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爸爸妈妈多辛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父母既为社会做贡献,又为家庭操劳,很辛苦。
2、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3、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增添欢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心意卡、一、导入新课:世界上的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而他们对孩子的付出却是不求回报的。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爸爸妈妈!————板书:爸爸妈妈二、谈父母的工作,感悟父母对社会的贡献!我们在上学时,父母在工作。
我们放学了,父母还要照顾我们。
在我们的眼里,父母像是超人,在忙碌的身影中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快乐成长的蓝天。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们的父母都是做什么的?他们的工作对社会又有着什么贡献?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请记住,他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在为祖国做着不同的贡献!三、交流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1、下面呢,我们就一同走进小娟爸爸工作的一天。
说一说小娟爸爸他每天都是怎样工作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娟爸爸的辛苦的?2、小组交流:既然大家对小娟爸爸的工作有所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都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交流并汇报。
4.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可真辛苦。
听了你们的汇报,感觉到你们能深刻的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___板书_多辛苦)活动一、爸爸妈妈的辛苦1、每当你看到妈妈的手你想说什么?生:妈妈的手很粗燥,有很多茧,而且还开裂。
师:那你打算怎么做呢?生:我要替妈妈做一些我能做的家务、我要帮她买护手霜,我要……小结:同学们已经懂得体贴父母了,那我们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好吗?2、夸夸妈妈的手3、我们来夸夸妈妈的手妈妈的手,温柔的手……(生: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用她的手抚摸我我就感觉不疼了)妈妈的手,勤劳的手……(生:妈妈每天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饭菜)妈妈的手,灵巧的手……(生:妈妈给我织了许多漂亮的毛衣)师:爸爸、妈妈用勤劳的手给你们带来了幸福感,你们现在穿的、吃的、用的都需要用钱来买,那这些钱都是怎么来的呢?生:爸爸妈妈上班、做生意挣来的。
感恩父母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父母的信息。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游子吟》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了解父母的辛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父母的爱。
3. 教师点评,总结父母的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父亲》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采访父母,了解父母的辛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采访到的父母的爱。
3. 教师点评,总结父母的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扫次地等,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生记录下自己为父母做的事情,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父母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辛苦。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理解爸爸妈妈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学生用心体会爸爸妈妈平日的辛苦,懂得感恩,懂得体贴孝顺父母。
教学准备:1、小记者活动,学生调查家庭中谁最辛苦,并清楚地记录他(她)所做的事情下来(完成表格)2、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王家文老师配乐改编版《来一斤母爱》以及[最美孝心少年]奔跑女孩儿。
4、制作彩色桃心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点击配乐]一张家人合拍的全家福,一张欣赏落日的全家福,一张外出去玩的全家福,让学生欣赏。
2、老师讲解,并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当我们齐声说“茄子”时,那咔嚓一声,为我们留下了幸福美好的时刻,当爸爸妈妈带着我们一起欣赏这蓝天白云这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时,你的童年是不是也驻足在爸爸和妈妈的喃喃细语中呢?阳光明媚的周末,弟弟在爸爸的背上“啊啊”学语,我们全家人一起踏青,一起承载着这幸福的瞬间。
此时,我们都沉浸在幸福与快乐的童年中。
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家庭中是谁最辛苦呢?生:是爸爸。
生:是妈妈。
此部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这其乐融融的生活是爸爸妈妈辛苦劳动换来的,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仔细观察感知辛苦1、引出问题:孩子们,你知道家庭中谁最辛苦吗?从而引出下一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很辛苦?师:温暖的家庭中,总是有人在默默付出,他们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平时他们做了些什么事情?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很辛苦的呢?(结合学生的课前作业,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观察细节)生:妈妈清早起来,为我做早餐,送我读书,然后去上班,下午辅导我做作业,在家洗衣服,照顾奶奶等(1)分析妈妈的劳累。
结合孩子的回答,老师从侧面引导孩子,同时结合课件-粗糙的手,从内心体会妈妈的辛苦,也可以渗透一些神情观察,早上出门,妈妈是衣着整洁精神抖擞的,回家忙完后,一身脏兮兮的,疲惫不堪等,以学生的自主回答为主)生:我的爸爸是做生意的,现在生意不好做,他每天都很晚回来,有时候为了应酬,喝了很多酒,经常喝醉,伤害到自己的身体.......(2)分析爸爸的艰辛。
第三课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为家庭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奉献。
2.让学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分忧。
3.让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用心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付出的辛劳,懂得感恩,懂得体贴、孝顺父母。
教(学)具准备: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今天我当家”活动家长反馈意见表,“今天我当家”计划表等。
学生:1.观察爸爸妈妈的手,了解爸爸妈妈一天要做哪些家务事并记录下来。
2.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有条件的跟随爸爸或妈妈上一天班),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为了我们的健康快乐,为了家的温暖幸福,爸爸妈妈付出了怎样的辛苦?课前老师让大家去观察爸爸妈妈的手,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工作情况。
同学们都做了吗?知道了爸爸妈妈的付出,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是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的家,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辛劳。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感受和体验爸爸妈妈为家所付出的辛劳。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观察爸爸妈妈的手,感知父母的辛苦教师:你注意过爸爸妈妈的手吗?是否起了厚厚的老茧?是否生了红红的冻疮?这双手每天都要做哪些事呢?课前,老师让大家进行观察,谁来描述爸爸妈妈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教师:是啊,“妈妈,你的手为什么脱皮了?”“爸爸,你手上的老茧怎么这么厚呢?”爸爸妈妈的手为什么变得这么粗糙?那么,爸爸妈妈这双手每天都要做哪些事呢?学生小组交流。
展示学生记录表,全班交流。
教师:爸爸妈妈一天要做这么多事,并且天天如此,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学生交流。
教师:爸爸妈妈是撑起家的顶梁柱。
他们为家庭付出辛劳,默默奉献。
请让我们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课件呈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活动二:夸夸爸爸妈妈的手,感悟父母之爱教师:爸爸妈妈的手为工作、为生活做了那么多事,就让我们来夸一夸这双手。
