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20.84 KB
- 文档页数:1
和有无需临时炮制加工的药物等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对戥。
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戥称。
调配前先检查定盘星的平衡度是否准确。
再根据处方药物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药品或毒性中药,克以下的要使用毫克戥,才能保证剂量准确。
(3)持戥,左手持戥,右手取药,(具体操作如图)随右手关斗。
检查戥量指数和所称药物是否平衡,要举到眉齐,以戥称平衡为准确。
(4)为了便于核对,要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进行调配,间隔平放,不可混放一堆,对体积松泡的品种如通草、夏枯草、淫羊藿、茵陈等应先称,以免覆盖前药。
对粘度大的药物如瓜蒌、熟地黄、龙眼肉等可后调配,放于其他药味之上,以免沾染包装用纸。
配发饮片时应注意点排方法:“所配饮片间隔放,色白块片压四角,子实粉末中间搁,花叶全草放里面,质地重实内层数,另包药物称一边,逐一查对无差错,装药袋上写姓名,注明煎法和服法,讲清医嘱再发药”。
(5)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处方应付常规要求和传统调配习惯进行调配。
不准生熟不分,以生代炙,若发现伪劣药品、炮制不合格药品、发霉变质药品等,应向有关责任者提出更换合格品后,再行调配。
(6)处方中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要单包并注明用法。
(7)处方中有矿物类、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类等质地坚硬的药品,需要用捣药桶(铜冲)临时捣碎,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在使用铜冲时,须先视铜冲内是否干净,不得有残渣或粉末。
凡捣碎毒性中药后,应及时洗刷干净,以免影响其他方剂,临时捣碎以适度为宜。
(8)方中有需要临时加工的药品,如炒肉桂、炒干姜、炙旋复花等由专人处理,临时炮制也要依法炮制,炮制品要符合质量要求。
(9)对一方多剂的鲜药,如鲜芦根、鲜地黄等应分剂量后包。
并注明用法再单独另包,不得与群药同包,以便于低温保存,防止霉变。
(10)分戥,对一方多剂的调配要逐剂行复戥,不可主观臆断分戥或随意抓配。
处方中的并开药物,如二目、龙牡等,应分别称量,不得以一味抓齐。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二.调剂人员操作规程
1.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两张处方不能同时调配。
4.按处方逐味称取,分戥定量,单味分列。
5.根据处方要求调配,要求使用炮制品的必须调配炮制品,不能以生代熟,应捣碎的药品必须捣碎,合并开药的处方应仔细核对。
6.调剂时如发现药品有发霉、虫蛀、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调换。
7.特殊煎煮要求药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冲服)须单包并注明煎煮要求。
8.处方调配结束后在处方上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
三.计价人员操作规程
1.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
2.计价时要认真核对,计价准确。
有缺药情况要做好登记,及时与装货人员联系补充。
四.复核及发药人员操作规程
1.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复核人员按处方顺序逐味核对药物,无误后,包装并签字。
3.发药人员与取药人核对患者姓名、价格后,交待煎煮方法及需特殊处理药品,将药物发出。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1、配方人员根据本院正式收费的处方调配。
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
2、窗口调剂人员收方后先审方:一审处方规范化,二审处方有无“相反”、“相畏”的配伍禁忌或特殊生理情况的不合理用药,三审处方饮片供应是否有缺,如发现有不妥之处或因缺药不能全部配发时,应与医师联系修改签字确认后再行调配。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中药饮片应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调配,秤准分匀。
每张处方有一贴是样品盘,按顺序堆放便于校对。
特别要求:
(1)毒性药味要逐剂秤量。
(2)凡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吞服的药材应单包,并在包上注明以上特殊的煎服方法。
(3)对直接口服的药,调配时要擦清戥盘或戥盘上垫干垫纸。
(4)调配处方要细心、认真,不得在一张处方未结束调配中途离岗。
(5)必须使用经过强检并有强检合格标记的器具才能秤量药品。
4、处方配完后自行核对一遍,盖章并交给复核人。
5、复核人根据处方核对样品盘,既要核对品名是否完全相符,又要确定不能多配、少配、错配;分包是否有明
显误差,饮片是否有霉蛀、变质。
6、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包药。
不作特别说明是煎服,如果是外用则必须在包装纸(袋)上注明是外用,并再告知病人。
7、发药时应认真核对病员姓名、牌号及药贴数,药发出后在处方上盖章。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饮片调剂是中药饮片加工的一项重要工序,它是将饮片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分类、配比、混合等加工操作。
饮片调剂工艺的正确操作和规范流程,对于确保饮片的质量和功效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下面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 根据配方要求,查看饮片的种类和数量,确保与调剂清单一致。
2. 准备好所需的配料和器具,保证卫生、干净。
3. 检查饮片的外观、气味、含水量等,并记录在调剂记录表中,判断饮片的质量。
二、分选饮片1. 将饮片根据种类和大小分成不同的组别,避免不同种类的饮片混淆。
2. 对于有外观缺陷、湿重、虫蛀等问题的饮片,应当进行清理、修剪或淘汰处理。
