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预习作业-第六单元语文S版
- 格式:docx
- 大小:62.20 KB
- 文档页数:8
第1页/共4页 《杨子荣借题发挥》习题
一、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基础过关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第2页/共4页 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补全下面成语。
7 海上日出
1.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很快地,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téng tònɡ),很难分辨(biàn bàn)周围的景物。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我们感叹这大自然的神奇(jī
qí)力量和美丽景色。
2.读拼音,写词语。
zònɡ shǐ
xiānɡ shànɡ
chà nà
3.照样子,写词语。
(1)一刹那(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 、 。
(2)目不转睛(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 、 。
4.根据句子和括号里的解释写词语。 (1)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 )(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2)后来,太阳慢慢透出( )(层层的包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5.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
(2)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1.“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1)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刚升起时的
和 。
(2)用上面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话。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陈述句)
1.本课的作者是著名作家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
》。
2.作者在观察和描绘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之后,发出了“
”的感叹,这是因为无论是
时还是
时,作者笔下的海上日出都给人带来
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地对海上日出景色的
。 3.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描绘日出景象的:一片( )——一道( )——越来越亮;出现小半边( )——( )使劲向上升——冲破( )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 )。
小英雄雨来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cūn zhuānɡ jí hé fánɡ bèi róu ruǎn
( ) ( )
( ) ( )
nǎo dɑi běn lǐnɡ qiānɡ bì
( )( ) ( )
二、下面每组字形都很相似,请你仔细地区分一下,再组词。
撒 ( ) 洒( ) 调( )
撤 ( ) 晒( ) 凋( )
散 ( ) 酒( ) 绸( )
三、搭配下列词语。
鹅毛般的( ) 雪花般的( ) 玉石般的( )
轻轻地( ) 缓缓地( ) 温和地( )
四、读下列成语,按要求分类。
完璧归赵 刻舟求剑 万紫千红
开天辟地 说一不二 负荆请罪
学而不厌 力争上游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八仙过海 闻鸡起舞
神话寓言:
历史故事:
口头俗语:
五、课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象声词,请找出来填空。
说话声:( ) 翻书声:( ) 抽烟声:( )
关门声:( ) 跑步声:( ) 流水声:( )
26 天窗
1.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biān fú
chēnɡ bà
2.划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1)他的心情原本非常压(抑 仰),抬头(抑 仰)望天空,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2)挑起蚊(账 帐),摸索着找到了昨晚放在一旁的(账 帐)本。
3.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
(2)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
(3)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
4.先组词,再填空。
霸:( )( )( )
(1)你不能这么( ),总是欺负班级新来的同学,老师会批评你的。 (2)从此以后,齐国成了( )一方的强国。
(3)他家的田地都被地主( )了。
1.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这里用 和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孩子们脑海中想象出的云彩的
的样子,形象而生动。
(2)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望着眼前惊慌的人们,我想他们也许
,
,也许
,也许
。
2.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把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1.“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 ,也就被关在 似的屋里了;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
。”
“当你被逼着上床去‘
’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
出头来,你
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唯一”可以感受到天窗对于
的孩子来说多么重要,也表现了孩子们
第1页/共6页 语文百花园二
一、为下面句子理解选择正确的解释。
1.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
A.太阳因为背负重担,所以上升得很慢,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真实样子
