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讲授新课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3)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2020.7·浙江高考·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
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2.(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
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
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3.(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
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4.(2019.4·浙江高考·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6.(2019·海南高考·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9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学习本课,可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列表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文学体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等。
2j1Jp4rXwy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战国、汉朝、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说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1>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2>探究文学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以一些杰出文学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差。
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但是,这一课内容在语文课中都有接触。
所以,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不同时期文学代表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
2j1Jp4rXwy五、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2j1Jp4rXwy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依据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归纳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2j1Jp4rXwy八、教学过程(一> 从《诗经》到唐诗学生回答预习学案问题:1:《诗经》的内容和地位?A简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