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讲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6
胆机的分类及声音特点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三个类别:1.三极管:三极管全部是直热式的,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而阴极有负压。
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
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
使屏极电路2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
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此。
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
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AB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
而单端输出是首选。
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
三极管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提高近10倍。
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偶次波失真大,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
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性好,没有交越失真。
缺点:功率灵敏太低,需要比较高的激励电压,给制作和工艺都增加了不少难度,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普及的更本原因。
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
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领域也就做到805,单管输出近50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1100V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三极管做单端输出的时候,电源效率不高,只有25%,绝大多数电能都当空调用了。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李平川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
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
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μ值在5—100之间)。
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
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
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
国外型号为12AX7、ECC83。
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
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
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各种常用功率管之我见功率胆管选择问题是烧友们的一个难题,常常有朋友问我做什么管子的后级好听,这对我也难回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听音取向,有的年龄大的烧友喜欢听些老歌,由于年龄关系还要要求高频频响延伸度好些,中音厚实一些,对低频要求不高,年轻的烧友往往听些全面的音乐,如古典乐,人声,打击乐,交响乐之类的,对低频要求的严格一些,动态要大,低音要纯净,反应速度要快,高频不能刺耳,中频要甜美。
个人取向不同,他人无法给出正确的建议了。
我现在关于一些常用的音响功率管的声音特点结合自己的制作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可能会对一些烧友有点帮助的,有错之处,还请见谅。
现在网上DIY和厂机常用的胆管有十几个类型,按大类分为直热式管子和旁热式管子两大类,直热式管子有直热式三极管,四级管,五级管,旁热式也是三极管,束射四级管,五级管三类。
现在做机用管以直热式三极管、五级管和旁热式束射四级管,五级管为主流。
大部分烧友自己DIY胆机都推崇直热式三极管,以梦幻之球300B和小300B之称的2A3C为主流,再有些技术高超的老烧友都已打造211,845,805这些大管子,直热式管子声音甜美,300B、2A3尤以中频厚实,人声甜美著称,要是音箱灵敏度高,想制作小功率的胆机玩,在造价上选择2A3首选了,300B管子现在比较昂贵,没有条件实难烧动。
211、845、805的管子没有一些技术基础实难玩好,现在曙光出口211、845、850管子就目前的价格来说有些偏高,但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工薪烧友还能接受,要是想玩欧美的这几款直热管子,恐怕是腰无充足银弹是无法触及了,个人感觉是在没有必要信奉那些欧美货,要是在电子市场或是旧货市场遇到便宜的,那决不能放过。
211管子我没做过,211单端的我听过几台,机器都是DIY的,管子声音表现别有一番清丽,常有人说此管很不好做,我看确实有些难做,我的一位朋友为做此机经历数月调整,请我去试听还感觉高频有些不好,频响延伸度不太理想,选此管子实要慎重、845和805相对就好做些,两管的声音取向大不相同,845取动态深沉,速度感慢,声音柔和顺耳,高频不尖、不毛,中频有300B的厚实,但是因负压颇深,需要相当的推动电压才能推好845管子,很多烧友建议牛推,效果极佳,我试过牛推和耦合电容推动,要论音质、胆味,还是牛推的效果更胜一筹,不过推动变压器是个难题,制作要比输出变压器难上很多。
介绍胆机的分类和声音特点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三个类别: 1.三极管:三极管全部是直热式的,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而阴极有负压。
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 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
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 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 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
使屏极电路 2 端的电压发 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
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 此。
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 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
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 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 AB 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
而单端输出是首选。
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
三极管 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 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 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 提高近 10 倍。
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偶次波失真大, 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
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 性好,没有交越失真。
缺点:功率灵敏太低,需要比较高的激励电压,给制作和 工艺都增加了不少难度,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 普及的更本原因。
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 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