B.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太阳跃出海面前一跳一跳、使劲上升的情景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2.海浑身抖动,一边跳,一边吼,那扬起的雪白的浪花,多像是发脾气的爷爷翘起的白胡须…… ( )
A.通过想象,把大海涨潮时波涛汹涌、掀起海浪发出阵阵声响的样子表现得既生动又形象
B.把浪花比作白胡须,来表现浪花的白
二、依照例句,改写句子里画线的部分。
例: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树柔软的枝条。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梳理着柳树柔软的枝条。
1.清晨,太阳从山坳里升起来。
2.天空乌云密布,转眼间月亮已经不见了。 第2页/共6页 三、把下面著名的对联连一连。
水天一色 一城山色半城湖
台榭参差金碧里 风月无边
四面荷花三面柳 烟霞舒卷画图中
四、我来提一提。
我们要做文明公民,因为我们的言行反映了自身的 ,也会损害集体,甚至是国家和民族的 。因此,我们要培养文明 ,杜绝不文明 。为此,我们发出文明倡议书,请也来写几条建议吧。
五、阅读加油站。
七月的天山
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 ) 稍第3页/共6页 一伸手,( ) 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第 1 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六单元语文S版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胆怯.(què qiè)
推辞.(cí cǐ)
击缶.(fǔ fǒu)
廉.颇(lián lán)
陵暴(chén rǔ)
上卿.(qīng qīn)
二、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
玉(壁 璧) 欺 (骗 偏)
推 (词 辞) 位(著 诸)
胆 (却 怯) 碎(憧 撞)
三、根据句子意思写词语。
1.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的工具。 ( )
2.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送还本人。 ( )
3.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央求对方惩罚。 ( )
4.思想一致,互助努力。 ( )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 )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 )把璧交给他;( )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2.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3.上将军廉颇带着军队到边界上做好了抵抗秦兵的准备。(缩句)
六、阅读理解。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载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第 2 页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陵暴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载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瑟”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3.按要求改写句子。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4.这段话表现了蔺相如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预习作业-第三单元语文S版
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
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析〞栏目内二维码。
1.给以下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嘻( ) 龇( ) 咧( )
菩( ) 涕( ) 拎( )
镰( ) 淙( ) 剃( )
辫( ) 拽( ) 吆( )
傻( ) 哼( )
多音字:扎( )针 挣扎( )
留意:〝龇、咧、辫、拽、拎、哼〞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以下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了解。
迷离 山乡 淙淙 劝诫 龇牙咧嘴....
毫无所知 冤枉 启蒙 点拨:
见〝字词详解析〞。
搜集国学知识。 点拨:
见〝学考拓展〞。
1.本文经过写童年时代
的事,表达了
之情。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点拨:
1.见〝主题解析〞。
2.见〝教材习么事。 题答案〞。
1.当〝我们〞冤枉地向教员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分,教员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你对文章的标题是怎样了解的?
2.思索:第一自然段中生动笼统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点拨:
1.见〝教材习题答案〞。
2.见〝文段剖析〞。
经过预习,你假设还有不明白的中央,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收获: 。
2.疑惑: 。
12.秋天的思念
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点拨:
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析〞栏目内二维码。
1.给以下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瘫( ) 痪( ) 捶( )
膳( ) 雁( ) 侍( )
絮( ) 豌( )
多音字:扁( )豆 扁( )舟
留意:〝瘫、痪、膳、豌〞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以下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了解。
翻来覆去.... 央求 侍弄.. 喜出望外 淡雅 深沉 烂漫.. 憔悴.. 点拨:
见〝字词详解析〞。
1.搜集作者史铁生的相关资料。
第1页/共3页 一、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六单元 武松打虎∣语文S版(含答案)
二、基础过关
阅读原文,理解下面的问题
1.纵观全文,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使武松的这一高大形象突出出来的?
2.课文中,作者在描写武松打虎的过程之前为什么写他在“三碗不过冈”酒家的豪饮?
