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潮阳一中高三化学试验专题测试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9
潮阳一中2007_ 2021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生号、座位号和姓名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Ⅰ卷和Ⅱ卷均答在答题卡上。
2.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型铅笔将答题卡Ⅰ卷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3.Ⅱ卷的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碳素墨水的签字笔作答,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Ⅱ卷对应题号的空白处。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Cl 35.5 Mn 55 Fe 56 Ag 108 Pt 195 Ba 137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的是:()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密切结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A、轧钢厂排出的含盐酸的废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B、“无磷洗涤剂”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C、“无氟冰箱”取代“含氟冰箱”,对人类的保护伞——臭氧层起到保护作用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
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
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用多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3.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硫、氮气和水。
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 B.2:3 C.1:1 D.4:34.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将()243Al SO 溶液蒸干得到()243Al SO 固体B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pH 为11.3C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3232322Al3CO 3H O 2Al(OH)3CO +-++=↓+↑D .向130.1mol L CH COOH -⋅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答案:A 【详解】A .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将()243Al SO 溶液蒸干可以得到()243Al SO 固体,故A 正确;B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溶液的pH 为整数值,故B 错误;C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反应:3332Al 3HCO Al(OH)3CO +-+=↓+↑,故C 错误;D .向130.1mol L CH COOH -⋅溶液中加少量水,氢离子浓度降低,水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D 错误; 选A 。
2.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Al 3+、Cu 2+、-3HCO 、-3NO B .c(OH -)=1×10-3mol/L 的溶液中:K +、2-4SO 、Cl -、-3HCO C .pH=13溶液中:K +、Na +、-3NO 、2-3CO D .0.1mol•L -1NaHCO 3溶液中:Na +、K +、OH -、Cl - 答案:C 【详解】A .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铜离子,Al 3+与-3HCO 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A 不选;B .c(OH -)=1×10-3mol/L 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 不选;C .pH=13溶液是碱性溶液,K +、Na +、-3NO 、2-3CO 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故C 选;D .0.1mol•L -1NaHCO 3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 不选; 故选:C 。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反应:① KClO3+6HCl=3Cl2+KCl+3H2O ② 2KBrO3+Cl2=Br2+2KClO3③ Cl2+2KBr=2K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产,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 >KClO3 >Cl2 >Br2C.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若反应②中有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2、下列关于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时尚”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原子和新分子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3、同温同压下,11.5 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g O2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6B.28C.44D.644、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B C D酒精氢气浓硫酸氢氧化钠A.A B.B C.C D.D5、在KCl、FeCl3、Fe2(SO4)3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K+为0.15 mol,Fe3+为0.25 mol,Cl-为0.2 mol,则SO42-为A.0.1 mol B.0.15 mol C.0.25 mol D.0.35 mol6、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 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2物质的量为1 molB.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 L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D.0.5 mol/L 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为0.5 mol8、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和盐酸反应:Fe+2H+=Fe3++H2↑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C.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H2O+CO2↑D.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9、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下列除杂试剂及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CO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个B.16g O2和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C.任何条件下0.5mol氮气分子的分子数不一定是0.5 N AD.标准状况下1molCCl4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4N A个12、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②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③不同温度压强下、同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④同密度、同体积的N2和O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3、已知32 g X与40 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 Q和9 g H,在相同条件下,16 g X和足量Y混合生成0.25 mol Q和若干摩的H,则物质Q的摩尔质量应是()A.122 g·mol-1B.63 g·mol-1C.126 g·mol-1D.163 g·mol-114、植物油和水、酒精和水、碘的饱和水溶液,这三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分别是( )A.过滤、蒸馏、分液B.分液、蒸馏、萃取C.萃取、蒸馏、过滤D.萃取、过滤、蒸馏15、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会由淡绿色(Fe2+)变为黄色(Fe3+)。