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1
山楂的现代研究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
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关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作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归纳如下:一、化学成分山楂含绿原酸、咖啡酸、山楂酸、齐菊果酸、槲皮素、熊果酸、齐墩果酸、金丝桃甙、表儿茶精等。
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到2012年,从山楂中分离的黄酮成分有30 余种,主要有含碳键的黄酮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双氧黄酮苷类、聚合黄酮类。
另一类较为重要的成分是三萜类物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
此外,山楂中含有机酸如氯原酸、咖啡酸及鞣质、鞣酐、表儿茶酚、胆碱、乙酰胆碱、β谷甾醇、胡萝卜素及大量Vit C 等。
二、药理学及临床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近代研究表明,山楂含维生素C、维生素B2、胡萝卜素及多种有机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酶的活性;促进消化。
有报道指出:山楂醇提液对受刺激的大鼠胃平滑肌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表明服山楂对胃肠功能紊乱有明显调整作用,达到健脾消食作用。
重用山楂并配用健脾药治疗小儿泄泻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用山楂为主药的山楂茶叶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满意。
也可用于治疗急性痢疾、肠炎等。
2、降压作用。
以小剂量山楂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其降压原理以扩张外周血管为主。
临床用山楂糖浆治疗高血压疗效达90%以上。
3、降血脂。
现代研究证明,山楂不同提取部分对不同动物造成的各种高脂模型均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
山楂及山楂黄酮提取物能明显的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家兔和乳幼大鼠的血脂,并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
用菊花、双花、山楂以5:5:4配方代茶饮治疗血流变学异常的高脂性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5%。
山楂果实靶向脂肪细胞的药效学研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成为了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
肥胖可以增加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
因此,控制体重和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对健康至关重要。
传统的减肥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来消耗体内脂肪。
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付出,而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新的减肥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对植物的研究。
植物提取物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减肥辅助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调节体内脂肪代谢和抑制脂肪的生成。
在这些植物提取物中,山楂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植物,因为它被证明对降低体内脂肪含量非常有效。
因此,我们将探讨这种植物的药效学研究,以揭示它降低体内脂肪含量的机制。
山楂是一种传统中药,已经在中国被使用了数百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山楂进行了各种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山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等。
此外,它还对体内脂肪含量的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靶位于脂肪细胞的山楂化合物有助于抑制脂肪细胞的生成、促进脂肪氧化和调节能量平衡。
一项实验室试验证明了山楂提取物在抑制人类脂肪细胞生成方面具有强大的活性。
山楂提取物可抑制需要脂肪酸合成的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从而阻止了脂肪细胞的形成。
此外,山楂提取物还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体内脂肪含量。
从这个方面而言,山楂对降低体内脂肪含量的作用机制类似于一些已知的药物。
例如,脂肪分解药司法替尼(Sibutramine),可以通过促进脂肪氧化代谢来减少体内脂肪,因此已经被用来治疗肥胖症。
山楂提取物在降低体内脂肪含量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因为它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
除了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实验之外,山楂在临床上的作用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最近的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来影响体内脂肪含量。
山楂在降脂降糖上效果明显 研究表明,山楂在降脂降糖上效果可明显了。
山楂里因含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也被称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小能手”。
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止痢降压。
生山楂还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可以多吃。
山楂的现代研究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的功效。
适用于肉积痰饮、泻痢肠风、小儿乳食停滞等症。
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山楂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成分,对癌细胞体内可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适量的食用山楂降脂、降压、降血糖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然而,食也为病之端,饮食不当会导致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仅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还与过量摄入富含胆固醇的鸡蛋黄、动物脂肪、动物内脏等有关。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研究发现,山楂具有降脂、降压、降血糖等作用。
