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 格式:ppt
- 大小:6.98 MB
- 文档页数:2
●人物志●课堂内外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一座高大的铜像巍然矗立。
他的名字,百年来家喻户晓;他的赫赫业绩,世世代代竞相传诵。
他,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远渡重洋学技艺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
曾祖父和祖父在广东做茶叶生意,所以举家从江西婺源迁居过来。
到他父亲詹兴洪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受其影响家道中落,父亲只好把家搬到南海,务农维生。
詹天佑11岁时中国发生了一桩破天荒的事:清政府在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
名额为120 人,年龄12 ~15 岁。
这一政策在社会各界多存疑虑,詹天佑的父亲也是如此。
幸亏有个在香港经商的同乡,他很喜欢聪明伶俐的詹天佑,特地赶到南海,劝詹兴洪送詹天佑去香港应考,说赴美肄业是“洋翰林”,一辈子“金饭碗”。
经同乡再三督促,又听他愿意将其爱女许配给詹天佑,詹兴洪这才决定送儿子去应考。
次年3月,詹天佑正式被录为第一批留美官学生,随大臣容闳乘船赴上海,进入预备学堂学习英文。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詹兴洪按照清政府的规定,在“具结书”上签字。
具结书称:“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美国)肄业,学习技艺。
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
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此结是实……”1872年,詹天佑辞别父母,远渡重洋。
到美国后,詹天佑努力学习,16 岁便考入了纽海芬的海滨中学。
就在这一年,中国第一条吴淞至上海的小铁路通车了。
然而,当地的士绅们看到这个庞然大物,说它破坏了风水,竟将其全部拆毁。
虽然祖国的文明如此落后,但詹天佑不为这些愚昧的举动所动摇, ,18 岁走进耶鲁大学工学院学习时,毅然选择了这个被人咒骂的铁路工程专业。
大学期间,詹天佑成绩优异。
一、二年级时连获数学奖学金,毕业考试全班第一。
1881 年6月,詹天佑从耶鲁大学毕业。
此刻,正当国内顽固派得势,他们对“幼童出洋”的计划十分不满,加以攻讦、破坏。
清政府即命令120 名留学生全部撤回。
当时,仅詹天佑与欧阳庚二人得到了学士学位。
文史春秋的一年,这一年直隶总督李鸿章积极筹划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一条运煤铁路。
当时的中国,不要说有自己的铁路工程师,知道铁路的人都少得可怜,李鸿章不得不求助于外国工程师。
恰好这一年,詹天佑从美国学成归国。
詹天佑在美国耶鲁大学虽然学的是铁路专业,但是刚回国的他还没有一点名气,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
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5名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
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1884)文史春秋人物春秋公司的总办伍廷芳也是留学生出身,对留学生才华非常赏识,于是答应让詹天佑代替邝孙谋。
1888年5月,詹天佑离开家乡来到天津,开始正式从事铁路事业,协助金达做“帮工程师”,这给了詹天佑很好的学习机会,使他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
1890年4月,李鸿章主持的关东铁路开建,詹天佑作为帮工程师被派到工地,常驻滦河边的石门,负责督修从古冶至滦州这段工程。
这一年,詹天佑回修筑被迫中止。
此后一段时间,詹天佑一直跟随外国工程师从事津榆(天津至临榆关)铁路(也称关内外铁路)修筑,还负责督修南方的萍醴铁路,其间,詹天佑的修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几度中断。
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京津,正在修建的关内外铁路惨遭破坏,路工也不得不停止修路。
20世纪初风雨飘摇的中国,国尚难保,修路又谈何容易呢?詹天佑十数年的修路经历,不仅让他积文史春秋民间自办铁路,倡导不借洋款、不用洋人工程师,这为詹天佑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得到慈禧首肯,决定修筑一条由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
张家口乃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商旅必经之路,向为兵家所必争。
修建京张铁路不仅可以加强华北与塞外的经济联系,1905年6月,袁世凯在天津设立京张铁路总局,任命翰林出身的广东新会人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阅读体会
摘要:
一、詹天佑的简介
二、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的贡献
三、詹天佑的成就和影响
四、詹天佑的精神品质
五、詹天佑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正文: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他在清朝末期,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投身于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詹天佑出生于清朝嘉庆年间,他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在后来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教育。
他曾经在美国留学,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詹天佑回国后,他参与了许多铁路项目的建设,其中最著名的项目是京张铁路。
他担任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带领团队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京张铁路的建设。
这条铁路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中国自主建设铁路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京张铁路外,詹天佑还参与了许多其他铁路项目的建设,如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等。
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具体项目的建设,而且在于他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推动了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詹天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而且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人。
他在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结起来,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他的成就和贡献对于中国近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生于1861年3月17日,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
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事业,一度主持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的设计和施工。
他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
詹天佑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大义凛然,勇敢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高尚民族气节。
詹天佑小时候就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用泥土捏成各种机器模型。
有时,他还把家里的自鸣钟偷偷拆开,摆弄和琢磨里面的构件。
1872年,11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由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
不久,他辞别父母,怀着对西方“技艺”的憧憬,赴美留学。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坚定地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6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
1881年,他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
之后,他谢绝了美国老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了贫弱的祖国。
回国后,詹天佑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把学到的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
但是,他竟被阴错阳差地派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船驾驶。
1882年11月,詹天佑被派往旗舰“扬武号”任驾驶官,参加了中法战争。
战斗期间,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指挥“扬武号”左突右冲,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以尾炮击中法军旗舰“伏尔他号”,使法军司令孤拔险些毙命。
同时,他在紧要关头从水中救起多人。
后来,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从此献身中国铁路事业。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严峻考验。
当时的滦河铁路桥方案经英、日、德三国工程师先后设计,均告失败。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阅读体会(实用版)目录一、詹天佑的个人背景和家庭历史二、詹天佑的留学经历和贡献三、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影响和贡献四、詹天佑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五、阅读《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感悟正文詹天佑,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留美学生之一,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科技界的前驱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开创了中国自建铁路的先河,展现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他一生维护民族权益,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被誉为为振兴中华而拳拳奋斗的民族志士。
詹天佑的个人背景和家庭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他的曾祖父万榜,因经营商业,携家眷从原徽州府婺源县到广州府定居。
