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5
需求管理:日本7-11便利店案例11. 关于日本7—11便利店提起7-11便利店(Seven Eleven Japan, SEJ)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年前。
1927年,美国南方公司始创7-11便利店,当时商店的营业时间为早上7点至晚上11点,故此而得名。
7-11便利店以特许经营的方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迅速成长为知名公司,并开始在世界各地拓展。
然而由于美国南陆公司在企业管理和规范运作方面缺乏能力,造成在过去的很多年里7-11的店数虽然在增加,但识别混乱及自相残杀的局面时有出现。
直到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收购美国南陆公司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1974年5月,第一家日本7-11便利店开张,1976年5月,第100家便利店开业,1980年11月,第2001家开业,至今在日本7-11便利店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其中80%是特许加盟店。
1991年日本7-11母公司伊藤洋华堂收购美国南方公司,并全部改为24小时或16小时营业,从此7-11便利店都归属到日本总店的旗下。
如今,7-11便利店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体系,遍及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店数已经超过1.5万家。
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铃木(Suzuki)先生的领导下,一直在日本的便利店中处于顶尖地位,该公司曾连续7年在日本零售行业取得最高的营业收入,日本7-11集团在2000年首次超过大容超市集团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而且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还具有高得多的每平方英尺或每个店面的销售额。
它的平均库存周转时间大概是7天到8.4天,因此一个店面平均大约在1周的时间内将其库存售完。
如果一个人在1980年投资100日元购买SEJ的股票,那么在2000年初,这些股票价值30万日元。
在2000年3月31日,SEJ的市值达到950亿美元,使其成为全球第三大最具价值的零售企业(排在沃尔玛和家居货栈(Home Depot)之后)。
机电事故典型案例学习资料二〇一三年十一月目录南屯煤矿“7.11”中央皮带变电所电弧烧伤事故 (1)南屯煤矿“6.9”35kV变电所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1)南屯煤矿“10.1”选煤厂103皮带采样伤人事故 (3)兴隆庄煤矿“1.27”全矿停电事故 (4)鲍店煤矿“6.14”绞车伤人事故 (6)鲍店煤矿“7.16”电灼伤事故 (7)东滩煤矿“4.12”电烧伤事故 (9)东滩煤矿“4.21”电弧烧伤事故 (10)东滩煤矿“8.8”电击伤事故 (11)济宁二号煤矿“9.17”高压开关柜电源刀闸烧损事故 (12)济宁二号煤矿“5.4”中央变电所III、IV段母线停电事故 (14)济宁二号煤矿“8.17”井下南翼1#变电所电弧烧伤事故 (15)济宁三号煤矿“3.5”淮南安装队强行送电侥幸事故 (16)北宿煤矿“8.8”井下触电事故 (19)北宿煤矿“2.22”圆锯机伤人事故 (19)北宿煤矿“9.11”烟气熏人事故 (21)杨村煤矿“4.23”北风井变电所触电事故 (22)杨村煤矿“6.23”更换副井制动绳伤人事故 (25)赵楼煤矿“11.5”底车场配电点电弧烧伤事故 (27)鲍店电厂“1.21”刮板机伤人事故 (28)东滩电厂“10.18”电弧烧伤事故 (30)国宏公司“9.13”矸石脱水斗式提升机人身伤害事故 (34)国际焦化公司“3.30”10kV锅炉高压开关室电气灼伤事故 (35)东方机电公司“7.14”装配车间触电事故 (36)南屯煤矿“7.11”中央皮带变电所电弧烧伤事故一、事故时间2001年7月11日12:30二、事故地点南屯煤矿中央皮带变电所三、事故经过2001年7月11日12:30,由于中央皮带机头变电所35#检漏继电器拒动,需对1649#开关本体进行更换。
施工人员马某、顾某、宣某按规定对开关本体进行了更换,送电后做检漏继电器就地实验时,检漏不跳。
顾某带电打开防爆腔体,手拿尖嘴钳做人工接地试验欲查找故障,钳子误碰到检漏继电器两相接线柱,造成两相短路,电弧烧伤顾某左手臂和左面部,开关接线柱烧坏。
物流经典企业案例及分析第一章利用业务电子化赢利的联邦快递联邦快递每天向全世界211个国家递送250万个包裹,其中99%属于限时递送。
10多年来,电子商务一直在联邦快递的业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1995年,联邦快递开发了一套免费的联邦快递船软件,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电脑和一个调制器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定购商品。
