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类型和结构及胚的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262.50 KB
- 文档页数:3
种子的结构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菜豆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同。
种皮起保护的作用;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成,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茎和叶,胚轴连结根和茎,子叶2片,贮存有营养物质,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
属于双子叶植物。
2、玉米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果皮、胚、胚乳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茎和叶;胚轴连结根和茎;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
属于单子叶植物。
3、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比较内容胚乳4、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辨析:大多数双子叶柑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它们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的。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我们吃的是胚乳部分,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我们吃的是子叶部分,我们平时吃的豆芽是吃的胚轴部分。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
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
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根。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
2.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3、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子叶大都出土,因此播种时要浅一些;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子叶不出土,可种的深一海,由于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来自种子自身,所以同样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士壤中和贫瘠的土壤中,只要外界条件具备,都一样能萌发。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步骤有:选种;播种;观察发芽情况;记录并计算;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种子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由胚珠发育而成,并带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组织。
一般来说,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乳、胚和胚轴组成。
种子的结构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也存在差异。
1. 种皮:种子外部的表皮,起到包裹和保护种子内部组织的作用。
种皮的结构和形态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有重要影响。
2. 胚乳:种子内部的主要储藏组织,贮存着植物胚胎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起着关键作用。
3. 胚:种子内形成的新生植物胚胎,它是种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部分,对种子的萌发起着决定性作用。
4. 胚轴:连接胚和种子的组织,起着支持、传递养分和水分的作用,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包括花粉萌发、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发育等多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需要依赖花粉、雄蕊、雌蕊、子房等生殖器官的协同作用,完成种子的形成。
1. 花粉萌发:花粉萌发是花粉在萌发管中形成萌发管并向子房内生长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步。
2. 授粉:授粉是花粉与雌蕊柱头的接触和花粉粒与子房花柱部形成萌发管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 受精:受精是授粉后,花粉萌发管与子房内的胚珠结构相接触并形成胚珠内部的核融合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胚胎发育: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逐渐形成胚乳和胚,从而完成胚胎的形成。
5. 种子发育:胚胎发育后,胚乳组织逐渐发育形成营养组织,并与胚形成完整的种子结构,完成种子的形成过程。
以上是种子形成的基本过程,它们决定了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种子的生理特性种子的生理特性包括种子休眠、萌发、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
它们对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1. 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种子在成熟后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下种子不会发芽。
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和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具有固定的形态和分类方式。
本文将从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种子的形态构造种子是由胚珠经过受精后发育而成的,它包含了胚芽、种皮和营养组织三部分。
1. 胚芽:胚芽是种子的发育中心,包括胚根、胚轴和种子叶。
胚根是从种子内部伸出的第一根根,胚轴是胚根与种子叶之间的部分,种子叶则是胚轴的顶端部分。
胚芽在种子发芽时会生长出来,形成新的植物。
2. 种皮:种皮是保护胚芽的外层,它由两层组成,外层称为种皮外壳,内层称为种皮膜。
种皮外壳通常较硬,可以保护胚芽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同时还能防止水分的过度流失。
3. 营养组织:种子中还含有一些为胚芽提供养分的组织,如胚乳和胚乳膜。