《学习伴我成长》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从而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2、情感与态度:体会学习处处有收获,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3、行为与习惯:学会处处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学习中掌握各种本领,不断获得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成长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难点:从大人们的学习中获得鼓励和动力,感受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需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学习调查表。
2、千纸鹤、彩色折纸卡片。
3、书签。
学生准备1、最喜欢的一道菜的菜谱。
2、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的内容,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学习小调查师:同学们,有没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有什么本领?你是向谁学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生1:我会洗衣服,是向爸爸学的,我感受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生2:我会做手工,是向同桌学的,我感到同学之间充满关爱,非常开心。
生3:我会背古诗,是我看书学的,我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快乐。
师:同学们可真棒!能学会这么多本领。
下面请大家结合课前准备的调查表,说一说家里和周围的大人们都在学什么,他们是怎么学会的。
生1:奶奶通过认真观察和反复临摹实物,学会了画画。
生2:老师通过学习网上教程,学会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生3:爸爸妈妈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培训课,学会了如何与子女沟通、交流、学习。
生4:爷爷通过学习科技书上的知识,学会了如何科学育种。
师: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呢?生: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只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爸爸妈妈你们也度过了多少个彻夜难眠,你们为了我受了多少罪,流了多少泪。
你们为了我付出了多少,我无以回报您,你们也不知道,你们也没想过我要回报什么,但我们永记在心。
等你们老了我会以最大的能力回报你们。
当我在阳光里逐渐成长,而你们正在逐渐衰老,操心和烦恼已使皱纹爬上了你们那无忧无愁的脸。
爸爸妈妈我在你们的照料下我茁壮成长,而你们却被我的顽皮,搞到操劳和烦恼,你们辛苦了。
记得那一次,我发高烧了。
你们却抢着为我拿药,最后是爸爸去了,去药店买了阿莫西林。
给我吃完药之后,你又再次嘱咐我:晚上盖好被子,不要着凉了。
晚上,你们不放心爸爸守在我的床边。
当我腿麻木时,我没有抬腿,只让你睡着觉,生怕打搅了你。
就在我腿疼得十分麻木时,轻轻抬了一下,而你却背着轻轻的一抬惊醒了。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知道让我知道感恩,病学会感谢。
谢谢你们创造了我,并从小就呵护我,守护着我。
同时也给了我无比的幸福,无比的快乐。
当我犯了错误时,你们会惩罚我,给我一个深刻的教训,叫我下次不要这样。
你们寄予我期望,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样才会严格要求自己。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爸爸妈妈你们都是干活的精英,儿子从小就当你们是骄傲。
你们做事是那么的持之以恒。
为了我,你们不顾一切,在教育我时常说:要爱上读书,读书可以增加各方面的知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儿子感谢你们,儿子永远爱你们。
爸爸妈妈!祝你们身体永远健康!。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7课《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7课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以及子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培养学生的孝敬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家庭、父母和孝敬的内容,对父母的爱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父母的付出和辛苦缺乏深刻的体会,对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还不够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理解父母的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父母的关爱,增进亲子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辛苦。
2.难点: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行动,学会感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辛苦和关爱。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自觉孝敬父母。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感悟,相互启发。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父母的辛苦和关爱。
2.视频: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付出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
3.讨论话题:提前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父母的辛苦和关爱,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阅读课文《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孝敬父母。
4.巩固(5分钟)提问:父母的爱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5.拓展(5分钟)分享一些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自觉孝敬父母。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感悟的文章,下周分享。
8.板书(5分钟)板书课题:“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并在旁边加上“感恩父母”四个字。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的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
2、使学生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分忧。
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他们的手
1、同学们记得母亲节与父亲节是哪天吗?(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和六月的第三个星期)
2、揭题:他们的手。
3、看插图说故事。
4、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家庭美德的广告,请学生讲述。
5、记录爸爸妈妈今天为自己和家里做的事。
6、讨论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二)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
1、看插图讲故事,体会人物感情。
2、讨论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不去上班了,行吗?
3、讨论二:如何回报爸爸的辛劳?
4、交流:你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吗?和大家说一下。
(三)今天我当家
1、出示一组对比数据:(各国少年儿童家务量统计数据)
中国12分钟英国30分钟法国分钟韩国42分钟美国72分钟
2、谈谈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
3、学习制订“今天我当家”计划表:
(1)出示两个计划表进行比较,看哪个安排更合理。
(2)学生自主制订计划表。
制订计划表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或某一件事情。
(3)收集典型计划表,交流。
(4)分组评比,每个小组选送一个最佳方案,进行示范学习。
4、实践活动:完成一篇体验日记,记述“当家”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重点写出体验和感受。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靖西县第三小学黄红日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内容分为“妈妈的手”、“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和“今天我当家”三个部分。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之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本课为启发小学生孝敬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体验。
这一点正体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理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父母的辛劳,往往视而不见,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的辛苦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本课的教学主题是:通过学生对父母日常生活及工作情况的了解和亲身体会,来感受父母持家的辛苦,懂得爱父母,为父母减轻工作负担。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
2、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爸爸妈妈很辛苦,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3、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