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 格式:ppt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20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贵州⼤学1.作物⽣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2.作物⽣育时期:指作物全⽥出现形态显著变化的植物、株达到规定的百分率的⽇期。
3.根冠⽐:作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值,它能反应作物的⽣长状况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长的不同影响。
4.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长和发育,称为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长和发育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
5.有效分蘖:发⽣较早的分蘖,能⽣长发育⾄抽穗、结实。
6.⽆效分蘖:发⽣较迟的分蘖,可能⽣长逐渐停滞直⾄死亡。
7.蒸腾系数:制造⼀克⼲物质所需⽔分的克数。
8.需⽔临界值:抽雄花前约⼀个⽉时间,是⽟⽶对⽔分需求的来解释,从⼤喇叭⼝期到抽穗期为⽟⽶的蓄⽔临界期。
9.叶龄指数:(主茎展开叶数/主茎总叶数)×10010.灌溉定额:单位稻⽥⾯积所需的⼈⼯补充的总能量。
11.结实率:饱满⾕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
12.叶⾯积指数:单位⾯积植株上的总叶⾯积。
(LAI)13.⽣物产量:⽣育期间,⽣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植株所有⼲物质的获得量。
14.经济产物:指经济产品器官(稻⾕或糙⽶)的获得量。
15.经济指数:(经济产量/⽣物产量)×100。
16.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势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
对群体光合积累和产量起决定作⽤的形态、⽣理指标。
17.复种指数:作物全年种植总⾯积与耕地⾯积的⽐值,反映耕地利⽤情况的指标也称复种。
18.烟草的经济产量:指烟草的产量,由单位⾯积上的株数、单株留叶数和单⽚叶的重量三⼤因素构成。
19.⽣理强度:烟⽓中,烟碱对⼈体呼吸系统作⽤的程度。
1.⽔稻的施肥技术:①“前促”施肥法: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②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前期早攻分蘖肥,中期控氮,后期(抽穗前后)适当补施氮肥;③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在栽⾜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氮肥、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粒肥;④实地施肥法:基肥减氮,推迟分蘖肥的施⽤,测苗定氮。
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
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
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
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
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第一节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三、测产及考种指标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
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
农场作物成熟时间表引言农场作物的种植和管理离不开对作物生长周期的了解,其中一项重要的信息是作物的成熟时间。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农场作物的成熟时间表,方便您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的时间。
1. 谷物类作物1.1 小麦小麦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它的生长周期大致需要110到130天,具体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
下面是小麦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期:7-10天•生育期:80-90天•成熟期:7-10天1.2 玉米玉米是另一种重要的谷物作物,它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通常需要90到120天。
以下是玉米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7-10天•生育期:60-70天•成熟期:7-10天1.3 水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它的生长周期会有所不同。
大致需要100到150天。
以下是水稻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7-10天•生育期:80-90天•成熟期:7-10天2. 蔬菜类作物2.1 西红柿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大约需要60到80天。
以下是西红柿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春季3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7-14天•生育期:40-50天•成熟期:7-10天2.2 黄瓜黄瓜是夏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生长周期大约需要50到70天。
以下是黄瓜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夏季5月中旬至6月上旬•出苗期:7-14天•生育期:30-40天•成熟期:7-10天胡萝卜是一种根菜类蔬菜,生长周期约为90到110天。
以下是胡萝卜的成熟时间表:•播种期: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苗期:10-14天•生育期:60-80天•成熟期:7-10天3. 水果类作物3.1 苹果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40到180天。
以下是苹果的成熟时间表:•开花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果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葡萄是一种蔓性水果,生长周期大致需要120到150天。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作物是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生育期:作物从播种材料出苗到收获产品成熟所持续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4.生育时期:作物一生可根据外部形态出现的显著变化,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几个相对分列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就为生育时期。
5.群体:指某种大田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6.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低温条件(0~10℃),然后才能够继续发育开花结果,这一段时间的发育称春化阶段。
7.光照阶段:是小麦一生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8.分蘖:小麦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分枝。
9.分蘖节:由麦苗基部不生长的节、节尖、腋芽等紧缩在一起构成的节群。
10.同伸关系:稻麦的叶蘖伸长关系相似,故可用N-3的公式来表达。
N为主茎当时发出的叶数;3为相差三个节位之意。
11.生物产量:作物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2.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量。
13.作物的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产品的重量。
14.经济系数:作物的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5.玉米棒三叶:植株中上部叶片、果穗位上下各一片叶。
16.水稻最佳抽穗结实期:指一个地区温光条件最有利于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积累量的时间段。
17.向性运动:向日葵是喜光作物,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强烈的向日性,头部向着太阳转18.原料根:甜菜属二年生作物,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生产块根(称原料根)可供榨糖用;19.母根:第二年为生殖生长,用甜菜母根作采种株,以生产甜菜种子。
20.双低油菜:芥酸含量应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应低于30μmol/g。
二、填空1.群体结构内容:群体的组成、群体的大小、群体的长相、群体的长势、群体的空间分布2.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3.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弱冬性品种三种类型。
农作物生育期及需肥规律一、小麦(一)生育期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由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提早而成熟期推迟。
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小麦第1片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
4、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
5、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
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50%以上麦苗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安徽省大约为2/10。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
安徽省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挑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
10、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
安徽省为4/20左右。
11、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粉粒散出。
12、成熟期:包括乳熟期(15d左右)、蜡熟期(5~7d)和完熟期。