由于该软件可以用于任何计算机上,所以货运处理的业务进一步扩展了。
为了处理加急定单,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的人员需要了解供货详情,通过该软件,它们可以随时掌握供货时间以及产品预计抵达的时间。
1996年7月,联邦快递在Internet上发起了联邦快递联网船,在18个月内,7.5万名用户使用了它们提供的服务。
客户不用离开该站点,就可以下单定购、发现最近的购买地点、打印包裹单、调整发票并了解供货情况。
但货物寄出时,订购人还可以要求联邦快递向它们发出电子邮件加以确认。
联邦快递公司内部的专用网络每天可以处理5400万宗交易。
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公司可以对商品交易的全过程了如指掌。
当客户输入“提货”指令时,管理员会从系统中得到客户指定的提货时间和地点。
管理员将商品单的条形码扫入手持系统中,记录下该商品已经被提走。
联邦快递的其他工作人员将以系统记录为依据,追踪货品装运,直到运抵客户的全过程。
联邦快递还提供其他服务。
例如,联邦快递经营商业服务器,以便零售商将自己的站点放到该服务器上运行;经营仓储,使产品的挑选、包装、检测、装配和运输一体化。
联邦快递客户运送产品的主要特点使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或易腐的物品,这意味着他们办理的定单需要尽快填写完成。
使联邦快递的信息网络,也是其发展后勤供应业务的重要基础。
联邦快递的专用网络为该公司的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
Internet进一步扩展了专用网络的应用,联邦快递通过电话和书面与客户沟通的联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下述实例表明信息技术在不断降低运送成本。
减少手工业务成本如果没有联邦快递船,则不得不多雇佣2万名雇员来分拣包裹、回答电话咨询和输入货单。
连锁经营案例711公司的信息情报系统一、构建情报系统7—11公司对于进货、库存、销售实行的是彻底的单品管理。
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常都使用计算机来辅助管理,电子化的数据资料在情报系统中被广泛地使用,它也成为各类业务活动的基础。
通过单品管理,店铺可以准确、迅速地把握畅销品和滞销品,进行调整,而且又可以对未来的销量做出一定预测,提高了订货的精确度。
总部也可以通过销售数据来了解每种商品的情况,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分析、开发出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
(1)情报网络的整体情况。
7—11从197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情报系统的开发。
由于7—11公司的要求很高,对市场上的一些计算机设备不太满意,因此7—11和公司外的计算机专门人员共同研究开发,建立起自己的终端以及整个网络系统。
据估计,7—11公司建立的这一系统至少要比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领先10年。
现在7—11公司处于第四次综合店铺情报系统阶段,店铺里都广泛地设置了SC(Store Computer)、GOT、ST、新型POS等。
后台计算机和店铺、总部、事务所、物流中心等联成网络,通过ISDN互相交流信息。
二、详细情况7—11公司的计算机终端数总共有4万多台。
(1)网络的规模以后台计算机为中心,约有6000家店铺、600家供应商、200家共同配送中心、130家厂商以及总部构成国内网络。
1天的POS数据量约为1600万件,1天的订货数据量为300万件。
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大容量数据即时交换。
(2) 加盟店情况1)设备情况。
各加盟店铺的设备情况如下:1台SC机和打印机、2台POS机、2台订货终端GOT、2台检验终端 ST。
由于考虑到订货、检验等业务都要在店铺内进行,故此设备设计得都较小,GOT的大小和A4纸差不多,重900克,手持ST大约400克。
2)处理内容。
(A)SC机。
SC机是店内情报系统的控制中心。
它搭载 AI(人工智能),一台设备同时处理多项业务(订货、情报、库存的即时反映、销售商品评价、经营情报、店铺设备等)。
7-11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摘要】通过对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学习可知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成功的一大法宝,此文以7-11作为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对象,先介绍公司背景,再从集中开店策略、单品管理、JIT物流、数据系统四个方面论述7-11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得出它的成功经验,供其他企业借鉴参考,最后阐发我们的感想。