胚乳是由胚珠的某一部分发育而成的,它富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胚芽提供能量和养分。
胚乳膜是胚乳的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二、种子的分类种子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种子分类方式。
1. 根据种子的大小:种子的大小可以分为大种子和小种子。
大种子一般体积较大,如豆类、玉米等。
小种子则体积较小,如小麦、水稻等。
2. 根据种子的形状:种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扁平形、长条形等。
以圆形为例,如豌豆、葵花等;扁平形的有向日葵、蒲公英等;长条形的有杨树、松树等。
3. 根据种子的颜色:种子的颜色也是分类的一种方式。
有些种子颜色鲜艳,如红色的辣椒、黄色的玉米等;有些种子则颜色较暗淡,如黑豆、白花菜等。
4. 根据种子的壳硬度:种子的壳硬度也是分类的一种依据。
有些种子的壳较硬,如栗子、核桃等;有些种子则壳较软,如橙子、苹果等。
5. 根据种子的特殊结构:有些种子具有特殊的结构,如风果、翅果、坚果等。
风果一般有翅膜或绒毛,可以利用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柳絮等;翅果则具有狭长的翅膜,如槭树、白蜡等;坚果则具有坚硬的果壳,如榛子、杏仁等。
小学三年级学生教案:探索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一、引言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对于学习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探索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可以培养他们观察、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深入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其成长过程。
二、认识种子1. 种子是植物幼体的雏形一个种子包含未来植物个体全部或大部分所需器官,并且带有存储养分。
它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长为一棵完整的成年植物。
2. 种子结构与功能种子由外壳、胚珠和胚乳组成。
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组织不受损害的作用;胚珠是种子发育时形成,并在合适环境中萌发为新个体;而胚乳则提供给新苗从中获取养分。
三、观察实验:探索种子结构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显微镜、手镯袋。
3. 实验步骤:a) 将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放入手镯袋中,并用显微镜观察。
b)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比较。
例如,有些种子有光滑的外壳,而另一些则有纹理;某些种子内部充满胚乳,而其他则较为空洞。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总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四、探究实验:触发种子萌发1. 实验目的:研究影响种子萌发过程所需条件,并了解其生长环境要素。
2. 实验材料:黄豆或其他适合观察萌发过程的种子、湿化纸巾,透明容器。
3. 实验步骤:a) 将湿化纸巾放入透明容器中,然后将几颗黄豆等适宜观察萌发过程的种子放在湿纸巾上。
b) 盖上容器盖,放置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
c) 定期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并绘制观察图表。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植物需要适当的水分、温度和光线才能顺利进行萌发。
他们也会了解到为什么一些植物不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
五、讨论与总结1. 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种子为什么要有外壳?b) 种子萌发所需条件是什么?c) 种子发芽后如何取得养分?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结论。
第7章客观题1、估计量的含义是指(A)A。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B。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C。
总体参数的名称D.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2、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的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B)A。
无偏性B。
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3、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D)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
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4、无偏估计是指(B)A.样本统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B.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待估总体参数C.样本估计值围绕待估总体参数使其误差最小D。
样本量扩大到和总体单元相等时与总体参数一致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要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A)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C。
样本方差D.总体标准差6、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B)A。
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减小B。
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C。
与置信系数的大小无关D.与置信系数的平方成反比7、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A)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C。
