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新突破讲义:第6单元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66.50 KB
- 文档页数:9
第 2 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认识幼童留学对詹天佑的影响,知道清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艰辛。
掌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的贡献,认识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理解詹天佑是“ 中国铁路之父”。
发展所作的贡献。
剖析京张铁路创建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感悟詹天佑激烈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幼童留学生1.出生: 1861 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败落的茶商家庭。
2.赴美留学:清代为推动洋务事业,招收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被选中。
3.修业经历(1)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2)1878 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匠程系铁路工程科。
(3)1881 年,中国撤消了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疏批撤归国。
[特别提示 ]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被动吸纳,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挤,直接说了然当时中国文化的两重分裂特色。
二、为中国建筑第一条铁路1.滦河大桥工程(1)背景①1888 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企业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所主持的津沽段铺轨工程在短短的 80 天内达成。
②1890 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关东铁路,工程的难点是滦河大桥,英、日、德工程师先后失败。
(2)修建: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联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筑桥墩,成功地建筑了 19 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2.京张铁路(1)提出: 1905 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委任詹天佑为总办兼总工程师。
(2)修建:在资本有限、时间紧急、环境艰辛、舆论压力巨大之下,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采纳直井施工法,攻陷了八达岭地道技术难题,于1909 年提早全线通车。
(3)地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大长了国人志气。
[特别提示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筹款、勘察、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加强了中国工程师的信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成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标记之一。
人教版选修四第六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陕西商洛中学李重阳【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中的第2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科学家孜孜以求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以其科学发现和发明深刻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詹天佑推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其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维护路权、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家严复,还是实业家张謇、科学家詹天佑,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为学生选择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道提供借鉴。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了解人物评价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学习热情高。
鉴于此,本课采取启发式谈话法,精选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启发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课标要求】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生平事迹;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相关史实;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路。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詹天佑的生平,并能找出使其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重大事件,理解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所提供的材料,理解工业文明给传统社会所带来的冲击,认识到外来侵略势力严重阻碍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体验和感悟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很辛和不易,了解詹天佑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詹天佑投身科研、报效祖国、为中国人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历史意义【教学设计】导入:(提供材料)每当汽笛声穿过青龙桥的时候,每一座山峰都会想念一个人,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工程师。
他用一颗炽热的爱国心,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用他的聪明才智,书写了1905年的中华传奇。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这说明( )。
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B.收回利权运动取得巨大成就C.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解析A、B、C三项显然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不符,只有D项是符合的。
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的成功,之所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主要是对比国外水平来说的。
答案 D2.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
A.“人”字形路轨B.“井”字形路轨C.“十”字形路轨D.“八”字形路轨解析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 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让准备看笑话的外国人吐出了难堪的舌头。
答案 A3.关于詹天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②曾经留学美国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志会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解答时要了解民国前期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状况,本题着重点在于考查詹天佑的活动和贡献。
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在美国留学期间,主攻铁路工程科,回国后,参加了中国的主要铁路建设,并于1909年建成了京张铁路,并独创了“人”字形铁路。
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
在1911年“保路运动”兴起后,曾经支持保路运动,但自身并没有直接参加,更没有组织保路同志会,而中国最早的铁壳轮船的设计者是华衡芳和徐寿,而非詹天佑。
答案 A4.詹天佑说:“现在全中国都要求修筑铁路,而我们的主张是中国之事应办自中国人。
”这说明( )。
A.詹天佑盲目排外B.詹天佑捍卫国家铁路权益C.中国铁路技术先进D.中国铁路工程师素质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材料提取信息解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詹天佑生活的时代,来思考詹天佑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节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了解幼童留学对詹天佑的影响,知道清朝铁路事业发展的艰辛。
掌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做出的贡献,理解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
分析京张铁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感悟詹天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少年1.1861年,詹天佑生于广东南海县一个没落茶商家庭,自幼聪颖好学。
2.1872年赴香港考取“幼童出洋预习班”,跟着容闳到了美国。
3.考进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特别提醒]詹天佑出国留学得益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詹天佑修筑铁路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历程。
二、京张铁路创奇迹1.回国后改学海军轮船驾驶,后转入中国铁路公司,被选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
2.修筑京张铁路(1)清政府于1905年决定修筑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铁路会办和总工程师。
(2)1905年到1909年,成功地解决了八达岭等一系列难关后,全线提前通车,真正做到了好、省、快。
[特别提醒]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时,为国为民担风险,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热爱祖国的中国心。
三、出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1.1912年,詹天佑在广州创立广东中华工程师会,任会长。
后成立中华工程师会,总会设在汉口,被选为会长,培育了一大批工学家。
2.领导开拓了我国工程学术事业,贡献卓著,有“中国工程之父”的美誉。
[特别提醒]詹天佑的精神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超的专业水平,二是勇于面对困难的可贵品质,三是强烈的爱国情怀。
1.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敢于冲破旧观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立志用科学精神来改造中国,同时不被物质利益所诱惑,毅然回国,为中国铁路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詹天佑设计路线总是亲自测量,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一、幼童留学生1.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为自强求富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展洋务运动。