推荐山楂食疗 山楂粥山楂30克,粳米100克,糖10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糖,煮粥。
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食用,不宜空腹食。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患者,以及食积停滞、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山楂荷叶茶山楂15克,鲜荷叶50克,煎水代茶常饮。
有降压、降脂、清热祛暑的作用。
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肝火旺头痛、暑热口渴等患者。
山楂决明汤山楂30克,决明子60克。
加水煎汤服。
山楂、决明子都有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的功效,饮用也较适口。
用于高血压和高血脂症。
菊花山楂茶山楂10克,杭菊10克,稍煎后代茶饮,每日1次。
有降压、降脂作用。
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
“大量食用山楂,降血糖快”是误读 专家介绍说,山楂叶的提取物总黄酮确实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动物的血糖和血脂。
山楂的中药学及临床文献研究综述两千多年前,中医就利用山楂治疗疾病,他的临床疗效不仅受道医学家的推崇,也被现代医学所验证,深受人们的喜欢.现代研究发现山楂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药用价值极高,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山楂既可以作为食用品可以药用。
以下便是对山楂有关资料的论述:摘要:通过对唐朝至明清时期历代医学文献中关于山楂临床应用的记载整理分析,总结山楂的历史沿革及应用配伍规律,为山楂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山楂;综述;临床应用;文献研究一来源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 Var. major N. E. Br.或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sieb. et Zucc.的成熟果实[1]。
本品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散瘀、行气散结、补脾消积、驱绦虫、疗疝气,催生产等作用,为治疗脾虚不运、饮食积滞、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滞血胀痛之要药。
为了更好的发挥山楂的临床疗效,现将历代医家对山楂的文献与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中药学文献研究1. 1 名称山楂,始载于《本草经集注》。
根据产地、炮制不同,山楂别名朹( 《尔雅》) ,朹子( 《尔雅》郭璞注) ,鼠查( 《本草经集注》) ,羊梂( 陶弘景) ,赤爪实( 《唐本草》) ,棠梂子( 《本草图经》) ,棠棣子( 《得配本草》) ,赤枣子( 《桂海虞衡志》) ,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樝子( 《百一选方》) ,山里果子( 《履巉岩本草》) ,茅樝( 《日用本草》) ,猴樝( 《世医得效方》) ,映山红果( 《救荒本草》) ,海红( 《品汇精要》) ,酸梅子、山梨( 《中国树木分类学》) ,酸查( 《山东中药》) ,此外,还可见北山楂朹、檠梅、酸枣之称。
1. 2 来源《新修本草》[2]记载山楂“生平陆,所在有之……出山南申州,安州,随州”。
山楂有南北两种之分。
“北山楂”各地均有,以山东临朐、沂水两地产量大、品质佳。
山楂炮制与疗效变化山楂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药物之一,众所周知的就是山楂具有健胃、消积化滞、舒气散瘀之效;但是由于其在进行炮制的时候,其炮制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的作用也不相同。
经过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其炮制方法的不同,对于山楂的成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了山楂的炮制和疗效之间的变化。
标签:山楂;炮制;药理作用;临床使用山楂属于蔷薇科的植物,其果实山楂味道偏酸、微温,在临床上主要使用于消食健胃和行气散瘀。
临床上常用的山楂炮制品主要包括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等几个方面。
从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参考文献得知,在山楂的炮制过程中,有机酸和黄酮量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有着变化,从而改变了山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上的使用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了山楂的不同炮制方法对疗效的影响及变化。
1 中药的炮制方法由于中药材大部分都是生药材,在进行制备成药材之后,一般应该根据其医疗的临床应用和配伍的不同要求,并且需要结合药材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要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才能使得药物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并且减轻其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符合临床的用药的效果。
1.1 净制在药材进行净制之前,首先必须要辨别其药材的真伪和品种。
当前市场上的药材品种很多供不应求,价格不稳,药材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更加有一些不法分子片面追求自身利益,以次充好甚至假冒某种药材,这极大影响了最后炮制出来的药物质量,所以在进行炮制之前必须要对药材的真伪进行辨别,全面保证其饮片的质量和药材的真实性。
1.2 切制在进行药材切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将药材洗干净之后,在药材晾晒干之后才能进行切制。
在切制的时候,必须要全面保证其切制刀具的锋利。
在进行切制的时候,应该坐直身体,左手拿着药材,右手拿着刀具。
在切制的时候要保证刀具和药材两者的相互协调。
根据药材的特点和药材本身的作用,切制的时候应该要切成需要的形状,以方便后期的炮制为基准。
1.3 炮炙炮制的方法就是将净制切制好的药材放置到火中或者同水火共制的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炮制的工艺。
1 引言1.1 山楂简介山楂(Crataequs pinnatifida Bge)属于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其野生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被作为栽培水果利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栽培水果。
在我国,山楂果实除鲜食外,也用于制作饮料、果酒、果干等多种加工品,同时由于山楂还具有健胃消食等多种生理功能而被部分的作为药用。
但山楂果实由于其独特的酸味,使其鲜食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由于这些年来山楂的加工方式一直都非常的单调,使得山楂果实的加工利用率也很低。
开发山楂果实高价值转化利用的新技术也是目前山楂栽培与加工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1.1.1 山楂营养价值山楂果实的含水量为70%左右,果实中除水以外的干物质有两部分,一部分为溶于水的物质,称可溶性物质,另一部分是不溶于水的物质,称非水溶性物质,山楂果实中的可溶性物质一般占20%左右。