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D.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8、一个95%的置信区间是指(C)A.总体参数中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内B.总体参数中有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内C。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该总体参数D。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不包含该总体参数9、95%的置信水平是指(B)A。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B。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95%C.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5%10、一个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D) A 。
植物的种子和萌发过程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植物新生的希望。
种子的形成过程非常精密,而其萌发过程则意味着植物开始生长并发展成为一棵成熟的植物。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种子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以期增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解。
一、种子的结构种子是由植物的胚珠发育而成,它包含了植物新个体所需的全部生长素材。
种子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胚珠、种皮和营养组织。
1. 胚珠: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由胚乳和胚轴组成。
胚乳是一种储存有机物、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为胚胎提供养分。
胚轴则由胚芽、胚根和胚叶构成,并负责生长和发育。
2. 种皮:种皮是种子的外层,它起到保护胚芽和胚乳的作用。
种皮一般由两层或更多的不同结构的组织构成,有些种子表面还具有纹理、毛发或刺。
3. 营养组织:在一些种子中,还存在着一些可以提供额外营养的组织,如胚根的尖端周围的根冠、子叶等。
这些组织能够在胚胎发育初期提供养分,帮助种子顺利生长。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经历了授粉、受精、胚珠发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以下是种子的形成过程的主要步骤:1. 授粉:授粉是指花粉从雄性生殖器官传递到雌性生殖器官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风、昆虫、鸟类等媒介来完成。
当花粉颗粒着落在花药的柱头上时,授粉就完成了。
2. 受精:在花药的柱头上,花粉颗粒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药,最终进入胚珠。
在胚珠内,花粉管与雌蕊发育的胚囊结合,形成双受精。
3. 胚珠发育:双受精后,一个精细合子和一个胚囊细胞合子形成。
胚囊细胞合子会发育成为胚乳,而精细合子则发育为胚芽。
这标志着种子的初步形成。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起点,也是植物种群繁衍的重要途径。
种子萌发涉及到水分吸收、生长素释放、胚芽生长、根系形成等一系列过程。
1. 吸水: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吸收周围的水分。
水分使种子内部的细胞重新活跃,开始细胞呼吸和物质运输。
2. 生长素释放:种子吸收到水分后,胚芽会释放生长素。
植物的种子和种芽(初中生物)植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之一,不同于动物,大部分的植物都是以种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植物的种子有着多样的形态和特点,而种芽则是植物从种子中长出来的新植物。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植物的种子和种芽的结构、特点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1. 种子的结构一个种子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种皮、胚和营养组织。
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一层保护壳,它保护胚和营养组织不受伤害。
胚是指种子内部的发育成熟的植物,它是种子的中心部分,包括胚轴和胚乳。
胚轴是一条细长的结构,包括种子顶部的胚芽和底部的根;胚乳则是包围胚轴的组织,用于存储养分,为植物的发育提供能量。
营养组织则是种子内部的一部分,它包括胚乳内部存储的营养颗粒或油脂等。
2. 种子的特点种子具有多种特点,包括:1)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以支持植物的早期生长。
2)具有干燥、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性,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3)能够长期保存,甚至在多年的时间内仍能保持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种质稳定性。
3. 种芽的结构及生长发育过程种芽是植物从种子中生长出来的新植物,它从胚中发芽,并逐渐长成新的植物。
种芽的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根是种子首先出现的部分,它从胚芽中伸出并向下延伸,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是从根顶部向上延伸的部分,它支撑着植物并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子和其他部位。
叶子是用于光合作用的植物器官之一,它包括叶片和叶柄,用于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种芽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吸收水分、氧气和养分,使胚轴伸长并挤出种皮,形成胚芽。
2)根伸长。
胚芽中的根开始在土壤中生长,向下延伸,以吸收水分和养分。
3)茎伸长。
胚芽中的茎开始向上伸长,支撑着叶子和花朵,并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全身。
4)生长分化。
细胞开始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和花等。
5)开花结果。
成熟的植物开始开花,结出果实,并将种子释放到环境中,以繁殖后代。
练习题1. 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2. 种皮的作用是什么?3. 胚乳的作用是什么?4. 种子具有哪些特点?5. 种芽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6. 种子在何种条件下才能萌发?7. 种子开始萌发时,哪个部分先出现?8. 种芽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哪些阶段?9. 根的作用是什么?10. 叶子的作用是什么?11. 什么是生长分化?12. 成熟的植物开花结果的作用是什么?13. 为什么种子能够长期保存?14. 种子具有什么样的适应性?15.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萌发能力和种质稳定性?参考答案1. 种子由种皮、胚和营养组织组成。