三、称量饮片1. 根据配方要求,按照种类和数量将分选好的饮片进行称量。
确保精确的饮片配比。
2. 使用准确可靠的称重器具进行称量,确保称量精度。
四、混合饮片1. 将称量好的饮片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混合,使用清洁的容器进行操作。
2. 混合饮片时,可采用轻轻翻拌或低速摇动的方法,避免饮片破碎或混合不均匀。
五、检查饮片质量1. 对混合好的饮片样品进行外观、气味、含水量等质量检查。
2. 检查饮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是否与标准要求一致。
3. 检查饮片的含水量,确保饮片的干燥程度符合要求。
六、包装饮片1. 根据调剂后的饮片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2. 将饮片按照包装要求进行装袋或装盒操作,尽量避免饮片受潮、受污染。
3. 包装好的饮片应标注清晰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有效期。
七、清洁工作1. 在饮片调剂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场地和器具,保持清洁卫生。
2. 对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影响下一批次的饮片质量。
八、记录整理1. 按照调剂记录表格,记录饮片的配方、种类、数量等信息。
2. 记录混合饮片的外观、气味、含水量等质量检查结果。
3. 对饮片的包装、清洁等工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后续随时查阅。
以上就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的操作要求,可以确保饮片调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卫生安全,从而保证饮片的质量和功效。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中药饮片调剂常规是近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常规一般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程序。
一、审方审方是中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它不仅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而且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所以对处方要详细的审阅。
中药调剂人员应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必须熟练识别中医处方的繁、简、行草字以及同音字。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以免发生差错,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否则不予调配,审方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师签名等。
处方日期,医疗单位对超过三日的处方不予调配。
中药店应了解新方还是旧方,如实旧方应问明处方上的姓名、日期,避免拿错方或误服的事故。
审阅处方的性别、年龄、婚否、病历号、等,如系老人、小孩、,注意剂量是否超量;如系孕妇,应注意有无妊娠禁忌药。
2、审查药名,要注意药名的一字之差。
(1)品种不同。
如破故纸(补骨脂)与洋故纸(木蝴蝶),忍冬花(金银花)与冬花(款冬花),吴茱萸与山茱萸,怀牛膝与川牛膝,大胡麻与小胡麻等。
(2)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
如干姜、炮姜、煨姜;制南星、胆南星等。
(3)同一植物入药部位不同。
如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橘核、橘络;扁豆衣、扁豆花等。
3、审查剂量、剂数书写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除重开、剂数可与患者商量酌情修改外,应请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
审查处方中有无毒性中药,如有毒性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
4、审查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药,超量药及妊娠禁忌药,如有不予调配。
如系病情需要,应与医生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5、审查有无短缺药,如有按“先救急、后一般”,“先儿童、后成人”,“先重病、后轻病”,“先住院、后门诊”等原则酌情处理。
对紧缺药品,药剂人员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的品种,但未经处方医生改方,药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随意用替代品。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I目的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工作。
Il范围适用于药学部中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
Ill制度一、审核处方(一)审核处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ID号(医卡通卡号/住院号)、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二)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处方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及特殊药物超常规量使用或存在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交由上级药师审阅,确认认为不合理用药的,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并请处方医师修正处方并签名确认,方可调配。
(三)处方中如有缺药品种,药师及时告知医师,医师更换其他药品后再次开具新处方。