山楂果实的含糖量一般为6%~ 15%,其中蔗糖含量为0.02%~ 3.44%、葡萄糖为2.44%~ 5.55%、果糖为3.24%~ 6.30%;山楂含总酸的1.8%~3.7%,其中L-苹果酸为0.4%~ 0.8%、丁二酸为0.6%~ 1.3%;山楂果实中的果胶含量一般为3%~ 4%,未成熟的山楂果实,以原果胶为主,成熟的果实,果胶成分多,果实过熟时,果胶进一步转化为果胶酸,再转化为还原糖;一般每100 g山楂果肉中含维生素C 60 mg左右,高者可达90 mg以上,维生素B2 0.32 mg/kg~ 0.58 mg/kg、维生素B1 0.12 mg/kg~ 0.42 mg/kg。
单宁物质(也称鞣质)在山楂果实中含量为0.3%~ 0.8%。
1.1.2 山楂酒营养价值山楂酒酒精度低,并含有糖类、氨基酸、多种有机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常量元素有硫、磷、钠、钾、钙、镁、铁;微量元素有锌、铜、氟、碘、铬、硒、钴、锰、铝等,并含有维生素A、C、D、E、B2、B5、B12、叶酸等,山楂中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被保存下来,对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山楂——治病多多的保健佳果作者:蒲昭和来源:《现代养生》2008年第09期山楂,又名红果,俗名山里红。
山楂既是人们爱吃的水果,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
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二经,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等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山楂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较佳疗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
另外,山楂对疝气、腹泻、经闭、腹痛及肝炎等,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也表明,山楂既是一味治病良药,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果品。
山楂常见的治病保健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化滞消食:山楂中的山楂酸、苹果酸等能促进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增进消化功能。
对消化肉食积滞尤为专长。
山楂常与神曲、麦芽、槟榔等配用,专用于消化不良、食积。
活血通经:药理研究证实,山楂成分能扩张血管,通利血脉,收缩子宫,故能活血通经。
山楂一味30克,水煎服,白糖、童便为引,可治产后恶露不尽,少腹作痛。
散瘀止痛:山楂善入血分,能消除局部组织的瘀血状态,治多种血瘀痛症有效。
如配伍丹参、瓜蒌、银杏叶,能治疗心脉痹阻性心绞痛;与牛膝、赤芍、泽兰、益母草合用,能治疗血瘀痛经、经闭等。
强心降压: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及三萜酸类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及降血压作用。
配伍菊花,能强心、镇静,可预防冠心病;配伍桑寄生,可治疗高血压,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降脂减肥:山楂有效成分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助于脂肪类物质的代谢,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生成。
故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
山楂还能促进脂肪类食物消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对肥胖症也有一定疗效。
临床证明,每日服炒山楂粉12克或水煎剂20克,能起到较好的降脂减肥效果。
止痢涩肠:实验证明,山楂成分对各型痢疾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痢疾初期,可用山楂肉炒黄研末,每服5克,1日3次。
赤痢用白糖少许拌服,白痢用红糖拌服,赤白痢用红白糖各半拌服。
此外,焦山楂固涩和吸附作用强,与炮姜、木香合用,治虚寒泄泻效佳。
山楂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山楂,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食用历史的果实,不仅因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药用功能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山楂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山楂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包括其营养价值、药用成分等,同时探讨这些成分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山楂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山楂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挖掘山楂的潜在价值,也能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
二、山楂功能性成分分析山楂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其功能性成分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这些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C、多酚类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中最主要的一类功能性成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山楂黄酮。
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抗炎等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山楂中的有机酸主要包括柠檬酸、苹果酸等,这些有机酸赋予了山楂特有的酸甜口感。
同时,它们也是山楂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成分之一。
有机酸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它们还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对于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一定效果。
维生素C是山楂中含量较高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同时,维生素C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护皮肤、骨骼、牙齿等组织的健康。
在山楂的开发利用中,维生素C的保留和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多酚类化合物是山楂中的另一类重要功能性成分,它们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多样,包括黄酮类、花青素类、酚酸类等,这些化合物在山楂中的含量和种类因品种、产地等因素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