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 领域也就做到 805,单管输出近 50 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 1100V 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胆机”中的电子管“胆机”中的电子管2011年04月20日曾德钧电子管在香港和广东叫胆,在台湾叫真空管,英文中叫VACUUM TUBE或TUBE.电子管发明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了,自50年代末期后,随着晶体管的出现,电子管的领地逐渐地缩小,几乎被人忘记,在我国这种现象更是严重.由于能源政策的原因,电子管甚至曾被限制使用.也有对晶体管夸张的宣传,使得电子管几乎绝迹.要不是这些年被用在高级音响上,可能现在许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不知电子管是何物了.最近这些年,音响中的电子管热和我国的“金龙管”扬名海内外,极大地刺激了大陆发烧友对胆机和胆的兴趣.但是许多朋友却对其了解甚少,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些有关的情况,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电子管的发明,要追溯到上一世纪的80年代.在那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改良白炽灯的过程中,意外地有一个发现,就是在灯泡里再加入一只电极,被通电加热的灯丝会向加了电的电极放电,即在电极与灯丝回路里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在我们中学的物理书上被称为“爱迪生效应”.这个发现的重要作用,当时的爱迪生并没有注意到,只是把它注册了专利而已.到了本世纪初,英国的科学家J.A.Fleming(费莱明)把“爱迪生效应”加以发展成为二极管作为整流检波用,并取名Bulb或Valve.从此Fleming Bulb奠定了电子管的基础.过了两年,美国的Lee Do.Forest将一支另外的电极(Grid及栅极).放入了二极管里.他们发现这种管子能检波又能放大.从此电子管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1913年,电子管第一次被用在再生接收机中.但电子管用在音响中始于何时,我还不能确切地说清.能查到的资料最早记载的是大约是在本世纪30年代初.那时美国的Western Electric公司发明了WE300A(即大名鼎鼎的300B前身).而美国的RCA公司则发明了2A3.在那时,这两只在现在仍闪着光芒的电子管便开始在音响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WE300A被用在该公司制造的WE86有声电影扩音机中,而2A3则装在RCA公司的豪华型唱机-Electroller D22里.由于WE300A是用在专业系统里,而很少被人注意.而2A3则用在家用系统里,故被注视.在当时就开始有发烧友用2A3推挽做出有22瓦“大功率”放大器.在此之后,大约是1934年左右WE300A被改良为WE300B,这只管子在我国东面的扶桑之国-日本被称为“梦幻之球”。
胆管入门[推荐]分类:默认栏目胆管入门[推荐]認識真空管一切由電子開始談起江俊德要說在前面的,筆者才疏學淺,雖然略知電路設計的基礎與原裡,但對於基礎電子學反而陌生,文中若有疏漏錯誤之處,尚請先進不吝指正。
電子元件本來就是一項專精的電子物理學,利用材質以及結構上的特性,對電形成不同的反應。
例如,利用兩片緊貼但不接觸的金屬薄板,就可以形成電容;利用以矽為主的材質,經過適當的製程,就可以變成半導體如二極體、電晶體以及IC等;將銅線以絕緣漆封裝形成漆包線,將漆包線捲起來就形成電感、加入鐵芯則成為變壓器、併接在一起就是李玆線。
還有其他諸多電子元件,其實都是架構在基礎物理現象上的精巧設計。
真空管的發明就與盤尼西林以及輪胎的發現一樣具有戲劇性:在實驗室中靠近窗戶幾個未清洗的實驗皿,不經意從窗外飄來一些黴菌落在實驗皿上,科學家驚訝的發現某些落入實驗皿中的黴菌,可以抑制壞菌的擴散與成長,加以實驗分析之後這種黴菌就成為了有效且使用廣泛的抗生素之一;同樣也發生在實驗室中的情景,正在研究橡膠的實驗中,不經意打破裝在玻璃杯裡的硫黃,倒入融化的橡膠液體中,凝固後橡膠變成了堅硬且頗富韌性的材質。
真空管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做幾片金屬板封裝在抽真空的玻璃瓶裡進行實驗的,它的發展與發明大王愛迪生有著一段故事。
電流與電子流動的方向恰巧相反在此之前試問一個小問題:電路分析上「電流」的方向與實際上「電子」流動的方向是否相同?答案是否定的,電流與電子流的方向是恰巧相反的。
過去的科學家無法觀察電子流動的方向,於是統一說法,將電池的某一極設定為正極,其電壓為正電壓,電流由正極流至負極而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
由於大家統一說法與作法,因此多年來並沒有發生任何衝突之事,直到了近代科學家有了更精良的設備,觀察之後遂推翻了之前的說法:「原來電子是由電池的負端流出來的」!(換言之,電子是從擴大機的喇叭負端流出,而從喇叭正端回流的)身為使用者並不需要在意何者為真,只要按照科學家的結論行事就可以了。
几款胆前级电路及制作几款胆前级电路及制作时间:2007-09-28 来源: 作者: 点击:9929 字体大小:【大中小】近几年,胆机又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在发烧圈也掀起了一股胆机制作热潮。而在胆机中,胆前级因线路简单,调试容易,因而制作成功率相对较高。由于发烧友大多数已拥有性能不错的晶体管后级,搭配一台极品胆前级,可以帮助你迅速进入发烧境界。“前胆后石”组合或许更适合大多数发烧友的口味。这里推荐几款极品胆前级电路供发烧友参考。以下电路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主体电路,另一声道图略。1.马碲斯胆前级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线路仿英国马碲斯“Reference”电子管前级,马碲斯胆前级是以其卓而不群的设计观念,至纯至真一尘不染的透明音质闻名于世。其线路是胆前级中性价比较高,也是最易装配的一种。其用12AX7与12AT7作两级放大,具有输出电流大、全频表现平均、分析力高、音质感强等特点。发烧友还可采用并管的方法来摩此电路(可参考后面介绍的JADIS电路),这时左右声道各用一只12AX7与12AT7放大(外围电阻稍作调整),其声道分离度更高,音色更美。2.改进型马兰士7胆前级原理如图2所示。该线路用12AX7作两级放大,后接12AU7阴级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众所周知,马兰士7胆前级以其中频甜美而著称。但其分析力及高低频延伸度欠佳。针对传统马兰士7胆前级的不足,对耦合电容容量的选取以及负反馈环路的选取作了一些调整。改进后的马兰士7胆前级,高、低频重放有了一定的延伸度和力度感,但中频更佳。该胆前级最适合听人声与弦乐。3.和田茂氏胆前级原理图如图3所示。针对传统马兰士7电路的一些不足,日本人和田茂在马兰士7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电路称之为和田茂氏电路。其主要特点是用SRPP电路代替了马兰士7电路的阴极跟随器。由于SRPP输出级并没有任何电压放大作用,只是作为一个缓冲级使用,比起普通的阴极输出器来说其驱动负载能力更强。在音色方面,它保持了马兰士7线路中频甜润的特色,其分析力与高、低频响应比马兰士7较佳,信噪比相对较高,该电路所用的电子管也可全部改用12AT7。4.JADIS胆前级原理图如图4所示。该线路取自法国“JADIS JP2000”旗舰前级经典线路。其采用12AT7作两级电压放大,并用12AT7作阴极输出。使前后级阻抗能很好地匹配,并提高负载能力。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较低的输出阻抗,该电路将双三极管并联使用,这也是其特点之一,其音质醇和通透,比马兰士7更具有浓烈的音乐味,高频与低频也明显胜于马兰士7,最适合欣赏古典音乐。图5是一款简单易制、性能出众的胆机稳压电源。该线路结合了电子管与晶体管的特点,取长补短,同时也降低了电源变压器的工艺要求。高压采用日立场效应管稳压,灯丝采用直流+12.6V供电可进一步降低整机噪声,以上胆前级除改进型马兰士7外(该板为胆整流、胆稳压、主板、电源一体化大板双面镀金设计)均可与该电源板搭配使用。对胆机制作,一些发烧友特别推崇搭棚焊接法。但对初学者而言,成功率不高,噪声较难处理,且纯手工制作,产量不大,不适合批量生产。笔者认为:胆机要想得到普及,应走与线路板装配生产相结合之路。笔者使用的线路板由专业线路板厂家制作,主板为加厚双面孔化镀金玻璃纤维板,而电源板为单面玻璃纤维板,便于摩机。板上印字清晰,只要稍懂无线电基础知识,哪怕你从未装配过胆机,按印板所标数值装配,确保你一次装配成功,所装整机的性噪比均达到或超过搭棚焊接的同类产品。夜深人静时把音量旋至最大,耳贴近音箱仅听到轻微的胆管本底热噪声。俗话说:“好马配金鞍”。胆机制作中,元器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为确保质量,建议均采用全新器件制作。笔者使用厂家提供的套件,电子管为国产出口型产品,电阻为2W、3W美国电阻,如DALE电阻、AB碳阻等。而电容4.7μF/400V以下则选用音乐味浓的法国苏伦大SMKP电容,电解则选用ELNA、ERO、SAMWHA、Rubycon等品牌。变压器则有A级材料制作的100WE型和R型两种规格可供发烧友选择。对于相关部件如音源选择、音量控制,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继电器音源切换,手动音量控制板、顶级音量遥控板(继电器切换不同阻值的光敏电阻),镀金输入、输出端子、豪华机箱等,这样组装的整机,无论音质或外观都毫不逊色于一些高品机,改变了“土炮”产品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局面。装配时,参考原理图,采用含银量较高的优质焊锡丝把所有元件焊在线路板上(包括电子管管座)装好主板及电源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输出直流高压应在+250V左右,灯丝电压应在+12.6V,若电压正常,检查主板元件装配无误后,即可装好主板电子管,连接好电源线及输入输出插座即可试音。若试音正常后,即可把所有器件安装到胆前级机箱内。整机组装完成后,就可以慢慢品味发烧胆机的醉人音色!。