关键词:7-11、供应链管理、成功经验、感想一、7-11背景介绍7-11是日本零售业巨头,也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
7-11连锁便利店的前身是Southland Ice Company,于1927年创立于美国德州达拉斯,主要业务是零售冰品、牛奶、鸡蛋。
1946年,南方公司将其营业时间延长为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于是诞生了“7-11”。
1964年7-11开始特许加盟(FC)经营。
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Ito Yokado)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地区性特许加盟协议,日本第一家7-11店开业,并从1975年开始变更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
1987年,美国南方公司多元化扩张失败,并在3年后申请破产。
1991年,伊藤洋华堂购买了这家公司73%的股份,成为美国南方公司最大股东。
1999年4月28日,美国南方公司正式改名为7-11。
发展至今,7-11店铺遍布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2012年7-11便利连锁店在全球增加了近5千家门市,其中有1千家在美加两地,到2012年底,7-11在全球16个国家经营了49500家店面。
由此可见,7-11是一家相当成功的世界性连锁便利店,究其成功的原因,则在于对其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7-11与其竞争对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拥有将数据转换为有用信息的智能程序。
该公司已经创建了坚实的信息系统,可及时全面地反馈市场需求,并与供应商及物流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强大的合作网络,这又为其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7-11供应链管理手段与方法(一)地毯式轰炸的集中开店策略7-11公司遵循的一项主要区位战略是在目标区域开设新的分店,以便形成或提高其分布密度,这是公司在考虑开设或关闭连锁店时的重要影响因素,即在目标区域开设新的分店,形成和提高分布密度,将仓储和运输等物流要求进行整合,企业从中受益匪浅。
2015 7-11案例分析报告7-11案例分析报告7-11便利店公司历史日本7-11便利店成立于1973年,并与1974年5月在东京江东区开设第一家店铺。
1985年——2009年日本7-1实现快速增长,店铺数量增加了5倍;年销售额从3867亿日元,增加到27849亿日元。
2009年一年,顾客光顾日本7-11的次数达到41亿人次,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去35余次。
2004年,前十家便利店占了日本便利店大约90%的市场份额。
同年,7-11的日销售额比它竞争对手加起来还多30%。
2005年9月1日,柒和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7—11便利店、伊藤洋华堂、丹尼公司建立。
截止目前,已经的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有大约24000家店铺,成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系统。
7-11是如何登上便利店行业的顶峰?1.构建信息系统以符合顾客需求1982年,7-11成为日本第一家引进POS系统的企业。
1985年又与NEC合作开发了使用多彩图形的个人电脑,在每家店里安装并与POS系统相连。
1991年,公司安装了综合数据业务网络(ISDN),连接5000多家商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ISDN系统之一。
以上这些都是7-11为日后顾客需求管理打下的坚实基础。
如今订货终端能告诉店主应该如何合理的向分销中心订货。
商店管理者从商店计算机中获得商品销售数据的详细分析,包括商品种类销量和过期单品分析,耗费分析,根据单品的销售情况分析未来10天的销售趋势,POS机则能相当轻松方便的采集货品销售情况。
2.与供应商合作并采用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正是有了以前“硬件”打下的基础,配合上计算机软件的计算预测和实时订单交流。
分销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进货次数。
例如,在夏天,冰淇淋按日来进货,其他时间一周进货三次。
商店在早上10点之前预定饭团,在晚餐高峰期前可以送达。
2004年2月,日本一共有290家制造商专门为7-11便利店生产快餐食品,产品被分销到293家分销中心以保证快速、可靠地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