植物的种子与萌发过程一、种子的结构与特点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以下特点和结构:1. 种皮:种子外部覆盖的一层保护膜,起到保护内部胚乳和胚珠的作用。
2. 胚乳:是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储存器,供胚芽生长发育所需。
3. 胚珠:包含胚乳和胚芽的结构。
4. 胚芽:是植物种子发展成植物的基本结构,包含胚根、胚轴和幼叶。
二、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的萌发过程是植物生命周期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吸水阶段:种子吸水是开始萌发的第一步,水分的吸收可导致种子皮的膨胀和裂开。
2. 激活阶段:种子在吸水的作用下,内部生理活动开始逐渐恢复,胚乳开始供给营养。
3. 胚根伸长阶段:在激活后,胚根会逐渐从种子中伸展出来,向土壤中生长。
4. 胚芽的发育阶段:胚芽继续发育,幼叶逐渐展开,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5. 幼苗形成阶段:随着胚根和胚芽的生长,种子逐渐转化为幼苗,具备独立生长的能力。
三、萌发影响因素种子的萌发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分:种子吸收到适量的水分后,才能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2. 温度: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不同植物所需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3. 光照:光照是激活种子的外界条件,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
4. 氧气: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以满足能量代谢的需要。
5. 其他因素:如土壤质量、种子的存放时间等也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
四、种子保存与利用种子的保存和利用对于植物的繁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保存的方法和途径有:1. 干燥保存:通过将种子保存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种子受到潮湿和霉变的影响。
2. 冷藏保存:将种子放置在低温环境中,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3. 人工选择保存:将植物中较为优良和适应性强的种子进行提取和保存,以便后续的繁殖使用。
4. 种子库保存:通过将种子保存在专门的种子库中,提供长期有效的保存和利用环境。
种子的利用主要包括种子繁殖和育苗两个方面。
植物种子学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发育植物种子学——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发育植物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它具有结构完整、营养丰富、耐候性强等特点,有助于植物的繁殖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植物种子的结构构造和发育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植物种子。
一、植物种子的结构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子皮、胚乳、胚珠和萌发器官等组成部分。
1. 种子皮种子皮是植物种子的外层保护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坚硬的组织层构成。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内部胚乳和胚珠,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子皮的厚度、形状和纹理等特征因植物物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胚乳胚乳是植物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内部组织。
胚乳富含淀粉、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胚发育过程中提供能量和养分。
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胚乳的储存物质会被逐渐消耗,供给胚发育所需。
3. 胚珠胚珠是植物种子的核心部分,由胚轴和胚被组成。
胚轴是胚胎的中心部分,包括胚根、胚茎和胚轴的各个衍生物。
胚被是覆盖胚轴的保护层,起到保护和保持胚发育的作用。
胚珠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成熟的种子,在种子的顶端有种子孔,通过种子孔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和吸水。
4. 萌发器官萌发器官指的是种子内胚发育成熟后,具备发芽和生长能力的结构。
主要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等。
胚根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胚芽是新植物的生长点,通过地下或地上部分生长,向外界扩展。
子叶是种子发芽后供给能量的主要器官。
二、植物种子的发育过程植物种子的发育经历了授精、胚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具体过程如下:1. 授精授精是植物种子发育的第一步,它发生在花粉颗粒进入花柱,通过花粉管生长到达胚珠中,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
花粉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称为授精,形成受精卵。
2. 胚形成胚形成发生在受精后,受精卵发育为胚囊。
在胚囊的内部,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等过程,形成胚珠内的胚胎。
胚胎由胚根、胚茎和子叶等结构组成,包含了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各种器官和组织。
3. 成熟当胚囊内胚胎发育完全,种子外层的胚乳也达到了成熟状态时,便形成了完整的植物种子。
花、种子形态结构及发育过程摘要: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后,即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上形成花芽,然后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花,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所以称为生殖器官。
通过种子的传播,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发展成为新的植株,使得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种子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产物,与植物的遗传,育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被子植物花、种子的形态,机构和发育过程在农业生长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被子植物;花;种子正文:1.花被子植物典型的花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个部分组成。