有关胆机的基本知识普及展开全文胆机--即电子管音频放大器,它可分为前置放大器、后级功率放大器和合并式综合功率放大器.胆机是历史上最早的放大器,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晶体管(电晶体,原子粒)的出现,它逐渐销声匿迹,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后来由于信号源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使用晶体机中发现,一般的晶体机无论在音质上或音色上很难代替电子管机,同时在晶体机中有个别影响音质、音色的不良指标很难克服,于是在一些先进发达的国家,胆机又东山再起,并有越来越热之趋势,这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为代表,其产品以美国的ARC,C-J,英国的TVA、法国的Jadis以及日本的LUXMAN等为代表.胆机热的逐步升温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它还与八十年代初数码音源的出现有关(CD机,DAT等),人们在使用数码音源时发现其音质生硬、机械,不如以前使用的模拟音源(LP、磁带)自然、舒服,总有一种“数码声”的感觉.当人们将数码音源接入胆机放大系统时,这时所谓的数码声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说数码音源的出现对胆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胆机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进步比较快.在八十年代初中期,大陆的《无线电与电视》,香港的《音响技术》不断有人撰文介绍历史上的胆机和现代胆机.这以中国大陆的田寿宇先生、美籍华人刘宁先生以及香港的陈经伦先生为代表.受到他们的影响,这时国内的少数对音响、音乐有兴趣的人便开始了对现代胆机的探索.这以北京的关乃昕和当时在西安的曾德钧为代表,他们此时分别对胆机的理念和影响胆机整体素质的变压器等关键部件作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和市场开拓工作并做出多款现代中国胆机的雏形.此时的关乃昕先生与曾德钧先生的研究工作既独立又有一定的合作.同时这里应该提到香港雨果公司的著名录音师--易有伍先生,由于他一直活动在音乐与音响这个圈子里,加之他对国外产品素质和市场十分了解,当他看到关乃昕、曾德钧早期胆机样品时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他们的产品用于录音监听和带往国外,得到了国外音响行家们的好评,这使关、曾及国内音响圈里的人对中国人做胆机的信心大增,这应是中国现代胆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关、曾分别开始了他们胆机事业新的发展.说到中国胆机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中国的“胆”—电子管.在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晶体管的飞速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电子管生产均停产或转产.到了八十年代初,国外胆机生产所需的电子管便日趋紧张,于是一些胆机生产商便把目光投向了还在继续生产电子管的中国—位于中国长沙的“曙光电子管厂”以及北京的“北京电子管厂”.于是这两家工厂按国外音响专用电子管的要求生产了各种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在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外许多著名的胆机均使用的是我们中国这两家厂生产的电子管(在此之后,柳州电子管厂也相继生产出了多款电子管).由于我们已有了现代胆机的最关键零部件之一电子管,这就为大陆胆机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中国胆机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开始步入成熟期.早几年前胆机厂林立,品牌众多,产品质量不稳,价格混乱,到目前为止,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已为数不多.一种良性竞争已经开始,从产品竞争已发展到品牌竞争.同时一些优秀的国产胆机产品已开始进入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并受到国际同行们重视.“极典”牌(V.A.L)胆机目前是国内少数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优秀胆机品牌之一.生产“极典”牌胆机的厂家—深圳极典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胆机开拓者之一曾德钧先生创办的.曾德钧先生九二年初离开西安来到了深圳,起初为深圳银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设计了“新声”牌胆机,并开创了中国现代胆机工业化生产的先河.后来曾德钧又与人合作创办的深圳维克斯公司开始了中国现代胆机套件的生产与供应,对中国胆机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以上两家公司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之后,曾德钧先生为更好的发展中国的胆机音响产品,于九四年创办了深圳极典电子有限公司.九五年与国际知名唱片公司—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合资创办了深圳大极典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使“极典”牌胆机的设计生产达到更高水平, “极典”牌胆机目前是国内型号最多,品种最全的厂家之一.现有高档的“JD”系列,中档超值的“MP”和“VP”系列以及普及型的“VAA”系列(套件). “极典”牌胆机目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不定期出口多个欧美、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内举办的第一届“国产音响器材大展”上获得了“最受好评”和“深受好评”的殊荣,九六年初更在美国的96WCES展上引起轰动,英国的《Hi-Fi WORLD》95年第11期也给予四星级评价.我们有理由相信, “极典”牌胆机经过不长的时间定会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高级音响产品.为让更多的胆机爱好者更了解胆机,下面我们就胆机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见识:一、胆机与晶体机胆机与晶体机的比较,这里只谈以下两个问题,即性能价格比和音质特点,在一千元人民币(每台)以下的价格,因胆机无法用此价格生产,人们也不可能用此价格买到好的胆机产品,在此价格虽然能买到晶体机,但也很难买到很好的产品.就音质而言,一般来说在三万元以下同等价格的放大器,胆机的音质通常优于晶体机,在三万至伍万这个价格上是各有千秋,在伍万元以上,一般是晶体机有相对优势,此时晶体机优的是全面,胆机优的是特点.在三万元以下价位的晶体机,一般来说除了在低音的力度、速度上和高音的明亮度上能优于胆机外,在音质、音色、音乐性、耐听性上均难以与胆机媲美,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与经验.二、关于国外胆机和国内胆机国外胆机的起步和历史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再说胆机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具有很浓厚的文化背景,这反映在产品的声音和调校,品牌的定位,市场的策略,外观的设计,产品质量的稳定等等方面,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与国外某些优秀品牌相对,我们在一些方面不同程度的与它们有距离;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种距离正在缩小.而与一些国外的杂牌比,我们的一些较好的产品肯定还比它们强,而且在价格上我们有极大的优势.在同等水平的产品上,我们的价格比进口机至少低1/2—1/5或更多.现在我们的个别产品在较低的价位上与国外的某些名牌产品在音质音色上相比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已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我们国内产品的努力的方向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准.三、关于胆机的造型(外形)胆机的外型多数均是把电子管(胆),变压器这些部件裸露在机壳外,这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箱式机有区别.是不是胆机一定要这样做而不能做成箱式的呢?不是的,事实上现在已有部分胆机产品做成箱式机,那么为什么在国内外还是流行“裸”机呢?这与设计者和使用者心理审美观念有关,现代胆机的设计犹如工业艺术设计,讲究起伏变化,色彩对比,线条明快,材质的体现.一台精美的胆机造型与加工都犹如一件艺术品,箱式机在这些方面的体现较难,裸机的自由空间就大多了.再之,胆机工作之后电子管的灯丝被点亮给人一种温暖感,而与之比较箱式机则显得冷峻一些,没有“裸机”那种“人情味”,这是裸机较箱式机流行的原因之一.还有,裸机也更能体现胆机之特色.虽然在使用中裸机往往没有箱式机方便,比较难“伺候”,这样就出现了裸机与箱式机并存的局面.从比例上来看,裸机的量要大于箱式机的量.四、关于胆机的技术指标和标准坦率的说,胆机的技术指标除了静态互调失真一项能与晶体机相比外,其余均不如晶体机,其实胆机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指标才有今天的,若要讲究技术指标,胆机早就没市场了.事实上,电声技术至今还很不完善,现有的技术指标只能从一个方面说明问题,但还不能从本质上反映问题.