起得属药物不良反应。
输液反应一般可以预防与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常说得输液反应就是由热源引起得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
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得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预后很差,可因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ﻫ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得各种非治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
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得临床反应症状较多,导致输液反应得因素也较多,而这些因素如个体差异等得变异性较大,因此,输液反应无可预见得规律性、由此而导致得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得利益,现在特别关于处置医疗纠纷“举证倒置”得办法。
因此,充分认知、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得原因,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得发生,对医护人员避免此类医患纠纷就是十分必要得。
输液反应得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2输液反应机制热原就是指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物质得总称。
广义得热原包括了细菌性热原、内原性高分子热原及其化学热原等,药剂学上得热原通常就是指微生物得代谢产物、现已证明热原主要就是微生物得一种内毒素,它就是由脂多糖、磷脂与蛋白质组成得复合物。
微粒异物也就是引起输液反应得重要因素,静脉输液中得不溶性微粒异物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得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得致病菌或灰尘等,可引起类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血管3肉芽肿、肺水肿、栓塞、过敏反应等。
热原由静脉输入血液,刺激脑下垂体发热中枢,引起发热反应。
ﻫ与过敏反应鉴别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得鉴别,一般情况下凭经验作出诊断、但有些比较模棱两可,真正鉴别比较困难。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要点
临床中经常遇见输液时出现的各种反应而有些症状表现又不是很典型,不知如何鉴别?!特别是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问题,如果不能准确的鉴别,那么临床医生就不能正确、及时的处理病人,甚至延误抢救时机,其后果则不堪设想。
为了及时准确的对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进行鉴别,现将我总结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一)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
输液反应:
1.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所引起;
2.输液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寒颤,体温骤升,一般出现于输液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有些可在15分钟内发生;
3.多数血压正常。
寒颤往往是患者再次寻求医生的首发原因。
过敏反应:
1.有明确的过敏症状与体征,如皮肤搔痒、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有胸闷、气憋,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3.进入极少量药物,立即出现症状。
(二)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要点:
过敏反应其他输液反应
病因 IgE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致热原、微粒、微生物
突出表现胸闷、气憋寒战、发热
累及脏器多器官非多器官
与发热有关无关有关
与输液量关系数滴即刻发生需要一定数量液体
症状与体温关系症状与体温无关,症状与体温平行,
如38℃致意识障碍如41℃致意识障碍
注意少数过敏反应者可有寒战,甚至发热,但多伴有胸闷、气憋等,如鉴别困难时,可用兼顾治疗,即用激素的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素。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要点
临床中经常遇见输液时出现的各种反应而有些症状表现又不是很典型,不知如何鉴别?!特别是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问题,如果不能准确的鉴别,那么临床医生就不能正确、及时的处理病人,甚至延误抢救时机,其后果则不堪设想。
为了及时准确的对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进行鉴别,现将我总结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一)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
输液反应:
1.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所引起;
2.输液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寒颤,体温骤升,一般出现于输液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有些可在15分钟内发生;
3.多数血压正常。
寒颤往往是患者再次寻求医生的首发原因。
过敏反应:
1.有明确的过敏症状与体征,如皮肤搔痒、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有胸闷、气憋,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3.进入极少量药物,立即出现症状。
(二)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要点:
过敏反应其他输液反应
病因 IgE抗体介导的变态反应致热原、微粒、微生物
突出表现胸闷、气憋寒战、发热
累及脏器多器官非多器官
与发热有关无关有关
与输液量关系数滴即刻发生需要一定数量液体
症状与体温关系症状与体温无关,症状与体温平行,
如38℃致意识障碍如41℃致意识障碍
注意少数过敏反应者可有寒战,甚至发热,但多伴有胸闷、气憋等,如鉴别困难时,可用兼顾治疗,即用激素的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