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珍惜资源(新)
- 格式:ppt
- 大小:7.60 MB
- 文档页数:36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课外资料的补充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每一次的练习都有较明确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规范。
在进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让学生搜集与“保护环境”有关的课外资料。
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破坏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所以,本次口语交际应提前让学生通过课外书、电视宣传、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
2、让学生平时多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如观察家附近河水的颜色、河面有否垃圾等污染物;有没有人做搞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砍伐树木等。
因为,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范围很窄,绝大部分都是书本上内容,认识不多、不广。
3、教师也要搜集更多的课外资料,让学生知道“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4、教师要多了解全球的环境对地球造成的伤害,还要预设到学生说到的问题,教师组织好引导的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口语交际《珍爱我们的家园——珍惜资源》说课稿一、说教材《珍爱我们的家园——珍惜资源》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
六年级上册教材,不仅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所以在第四单元安排了《珍惜资源》口语交际专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珍爱我们的家园”,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既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紧密相关,也是二年级上册“保护环境”、三年级下册“爱护周围的环境”口语交际的延续和发展。
这也体现了语文课标中的“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的特点。
二、说学情: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已有了一定知识经验积累,能够通过观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也有一定的口语交际基础,从而能在课堂上进行交际。
学生对口语交际有一定的兴趣,他们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对于高年级的口语要求是让学生“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稍后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
所以我把教学目标设置为。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口语交际,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必要性。
2、结合身边事例,感悟如何做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教学时,课前让学生收集环保不良行为的资料,课堂上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引领学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珍惜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过度开发资源的严重后果。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节约资源。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分组讨论准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图片: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资源、矿产等。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吗?为什么我们要珍惜资源?2.知识讲解(1)介绍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讲解过度开发资源的危害,如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等。
(3)分享一些我国在珍惜资源方面的政策法规。
3.案例分享(1)分享一些浪费资源的典型案例,如餐饮浪费、过度包装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
(2)讨论主题:如何在生活中珍惜资源,节约资源?(3)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角色扮演(1)设置情景: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在讨论如何节约用水、用电。
(2)学生分组扮演家长和孩子,进行对话。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珍惜资源。
五、作业布置2.观察家庭生活中浪费资源的现象,提出改进措施,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反思1.知识讲解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案例分享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角色扮演环节,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以便更好地进入角色,提高表演效果。
4.作业布置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如通过展示地球资源分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资源的分布不均。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珍惜资源【教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在学生日常生活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容易从身边的现象引发思考。
如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发现浪费粮食、浪费纸张等现象,能够比较具体地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大多数同学都有话可说。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然后把所看到的、想到的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从而就将交际活动引向了深入。
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珍惜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能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现象引发思考,能够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
学会认真倾听,能够归纳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交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于全球环境状况和我国近年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对比数据。
2、学生课前搜集关于身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方面的事例、图片、数据等资料。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通过情景再现,将学生引入交际的环境中。
然后再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围绕交际话题探究、讨论,深入交流,从而提高认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激励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确主题1、教师:同学们,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满意吗?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先一起来看看一下画面吧。
2、老师引言: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母亲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本组课文中的“只有一个地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鹿和狼的故事”让人们受到沉痛的教训,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