2.目的(1)直接目的:培养洋务人才。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开始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4.留学(1)1872年,詹天佑赴美留学,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2)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并在第三年获得学士学位。
5.结果:1881年,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16[学思之窗],思考:你认为这种教育目的会不会在幼童身上产生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幼童留学夭折的主要原因会不会与此有关?【提示】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派幼童留学体现了中学对西学的被动吸纳;而最后幼童回国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
二、中国人自行建造第一条铁路1.1888年,任津沽铁路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80天内完成任务。
2.1890年,成功修建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3.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
②帝国主义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③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
(2)过程①勘测三条路线,最后定为关沟线。
②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设计“人”字形路线。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118精神?【提示】詹天佑的话表现了他工作细致、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反映了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为国勘路主要有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2.维护路权(1)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实际出卖路权时,投身保路运动。
(2)修建川粤汉铁路,在他逝世前完成粤汉铁路广州韶关段和武昌长沙段施工。
(3)争取中东铁路权,主持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
3.英才早逝59岁的詹天佑在临终前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
[史料一]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之生活亦可丰裕。
”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
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史料解读]关键词“所学报国”体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品质。
(1)史料一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提示】坚定的爱国信念和责任感。
[史料二]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
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史料解读]关键句“原计划六年完成……五分之一”归纳欧美工程师赞誉詹天佑了不起的原因;“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说明詹天佑为人谦逊的品质。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美工程师为何赞誉詹天佑了不起?詹天佑的回答表明了他的什么品格?【提示】原因: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以较低的工程费用提前两年完工,并且有许多创举。
品格:詹天佑功成不自傲,为人谦逊。
詹天佑的主要功绩及对他的评价(1)功绩①19世纪80年代,他开始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了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③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体现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
(2)评价: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的一生是为中国铁路建设奋斗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中国的铁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操。
1.制约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发展的因素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制约,造成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发展举步维艰。
2.从詹天佑的伟大贡献和人格魅力看影响历史人物成才的因素(1)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他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2)教育的主导作用:留美期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优秀的学业水平为其取得伟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3)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年少时对机器构造的浓厚兴趣;大学期间刻苦攻读,立志报国;筑路期间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任职期间维护路权展现爱国情怀。
[课堂小结]1.1881年,中国保守派官僚以“抛荒中学、背弃孔孟之道”为由,取消了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这充分说明()A.留美学生没有严守政府规定B.清政府的愚昧无知C.中国社会发展急需大量人才D.儒家文化已全面衰落B[保守派官僚“抛荒中学、背弃孔孟之道”的论调,是其愚昧无知的体现。
他们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必然使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中国社会更加落后。
]2.下面材料为广东顺德档案馆所存一首描写留美幼童的新诗。
其中“铁路工程师”的主要成就是()回国后的他们,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战争阵亡。
他们中,有中国电报业、采矿业的创始人。
他们中,出现了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第一位校长。
A.担任全国铁路督办B.修筑淞沪铁路C.铺设唐胥铁路D.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D[题干中所提到的在留美幼童中出现的“伟大铁路工程师”应当是詹天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的主要历史功绩是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故D 项正确。
]3.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心学好西方科技,报效祖国。
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B.设计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C.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D.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B[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是外国人设计的,揭开了中国自行修建铁路的序幕,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4.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发行詹天佑诞辰百年两枚纪念邮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为了纪念他使中国铁路建设领先于世界水平②左图西服领带反映他接受近代文明,推动社会近代化③右图八达岭和京张铁路代表他卓越的贡献④是纪念他在中西交往和近代化方面的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B[本题实质考查詹天佑的主要贡献。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曾主持修建滦河铁路大桥、京张铁路等工程,对我国近代化和中西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故②③④正确;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但不能说明它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5.某学生在学习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一课后,概括了詹天佑身上折射的人文精神,其中有一种不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精神B.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C.深明大义,疾恶如仇的精神D.深入实践,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C[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均与詹天佑相符合,C项在詹天佑身上无从体现。
]6.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清政府的拨款尽管有限,但也是经过预算的,不能据此得出清政府处处掣肘。
从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和总工程师这一点来看,清政府对于修建京张铁路也是积极支持的。
排除③,故选C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铁路多系借外款兴筑,路权之损失姑不具论,即就路工本身而言,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不但薪给特殊优厚,而且常需假事权于翻译,而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旧时多指不正当的收费常规),国家损失甚大,铁路之成本亦自然提高。
——凌竹铭《詹天佑先生年谱》材料二“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夫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
今幸全路告竣……”——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就全路建筑工款平均每千米支出来看:津浦铁路119 000元、京汉铁路95 600元、京奉铁路94 600元、京张铁路48 600元。
——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成本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张铁路的修建特点。
从中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格?[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多系借外款兴筑”,可见资金缺乏,举借外债;“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可见高薪聘用外方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常需假事权于翻译”,可见依赖翻译;“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包工有陋规”可见经办人员从中作弊。
第(2)问的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今幸全路告竣”说明是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对比其他铁路的平均每千米支出,“京张铁路48 600元”说明成本低廉。
第二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詹天佑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答案](1)资金缺乏,举借外债;技术力量薄弱,高薪聘用外方人员;依靠翻译,难以监督;经办人员从中作弊(或获取购料回扣、包工有不正当的收费规则)。
(2)特点: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艰巨;成本低廉。
品格: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