三、综合训练
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1.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2.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
3..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4.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到大虫背后。
四、拓展应用
1.段主要通过什么写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2.读了“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他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第2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1).用景物描写来衬托武松。
(2).用梢棒来衬托武松,一根梢棒从头至尾充分发挥了作用,衬托武松的心理活动和形象,文章18次提到了梢棒,显示了武松的英雄本色。
(3).用老虎衬托武松,写了人虎搏斗主要是写武松的英雄形象。
2.目的在于表现武松的非凡,突出景阳冈打虎这一非凡的壮举,其二,酒壮英雄胆,酒添英雄力,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真实动人。
二、综合训练
1.撺、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本段抓住了老虎和武松的动作,具体地写出了打虎的过程。
2.这是动作刻画,突出武松豪爽的性格。
3.进一步写出了打虎英雄的性格,出于自尊,他不愿下冈,“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更突出了武松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描写了武松是怎样躲过老虎的一扑的,写出了武松的动作敏捷、迅速,“扑”写出老虎的迅猛,衬托出武松的勇敢、机智、灵敏、无谓是英雄形象。
三、拓展应用
1.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第3页/共3页 武艺超群的特点。 “从半空撺下来”表现出虎的气势。 “把腰胯一掀”表现虎的灵活。 “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表现虎的声势,从虎的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第十一课《黄道婆》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汉字。
1、看拼音,写词语。
qiáo cuì xiào lǜ nüè dài huā huì yī tào
( ) ( ) ( ) ( ) ( )
chéng jì zhú tǒng xí fù láo lèi yíng lì
( ) ( ) ( ) ( ) ( )
2、正确读音后画“√”,读音错误就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祠.堂(cí chí) 劳累.(lěi lèi) 虐.待(nüè nuè) 赢.得(yín yíng)
二、词语。
1、填空并完成练习。
欲哭( )( ) 色彩( )( ) 衣衫( )( )
冲出( )( ) 百般( )( ) 牛马( )( )
举 目 无( ) 衣 食 无( ) 应( )而 生
仿例写词语:
(1)、牛马不( )含有比喻关系的词语:
(2)、应()而生:应对( )( ) 应有( )( )
(3)、欲哭无泪:(含有“欲”的成语 )
(4)、百感交集:(含有数字的成语)
2、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A.向上托 B.动作、行为 C.发动、兴起 D.推荐、选拔
E.提出,揭 F.全、整
(1)举.目无亲 ( ) (2)举.一反三 ( ) (3)举.世瞩目( )
115.大禹治水
一、连一连。shòugēngdúhuīzāi
毒兽灾耕恢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hóngshuǐzāinàn1.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
nóng
yèshēngchǎn
2.渐渐恢复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入合适的词。
淹没()冲毁()开通()
驱赶()恢复()治理()
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_______
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后治理
了洪水的故事。2.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五、课文整体梳理。2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
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
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
1.照样子,写词语。千千万万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画出有关句子。3.这段话有句。
七、根据要求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试着写一件关于他的事件吧! 六、重点段落品析。3参考答案
一、毒dú 兽shòu 灾zāi 耕gēng 恢huī
二、洪水 灾难 农业 生产
三、淹没田地 冲毁房屋 开通河道
驱赶猛兽 恢复生产 治理洪水
四、1.洪水被大禹制服了。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五、大禹治理洪水进去
六、1.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认认真真
2.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
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3.3
七、略欢迎关注公众号:百捷在线学习(bjzxxx999) 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公众号:优教苑(yyyd3399)
紫桑葚
一、你知道吗?
你吃过桑葚吗?平时人们口语把它叫做桑葚儿,不过“桑葚”“桑葚儿”读音可不一样,你查查字典就知道了。
二、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再试着写出来。
1.“看着警卫员跑步出了院子,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许世友将军的脸上为什么露出了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
从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你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看了他俩一眼,见他们还喘着粗气,一副疲劳的样子,就把心里腾起的火强压下去,指着他俩,冷冷地问:‘怎么回事?’”
许世友将军为什么心里腾起了火?又为什么强压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还有很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找出来体会体会吧。
三、你对课文结尾“蒙眬中,他发现那堆紫桑葚更鲜亮起来。”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设计学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设计:钟老师等页码:1
部编版(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完整
一课一练
附:每一课的答案
练习设计学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设计:钟老师等页码: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学习要求简介
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
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
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
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9、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10、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一触摸自然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二革命岁月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三阅读策略单元:
有目的地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四小说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五习作单元:
围绕中心意思写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六保护环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七艺术之美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八走近鲁迅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练习设计学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设计:钟老师等页码:3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一、组词。
淘()簸()涯()牵()
二、默写《浪淘沙》。
浪淘沙
【唐】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第1页/共4页 一、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六单元 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S版(含答案)
二、基础过关
读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biān fú yù cè jī yuán
yí hàn
chǐ xiào jǐ liang xiōng táng dǎo méi
tān chán
三、综合训练
选词或拼音填空。
犹豫 迟疑
(1)这件事容不得半点( ),必须当机立断。所以别再( )了,马上做决定吧!