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1 L l 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N A个Fe3+B.1.8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转移0.2 N A个电子C.钠与水反应生成1.12L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常温常压下,22g氧气和26g臭氧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总数为3N A2、证明某溶液中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①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②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③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④只需滴加KSCN溶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工业选择的反应条件不是室温,是500℃左右B.用浓磷酸与KBr 反应制备HBr 气体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硫酸工业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5、已知:Na2O2+CO2→Na2CO3+O2(未配平),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0.1 mol O2转移0.4mol电子B.相同条件下足量Na2O2吸收10LCO2放出5LO2C.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CO2D.在Na2O2+SO2═Na2SO4的反应中,SO2的作用跟CO2相同6、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利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利用图2装置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利用图3装置制备C12D.利用图4装置收集SO2气体7、下列各式中表示正确的水解方程式的是( )A.CH3COOH+OH-===CH3COO-+H2OB.HS-+H2O S2-+H3O+C.CH3COOH CH3COO-+H+D.NH+H2O NH3·H2O+H+8、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 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高三期末统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醇类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的物质是()A.B.C.D.2、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有机框架物M,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M可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1.5molCO2B.苯环上的一氯化物有3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1molM可与1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3、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3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B 制取干燥的氨气向生石灰中滴入浓氨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P2O5的干燥管C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D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向溶液中加入足量MgO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A.A B.B C.C D.D4、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5、反应2NO2(g)N2O4(g) + 57 kJ,若保持气体总质量不变。
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化学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稠环芳烃如萘、菲、芘等均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萘、菲、芘互为同系物B.萘、菲、芘的一氯代物分别为2、5、3种C.萘、菲、芘中只有萘能溶于水D.萘、菲、芘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O3-、Cl−、S2−、Na+B.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C.由水电离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SO42-、SCN−3、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厨余污油裂化为航空燃油B.“深海勇士”号潜水艇用锂电池供能C.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烯烃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A.A B.B C.C D.D4、T℃下,三种硫酸盐MSO4,(M表示Pb2+或Ba2+或Sr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M=-lgc(M),p(SO42-)=-lgc(SO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SO4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转化成PbSO4B.X点和Z点分别是SrSO4和BaSO4的饱和溶液,对应的溶液中c(M)=c(SO42-)C.在T o C时,用0.01mol.L-1Na2SO4溶液滴定20mL浓度均是0.01mol.L-1的Ba(NO3)2和Sr(NO3)2的混合溶液,Sr2+先沉淀D.T o C下,反应PbSO4(s)+Ba2+(aq)BaSO4(s)+Pb2+(aq)的平衡常数为102.45、有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CaCl2;②Ca(OH)2;③Na2SiO3;④Na2CO3;⑤NaAlO2;⑥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不会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A.①②B.③⑤C.①⑥D.④⑥6、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A.75% B.67% C.50% D.33.3%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和概念的表达理解正确的是()A.立体烷和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1,3-丁二烯的键线式可表示为C.二氟化氧分子电子式为D.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一、选择题1.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的二次电池。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流由X电极经用电器、Y电极、H2SO4溶液回到X电极B.放电过程中,Y极发生氧化反应C.充电时,X电极反应式:VO2+-e-+H2O=VO++2H+2D.充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左池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2 mol答案:D变为VO2+,V原子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可知,X电极VO+2+4价,得电子,作电池的正极;Y电极V原子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作电池的负极;电子由电池的负极经用电器流向电池的正极。
【详解】A.放电时,电流与电子的流向相反,由X电极经用电器、Y电极、H2SO4溶液回到X电极,A叙述正确;B.放电过程中,Y极作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叙述正确;+2H+,C叙述正C.充电时,X电极作阳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VO2+-e-+H2O=VO+2确;D.充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X电极产生2mol氢离子,左池中氢离子向右池转移1mol 氢离子,则左池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1mol,D叙述错误;答案为D。
2.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
