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发育过程 (3)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35
植物种子的萌发知识点归纳植物种子的萌发知识点归纳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植物种子的萌发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种子萌发种子是由受精胚珠发育而来的,是可脱离母体的延存器官。
严格地说,生命周期是从受精卵分裂形成胚开始的,但人们习惯上还是以种子萌发作为个体发育的起点,因为农业生产是从播种开始的。
播种后种子能否迅速萌发,达到早苗、全苗和壮苗,这关系到能否为作物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风干种子的生理活动极为微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休眠状态。
在有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正常的空气条件下,种子开始萌发(germination)。
从形态角度看,萌发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吸水后,胚生长突破种皮并形成幼苗的过程。
通常以胚根突破种皮作为萌发的标志。
从生理角度看,萌发是无休眠或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吸水后由相图8-15种子萌发的三个阶段和生理转变过程示意图对静止状态转为生理活动状态,呼吸作用增强,贮藏物质被分解并转化为可供胚利用的物质,引起胚生长的过程。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萌发的本质是水分、温度等因子使种子的某些基因表达和酶活化,引发一系列与胚生长有关的反应。
一、种子萌发的特点与调节(一)萌发过程与特点根据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量,即种子鲜重增加量的“快-慢-快"的特点,可把种子萌发分为三个阶段(图8-15)。
1.阶段I吸胀吸水阶段即依赖原生质胶体吸胀作用的物理吸水。
此阶段的吸水与种子代谢无关。
无论种子是否通过休眠,是否有生活力,同样都能吸水。
通过吸胀吸水,活种子中的原生质胶体由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使那些原在干种子中结构被破坏的细胞器和不活化的高分子得到伸展与修复,表现出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图 8-16谷类种子萌发时胚中产生的GA诱导水解酶的产生和胚乳贮藏物质的分解(以淀粉、蛋白质和核酸为例)2.阶段Ⅱ迟缓吸水阶段经阶段Ⅰ的快速吸水,原生质的水合程度趋向饱和;细胞膨压增加,阻碍了细胞的进一步吸水;再则,种子的体积膨胀受种皮的束缚,因而种子萌发在突破种皮前,有一个吸水暂停或速度变慢的阶段。
随着细胞水合程度的增加,酶蛋白恢复活性,细胞中某些基因开始表达,转录成mRNA。
种子的发育与萌发种子是植物的产物,因此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
在种子中包括着成熟的胚珠和种皮,它们分别承载着生命的能量和保护胚珠的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种子如何发育和萌发。
一、种子发育的过程种子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胚珠发育阶段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中胚珠是为数不多的能进行有性生殖的部位,其极为复杂的结构如下所示。
完成授粉的过程后,由花药中的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最后抵达胚珠。
花粉管顶端的花粉粒就会释放出两个精子细胞和一个管细胞。
精子细胞经过介导细胞的帮助,其中一个精子细胞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同时,另一个精子细胞与胚囊细胞融合,形成二倍体的胚珠核。
经过数轮有丝分裂后,细胞原基不断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胚珠体系。
胚珠发育的过程在不同的植物中有所变化,一般以包括粗载体、magasporangium,内层珠被细胞、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为主体结构。
粗载体和内层珠被细胞产生的脱落酸和游离激素结合,促使母细胞减数分裂成四个子基细胞。
三个配偶细胞和一个大核细胞,并形成四个细胞的团块叫做内胚乳囊,这是胚胎发育的特别之处。
2. 胚形成阶段在胚珠发育完成之后,受精卵逐渐长大并分化形成胚囊和胚珠。
胚囊分为两个相同的单核细胞(称之为上下方胚囊细胞)和一个大核细胞(所谓的中央细胞)。
在这个时候,中央细胞会通过融合形成膜。
这种膜被称为合体膜,其含有二倍体的染色体。
在细胞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产生了4个单倍体细胞核,其中3个形成了受精卵和配偶体细胞的核团。
中央细胞里的另一个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成为一个4个单倍体的细胞团,也就是说它形成了8个单倍体的细胞。
每一个这样的细胞都有一个大的胚乳细胞和两个小的童贞细胞。
每个受精卵细胞分化出不同的组织系统:一个形成胚芽,另一个形成营养组织。
而中央细胞融合生长形成的两个胚乳细胞则形成绒毡和皮层。
3. 种皮和胚乳的形成在胚芽形成后,它的周围包裹着一层被称为种皮的硬壳。
种子的发育知识点总结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植物的新一代的起始点。
种子发育的过程,包括了从受精卵发育成为成熟种子的所有阶段,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接下来,我将对种子的发育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过程。
1. 胚胚囊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始于受精,而受精卵就是种子的起始点。
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中,胚胚囊是受精卵发育的地方。
胚胚囊发育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决定了种子内胚乳的形成。
胚胚囊发育的过程包括了游离核期、双相核期、多相核期和胚胚囊形成期。
在胚胚囊的游离核期,受精卵的细胞核经过一个连续的核分裂过程形成两个同等大小的细胞。
在双相核期,这两个细胞核各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细胞核,然后形成两个各含有两个细胞核的细胞。
在多相核期,这两个细胞核持续分裂,形成多个细胞核。
在胚胚囊形成期,这些细胞核经过质壁分离,形成多个细胞,最终形成了囊胚。
2. 胚乳发育胚乳是种子中的重要组织,它为胚与种子提供养分。
在胚乳的发育过程中,主要发生了胚乳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胚乳细胞发生细胞核分裂,而无丝分裂则是指胚乳细胞内质体和细胞壁发生裂解,并形成空隙。
这些过程使胚乳内细胞的数量和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将来胚胎的发育提供了养分。
3. 种皮发育种皮是种子的外部结构,它保护着胚和胚乳。
种皮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它包括了种皮的初级发育和成熟过程。
在初级发育阶段,种皮的细胞开始分裂并不断增加。
在成熟过程中,种皮的细胞不再分裂,而是增加大小并形成厚实的细胞壁。