激烈 剧烈
(2)经过( )的战斗,我军终于把敌人消灭了。
(3)饭后不宜做( )运动。
损害 伤害
(4)她内心很脆弱,我们不能( )她。
(5)我们绝对不能做( )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shé zhé zhē
(6)叔叔做生意折( )本了。
(7)那棵雪松是从乡下运来的,经过几个小时搬运折( )腾,第2页/共4页 树梢已经被折( )断了。
四、拓展应用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虽然昨夜下了大雨,但是河水涨了许多。
2.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3.杨子荣经过一整夜几个小时的思考,正要入睡。 第3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读拼音,写词语。
wèi jiè biān fú yù cè jī yuán
yí hàn
(慰 藉) (蝙 蝠) (预 测) (机 缘)
(遗 憾)
chǐ xiào jǐ liang xiōng táng dǎo méi
《白鹭》同步练习题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 ) 忘记--( ) 悠闲--( )
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 )
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 “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画面名称 画面形象 画面特点
白鹭钓鱼图 和谐自然
枝头闲立 悠闲舒适
白鹭晚飞图 黄昏低飞
小题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小题3: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请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小题4:“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阅读下面的文段,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秀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葳蕤的小草,芳香的泥土,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
《落花生》同步练习题
一、生字组词
吩( ) 尝( )
诱( )须( )
辨( )需(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落花生》 作者_________,笔名 ___________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_______;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______、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___的果实( )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__。你们看它__________长在地上,等到______了,也不能______________它有没有果实,________________才知道……
第六单元知识盘点
一、易错音荟萃
风筝(zheng) 颠簸(bǒ) 寝(qǐn)室
撰(zhuàn)写 飘逸(yì) 颁(bān)奖
承诺(nuò) 隧(suì)道 安徽(huī)
日雕月琢(zhuó) 钥(yào)匙 诞(dàn)生
二、多音字聚会
量:liáng(测量) liàng(重量)
冠:guān(鸡冠) guàn(冠军)
挣:zhèng(挣脱) zhēng(挣扎)
摩:mó(揣摩) mā(摩挲)
给:gěi(送给) jǐ(供给)
三、易考字大全
雷暴 刀劈 炸雷 枪毙 讽刺
揭开 拴住 钥匙 颠倒 浙江
撰写 迁移 博学 抄写 锁子
挣扎 诞生 瑞士 摩的 逝世
锤子 砸毁 实验 装置 纲要
计谋 贩卖 依恋 权利 勉励
四、认识近义词
推测(猜测) 气馁(泄气) 尤其(特别)
不足为奇(司空见惯) 安然无恙(平安无事) 五、认识反义词
相信(怀疑) 崎岖(平坦) 坎坷(顺利)
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好逸恶劳)
六、易考词积累簿
1.表示修饰的词语
(高大)的树木 (可怕)的东西
(漫长)的旅途 (专一)的目标
(翔实)的明史 (致命)的打击
(光滑)的小洞 (美好)的理想
2.补充词语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安然无(恙)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怒发冲(冠) 不(足)为奇 雷电交(加)
滴水(穿)石 微不(足)道 (锲)而不舍
七、易考句集训
1.比喻句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天火之谜》)
2.反复句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诺贝尔》)
3.反问句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滴水穿石的启示》)
海上日出
班级 姓名
一、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浅 升 慢
厚 重 纵
二、选词填空。
照射 放射
夜晚,探照灯( )出巨大的光柱,把大地( )得如同白天一样。
光芒 光亮 光彩 光线
1.太阳的( )照亮了世界。
2.大街上,霓红灯发出悦目的( )。
3.走出山洞,我眼前一片( )。
4.( )太暗,你不要再看书了。
三、照样子写句子。
在那天水相接的地方
出现了 一道红霞。
四、读下面句子,你认为正确的,在( )内打“√”。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往上升。
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阳很沉,所以升起来时,很慢,很费劲儿。( )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阳初升时,升得很慢,由于海水的波涛一起一伏的,远远望去,就像海水托着太阳,一纵一纵地使劲往上升。( )
3.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阳初升时,是一跳一跳地跳出来的。( ) 五、按课文填空。
1.阳光透过云缝( )到水面上,( )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2.它的光芒给黑云( )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 )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 )紫色或者红色。
