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

  • 格式:pdf
  • 大小:244.24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Leabharlann Baidu
2.为保证有尽量小的分布电容:a.各绕组尽量分多层绕制,一般来讲初级绕组不得小于 5- 7 层,次级绕组也必须分 5-7 层,夹在初级绕组当中,因为这样即有很好的藕合,且各绕 组的分布电容呈串联结构,而电容是越串联越小的。b.注意绕制工艺,手法也是减少分布电 容的重要措施。第一,绕制时线圈一定要拉紧,越紧越好,这也是高级输出牛只能手工绕制, 不能机器绕制的原因所在,但不一定要排列十分整齐,有少量乱层对分布电容相反有好处。 第二,线间绝缘层越薄越好,如有绕制经验,有耐心,用绕一层刷一层快干漆更好,但刚开 始绕制本人推荐用普通封装纸箱的不干胶胶带,但必须用不透明的那种,透明的反而不好用。 每绕一层就用不干胶带封一层,初级与次级间封两层,因其薄膜很薄且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第三,次级绕组尽量均匀稀绕,尽量不要象初级那样排的过密,但一定要拉紧。 3.线材选用:因我们选用的铁芯较大,相应的窗口也就较大,对我们选用线材带来了好处, 一般初级可选用直径 0.31-0.45mm 的高强度漆包线,次级选用直径 1.2-1.45mm 的高强度 漆包线,视铁芯窗口大小而定。用这种规格线材既可以拉紧,又可减小变压器的直流电阻, 从而减小了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对改善音质非常有利。 4.关于铁芯质量选择:对于一个装机高手来讲,有了一副好铁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铁芯除 规格大小外,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必须选用 0.35 片厚的,片厚 0.50 的铁芯因有涡流产 生只能用作电源变压器,不能用于输出牛,如能找到 0.35 以下的光面冷轧铁芯则更好,但 其含硅量不一定要很高,中等就可 变压器空载电流最好的测试方法 变压器空载电流最好的测试方法就是 在初级串联一个大功率的电阻,先量好阻值,然后通电,等一会用万用表交流 V 最小挡量电阻 两端的电压,(MV)单位,然后除以电阻阻值(欧姆)单位,就是空载电流,比如:用 10 欧 10W 电阻 测的两端电压为 150MV,除以 10 欧阻值,得到电流为 15MA. 单端输出变压器的制作 来源:葛原繁貴氏大卫编译 文中介绍的是输出 15W 的大型输出变压器的设计方法,若是 2~3W 左右的小型输出变压器, 初级为7K,次级为4Ω 的话,则初级:0.25mmφ 2700~3200 匝,次级:0.4mmφ 75~ 100 匝左右的情况下,虽然多少阻抗有些不匹配,但在实用上是可以简单制作的。若想精确 地制作,请根据计算公式算出线材的粗细与匝数。
初/次级阻抗比值 5000*0.85/8 欧姆)开平方=23
次级匝数=3000T/23=131T 六:漆包线直径选取:输出变压器最大功率/次级负载阻抗,所得出数据开平方两次.然后再乘 以系数 0.7;并按照漆包线常规,初级取值=0.12 毫米;次级 8 欧姆取值=0.62(计算略).若设计 次级阻抗=4 欧姆时,则,漆包线直径还要增加. 七:输出变压器设计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大,数据常出现变量.且不同版本所得数据也不同. 故,仅供参考.
战后的 5 灯收音机等古董器材上的输出变压器经过长年后如今有半数都出现了断匝,可将 它们卸下后测量其铁芯的大小,然后制作芯架进行绕线。扼流圈也同样可以制作,并非很难 的事。
输出牛的分层分段 分层是指把线圈分成几大层,交叉叠起来,不是绕线圈时的绕一层加一层绝缘纸的小层。所 谓分段,就是为了直流电阻的平衡,推挽输出牛用。有人理解错误,认为分段是把线圈分成 几段,这样不是不可,但和当初提出的分层分段这一提法是不同的。所以单端牛不需分段。 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 70 年代清华大学的《晶体管电路》一书。 实验:绕法对频响的影响 有人采用正反绕,打乱顺序接初级线圈,更有甚者,把单端牛做成推挽牛样,什么十层十段。 原理上看,初级和次级接触面积越大,距离越小,则偶合的越好,频响越高,但初次级形成 的电容也越大了。把次级看成一块金属板,那么初级无论怎么串接形成的电容都差不多,而 顺串可能还好些。 实验结果:一高频 20KHz 平直的单端牛,改变初级顺序,未见影响。初级包次级时,次级分 3 层达不到 20KH 平直,4 层是最好的能达 35KH,6 层时,在 12KH 左右有谷,不可用。
电子管音响输出变压器设计要点 一:电感量计算: 电感量=负载阻抗/7F 低;这里的 7 为系数,F 低=为最低音频,通常取最小 30HZ.不要期望 20HZ 以下.