祖父詹兴洪,以代写书信刻印章谋生。
父亲詹天佑,出生于南海县,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
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爱国革新思想家容闳条陈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革新社会,获准后赴香港,港招考幼童一百二十名,詹天佑被录取,成为首批留美学生之一。
留学期间,詹天佑刻苦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归国后,他献身祖国的铁路和科技事业,勇于作为、敢于创新,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光辉业绩和心路历程,总结了詹天佑的一生,就是为中国的进步和繁荣而不懈奋斗的一生。
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影响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
这条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运营的铁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独立和自主,展现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
同时,詹天佑在铁路建设中的创新和探索,也为中国的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
詹天佑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是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精神,是他始终坚守的中国人的尊严和民族的自尊,是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他的一生,是为中国而奋斗的一生,他的精神,是中国铁路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宝贵财富。
阅读《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名人故事●趣味广场16幽你一默有人说我不要脸——这么帅我哪舍得不要?佚 名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
在他的领导下,我国成功地修建了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并通过京张铁路的修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从“四书”“五经”到留美幼童詹天佑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
他的父亲詹兴洪原是一个茶商,因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时局混乱,生意艰辛难做而破产,只能靠种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詹天佑小时候被送到私塾读书,但是,他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摆弄一些机械。
他经常用一些捡来的小螺丝钉、小齿轮、旧发条做玩具,还用泥巴捏轮船、起重机,许多小伙伴成天追着他一块儿玩。
有一天,他看着家中墙上的挂钟出神。
挂钟为什么会嘀嗒走个不停?为什么会打点?想着想着,他就动手把挂钟拆开,想看个究竟。
可是,当他再想按原样把挂钟装起来的时候,却怎么也装不好了。
他急得满头大汗。
父亲看见了,虽有些生气,但还是领着他到县里的钟表店,让他仔细看工匠怎么拆装钟表。
1871年底,詹天佑已经在私塾读书4年多了。
父亲想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让他去做工挣钱。
就在这时,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当时清政府派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儿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詹兴洪的好友谭伯村极力建议詹兴洪送儿子留学。
谭伯村很喜欢詹天佑,认为他聪明坚毅,将来定有所成。
詹兴洪于是委托谭伯村带上詹天佑到香港报名,詹天佑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就这样,年少的詹天佑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
1872年8月,All Rights Reserved.17幽你一默部分萌姑娘、软妹子的表象之下,都拥有一颗抠脚大汉的强壮内心。
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被国人“咒骂”的铁路工程专业。
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兴趣十分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课余时间,他还喜爱游泳、滑冰等各种活动,尤其喜欢打棒球,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他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少年时期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制做各种机器模型。
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着,然后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
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学生留学美国。
1881年,詹天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
回国后,詹天佑怀着满腔的热忱,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
但是,清政府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派他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法国舰队闯入闽江,向中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
从战后到1888年,几经周折,詹天佑终于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并担任工程师,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
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80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
但李鸿章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
詹天佑之功就这样被剽窃了。
1890年,清政府又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
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英人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
由于交工期限将至,金达不得不求助于詹天佑。
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这一胜利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1894年,詹天佑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该会会员。
中国铁路之父是谁
中国铁路之父是詹天佑。
詹天佑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詹天佑先生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大气,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
詹天佑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他对我国人民和古代科学家、工程师的伟大精神传统和创新才能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他遗留给我们今天科学技术界的伟大精神遗产。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知识清单一、人物简介詹天佑(1861 年 4 月 26 日-1919 年 4 月 24 日),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
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二、求学经历詹天佑幼年聪慧好学,1872 年,年仅 11 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1878 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
在校期间,詹天佑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
三、回国效力1881 年,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
同年回国后,他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局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
然而,詹天佑志不在此,他始终心系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四、主持修建铁路1、京张铁路詹天佑最为人所熟知的成就当属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工程艰巨,难度极大。
在修建过程中,詹天佑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地形复杂等诸多困难。
但他凭借着卓越的工程技术和顽强的毅力,创造性地采用了“人”字形铁路线路,成功解决了八达岭隧道的施工难题。
1909 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建成通车,震惊了世界,为中国人民争了光。
2、其他铁路工程除了京张铁路,詹天佑还参与了许多其他铁路的修建和设计工作,如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等,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工程理念与方法1、创新精神詹天佑在铁路工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精神。
他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在工程中实现突破和改进。
2、严谨态度对待工程,詹天佑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
他注重每一个细节,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铁路的安全和稳定。
3、爱国情怀詹天佑的工程理念中始终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他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铁路事业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自主发展。
六、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影响1、技术推动詹天佑的工程实践为中国铁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大批铁路工程技术人才,推动了中国铁路技术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