发现处方中医师签名有疑问时(非本人签名或签名医师不具有处方权),立即与处方医师或医务科取得联系,消除疑问后方可配方。
(四)药剂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二、调配处方(一)按处方药品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不可混放在一起。
运用回毁法进行调配。
(二)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岸化、另煎、冲服等品种,应按照要求另行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注明。
(三)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等脚注说明后方可入药。
严禁配发霉、虫蛀、变质或其他不合格的药品。
(四)分戢时,凡细料药品或特殊药品,可用递减分戢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践,并按剂分包。
(五)调配完毕,调剂者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将处方、配药单及药品交给发药人员。
三、复核及包装(一)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药味数和剂数,保证无多配、漏配、错配等现象,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情况,复核完毕后包装。
(二)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种子药未捣等现象。
(三)将先煎、后下、布包煎、洋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 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 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1、目的:通过制定实施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有效控制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环节,杜绝差错发生。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5〕409号)、《关于明确药品零售企业处方审核人员配备有关问题的通知》(粤食药监办药通〔2015〕529号)、《关于明确药品零售企业处方审核人员配备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粤食药监办药通〔2015〕571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
3、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职责:门店执业中药师或中药师、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人员必须为执业中药师或中药师以上职称的中医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审方员),处方调配人中必须为中医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的人员(以下简称调剂员)。
5.2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一般程序为处方审核、计价收费、处方调配、处方复核、包装、发药六个步骤。
5.2.1处方审核:5.2.1.1审方员应当着重审核以下项目:(1)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是否清楚;(2)药名书写是否规范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用量,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3)处方中是否有门店不得经营的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如有门店不得经营的药品应将处方退回顾客,不得收方调配;(4)处方中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情况;(5)需特殊处理的药品是否以“脚注”的方式注明,“并开药”(指处方中2-3味药合并开在一起,如二冬指天冬和麦冬,知柏指知母和黄柏)是否规范、准确;(6)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5.2.1.2审方员对处方内容有疑问时,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确认,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5.2.1.3处方审核后,审方员应当在处方上签全名并将处方交给收银员计价收费。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规程1、目的:为加强及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工作,防止差错等现象,保证处方调剂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
3、范围:适用于药学部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职责:各中药房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规程5.1.1.调剂人员工作服整洁,正确佩带工作牌,使用文明礼貌工作用语,接待患友一视同仁。
非药房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5.1.2.取得中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调剂人员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在本院留样备查。
5.1.3.中药饮片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资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中药士只能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5.1.4.调剂人员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调剂人员不得私自挪用或随意外借药品,更不得无凭证给药。