花梗或叫花柄,是枝条的一部分。
花托是花梗顶端略微膨大的部分,它的节间极短,有很多节密集在一起,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即着生在花托之上。
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都是变态叶,为分别组成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的单位。
虽然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与寻常的叶差别很大。
但它们的发生,生长方式和维管系统则与叶相类似,因此,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1.1雄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通常具4个小孢子囊或花粉囊。
在小孢子发生时期,花粉囊分化出花药壁和造孢组织两部分。
花药壁含四种组织:即药室外壁(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
花粉囊中央是造孢组织,从造孢细胞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性的小孢子,它们被共同的胼胝质壁包围,称为四分体。
小孢子是雄配子体的第一个细胞,当从胼胝质壁释放后,经两次有丝分裂发育为雄配子体。
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营养细胞和一个小的生殖细胞;第二次仅生殖细胞分裂,形成两个雄配子,即精细胞。
被子植物中约30%的科的植物两次分裂是在花粉粒中完成,其余的70%科的植物生殖细胞的分裂发生在花粉萌发后,即在花粉管中形成精细胞。
因此,成熟花粉有含3—细胞的和2—细胞的两种类型。
有些植物,小孢子形成后始终保留在四分体里,直至发育成熟,这种称为复合花粉。
1.1.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期处于孤立的状态,它被胼胝质包围,切断了与绒毡层的联系。
植物种子科普植物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植物的繁殖结构,种子具有保护胚胎、提供养分以及传播种子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植物种子的结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一、种子的结构种子由胚珠经过受精、发育和成熟后形成。
一般来说,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胎组成。
1. 种皮:种皮是种子的外壳,起到保护胚胎和胚乳的作用。
种皮通常由两层组成,外层称为外种皮,内层称为内种皮。
外种皮通常较为坚硬,可以防止种子受到外界的损害。
2. 胚乳:胚乳是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它提供了胚胎在发芽初期所需的养分。
胚乳可以分为油性胚乳和淀粉性胚乳两种类型,取决于种子所储存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油类还是淀粉。
3. 胚胎:胚胎是种子中的幼小植物。
它通常由胚根、胚芽和胚轴组成。
胚根是植物生长的起始点,胚芽则会发展成为植物的茎和叶。
胚轴连接胚根和胚芽,起到支撑和传导养分的作用。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经历了授粉、受精、胚珠发育和种子成熟等多个阶段。
1. 授粉:授粉是种子形成的第一步。
花药中的花粉颗粒会传播到花柱上,然后花粉在花柱上生长,最终到达子房。
2. 受精: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关键步骤。
花粉颗粒在子房中与胚珠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由花粉管核与胚囊细胞融合而成。
3. 胚珠发育:受精卵成为胚珠后,开始发育成熟。
胚珠发育过程中,胚囊细胞分裂形成胚珠壁,同时形成胚乳和胚胎。
4. 种子成熟:胚珠发育完全后,种子成熟并脱离母体植物。
成熟种子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生长。
三、种子的重要性种子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传播:种子是植物的繁殖结构,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到其他地方,帮助植物扩大种群范围。
2. 营养供应:种子中的胚乳为胚胎提供了养分,帮助胚胎在发芽初期生长。
一些植物的种子还可以提供动物的食物来源。
3. 保护:种皮为胚乳和胚胎提供了保护,防止种子受到外界的损害。
4. 耐久性:种子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等待适宜的时机发芽生长。
绪论1、种子概念植物学—种子是指由胚珠(ovule)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
2、种子分类(植物人工种子不算在内)①真种子:胚珠发育而成,如豆类、棉花、油菜、十字花科蔬菜、苹果、梨等。
②果实:内部含1颗或几颗种子,外部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果皮,部分附花器。
A、颖果:1粒种,果皮与种皮密接,带稃壳为假果。
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等。
B、瘦果:1粒种,果皮与种皮易分离,荞麦、大麦、向日葵、莴苣等。
C、其他:伞形科分果,胡萝卜、芹菜、茴香;山毛榉科(板栗)和蓼科(甜、菠菜)坚果。
③营养器官A、块茎,马铃薯、菊芋;B、块根,甘薯、山药C、球茎,芋、慈姑D、鳞茎,葱、蒜、洋葱E、地上茎,甘蔗、木薯3、任务及内容种子生物学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种子形成、发育、成熟、加工贮藏、休眠、萌发等一系列生理特性和规律的应用学科。
4、发展方向一方面从整体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对种子休眠劣变机制从基因调控的水平上探讨。
另一方面从个体向群体和环境的关系方向发展,如种子生态学。
5、种子生物学应用价值①指导播种、苗木生产和引种驯化—种子休眠与萌发理论和种子活力原理②指导种子生产—种子发育生理③种子检验、种子健壮度、纯度以及健康度常规测定—活力及生活力测定技术④种子加工、贮藏的基础—种子水分生理⑤作物育种学的基础第一章种子形态构造和分类(种被、胚乳、胚)一、种子外部形态构造1、外表性状①形状:有圆(球)、椭圆、肾、纺锤、三棱、卵、扁卵、盾、螺旋等形②种子颜色:不同的色素而呈现各种颜色。
存在部位不同,作物不同,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生态区,种子颜色不同。
③种子的大小:种子大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长、宽、厚,多用于清选分级;另一种是千粒重,用于表示种子质量并计算播种量。
(臀型椰子种20Kg,天麻千粒重0.0015g)2、果皮子房壁发育而来:外果皮一或两层,茸毛及气孔;中果皮一层,内果皮一至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