例如,现有放大器的指标测量,都是在假设负载为纯阻性(线性)负载情况下测量的,而实际的负载是复阻性(非线性)负载.又如对音箱的测量是在1M的距离1W的功率下测量,而实际听音又不可能是1M/1W的条件下,因此这样的测量指标只能作参考,而不能作为选择放大器的标准.可以这样说:一台技术指标好的产品它的听感可能会不好,而一台听感好的产品,它的技术指标可能只是平平而已(当然不会很差).一个大量生产的电子产品要保证它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就必须有一个相应的生产标准(技术文件、生产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这在一些较正规的产品生产中采用已是常见的事,但是这些标准只是指导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用的,而无其它意义,一个企业的生产标准只对本企业的具体产品有用,而对其它企业无用,对产品的艺术性和声音的音质也无意义.准确的说艺术品是没有什么标准可衡量的.在现实中,往往音响产品档次越高而产品的生产标准越不严格.五、关于胆机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关于单端一推挽在胆机末级中有采用推挽工作方式的,有采用单端工作方式的,由于采用推挽方式较容易取得大功率,所以是一种很常见的电路形式,但是由于推挽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叠加方式,故客观地存在一些失真,而且在推挽叠加中有加有减,在这加减中也可能会增加一些原来没有的细小的东西,同时减去了原本有的一些细小的东西.而若在末级电路中采用单管在单端甲类状态下工作就不存在推挽工作方式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在听感上单端的要比推挽的好许多,特别是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但是,单端的很难在功率上做得很大,比如用同一型号的管子,在单端时只能做到10W,而在推挽时很容易做到30W,功率做大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同时在工艺上,单端机比推挽机要难处理一些.因此,单端电路往往在高档机中采用.推挽电路在普及机中采用.2、末级推挽电路中电子管不同接法的区别在末级推挽电路中使用的电子管往往是四极管和五极管,因此在使用这些管子时有三级管接法,超线性接法和标准接法,它们区别从理论上讲,三级管接法失真最小,输出功率也最小;标准接法的失真相对较大些,功率也最大;超线性接法介于两者之间.在听感上各有千秋,相对来说三极管接法要稍好一点,但三极管接法因对电子管寿命有损失,故在工业化生产中较少采用.3、推动电路对音质音色的影响一般来说推动电路的结构对音质音色的取向有很大的作用,在声音的低频力度上,中高频的速度感和中频的密度感上均可通过推动电路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果.推动电路有很多种,很难从推动电路的区别去判断产品品质的高低,选什么样的电路完全是设计者的一种对音色取向的选择.4、不同型号电子管对声音的影响前级推动电路常用的电子管有ECF82(6F2)、6F1、EF86(6J8) 、12AX7(6N4) 、12AU7(6N10) 、12AT7、12BH7、6DJ8(6N11) 、6SN7(6N8P) 、6SL7(6N9P) 、6SJ7(6J8P) 、6N1、6N2、6N3、6N6等等.原则上这些管子用在胆机中都可能做出好声来,但每款型号均有自己的特点,设计者们会根据许多因素决定选用哪一型号,一般来说12AX7、12AU7、12AT7、12BH7、6DJ8、6SN7、6SL7、6SJ7、ECF82和EF86是国外最常用在音响中的电子管,而且许多厂家都有生产,因此互换性较好,故出口机或国外机常采用.在末级电路中常用的电子管有:KT88(KT90、KT100)、6550、EL34、6L6GC、2A3、300B(4300B) 、211、845.前四种电子管为傍热式四极管或五极管,常在功率较大的推挽电路中采用.后四种电子管为直热式三极管,较多的用在单端甲类中(2A3、300B的也常在推挽电路中使用).相对来说直热式三极管的音色较傍热式的四、五极管要稍好一些.不过同样是三极管或四极管但是每款型号的音质音色均有一些差异和各有特点.由于胆机是插接器件,方便直接代换,所以换胆玩机又成了胆机使用过程中的一大乐趣.5、输出变压器对音色的影响输出变压器对整机的指标和听感均有较大的影响,优秀的推挽用输出变压器的频宽在10Hz-100KHz,失真在1%以下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变压器目前已不是影响胆机指标的关键元件.但是变压器的结构、工艺、材料对整机的声音影响还是很大的.事实上,变压器的指标超过一定的范围后,指标越高却不一定越好,假若胆机没有输出变压器,如OTL,它的听感就与传统胆机不同了.因此胆机的音色与输出变压器有极大的关系.6、关于合并式放大器与前后级放大器合并式放大器有如下特点:1、当信号源在一定输入电平时,放大器的输出可达满功率;2、该放大器有多组讯源输入选择;3、该放大器具有电平控制功能;4、左右声道合为一体,还可设有高低音调控制装置.早期由于信号源的输出电平都比较低,一般在0.2V左右,因此合并式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均要在0.2V以下,而现在的信号源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CD 机已被广泛使用,现代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均在0.5-1V之间,因此现代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要求相应也有变化.当然不管怎么变化,只要满足合并式放大器的前三条就是合并式放大器.前后级放大器是将1讯源选择2电平控制3电压放大这三部分独为一体(有第3项者为有源前级无第3项者为无源前级),纯后级是将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独为一体(或两体)有左右各一路输入,无电平控制和讯源选择(输入电平在1-2V之间),这种做法可在结构上、分布上、用料上更合理,因此在档次上前后级分体式放大器比合并式要高一些,价格也可能要高不少.六、关于胆机的使用寿命胆机的寿命原则上说是半永久的,与晶体机相比而言,胆机的相对寿命决定于电子管,电子管的理论寿命是不太长,一般来说只有上千小时,但好的电子管使用上万小时的也很常见,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就是一特殊的电子管.当然许多音响用电子管还不能与显像管的寿命去比.一般来说音响用电子管有运输失效和早期失效.失效可在使用后1-2个月内发现,或在工厂生产中发现,对质量较稳定的电子管而言每天使用2-3小时,用上2-3年应该不是问题,再说现在的电子管又不贵也不难买,加上良好的售后服务,胆机的使用寿命应不是问题,而且胆机换胆之后,又可重新焕发新的活力,犹如新机一样.事实上现在许多古董胆机名品在市场上还高价出售,不就从另一面说明了胆机的寿命问题吗?另胆机与晶体机比,搞过载能力较强,晶体机在遇到一些故障时可能在千分之一秒钟便损坏而胆机则可以数分钟内不被损坏.七、使用胆机的注意事项接通电源前应先接好负载(音箱),切忌接通电源后,送信号而不接负载,或负载短路.使用电源不要太高或太低,电源电压最好能在规定电压的±5%以内,使用市电经常超过此电压值的最好能配合使用交流稳压电源.胆机工作时温度较高,摆放注意通风、散热.在开机中或刚关机一段时间内(30分钟内)不要把液体洒在电子管上.在使用中一般只要注意上述几个问题,胆机是能可靠工作的.八、胆机与音影器材的搭配使用胆机搭配什么样的音箱非常重要,但是很难找出一个搭配原则,一般来说搭配英国箱和意大利箱等灵敏度超过87dB/W的欧美音箱最佳.如英国的:Harbeth、Rogers、Spendor、ProAC、B&W、KEF、TANNOY、TDL、Epos、Mission,法国的Jmlab、意大利的Chario、Souns Faber.有些灵敏度低的小音箱用胆机推音色也特别好,如:LS3/5A、Pro AC Tabelette III.另有些高灵度的号角箱如:ALTEC、Klipsch、West lake等用小功率的单管甲类胆机推也有特别的韵味.国产箱可选“美之声” “小旋风”的一些型号.音箱的搭配在无经验的情况下,可以找些已有搭配的例子或实际搭配试听后再确定.。
常见电子管的功用及代换在胆机制作中经常会有些不熟悉的管子型号还有他的作用。
下面简单资料备不时之需。
一:常见电子管的功用12c 3p 三极管分米波振荡12g 2p 复合管检波, 低频电压放大和自动音量控制 12h3p 二极管超高频检波及变频12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12k3p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13p1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1b2 复合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 1k2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1z1 二极管电视行回扫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1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1z1b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1z7b 二极管高频脉冲整流2d1p 二极管分米波波段作检波用 2j14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2j27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2p19b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p2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2p29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o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2p29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3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2z2p 