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烯烃第五套装置建成中交
- 格式:docx
- 大小:201.62 KB
- 文档页数:2
煤制烯烃项目简介一、煤制烯烃煤制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
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通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在催化剂得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DME),形成甲醇、二甲醚与水得平衡混合物,然后转化为低碳烯烃,烯烃经过聚合反应生产聚烯烃。
煤制烯烃主要指乙烯、丙烯及其聚合物、聚乙烯主要应用于粘合剂、农膜、电线与电缆、包装(食品软包装、拉伸膜、收缩膜、垃圾袋、手提袋、重型包装袋、挤出涂覆)、聚合物加工(旋转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等行业。
丙烯就是仅次于乙烯得一种重要有机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合成甘油、丙烯酸以及异丙醇等。
二、国外煤制烯烃技术MTO就是国际上对甲醇制烯烃得统一叫法。
最早提出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得就是美孚石油公司(Mobil),随后巴斯夫公司(BASF)、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环球石油公司(UOP)及海德鲁公司(Hydro)等相继投入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MTO得工业化。
1995年,UOP与挪威NorskHydro公司合作建成一套甲醇加工能力0.75 吨/天得示范装置,连续运转90天,甲醇转化率接近100%,乙烯与丙烯得碳基质量收率达到80%。
1998年建成投产采用UOP/Hydro工艺得20万吨/年乙烯工业装置,截止2006年已实现50万吨/年乙烯装置得工业设计,并表示可对设计得50万吨/年大型乙烯装置做出承诺与保证、UOP/Hydro得MTO工艺可以在比较宽得范围内调整反应产物中C2与C3;烯烃得产出比,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得产品,以获取最大得收益。
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烃装置采用环球油品公司(UOP)得甲醇制烯烃(MTO)/烯烃裂化(OCP)技术,就是全球首套采用霍尼韦尔先进技术(Honeywell)得装置,与传统工艺相比,该项工艺被验证拥有高收率与低副产品形成得优点、设计年产乙烯与丙烯30万吨,其中乙烯出售给位于同一园区内得下游用户,丙烯将用于生产25万吨/年丁辛醇、该项目于2013年9月下旬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乙烯、丙烯全部达到并超过聚合级产品要求。
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汇报材料提纲一、煤制油项目1、煤制油简介:煤制油也称煤液化,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化工技术的简称。
通常有两种技术路线,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2、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是煤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直接催化加氢裂化,使其降解和加氢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煤直接液化也称加氢液化。
煤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并建设了许多中试装置,但是目前世界上并没有正在商业运行中的工业化装置。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神华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装置2010年5月投产,预计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吨级的直接液化煤制油商业示范装置。
但去年实地考察了解到,该装置现在只能生产30万吨/年成品油,主要靠煤焦油加氢来生产,技术还是不成熟。
国外煤直接液化技术二战期间德国建设了大量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装置,煤制油成为其油品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及前苏联等国相继开展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
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完成了中间放大试验,为建立商业化示范厂奠定了基础。
典型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主要包括德国IGOR工艺(装置规模200吨/天)、美国HTI工艺(装置规模600吨/天)及日本NEDOL工艺(装置规模150吨/天)。
国内煤直接液化技术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
20多年来,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对我国上百个煤种进行了直接液化试验研究,并开发出高活性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同时也进行了煤液化油品的提质加工研究。
1997-2000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别与美国、德国、日本等有关机构合作,完成了神华煤、云南先锋煤和黑龙江依兰煤直接液化示范工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2004年1月,以煤直接液化中试为首要研究任务的“神华煤制油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4年9月,研究中心第一期工程,占地150亩的煤直接液化中试装置(PDU)正式建成。
2004-2006年:6吨/天的PDU装置进行了3次试验。
煤制烯烃第五套DMTO装置建成中交
9月12日,由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承担总承包建设的联想控股山东神达/昊达100万吨/年DMTO装置实现工程中间交接。
100万吨/年DMTO装置,是联想控股山东神达30万吨/年聚丙烯和山东昊达乙烯衍生物工程的核心装置,也是采用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烯烃分离工艺工程技术建设的世界第一套100万吨/年甲醇进料的DMTO装置。
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总承包建设的100万吨/年DMTO装置、烯烃分离装置于2013年5月19日开工建设。
DMTO装置历时15个月零25天。
目前,整个项目已中交23个单元陆续进入联动试车和试运行阶段。
2013年5月19日,山东神达化工聚丙烯项目、山东昊达化学乙烯衍生物工程项目100万吨/年DMTO装置及全厂系统单元建设正式开工。
项目位于山东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建成后,将年产17万吨乙烯,17万吨丙烯及6万吨C4、C5。
工程将于2014年底陆续建成投用。
根据化化网煤化工现代煤化工项目数据库统计,山东神达100万吨/年DMTO 装置将成为国内煤制烯烃领域第五套DMTO装置。
另外据化化网煤化工获悉,宁夏宝丰60万吨焦炉煤气制烯烃将于10月份试车,国内投入使用的DMTO装置将达到6套。
数据来源:化化网煤化工项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技术是以甲醇和/二甲醚为原料,经催化转化制取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最终生产聚烯烃等高附加值化工品。
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控股、与陕西煤业集团及泰国正大能源化工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新兴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合作形成了完整的具有商业化能力的DMTO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在煤制烯烃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的专利技术供应商之一。
(来源:化化网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