总的来说,种子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严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胚胚囊的发育、胚乳的发育和种皮的发育,还包括了许多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种子的发育过程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只有了解种子发育的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种子资源,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水稻种子的萌发一、水稻种子的结构及其生活力从植物学角度来看, 水稻谷粒并不是种子, 而是具有单粒种子的果实。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和包在里面的种皮, 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这种果实在植物学中叫做颖果, 生产上习惯称为种子。
水稻种子由颖壳和米粒两部分组成。
米粒又可分为果皮、种皮、糊粉层、胚乳及胚。
米粒绝大部分为贮藏养料的胚乳所占据, 它是秧苗三叶期以前所需养料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 其次是蛋白质、脂肪, 及少量半纤维素、矿物质等。
胚乳与种皮相接的外围层, 是一层排列规则的大细胞, 细胞壁较厚, 其内部充满细小的糊粉粒(蛋白质颗粒) , 称为糊粉层。
胚是长形,位于米粒的一角, 少了它谷粒就不能发芽, 它是由卵细胞和精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的。
胚的中轴为胚轴, 胚轴上端连接着胚芽。
胚芽内有茎的生长点, 外有圆锥形的胚芽鞘(芽鞘)。
种子发芽时胚芽鞘成为鞘叶。
胚轴下端连接着胚根。
水稻种子的子叶只一片, 子叶的一侧着生在胚轴上, 另一侧和胚乳相接, 其间有一层比较整齐的上皮细胞。
种子发芽时, 上皮细胞和糊粉层可以分泌一些酶类, 把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分解为可溶性养分, 并将这些营养物质吸收转运到正在生长的胚中。
种子内贮藏的养分愈丰富, 发芽时供给胚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就愈充足, 长出的幼苗也就愈健壮。
水稻种子的生活力强弱与种子的成熟度、收割期、脱粒方法及贮藏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般种子成熟良好, 发芽率就高, 发芽也就快而整齐。
种子收获后, 一般经过一定时期(如一个月)的干燥, 有促进后熟的作用, 因而比新鲜种子发芽率高, 当季收的早稻作二晚种子用的, 要尽可能多晒几个太阳, 加速后熟, 提高发芽率。
收谷时, 如遇阴雨或脱粒机转速过高种胚受伤, 发芽率就会降低。
谷种贮藏一年以后, 发芽率显著降低。
贮藏期间温度过高及种子含水过多, 会引起种子呼吸作用增强, 贮藏物质消耗过多, 也会导致微生物的感染引起霉烂, 使种子生活力降低, 甚至完全丧失发芽能力, 因而必须重视种子的保管工作。
植物种子学研究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发育植物种子作为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部分,承载着植物繁衍后代的希望。
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发育是植物种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种子结构和发育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种子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对植物的种子贮藏以及植物的繁殖和种子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种子的结构植物种子包含胚珠、胚乳和种皮三部分,各部分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繁殖过程。
1.胚珠:胚珠是植物种子的核心部分,包括胚乳和胚。
胚乳是由卵细胞和精细胞形成的,在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为胚提供营养。
胚则是发育成为新的植物个体的起点。
胚珠的结构复杂多样,不同植物种类的胚珠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2.胚乳:胚乳是由发育卵细胞周围的细胞逐渐增殖而来的,其主要功能是为胚提供养分。
不同植物的胚乳特点各异,有的富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有的则富含蛋白酶和维生素等。
3.种皮:种皮是植物种子的外层结构,起到保护内部胚乳和胚的作用。
种皮的外表形态各异,有的光滑,有的有纹饰。
种皮的结构和组成也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而有所差异。
二、植物种子的发育植物种子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授粉、受精和胚珠发育三个阶段。
1.授粉:授粉是植物种子发育的第一步,通过传粉媒介将花粉输送到雌蕊的柱头上。
授粉过程中,花粉颗粒会生长出花粉管,通过花粉管释放的生长物质和运动器官向卵细胞移动。
2.受精:受精是指花粉管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融合后,会形成受精卵细胞,其中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为胚,另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为胚乳。
3.胚珠发育:胚珠发育是指胚珠通过层层分裂和细胞扩增,发育成为完整的胚珠结构。
胚珠发育的过程中,胚珠的细胞会分化成为胚乳和胚,胚乳提供养分,胚则发育成为植物的新个体。
通过对植物种子结构和发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种子形成机制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而探讨植物繁殖和种子贮藏的相关问题。
这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植物种子学主要研究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发育。
第三节种子的萌发过程、休眠和寿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2、种子的休眠、寿命和发芽率的计算能力目标识图能力、分析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过程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提出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卞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一、种子萌发的过程:1、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2、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彖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
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
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二、种子的休眠和寿命: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
这是什么原因呢?”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
(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
)3、总结: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
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