二极管高压整流 2z2p-t 二极管高压整流4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4p1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振荡及功率放大5z1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2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5z3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3pa 二极管专用设备整流5z4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4pa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5z8p 二极管全波整流 5z9p 二极管全波整流6b8p 复合管高频和低频电压放大, 检波和自动音量控制6c 1 三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c 11 三极管超高频振荡6c 12 三极管栅地电路中作低噪声超高频放大6c 16 三极管宽频带电压放大 6c 19 三极管稳压电路中作电压调整管6c 1j 三极管超高频振荡 6c 3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c 3-q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c 31b-q 三极管电压放大6c 32b-q 三极管电压放大6c 4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4-q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c 5d 三极管分米和厘米波波段的小功率振荡 6c 5p 三极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6c 6b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6b-m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6c 6b-q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6c 7b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c 7b-q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c 8p 三极管高频脉冲振荡6d3d 二极管分米波和厘米波的上限作检波用6d4j 二极管高频检波6d 6a 二极管检波或整流 6d 6a -q 二极管检波或整流6d8d 二极管分米波和厘米波的上限作检波和电压测量6f 1 复合管变频或高频电压放大6f 2 复合管振荡, 混频及高频电压放大6f 3 复合管电视帧振荡或脉冲放大和帧扫描输出6g 2 复合管检波及低频电压放大 6g 2p 复合管检波, 低频电压放大和自动音量控制6h2 二极管检波及小功率整流 6h2-q 二极管检波及小功率整流6h2-t 二极管检波及小功率整流 6h6p 二极管检波6h7b-q 二极管高频电压检波及小功率整流6j1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1-q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j1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1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j2 锐截止五极管混频及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2-q 锐截止五极管混频及宽频带电压放大6j20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23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j2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2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j3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3-t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j32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j4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4p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6j5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5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j8 锐截止五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j8p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 6j8p-t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j9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j9-q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6k1b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k3p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k4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 6k4-q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6k5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n1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n1-m 双三极管专业脉冲设备中作低频电压放大6n1-q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10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11 双三极管低噪声高频电压放大6n12p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13p 双三极管电子稳定电路6n15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小功率振荡6n16b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n16b-q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6n17b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n17b-q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2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n2-q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21b-q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3 双三极管高频电压放大6n4 双三极管低噪声电压放大6n5p 双三极管电子稳定电路 6n6 双三极管触发器, 阻尼振荡器及阴极输出器6n6-q 双三极管触发器, 阻尼振荡器及阴极输出器6n7p 双三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n8p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n8p-t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n9p 双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6p1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12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电视行扫描电路功率及脉冲电流放大6p13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电视行扫描电路放大和振荡6p14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6p14-q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15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视频输出电压放大 