(二) 需肥规律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氮,磷,钾的绝对量增加,而单位干物质含有量渐趋减少。
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有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小麦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为给小麦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还必须了解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1、小麦从出苗经过分蘖到拔节,是苗期阶段。
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5-6天,小麦在幼苗建成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三叶期以前,生长消耗的物质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
从小麦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就由胚乳营养向独立营养过渡,根系就已经开始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营养;由于苗期阶段植株生长量小,吸收养分的绝对量不大,直到麦苗起身前,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不到小麦一生吸收总量的1/5;当第三片叶出现,小麦就彻底转向独立营养,一般由出苗到三叶期需12-15天。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第一节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生长是指植物细胞的增大及增多,是植物体或某一器官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
发育是指作物从营养器官阶段转到生殖生长的质变过程。
由于细胞有序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不同结构和机能的细胞、组织、器官。
生长和发育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一、作物的一生(一)作物的生育期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称为作物的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对于以收种子为主的作物是指从种子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
如棉花一般将出苗至开始吐絮的天数作为生育期。
经常采用育苗移栽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烟草等,通常还将其生育期分为苗床(秧田)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
对于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作物、牧草、绿肥、甘蔗、甜菜等,生育期是指出苗到产品适宜收获期的总天数。
(二)作物的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目前,各种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方法尚未完全统一。
几种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如下:禾谷类出苗期,分蘖期,拨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豆类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棉花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油菜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黄、红麻出苗期,苗期,现蕾期,开花结果期,工艺成熟期,种子成熟期甘薯出苗期,采苗期,栽插期,还苗期,分枝期,封垄期,落黄期,收获期马铃薯出苗期,现蕾开花期,结薯期,成熟期,收获期甘蔗萌芽期,苗期, 分蘖期,蔗茎伸长期,成熟期对于不利用分蘖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可不必列出分蘖期。
为了更详细地进行说明,还可将个别生育时期划分更细一些。
比如,开花期可细分作始花、盛花、终花三期,成熟期又可再分作乳熟、蜡熟、完熟三期等等。
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一方面由作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另一方面又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而表现出不同层面的生长发育特性。
农作物生育期及需肥规律一、小麦(一)生育期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由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提早而成熟期推迟。
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小麦第1片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
4、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
5、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
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50%以上麦苗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安徽省大约为2/10。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
安徽省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挑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
10、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
安徽省为4/20左右。
11、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粉粒散出。
12、成熟期:包括乳熟期(15d左右)、蜡熟期(5~7d)和完熟期。
(二) 需肥规律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氮,磷,钾的绝对量增加,而单位干物质含有量渐趋减少。
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有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小麦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为给小麦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还必须了解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1、小麦从出苗经过分蘖到拔节,是苗期阶段。
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5-6天,小麦在幼苗建成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三叶期以前,生长消耗的物质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
从小麦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就由胚乳营养向独立营养过渡,根系就已经开始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营养;由于苗期阶段植株生长量小,吸收养分的绝对量不大,直到麦苗起身前,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不到小麦一生吸收总量的1/5;当第三片叶出现,小麦就彻底转向独立营养,一般由出苗到三叶期需12-15天。
农作物生育期及需肥规律一、小麦(一)生育期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由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提早而成熟期推迟。
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小麦第1片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
4、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
5、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
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50%以上麦苗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安徽省大约为2/10。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
安徽省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挑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
10、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
安徽省为4/20左右。
11、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粉粒散出。
12、成熟期:包括乳熟期(15d左右)、蜡熟期(5~7d)和完熟期。
(二) 需肥规律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氮,磷,钾的绝对量增加,而单位干物质含有量渐趋减少。
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有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小麦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为给小麦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还必须了解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1、小麦从出苗经过分蘖到拔节,是苗期阶段。
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5-6天,小麦在幼苗建成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三叶期以前,生长消耗的物质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
从小麦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就由胚乳营养向独立营养过渡,根系就已经开始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营养;由于苗期阶段植株生长量小,吸收养分的绝对量不大,直到麦苗起身前,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不到小麦一生吸收总量的1/5;当第三片叶出现,小麦就彻底转向独立营养,一般由出苗到三叶期需12-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