2
二:初级绕组匝数:600*初级电感量开平方值; 三:绕组漆包线直径:按照电流密度计算,通常取值 2.5A;或电流值开平方后*0.7;而电流值 取之屏极工作电流值. 四:次级匝数计算:
先计算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匝数比值:公式 初级阻抗*0.85 系数/次级阻抗)开平方得数即为
匝数比. 将初级绕制匝数/匝数比=次级匝数. 先计算出阻抗比.然后通过阻抗比,才能计算出初级与 次级的匝数比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摘至中国音响论坛 一般业余绕制输出变压器不必过多注重理论参数和公式计算,但有三项指标必须重视:1. 输出变压器阻抗。2.尽量大的电感量。3 尽量小的分布电容。 对于输出变压器阻抗,理论上讲即变压器阻抗必须和功放管内阻一致,这样才能达到该功放 管的最大设计功率,但实际制作胆机时,往往为了最佳音质而舍弃最佳功率,因而一般都取 变压器阻抗远大于胆管内阻。以 805 管为例,本人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 3-5 倍,因为有如此大的余量,所以只要按原设计者提供的数据绕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尽量大的电感量和尽量小的分布电容,电感量大则低频好,分布电容小则高频好,但这本身 就是一对矛盾,因为要电感量大则分布电容必然也大,要分布电容小则电感量也必然会小, 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既要电感量大,以保持低频好,又要分布电容小以保持好的高频,这 就是我们绕制输出变压器以保证音质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呢?下面详细谈谈 个人的制作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讨论。 1.为保证有尽量大的电感量,一定要选择大规格的铁芯,只有大规格铁芯才是大电感量的重 要保证,市售成品机往往低频下潜不深、缺乏弹性、没有冲击力,速度慢的重要因素都在其 为节约成本选用铁芯太小所致,尤其是单端机,因为要流气缝,铁芯规格小了肯定是不行的, 本人用于 10-20W 的小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铁芯决不会小于舌宽 35mm,叠厚不得小于 65mm, 即 35×65 以上。而大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一般都用舌宽 41mm,叠厚 75mm,也就是 41×75 以上,以保证该输出牛有足够的电感量,从而保证低频有很好的下潜,弹性和速度。
先计算初级与次级之间的阻抗比值:公式 初级阻抗*0.85 系数/次级阻抗)开平方得数即
为阻抗比. 将初级绕制匝数/阻抗比=次级匝数. 以上设计所得出的数据,还需要按照经验对其修正,然后才能实施绕制.因为计算所得数据往 往偏小. 五:举例说明:电子管 6P1 单端设计:初级电感量=5000/7*30=5000/210=24H 初级绕制匝数:600*(24)开平方,约=3000T
1
Sc=300Lp*I02=300*8*0.0016=3.84(CM2)取:5.32(CM2) 我们从标准的 1.9CM 舌宽的硅钢片中选取叠厚为 2.8CM 的标准值:1.9*2.8=5.32(CM2),这 样就有比较大的富裕度了。请注意:以上经验公式的系数 300 是按国产硅钢片的导磁率求得 的,如果用新日铁 Z11 这样的高导磁率片子又会如何呢?这没关系,只能说明我们留有的富 裕度更大,对于单端出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四、绕组参数 1)初级:Np=45*Lp*I0*1000/Sc=45*8*40/5.32=2706(匝)取:2700(匝) 2)次级(8 欧):Ns(8)=Np/根号(Rp*效率/8)=2700/根号(2700*0.75/8)=170(匝) 3)次级(300 欧):Ns(300)=Np/根号(Rp*效率/300)=2700/根号(2700*0.75/300)=1039 (匝) 其中效率在小型变压器中取:75%,为了后面的分三段绕制工艺,300 欧绕组匝数取:1035 (匝),每段 345 匝 初级线径:Dp=0.75 根号 I0=0.75*0.2=0.15(mm) 次级线径:Ds(8 欧)=Dp(8)/根号(Ns(8)/Np)=0.15/0.25=0.6(mm) 为了实现三段并联的绕法,改为用三根 0.31 漆包线并联,电流值保持一致。 次级线径:Ds(300 欧)=Dp(300)/根号(Ns(300)/Np)=0.24(mm) 考虑到耳机并不需要承载最大输出功率,取初级一样的 0.15(mm)就行了。 