H+、 等共存物的存在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定义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O2、NO3为n 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②③④均在正极发生B .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脱去amolCl 时n e =amolC .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10H ++8e -=NH +4+3H 2O D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 的投入量,可使n t 增大 答案:B 【详解】A .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应在正极发生,故A 正确;B .三氯乙烯C 2HCl 3中C 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 原子化合价为-2价,1molC 2HCl 3转化为1molC 2H 4时,得到6mol 电子,脱去3mol 氯原子,所以脱去amolCl 时n e =2amol ,故B 错误;C .由示意图及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NO 3-+8e -→NH +4,由于生成物中有NH +4,所以只能用H +和H 2O 来配平该反应,而不能用H 2O 和OH -来配平,所以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10H ++8e -=NH +4+3H 2O ,故C 正确; D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 的投入量,可以增大小微粒ZVI 和正极的接触面积,加快ZVI 释放电子的速率,可使n t 增大,故D 正确; 答案选B 。
2024年七校联合体化学科沟通题——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7.化学与生产、生活亲密相关。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事实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选项事实化学方程式A 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运用HClO+H++Cl-===Cl2↑+H2OB 可用生石灰做工业废气脱硫剂2CaO+2SO2+O2===2CaSO4C 可用蘸硫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H++ NH3===NH4+D 侯德榜用饱和食盐水、氨气、CO2 制备纯碱2NaCl + 2NH3+ CO2 + H2O===2NH4Cl + Na2CO3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B.1mol 氯气分别与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 N AC.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 A 时,阳极质量削减6.4gD.1mol CH3COONa 和少量CH3COOH 溶于水所得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N A 10.下列试验操作中,对应的试验现象以及试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A 向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入酚酞,再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逝非金属性:Cl>CB 将氯化铝溶液蒸干析出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氯化铝C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原无色溶液中肯定有I-D 将铜片放入浓碗酸中,加热产生大景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11.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2-和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Z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 原子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小的。
潮阳一模化学试卷高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纯碱2.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3.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在原子核外自由运动D. 电子在原子核内运动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硫磺C. 铜D. 碳5.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可以相等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称为反应热6.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蔗糖B. 硫酸C. 酒精D. 醋酸7.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氨水C. 硫酸铜D. 盐酸8.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物质在水里都能溶解B. 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无关C.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D.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量无关9.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10.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氨水C. 氢氧化钾D. 碳酸氢钠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碳酸钠:__________B. 硫酸:__________C. 氢氧化钠:__________12. 写出下列物质的离子方程式:A.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13.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 氢气分子:__________B. 氯气分子:__________14.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A. NaCl:__________B. CaCO3:__________15.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A. 氧气:__________B. 铁: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5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NH3NO HNO3B.CaCl2 (aq) CaCO3CaOC.Fe2O3FeCl3(aq) 无水FeCl3D.NaOH(aq) Cu(OH)2悬独液Cu2O2、分子式为C n H2n+1Cl( n>l)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n的最小值是A.3B.4C.5D.63、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12;X与Y的电子层数相同;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r(Y)>r(X)>r(W)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XO3<H2YO3C.ZWY是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中只存在电离平衡D.单质熔点:X<Y4、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Ba2+、HCO3-、Cl-氢氧化钠溶液HCO3-+OH-= CO32-+H2OB Fe3+、ClO-、I-氢氧化钠溶液Fe3++3OH-=Fe(OH)3↓C Na+、H+、Cl-、NO3-铜3Cu+2NO3-+8H+=3Cu2++2NO↑+4H2OD Al3+、Cl-、SO42-过量氢氧化钠Al3+ +3OH-=Al(OH)3↓A.A B.B C.C D.D5、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潮阳一中高三化学试验专题测试第Ⅰ卷(共6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氢气的是()。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②甲烷热分解③电解稀硫酸④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④2、下列物质的制备合理的是---------------------------------------( )①硫化铝:将氯化铝溶液与硫化钾溶液混和后过滤;②氯化亚铁:过量的铁与氯气加热反应;③硫酸亚铁:铁先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再与硫酸反应;④硫酸铜:铜先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⑤硫化铜:将铜丝与硫蒸气直接反应A.④B.②③⑤C.③④D.全部3、向下列元素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不能得到白色沉淀是 A.FeB.AlC.ZnD.Cu ( )4.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洗涤所用仪器: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的试剂瓶;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①③④⑤B. ①②⑤C. ①②③D. 全部正确5、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B. 