5.1.5.调剂人员按顺序取方调配,不得挑方、匝方。
5.1.6.调剂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发票号等;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中药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5.1.7.调剂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是否有毒剧药,如有,是否符合限量要求;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无误后方能调配,严格执行处方核对发药制度。
5.1.8.调剂过程中,应细心谨慎,遵守调剂常规,一律用毁称取,载子要稳。
如同时调配数剂时,不可用手抓取估计重量,坚持一付一回星知或采用等量递减法称量,绝对禁止估量取药。
每剂药品误差不得超过±5%。
5.1.9、特殊药品的调配:5.1.9.1.一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必须逐味、逐剂称量。
一、目的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明确处方审核、计价、调配、核对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操作步骤与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环节。
三、职责执业中药师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工作。
其他药学技术人员(药师、调剂员等)负责处方的调配、核对、发药工作。
四、内容1.总则:1.1.中药饮片调剂区面积应与调剂工作量相适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以保证调剂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1.2.中药饮片营业区要求整洁卫生,注意通风干燥,并有防鼠防虫措施,易生虫和霉变的饮片应少量多次要货,易虫蛀或泛油的饮片宜冷藏。
1.3.药斗设置要合理、标签字体工整规范,使用正名正字,标签与内装药品相符,防止调剂差错。
1.4.应配置齐全的调剂工具和用品:戥秤、电子秤、药缸(乳钵、冲钵)、杵棒、包装用纸、包装绳、包装袋等。
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并有合格标志。
调剂工具和包装用品应洁净,无污染。
1.5.在饮片调剂过程中,为了避免差错事故,必须实行“四签章、三核对”的制度。
“四签章”即审方、调剂、复核、发药签章;“三核对”即核对牌号、核对姓名、核对付数;签字需签全名。
2.审方:2.1.从事中药饮片审方人员,必须为执业中药师,具有高度责任感。
2.2.审方时应全面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如处方的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脚注、临床诊断、医师签名/盖章、处方日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收方计价,如发现问题,应与购药者核对。
2.3.若处方药味中有对老人、儿童、妇女、孕妇或特殊身体状况有影响的药品,应特别关注,如有禁忌,则不予调配。
若因病情需要,必须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2.4.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处方,应向患者说明,不予调配。
如确属需要超常规使用的,应经处方医师在该味药旁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2.5.审查处方药味、剂量、用法,有无字迹模糊不清,以及漏写剂量,重开药名等,如遇此类情况均要处方医师重新确定签字后方可调配。
中药饮片调剂基本操作规程中药调剂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程序分别如下一、审方:审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是否注明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婚姻、地址、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生签名等。
2.如果处方中有相反和令人恐惧的药物,则不会使用。
如果病情需要医生重新诊断,可以进行部署3、审阅药名、剂数、剂量、书写是否清楚,有无字迹模糊,重开药名、漏写分量、一名多字等问题。
除重开剂数、药物漏写份量请医师改正后方可调配外,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4.检查处方中的短缺品种和计划配送品种。
由于各种药品的短缺和缺货,药学人员无权随意更换和替代疗效相近的品种。
他们只有在医生改变剂量后才能调整剂量。
二、定价1、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计价,不得随意估价和改价2.定价时,注意数量和用量。
准确定价后,加盖定价章,并在相关栏目中填写剂量、单价、总价、日期、经办人和审核人3、处方中如有规格不同的品种或细料药品,应在药品的上部注明等级及单价,以免调剂时错付规格4.中药的名称、用量、单价和总价必须在中药的定价、开票和收款中写明。
上下金额必须一致,并进行收款和付款5、计价收款后,代煎药患者应发给患者收药号牌三、调配调剂工作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主要环节。
配药人员在定价和收取后收到处方后,应详细审核相反、相互恐惧、禁忌、毒物和剂量。
只有在审核正确后才能进行分配。
操作要求如下:1。
对齐:展开前,检查固定器是否准确,并保持药物完整清洁2、调配:调配人员应严肃认真、集中精神,准确称取份量。
为了便于称对,要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平放。
绝对不能混为一堆。
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化、另煎、冲服等品种。
均应依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处方中如有应捣碎的坚硬药品,需捣碎后方可放入3.分馏:分馏方法可用于一方多次给药,无味药品应逐剂重复给药。
部署完成后,您应该详细检查错误,分发服务器应该签名四次。