完成线径计算以后,还要验证所选的线材是否装得下该铁芯的窗口,这要从漆包线的规格表 查找“每厘米可绕圈数”,计算每层带绝缘的厚度,总层数,线包的鼓起系数等等,比较烦 琐,可以参考有关资料,不细说了。 单端输出变压器工作中有直流成分流过绕组,所以铁芯只能单向插入并留有气隙: 气隙宽度:Lg=Np*I0/1600=2700*0.04/1600=0.07 这是总的气隙宽度,实际气隙取 Lg/2=0.035,用等厚的绝缘纸垫在 E 和 I 的间隙上,将铁 芯压紧就可以了。 五、绕制工艺 为了得到优异的性能,输出变压器的工艺是十分讲究的,我们采用了“次级三夹初级二”的 结构,来达到增大耦合,减少漏感、减少分布电容的目的(见图二)。初级夹在次级之间, 可以减少它对铁芯的分布电容;同时次级的始端(线头)接地(0 欧姆),也是出于减少分 布电容的考虑。更多的夹层,虽然能进一步减少漏感,但是也会增大分布电容,所以应该适 可而止。 出牛的层间绝缘,以薄的电缆纸为佳,聚酯薄膜类的材料介电系数大,最好不用。 漆包线通常用国产 QA 就可以了,如果不计较成本,用进口的 4N 铜当然不错,不过要贵上十 几倍! 变压器绕好后,还要经过烘干去潮,浸绝缘漆烘干等工艺,才能保证性能稳定。 结束语: 以上的计算,采用了不少的经验公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快速进入角色的途径,变压器绕 制好了还要通过频响、功率等指标测试,然后上机试听,如果不满意还要反复修改,才能达 到靓声的目的。总之,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手艺,只有通过反复试验, 才能成为“驯牛”高手。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
一、输出牛电感量的计算: ——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 3-5 倍
——是频响的下限 M= 是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一般取 2~3db 时,M 约为
二、初级匝数 L1 B= 取决于磁通量 是变压器的磁路长, 是变压器的铁芯截面积 三、次级阻抗与匝数 L2
输出变压器的简易设计
胆机输出牛的快速设计设计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的资料已经不少,本文结合自己近期要制作的 4P1S 牛输出耳放,对如何抓住要点进行快速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期望抛砖引玉: 输出变压器的设计要点: 负载阻抗 初级电感 铁芯截面 绕组参数 绕制工艺 具备了这五个要点,就可以刻画出一头输出牛的基本“脾气”了。 一、负载阻抗 很多常用的电子管都可以从厂家的技术参数中查到推荐的典型应用阻抗值,但是往往 DIYER 要做的电路不一定都是所谓的“典型应用”,用胆管做耳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从电 子管的特性曲线上去寻求一个符合自己特定应用条件负载阻抗,才是正途。 图一是 4P1S 的特性曲线图,为了求得最佳的负载阻抗,我们选择了图上过 ABC 三点的负载 线,负载线确定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利用最大屏耗允许线(图中往下弯的那条曲线)下的有 效面积,这样才能发挥管子的最大潜力。 图中 A 点是栅偏压为 0 的点,在这里达到了屏流的上限(横坐标:Imax=73mA),同时也是 屏压的下限(纵坐标:Umin=75V);B 点是我们的静态工作点,无信号时管子的屏流 I0=40mA, 屏压为 170V;C 点是屏压的上限:265V 同时也是屏流的下限:3mA.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对应于这条负载线的输出阻抗: Rp=(Umax-Umin)/(Imax-Imin)=(265-75)/(0.073-0.003)=2714 取:2700(欧姆) 二、初级电感 Lp=Rp/6.28*f0*根号 M2-1 其中,f0 是我们设计的下限频率,这里取 20Hz;M2(2 表示是 M 的平方,下同,在这里写公式 真费劲!),M 是该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通常取 2-3(db);我们取 3(实践证明: 输出变压器的低端滚降并非越小越好,电感过大将会使得分布电容难以控制,从而成为高频 响应的“瓶颈”)。 Lp=2700/6.28*20*2.828=7.6(H)取:8(H) 三、铁芯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