六、读下面一段话,然后按要求去做。
天气一暖和,蚂蚁就要到处乱爬。在墙角撒些烤过的蛋壳,能阻止蚂蚁到处乱爬。在花木周围撒些碎蛋壳,可以使花木长得更茂盛。另外,鸡蛋壳含 有丰富的钙质。把蛋壳洗干净,碾成粉,拌在饲料里,母鸡吃了不会生软壳蛋,小猪吃了筋骨长得好。
1.用:“‖”给这段话分层。
2.本段是根据 关系分层的。
第1页/共8页 26.天 窗
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生字:藉( ) 霸( )
宙( ) 蝙( )
蝠( )
注意:“藉、霸”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
雨脚 奇幻.. 猛厉.. 慰藉.. 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搜集有关“捅情散文”的资料。 点拨:见“学考拓展”。
本课通过描写孩子们透过天窗 ,
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表达了孩子们
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他们极其丰富的 。 点拨:见“概括主题”。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说说你对“小点拨:1.见“教材第2页/共8页 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的理解。
2.思考:为什么说第8自然段中“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习题答案”。
2.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27.我 是 猫
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馋( ) 霉( )
挠( ) 缘( )
宛( ) 沼( )
预( ) 拂( )
咒( ) 憾( )
多音字:摩.( )挲 按摩.( )
注意:“宛、憾”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
吝惜.. 思忖.. 枉然 遗憾.. 坐失良机.... 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第3页/共8页 急中生...智 迟疑 贪馋
搜集带“猫”字的词语。 点拨:见“学考拓展”。
1.本文通过猫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现
的故事,表现了 ,表达了作者 。
2.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真理? 点拨:1.见“概括主题”。
2.见“文段分析”。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1题:简要说说猫吃年糕的经过。
2.思考:《我是猫》一文乍读起来充满趣味,细一品却让人无奈摇头,为什么呢? 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
2.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第4页/共8页 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8.杨子荣借题发挥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生字:诈( ) 匣( ) 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第5页/共8页 惕( ) 梭( )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
警惕 虚张声势.... 不堪设想.... 伎俩..
搜集有关杨子荣的故事。 点拨:见“学考拓展”。
1.本文描写了 和 盘踞在东北山林中的土匪们的斗争,歌颂了英雄
的精神。
2.杨子荣听到枪声后,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点拨:1.见“概括主题”。
2.见“文段分析”。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2.思考:文题中的“借题发挥”具体指的是什么? 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
2.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29.武松打虎
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第6页/共8页 栏目内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生字:耻( ) 杖( )
限( ) 脊( )
梁( ) 膛( )
纳( )
注意:“脊、梁”的写法和笔顺。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
踉踉跄跄.... 印信 榜文 杖限 里正
时辰
耻笑 吃. 绾. 却待.. 纳. 迸出.. 兀自 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搜集有关“《水浒传》人物灯谜”。 点拨:见“学考拓展”。
本课通过叙述武松打虎的故事,表现了他
的英雄性格。 点拨:见“概括主题”。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1题: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武松打虎的经过。
2.思考:武松倔强英勇的性格是怎样表现出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
2.见“重难讲解”。 第7页/共8页 来的?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履( ) 刃( )
厢( ) 擎( )
甥( ) 拽( )
鲤( ) 鳃( )
多音字:提问( ) 提防( )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
清奇.. 飘荡.. 中军 掣. 厮. 去.来 点拨:见“字词详解析”。
搜集有关“《西游记》人物灯谜”。 点拨:见“学考拓展”。
课文记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在
前大战的情景,表现了 的精神。 点拨:见“概括主题”。 第8页/共8页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齐天大圣是怎样判断出那只鱼鹰儿是二郎神变的?二郎神又是怎样判断那条鱼儿是齐天大圣变的?
2.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齐天大圣与二郎神各自不同的神奇的“变”的。 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
2.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