6p15-q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视频输出电压放大6p25b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30b-q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31b-q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3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4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6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p9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宽频带功率放大6s6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宽频带电压和功率放大6t1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推挽输出6u1 复合管混频6u2 复合管电视同步分离和正弦波振荡6z18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输出电路作阻尼用6z19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输出电路作阻尼用6z4 二极管全波整流 6z4-q 二极管全波整流6z4-t 二极管全波整流 6z5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fu-13 发射管功率放大fu-15 发射管功率放大及振荡 fu-15j 发射管功率放大及振荡fu-17 发射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fu-17t 发射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fu-19 发射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fu-25 发射管高低频功率放大, 倍频, 振荡和阳极调幅fu -27f 发射管 110hz 以下功率放大, 振荡和调幅fu-29 发射管米波范围内作功率放大, 振荡以及在短波范围内作线性放大 fu-29t 发射管米波范围内作功率放大, 振荡以及在短波范围内作线性放大fu-31 发射管米波波段作功率放大和振荡fu-32 发射管米波波段作功率放大和振荡fu-32t 发射管米波波段作功率放大和振荡fu-33 发射管功率放大和振荡fu -400f 发射管大功率音频扩大机, 电视发射机fu-46 发射管高频放大, 振荡, 倍频, 调频fu -483f 发射管超高频振荡fu-5 发射管调幅及低频功率放大fu-50 发射管功率放大和高频振荡fu -500f 发射管无线电设备中功率放大和振荡fu-50j 发射管功率放大和高频振荡fu-7 发射管高低频功率放大, 倍频, 振荡和阳极调幅fu-80 发射管 50mhz 频率以下作功率放大和振荡 fu-80j 发射管 50mhz 频率以下作功率放大和振荡fu-81 发射管功率放大和振荡fu-811 发射管功率放大和振荡fu-81j 发射管功率放大和振荡wf1p 稳压信号发生器稳定输出电压wf2p 稳压信号发生器稳定输出电压及测量电阻噪声仪器wl10p 稳流稳定电流 wl11p 稳流稳定电流wl12p 稳流稳定电流 wl1p 稳流稳定电流wl2p 稳流稳定电流 wl31p 稳流稳定电流wl3p 稳流稳定电流 wl4p 稳流稳定电流wl5p 稳流稳定电流 wl6p 稳流稳定电流wl8p 稳流稳定电流 wy1 稳压稳定电压wy1-q 稳压稳定电压 wy1-t 稳压在特殊设备中作稳定电压用wy10p 稳压稳定电压 wy2 稳压在专用设备中作稳定电压用wy202b 稳压高稳定性设备中稳定直流电压或作托持元件wy2p 稳压稳定电压wy 300g 稳压用于高电压小电流电路wy 301g 稳压用于高电压小电流电路wy 302g 稳压用于高电压小电流电路wy 303g 稳压用于高电压小电流电路wy3p 稳压稳定电压 wy4p 稳压稳定电压wy5b 稳压稳定电压(一)二极管部分:5Z3P 直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氧化物阴极5T4、5×4G、5U4G*、5ц3C、U525Z4P 旁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氧化物阴极5B×1、*5ц4C,GZ30、5Z4G/GT5Z1P 直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氧化物阴极5Z2P 直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5W4、5Y3G、 80、 U50 氧化物阴极5Z8P 旁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全波整流*5ц8C 氧化物阴极5Z9P 旁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全波整流*5ц9C 氧化物阴极6Z4 旁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全波整流*6ц4П、6B×4、6×4、6Z31共阴极6Z5P 旁热式双阳极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6ц5C 共阴极6H2 旁热式双阳极二极管检波、整流*6×2П、6AL5、C 氧化物阴极(二)三极管部分:6C1 旁热式三极管*6C1П、CV664、9002 氧化物阴极6C3 旁热式三极管*6C3П 阴地三极管6C4旁热式三极管6C4П栅地三极管6C5P 旁热式三极管6C5GT、*6C5C、6C5氧化物阴极6C6B 旁热式三极管5703、CV3917、*6C6Ь氧化物阴极6C7B 旁热式三极管6C7Ь氧化物阴极6C12 旁热式三极管EC88、5842高S、低N6C22D 旁热式三极管5876 金属陶瓷管6C31B-Q旁热式三极管*6C31Ь-B氧化物阴极6C32B-Q旁热式三极管*6C32Ь-B遥截止三极管6N1 旁热式双三双极管*6H1П、6AQ8、AA61、ECC40/82 氧化物阴极6N2 旁热式双三双极管*6H2П、6AX7、6AV7、ECC41氧化物阴极6N3旁热式双三双极管*6H3П、6A8Q、2C51、ECC42氧化物阴极6N4旁热式双三双极管低噪声电压放大ECC83、12A×7高μ、低N6N5P旁热式双三双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H13C、6AS7、CV2523、6NS7G/GT低Ri6N6(T)旁热式双三双极管*6H6П、E182CC、12BH7氧化物阴极6N7P旁热式双三极管6H7、*H7C、6N7/G/GT共阴极6N8P旁热式双三极管*6H8C*6H8M、6SN7、6F8G、CV181、QB65、ECC32 氧化物阴极6N9P旁热式双三极管*6H9C、6SL7、ECC35、6SC7、6CY76N10旁热式双三极管*6H10M、12AV7A、E82CC、CV491氧化物阴极6N11旁热式双三极管*6H23П、6DJ8、ECC84、E88CC、6922、CV2492 高S、低RI、N6N12P旁热式双三极管*6H12C、TS229、5687氧化物阴极6N13P旁热式双三极管*6H13C、6AS7、CV2523、6NS7G/GT低内阻6N15旁热式双三极管*6H15П、6J6WA、6CC31、CV858共阴极6N16B旁热式双三极管氧化物阴极6N17B旁热式双三极管*6H17Ь、6112、CV5007氧化物阴极6N21B-Q旁热式双三极管氧化物阴极6N23旁热式双三极管6DJ8、ECC88、PCC88高μ低N12AX7旁热式双三极管12AX7A、7025、ECC83高μ低噪管12AU7旁热式双三极管ECC82、6189中μ管12AT7旁热式双三极管ECC81、6201、GT-12AT7高μ管(三)五极管部分:6J1旁热锐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1П、6AK5、6BC5、EF40、EF95、CV850 高频管6J1B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1Ь、CV3929、61489、CK5702/7083旁热式阴极6J2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2П、6AS6、CV2522、EF11/732、CV4011 旁热式阴极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2Ь、CK5639旁热式阴极6J3锐截止四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3П、EF96、CV848、6BC6、6AG5束射四极管6J4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4、6136、6BX6、6AC7、EF94旁热式阴极6J4P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4C、CV849、1852旁热式阴极6J5锐截止高频管宽带电压放大*6ж5П、EF80、CV2521、6F36、6AH6高S、束射四极管6J8锐截止五极管低频电压放大CV2901、6SJ7、6CF8、6267、EF16、EF86、2729 低噪声N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8C、5693、EF6、EBC3、CV592 