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移液用的玻棒与容量瓶颈内壁C. 用移液管向锥形瓶内注液时,移液管的尖嘴与锥形瓶内壁D. 实验室将气体HCl溶于水时,漏斗口与水面6、.容量瓶中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④7、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A.用25毫升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毫升的NaOH溶液B.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5.2毫升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克氯化钠D.用100毫升容量瓶配制50毫升0.1摩/升盐酸8、实验中需用2.0摩/升的Na2CO3溶液950毫升,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A.1000毫升,212克B.950毫升,201.4克C.100毫升,21.2克D.500毫升,100.7克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某学生用天平称量固体时将样品和砝码错放位置,待天平平衡时,称得样品质量为10.5克(1克以下用游码),如按正确称法,此样品质量应为---A.10.5克B.10.0克C.9.5克D.11.0克---------------- ( )10、除去食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需加入NaOH、Na2CO3、BaCl2和盐酸,加入顺序正确的是 ( )A.NaOH Na2CO3 BaCl2 HClB.Na2CO3 BaCl2 HCl NaOHC.BaCl2 HCl NaOH Na2CO3D.NaOH BaCl2 Na2CO3 HCl11、以下仪器中,可以不在室温下使用的是-------------------------------( )A.漏斗B.量筒C.移液管D.滴定管12.除去酸性氯化铝溶液中的Cu2+,下列实验步骤顺序和试剂都正确的是()①通CO2气体②加盐酸③加过量NaOH溶液④加AlCl3溶液⑤过滤A.③⑤④⑤②B.③⑤②C.③⑤①②D.③⑤①⑤②13.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浓硫酸、MnO2混和加热制Cl2B.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得到CuSC.将白磷放在试管里加强热,冷却后得到红磷D.足量Cl2通入FeCl2溶液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得到Fe2O31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15、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A. 不慎把浓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B. 不慎把苯酚沾在手上,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冲洗C. 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机扑灭D. 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用湿布盖灭16、右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缓 通入少量气体X ,若关闭活塞K ,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 可能的组合是17、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加热,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即可将它们鉴别开来的是:A . KNO 3 Na 2SO 4 CaCl 2 BaCl 2B 、H 2SO 4 Al 2(SO 4)3 NaCl NaOH C. HCl Na 2SO 4 Na 2CO 3 Ba(OH)2 D.Na 2SO 4 BaCl 2 Na 2CO 3 NaOH18.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 2+离子,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 Cu 2+和SO 42-B Cu 2+和Cl -C K +和SO 42-D Ag +和NO 319.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A NaHSO 4和Ba(OH)2B AlCl 3和NaOHC NaAlO 2和H 2SO 4D Ba(HCO 3)2和Ba(OH)2潮阳一中高三化学试验专题测试第I Ⅰ卷(共82分)三.填空题(36分) 20.(6分)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常见的草酸晶体是含有两分子结晶水的无色晶体(H 2C 2O 4·2H 2O)。
现有某同学欲加热草酸晶体制取CO 。
(1)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2)该同学拟用如下图如示的仪器A 、B 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CO 气体(①仪器A 已经气密性检查;②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则该收集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用a 、b 、c 表示)此外,完成CO 气体收集除水试剂。
21.(12 Na 2O 2和H 2O 反应的实验。
(1)可以验证有氧气生成的实验方法是:(2)将导管q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
(3)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实验室常用无色指示剂试液A,可观察到溶液变红,后红色褪去,则该指示剂为。
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得知红色褪去的原因有二:一是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二是反应过程中可生成H2O2,H2O2氧化漂白了酚酞试液。
为了排除前者因素影响,可采取的方法是:(4)为进一步探究H2O2是否能够氧化指示剂试液,某同学向3mL30% H2O2的溶液中滴入2滴品红指示剂,充分振荡并放置约3min,溶液红色无明显改变。
后加入少量0.5mol/LNaOH 的溶液后,可看到产生许多小气泡,且溶液红色可迅速褪去。
该现象表明:,产生气泡的反应方程式为22.(8分)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
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
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
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Array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目的是。
(3)烧杯B的作用是;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写出一种即可)。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
实验仪器任选。
方案为。
23.(10分)请回答下列化学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图1表示尾气吸收或处理装置,现需处理的气体是:①Cl2,②NH3,③HCl,④H2S,⑤CO。
请从中选取一种最合适的装置,将要处理的气体编号填入相应装置图的下方空格中:图1(2)简述如何检验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_______。
四.(35分)24、(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图3-3装置进行实验,并同时测定氧化铁的纯度,试回答:(CO用下列反应制取:H2C2O4CO↑+CO2↑+H2O)(1)若所制气体流向自左向右,上述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为(用a,b,c…表示)_____接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___ 接______,_______ 接______。
(2)实验操作可分如下几步:①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净全套装置中的空气④点燃B装置中尖嘴导出的CO⑤点燃装置D处的酒精灯⑥按实验要求将仪器连接好⑦待装置D中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时,熄灭D处酒精灯⑧待装置D中的还原产物冷却至室温时,熄灭A处酒精灯.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_____ _ 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 __,装置E的作用是___ ___。
(4)实验前氧化铁粉末为xg,实验后B、E的质量分别增加yg和zg,则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 25. (2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若A为浓氨水,B为烧碱,C中盛有溶液,旋开E,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浓盐酸,B为,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能被氧化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若A为30% 溶液,B为,C盛有氢硫酸()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