1、调配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等现象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3.药品质量是否虫蛀、发霉或变质。
中药饮片(小包装)处方调剂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在调剂中的质量安全,防止在调剂中因不正确操作方法而出现质量状况,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范围:中药房。
3.责任:中药房全体工作人员。
4.内容(1)为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同时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时,应当按照处方的剂量,将每味中药饮片分至每剂,不应按每一味小包装中药饮片总包,让患者自已分剂。
(2)小包装中药饮片不宜与散装中药饮片混合使用。
调剂过程中应遵循最少用包原则,如甘草有3克、6克、9克三种规格,处方剂量为9克,应付9克一包,而不应付6克、3克各一包,更不应付3包3克,以提高调剂效率、减少差错,同时不人为增加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加工成本。
(3)操作步骤1)配药根据处方(或者调剂清单)顺序配药,配药时必须关注包装上的标签内容与内装药物是否一致以及药物是否有变质情况。
每取一味药须将所需包数数准,取完药后在药名右上角做标记,以示该药已取过。
2)分剂●使用调剂台的,分剂时可先将药袋套到配药桶上,药配完后把药袋拎起扎好。
分剂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每分一味药最好中途不要停顿,避免混乱,也可每分一味药后在处方上作标记。
●使用调剂车(调剂篮)的,可先将药袋放在调剂车上(或调剂篮内),在取药的同时进行分剂,药配完后把药袋扎好。
3)特殊药物处理处方中如有需特殊处理的品种,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最好使用专用标签(标签内容为:“注意:内有需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的药物,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相应的方法操作”),在相应项目上打勾,并将专用标签贴在外面的药袋上,以提醒患者注意。
4)自查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取一剂药自行检查后在处方(配药清单)上签名,然后交复核人员复核。
5)复核●复核人员依据处方(有医生工作站的可按配方清单)仔细复核。
复核时应当同时核对药名与剂量。
复核完毕后,在该处方(或配方清单)上签名。
●将配方清单的一联或领药证存根(使用手写处方的)固定在外面的药袋上,并在药袋上写上领药号及患者姓名,以防配药清单(领药证存根)掉落后核查。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 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一、调剂前准备1.1 熟悉病人医嘱,确认开药医生并解读医嘱内容。
1.2 检查处方中药品名称、剂量等项目,核对病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1.3 根据医嘱内容准备所需的中药饮片和辅料。
1.4 确认中药调剂所需工具齐全,如天平、研磨器、称量勺等。
二、中药调剂操作2.1 按照医嘱要求,称取中药饮片。
注意使用准确的重量和比例。
2.2 采用相应工艺对中药进行研磨、研磨,确保颗粒均匀。
2.3 按照配方要求,将配制好的中药饮片进行调配,严格控制配方比例。
2.4 混合中药后,进行二次包装,确保存储和使用安全。
三、调剂后处理3.1 错误处理:如遇犯错误,应及时纠正,重新调配中药。
3.2 清洁消毒:中药调剂工具应及时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干净。
3.3 存储管理:将调剂完毕的中药饮片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阳光直射。
3.4 记录保存:记载中药调剂详细信息,包括配方、量表、操作人员等,保存备查。
四、注意事项4.1 保持操作台面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4.2 谨慎使用中药辅料,确保药材纯净和质量。
4.3 调剂操作中,注意配方比例、制作工艺,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4.4 不同药品之间应分开操作,避免混淆。
五、结尾总结中药调剂是药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调剂,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中药调剂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希望以上标准操作规程能为中药调剂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二.调剂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 两张处方不能同时调配。
4. 按处方逐味称取,分戥定量,单味分列。
5. 根据处方要求调配,要求使用炮制品的必须调配炮制品,不能以生代熟,应捣碎的药品必须捣碎,合并开药的处方应仔细核对。
6. 调剂时如发现药品有发霉、虫蛀、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调换。
7. 特殊煎煮要求药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冲服)须单包并注明煎煮要求。
8. 处方调配结束后在处方上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
三.计价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
2. 计价时要认真核对,计价准确。
有缺药情况要做好登记,及时与装货人员联系补充。
四.复核及发药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复核人员按处方顺序逐味核对药物,无误后,包装并签字。
3. 发药人员与取药人核对患者姓名、价格后,交待煎煮方法及需特殊处理药品,将药物发出。
药剂科
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