旁热式阴极6J9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9П、EF861旁热式阴极6J20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20П空间电荷栅6J23高互导双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23П阴极框架栅6J23B-Q锐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ж23B-K低振动噪声12J1S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12ж1л氧化物阴极遥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K16K3P遥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K3、6SK7、6K7、6D6、6SG7旁热式阴极6K4遥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6K4П、6BA6、6DA6、EF89/93、5749、6K5 旁热式阴极6K5遥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同6K4旁热式阴极12K3P遥截止五极管宽带电压放大12K3、12SK7/GT旁热式阴极(四)功率管2P2输出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2П2П、DL92、1S4T、1L33、1L34直热式阴极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3A4、1662、CV807、DL93直热式阴极2P19B五极管功率放大直热式阴极2P29直热式五极管功率放大*2、*2П29л氧化物阴极4P1S直热式阴极功率放大*4П1л、4L2D五极管6P1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1П、6AQ5、6BW6、6L31、EL14、90旁热式阴极6P3P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3C、*6л6C、6L6、6L6G/GT、1614、1619、1622 同型:1631、6TT3C6P4P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旁热式阴极6P6P旁热式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2、*6П6C、6Φ6、1611、1613、1621、6K6、CV509、6V6GT、CV510、CV1912、CV511、6N6C、KT636P9P旁热式五极管宽带功率放大*6П9C、CV569氧化物阴极6P13P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13C(旁热)旁热式阴极6P14P旁热式五极管宽带功率放大*6П14П、6BQ5、N709、EL84、CV2975、7320、6L40氧化物阴极6P15P旁热式五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CH6、6CW5、EL180、EL821、CV2127、12BY7A氧化物阴极6P25B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25Ь、EL71、5902氧化物阴极6P30B-Q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30Ь-B(旁热)氧化物阴极6P31B-Q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6П31Ь-B(旁热)氧化物阴极13P1P输出五极管低频功率放大*13П1C旁热式阴极2A3直热式三极管功率放大*2C4、AD1、6A3、6B4G、6C4C 211直热式三极管功率放大WE300B直热式三极管功率放大300B、4300A古典式低内阻845直热式三极管功率放大UV-845Po≈100W6C33C-B旁热式三极管功率放大6550旁热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KT88氧化物阴极KT100旁热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KT94氧化物阴极6S6高S五极管电压/功率放大*6Э1П(旁热)氧化物阴极PL81旁热式五极管功率放大21A6氧化物阴极EL34旁热式五极管功率放大6CA7、KT66氧化物阴极EL81旁热式五极管功率放大6CJ6氧化物阴极FD422直热式五极管功率放大2E22(五)其他管6A2七极电子管TUNER变频CV453、EK90、X77、*6A2П、6BE5、5750 旁热式阴极6F1三极-五极管变频/电压放大*6Φ1П、6BL8、6C16旁热式阴极6F2三极-五极管变频/电压放大6Φ2П、6U8、6GH、CV5065、ECF82、6BL8 旁热式阴极6G2P双二极-三极管检波、电压放大*6Γ2、6SQ7、6SQ7GT/G旁热式阴极6CX8旁热式三极管-五极管电压放大和P-K分割比6U9、6F2靓高S6T1高频双四极管推挽输出QM322、5656旁热式阴极FU-5直热式三极管低频功率放大T100-1、RK57、ML714、NU-150、CV2622、CV2768F123A、GL805、HF150、CV25FU-7旁热式四极管大S功率放大QV05-25、RK39、HY-61、QE06-50、CV124、8075B/250A、807V、5S1FU-13直热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гY-13、813、4B13 TT10、QY2-100、QB2、250、CV278、4T100CV1927、3874A、5C/100AFU-15中功率放大*гY-15氧化物热子FU-17双束射四极管中功率放大*гY-17、CV3517、6360、QQV03-10、QQV03/12旁热式阴极FU-25旁热束射四极管宽带功率放大1625、FD-25氧化物阴极FU-29双束射四极管宽带功率放大*гY-29、829B旁热式阴极FU-31直热式三极管宽带功率放大2T26、826、826“RCA”钍钨阴极FU-32双束射四极管宽带功率放大*гY-32、RS1019、TT20SRS4452、QQE03/20、P2-12 与FU-29类同FU-33功率放大ES833、CV635、B142、3578、833A、5T33钍钨阴极FU-46旁热式五极管中功率放大QV06-20、P40、QE05/40、7212、6146、2B46 氧化物阴极FU-50束射五极管宽带功率放大*гY-50、SRS552、P50/2旁热式阴极FU-811直热式三极管宽带功率放大*г-811、811A钍钨阴极FU-250F旁热式四极管宽带功率放大4C×250A金属陶瓷型18045旁热式五极管小型功放Po>1WFC4旁热式三极管电压放大*гC4金属陶瓷管。
胆机的分类和声音特点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这几个类别:1. 三极管:功率三极管基本全部是直热式的,电压放大三极管有旁热式的。
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所以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
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使屏极电路的负载2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
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此。
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
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AB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
而单端输出是首选。
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
三极管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提高近10倍。
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总谐波失真里的偶次波成分比较多,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
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性好,没有交越失真。
缺点:功率灵敏度太低,需要比较高的峰值激励电压,而要获得不失真的高激励电压,对电路设计和制作工艺的难度很大,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普及的更本原因。
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
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领域也就做到805,单管输出近50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1200V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胆机基础与几款简易优质胆机制作技术概述胆机(电子管功放):它是音响业界最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优点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关切,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器件所能轻意替代。
在晶体管产生后,由于其体积小,耗电省很快便取代了电子管,技术的进步,导致电子管从兴旺走向衰败,令人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但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电声技术的提高发现电子管放大器能够发出晶体管所不能比拟的音色,所以时至今日电子管在音频领域又迅速走红。
由于电子管是电压控制放大器件,其失真成分绝大多数均为偶次失真,这在音乐表现上刚好是倍频程谐音,故而即使用仪器实测谐波失真较大(一般为0.3%),听起来非但没有生硬刺耳的失真感,反而有一种黄玫瑰般温柔厚实、甜腻动人的韵味,特别适合于播放田园诗般舒缓优雅的古典乐和中国民乐。
