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65
地 中 海2015安徽卷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11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 图1为25°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1~2题。
图11.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 .荒漠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雨林带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 .北美东岸与西欧 B .东亚与南亚 C .北美东岸与西岸 D .西欧与南亚图2图23000 40006000 50002009年 2000 2013年1000 2006年2003年面积(km 2)3.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4.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图3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5~7题。
图3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8~9题。
表1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3 5 - 5 10 8中部 3 5 2 - 0 1西部 3 11 3 0 - 0东北 1 9 0 0 1 -8.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9.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图4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2015年安徽地理考试说明的变化
1.地球的圈层结构新加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移到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前边。
3.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移到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前边。
4.第四部分选修部分删除本部分分值占地理总分的10%左右的要求。
5.世界地理部分新增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类型与分布新增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新增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新增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4)新增某国自然条件特点与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联系。
(5)新增某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中国地理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水文特征新增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新增我国交通干线分布格局
7.删除乡土地理。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戴俊和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1.“现代文阅读”方面,删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2.“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删去“以及我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3.“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部分,删去“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方面本部分内容,去年的表述笼统、模糊,今年表述更具体,更清晰,但没有实质变化。
三.“题型示例”方面1.所有考点全部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题型;2.文学类阅读,小说示例多于散文示例;3.名句名篇示例,增加了“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的示例;4.文言文示例,11篇例文中,有8篇为史传或传记,3篇为其他类古文。
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笔者作以下解读:一.2015年安徽高考试卷结构与2014年相同。
一般论述类文章3道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4道文字题;文言文3题选择题,1题翻译;诗歌鉴赏题2道文字题;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语言文字运用3题选择题,3题文字表述题。
二.全面向新课标过渡:1.名句名篇默写范围调整较大,出现默写新题型。
2014年是30篇,2015年是64篇,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名句名篇的新题型为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64篇一直是新课标名句名篇的考试范围,安徽高考用星号标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50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14篇中的部分篇目;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正是2014年新课标Ⅰ、新课标Ⅱ卷考试题型。
地理一、2015年安徽卷与全国卷的比较二、模块课程开设建议1.重视选修课程的学习。
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整合师资力量,因地制宜开设选修课程;要在充分研究历年选修模块试题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讲座等形式告知学生各选修模块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做出选择;要积极探索选修走班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既集中全体地理老师的力量又充分发挥各授课教师的特长,切实提高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2.调整区域地理课程内容。
要高度重视必修三模块,切实以其中的区域案例为依托,强化必修一、必修二核心规律和原理的落地应用;要特别重视世界地理的学习,切实以若干重要地理主题为纽带,联系中国地理,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强化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3.加强地理研究性学习。
要善于结合学生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创设真实、复杂的地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善于精选地理核心期刊、重要地理著作中的地理文献,作为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后训练素材,拓展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视野。
三、高三教学建议1.重视地理思想、地理方法的提炼。
引导学会运用地理思想、地理方法观察和阐释自然与社会中事物和现象,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2.重视地理核心概念的掌握,引导学生以核心概念为节点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学会从地理学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重视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以地理图像系统为基本载体,学会判读和分析案例或素材中蕴含的地理信息,运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相应地理现象和事物,多角度、有层次地论证和探讨相应地理问题。
4.重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案例为载体,以典型地理问题为切入口,联系多个课程标准内容要点涉及的知识,展开综合分析,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2015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11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如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1~2题、1、(4分)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4分)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如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3~4题、3、(4分)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4、(4分)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5~7题、5、(4分)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6、(4分)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7、(4分)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8~9题、表200101至201204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35﹣5108中部352﹣01西部31130﹣0东北19001﹣8、(4分)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9、(4分)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如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0~11题、10、(4分)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1、(4分)a、b两地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二、非选择题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3、(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2015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11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如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1~2题、1、(4分)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析】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分布、从遥感影像中拍摄的海陆轮廓及地中海、河流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为西亚和北非地区,该区域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或受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多晴朗干燥天气,所以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解答】解:该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之下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图4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23—24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领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图5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25---26题。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图6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27—28题。
27、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28、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29、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30—31题。
30.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31.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图7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2015年地理高考考试说明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见下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合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
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象所提供的信息。
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型。
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
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
对地图的考查形式不断创新,可以从中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其中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
例如,见到河流流向就能判断地势的高低;见到滩涂、三角洲面积的扩大,能够判断水土流失加剧;见到侵蚀平原,能够知道该地地势较低;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判断河流流向等。
巧用“一般”与“特别”关系备战高考地理综合题纲要:高考地理试卷综合题分值较大,着重地理学科思想能力、地理语言规范表述的考察,一些学生得分不理想。
本文在剖析综合题答题广泛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要点剖析如何巧用地理“一般”性规律与“特别”性地区问题的关系,掌握基本综合题备考策略。
一、综合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由2015 年高考刚才结束,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选择题较早年简单,但综合题有难度。
许多学生对地理综合题无从下手。
高考命题既要立足于选拔考试的目标,又要切合中学教课实质,试题表现了地理学科思想能力与地理语言规范表述的考察。
高考试题拥有选拔性,难度相对较大,而学生对地理“一般”规律的归纳和归纳,形成知识网络,但考试往常会供给某一地区的背景资料,剖析回答问题,甚至出现逆向思想。
学生常常对新问题认识不够、判断禁止 ;或许对问题表述不清、不够正确 ;生搬硬套、答不到点子上。
本文在剖析综合题答题广泛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备考策略。
二、综合题备考的教课建议1.回归教材:熟记地理“一般”原理规律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的掌握是基石,在碰到新地区、新问题,才能正确迅速地找到答题方向。
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重申“淡化单调知识点的个别考察,增强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考察,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如河流、气温、天气等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教材并无完好的章节特意描绘,而是分别各章节。
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应指引学生将地理必修教材内容中的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进行提炼,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思想,形成知识网络。
如河流有关的“一般”性原理规律可归纳为:① 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害地貌、河流聚积地貌1 / 3② 必修二第五章:河流对聚落发育、交通线散布的影响③ 必修三第三章: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点、河流的开发与综合治理④ 必修三问题研究:以阿斯旺大坝为例:河流大坝修筑的利与弊地理“一般”性原理规律的熟记,应做到心中有“例”有“理”,回归教材,联合教材事例,从零落到整体,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