尤其在表现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等古筝古琴的空灵、通透、饱满、飘逸上,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纤尘不染,甚至靓到不食人间烟火而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子管(特别是一些老牌子电子管厂如长沙曙光、北京、PHILIPS以及前苏联生产的优质名管)的寿命得以数倍延长,更使得听厌了冷硬、干涩的数码的老一辈发烧友对电子管那种久违了的甜润柔美倍加怀念。
加上众多生产厂家的因势利导、推波助澜,终于使这个已有大半个世纪生命的耄耋老人重振五十年代的赫赫声威!第一篇胆机基础第一节综述一、胆机与晶体机比较胆机与晶体机的比较,这里只谈以下两个问题,即性能价格比和音质特点,在一千元人民币(每台)以下的价格,因胆机无法用此价格生产,人们也不可能用此价格买到好的胆机产品,在此价格虽然能买到晶体机,但也很难买到很好的产品。
就音质而言,一般来说在三万元以下同等价格的放大器,胆机的音质通常优于晶体机;在三万至伍万元这个价位上是各有千秋;在伍万元以上,一般是晶体机有相对优势,此时晶体机优的是全面,胆机优的是特点;在伍万元以下价位的晶体机,一般来说除了在低音的力度、速度上和高音的明亮度上能优于胆机外,在音质、音色、音乐性、耐听性上均难以与胆机媲美,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与经验。
一、关于五极管同三极管一样,五极管的静参数也是一项常常用到的重要特性。
在五极管三个静参数S、Ri、μ的定义上,它与三极管的相同,不同之处是仅仅增加了五极管的帘栅压和抑制栅压,这里不再写出其计算公式。
这三个参数之间同样存在着一个内部方程:μ=S·Ri对于跨导值S,五极管同大部分的三极管并没有太大的数值差异,然而由于结构的不同,五极管的内阻非常大,功率管的内阻就高达几十千欧,而一般电压放大管的电子管内阻更高达数百千欧甚至上兆欧,所以五极管的放大系数是远远大于常见的三极管的,其μ值可高达数百至数千。
正是因为五极管的放大倍数很高,在一些小信号电压放大电路和需要较大电压放大倍数的场合(在高保真音响中,例如为了获得较大的电压推动能力,用一级五极管电压放大电路推动深负压直热功率管的应用例子屡见不鲜),五极管电压放大有着三极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五极管同三极管相比,它们各自有着什么样的应用特性呢?即各有什么不足和优点呢?这些对于对五极管和三极管的结构了解得不是太深的朋友来说相当重要。
首先,通常五极管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段,这是因为五极管的极间电容比三极管的极间电容要小的缘故。
不过,对于音频领域的应用,这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为音频电路涉及到的频率上限是很低的,所以五极管在频率上限上面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其次,作为单级放大电路而言,五极管电路能达到的电压放大倍数和电压输出能力远远大于常见的三极管电路,这一点是三极管无法比拟的。
三极管单级放大电路通常的电路放大倍数只能达到数倍到数十倍,而五极管的能达到上百到数千倍。
这一点,也是现在电压放大电路(不是指的功率放大电路)中仍能看到五极管身影的主要原因(对于电压放大电路而言,可能也是五极管唯一的应用原因了)。
例如常常见到的利用单级五极管电路来推动300B,就是利用单级五极管电路较大的电压放□田庆松胆机和电子管的基础知识(三)大倍数和较高的电压输出能力来完成推动深负栅压直热式三极管的任务的。
胆机的原理和分类
胆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膨胀气体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能。
胆机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组成。
不同类型的胆机根据其热源和工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蒸汽胆机:蒸汽胆机使用高温高压的蒸汽作为热源,将蒸汽压缩成为高压蒸汽后通过膨胀机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胆机可以分为单级和多级,多级蒸汽胆机的效率更高。
2. 燃气胆机:燃气胆机是利用燃气与空气混合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作为热源,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膨胀机转化为机械能。
3. 吸收式胆机:吸收式胆机是由单元式吸收机和发生器组成的,通过在吸收机中吸收蒸发器中的氨水溶液,然后将吸收机中的氨水溶液通过发生器进行蒸发,最终将蒸汽通过膨胀机转换为机械能。
4. 热泵:热泵胆机是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制冷剂压缩到高温高压,然后通过冷凝器排放热量,使温度升高。
再通过膨胀阀使制冷剂温度降低,从而将热量从外部环境移动到需要加热的地方,实现热能的传递。
总之,胆机是一种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其主要分类根据热源和工质的不同。
各种类型的胆机各有特点和优缺点,在工业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选择。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李平川
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
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
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
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μ值在5—100之间)。
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
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
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
国外型号为12AX7、ECC83。
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
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
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6N10J(进口管ECC82, 12AU7)是中等放大率的低噪声双三极管,由于其阳极容许电流较大(约为
105mA),所以较适合作功率推动及倒相级。
其单管电压放大时的典型数据见表二,电路同6N4J(图一),用作倒相电路见图三。
6N11J是低噪声高频双三极管,由于其噪声低、增益适中(μ=33),可用于前级小信号放大、功率推动及倒相。
它原本是为电视机高频宽带放大而设计的,国外产品名ECC88、6DJ8,其阳极结构较为特殊,中间部分有一个凹槽。
由于其噪声低、增益适中,只需在放大电路中施加较少的反馈,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被多数胆机应用于前级。
6N6是低内阻小功率双三管,既可以作前级电压放大,也可以作小功率输出管。
6N6每个屏极耗散4.8W,最高屏压300V。
当使用250V屏压,栅负压在12V时,每屏屏流约18mA,屏极负载阻抗3.6K,实测输出有效功率1.2W。
如果用它推耳麦或高灵敏度小音箱,效果还是很好的。
由于6N6内阻低,手册上为1.8k。
比6P1接成三极管时的内阻还低,因此其输出变压器初级电感可比6P1低,就可取得较好的低音效果。
6N8P进口型号叫6SN7,该管历史悠久,音色及速度均可,且经久耐用,是一只久经考验的电子管,
外观跟功率放大管EL34差不多,只是比EL34稍矮一些,为八只脚,常被用做前级,既气派又好声耐用,该胆管价钱又十分低廉,更符合节约发烧的原则。
6N9P也为八脚封装,但由于放大倍数高也带来一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克服,这对设计者要求较高,所以相对来说使用的人少点,但厂机很多使用6SL7、12AX7等高放大系数管的。
6N9P音质表现相对强于6N8P,6N9P声音比6N8P更细致,线条也更好,细节丰富清晰。
但大动态的爆发力、低频气势还是6N8P好,还是在设计调试电路时要注意扬长避短,这正应了那句话“没有不出好声的管子,只有不出好声的电路”。
6N5P参数相近的国产管是6N13P,欧美型号有各种6080等等,很多很多。
飞利浦的资料上面对于6080电子管的用途上说:用于直流稳压电源和在伺服电路中作为驱动三极管。
6N5P本身是一个低内阻、低电压、大电流的三极管。
与其它电子管不同,飞利浦手册没有给出它的音频放大典型应用参数。
可以知道几个参数:内阻300欧、跨导6.5毫安每伏特、放大倍数2、最大屏极损耗13瓦特,和传统的直热功率放大三极管比较,它的单管屏极损
耗有些小。
2A3的屏极损耗15瓦、UX250的屏极损耗20瓦、WE300A的屏极损耗30瓦。
但是它的电流却要比上述这些管子大许多,这样就决定,这个管子必须工作在比较低的屏极电压下,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的低内阻、大电流也正是符合现代功率放大电子管的发展。
比如EL156、KT88等等功率管都是低内阻、大电流的管子(相比其它五极管而言),但是它们的屏极损耗更大,
6N5P没法相比。
如此看来,6N5P作为甲类推挽放大使用最合适。
这样不仅输出变压器的直流分量可以抵销、并且偶次倍波失真也可减小。
此时输出变压器可以用初级P-P阻抗2200欧的,并且体积可以小一些。
上述管子的具体性能参数还可以参阅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