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川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川版九上历史教案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版)第一篇:川版九上历史教案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版)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一、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发明和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谜语:“远看像道墙,近看一排房,走时快如飞,脚下雷声响。
”(打一交通工具)(学生可能猜到是火车)点引:对!是火车!今天,当一列列火车风驰电掣般地从我们面前呼啸而过,迅速地从视野消失驶向远方时,我们禁不住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发明火车的人真伟大,为后人留下这种既快又方便、舒适的交通工具。
其实不仅是火车,还有蒸汽机、轮船等,它们的诞生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工业文明的新时代!今天我们将一同来学习这段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 1 页点拨:什么是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记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和标志。
2.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及其成就。
3.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1.读一读第16课知识建构。
49页图说历史第一题。
1. 据新目标,通读全文,勾画要点,完成以下知识建构:最早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最先开始的行业:主要标志: 进入 时代纺织机的发明: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 ) 骡机 水利织布机 动力机: 改良蒸汽机新交通工具的发明:1818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第一艘 (克莱蒙号)。
1814年,英国人 发明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1)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 。
(2)直接导致了 形式的出现。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人口的增长。
(4) 等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5)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
(1)请回忆已学知识并结合以下材料小组讨论后总结发言: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强。
工场手工业已不在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2)得出结论政治原因经济条件2.看一看:仔细观察本课历史图片,完成以下表格。
(2)国外 不断扩大 (1)英国 迅速发展3.评一评:到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完成,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些什么影响?(1)请同学们根据史实结合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发言。
材料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2:1801年——1831年,英国曼切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
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材料3: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2)得出结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课堂小结】学生据所学知识订正知识建构。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设计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课是川教版九年级世界近代史第二学习主题的第一课,在整个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由于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大推动作用,所以本课在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时间以及一系列发明,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重大影响。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机器发明和改进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重点: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构建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但综合分析与辩证思维能力有所欠缺。
认知心理特点:有很强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展示自我的愿望比较强烈,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三、教法学法教法:根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结合学生特点,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法、场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导学法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学法: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图表法、对比法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学流程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我将本课课堂教学设计为以下五个步骤: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小结,检测反馈、课后延伸(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大国崛起》中的英国崛起片段,激发兴趣。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第一次工业革命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耕耘分秒,勤奋造就天才;积蒿力量,实力铸就辉煌。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英国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工业革命概念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1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①最早的国家--英国;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教师提问: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提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2)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讲述工业革命吋期各项重大发明,初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各项发明产生过程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团结合作、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珍妮机的发明和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工业革命的后果。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讨论、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及图片,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带来两幅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师:图片中穿行在城市、乡间的是什么车?生:动车。
师:那你们知道动车的前身是什么车吗?生:是火车。
师:对,火车是谁发明的?又是什么时间发明的?生:(七嘴八舌)师:同学们要想知道准确答案,时间还得追溯到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作学习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生1: 1640开始,结束于1688年。
生2: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生3: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师: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下面我们一起來探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课件展示材料)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工场不仅在传统的毛织业,也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丝织、棉织等工业中进一步发展。
当时英国一家大呢绒工场拥有600台织机;金屈加工己有500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锤。
师:你在材料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阅读材料冋答生: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师:是的。
我们再來看一幅图片。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
(2)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分析材料,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欧洲大陆经历革命动荡之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技术和产业变革,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英国开始摆脱了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变成一个机器轰鸣、厂房林立的工业国家。
这一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二、新课讲授。
(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及名称。
学生回答:时间:1765年。
发明者:英国的哈格里夫斯。
名称:珍妮机。
2.教师提问:珍妮机的问世是否具有必然性。
为什么?学生回答:具有必然性。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贸易发展迅速,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产量,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使织布用的棉纱发生紧缺,棉纺织业急需能纺出大量棉纱的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教师总结: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殖民掠夺、贩卖黑奴、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市场,随着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珍妮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所以说它的发明是一种必然。
3.教师提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这些机器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使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完成了一次巨大飞跃,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学习目标一、记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刻、国家和标志。
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及其成绩。
二、评判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进展进程的重大阻碍。
二、学习进程(一)导入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进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械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
本课将会告知你,新的发明制造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如何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期。
(二)自学任务(独立完成)展现自学功效一、活动方案一阅读教材完成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的相关知识点(1)1769年,瓦特吸取前人功效,成功研制了___________。
蒸汽机的普遍应用,增进了_______、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2)_____世纪上半期,英国的__________大体上被____________所取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尔后_____、_____、______国也接踵进行了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_________时期”。
二、活动方案二阅读教材完成轮船和火车的发明的相关知识点(1)1807年,美国人______吸收前人功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_____”号。
1814年,英国的_________发明蒸汽机车“________”号。
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2)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____,直接致使了_______形式的显现,增进了____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英、法、美等要紧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壮大的_______。
(三)小组讨论,展现讨论功效(组长检查完成情形,个别辅导,共性讨论,问题完善)一、活动方案三说一说:什么缘故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英国的要紧发明功效有哪些?(1)请回忆已学知识并结合以下材料小组讨论后总结发言:材料:市场老是在扩大,需求老是在增强。
工厂手工业已不在知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械就引发了工业中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2)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讲述工业革命时期各项重大发明,初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各项发明产生过程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团结合作、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珍妮机的发明和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工业革命的后果。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讨论、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及图片,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带来两幅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师:图片中穿行在城市、乡间的是什么车?生:动车。
师:那你们知道动车的前身是什么车吗?生:是火车。
师:对,火车是谁发明的?又是什么时间发明的?生:(七嘴八舌)师:同学们要想知道准确答案,时间还得追溯到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作学习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生1:1640开始,结束于1688年。
生2: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生3: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师: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课件展示材料)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工场不仅在传统的毛织业,也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丝织、棉织等工业中进一步发展。
当时英国一家大呢绒工场拥有600台织机;金属加工已有500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锤。
师:你在材料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阅读材料回答生: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师:是的。
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准备出航的船队》和介绍材料:这是18世纪的绘画,描绘了在英国朴次茅斯港乘船及上货的情形。
图片也反映了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兴盛。
)师:材料反映了什么内容?生:反映了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兴盛。
师:也反映了英国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
师:市场不断扩大,需求必定在不断增加。
但是当时的英国还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产?(课件展示图片《手工工场》)生: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
(课件展示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师:从材料中我们了解到:工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2师:从上述内容中你能概括出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几点原因?生:1.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3.工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师:是的,这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于是就由此引起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课件展示材料)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工业部门,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束缚比较小,这使得棉纺织业相对较易发展起来。
为了提高生产率,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人都在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在棉纺织业领域出现了一个技术革新的高潮。
师:阅读材料,说说从材料中了解到的信息。
生: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
师:是的,那你知道手工工场时期,棉纺织业部门是怎样将棉纱纺织成布的吗?(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读图后回答生:使用抛梭。
师:对,为了提高织布的速度,1733年,是谁发明了飞梭?飞梭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生:纺织师凯伊,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
师:此时棉纱已供不应求,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于是,人们又开始研究如何提高纺纱的速度。
(课件展示《手摇“珍妮纺纱机”》及介绍材料)织工哈格里夫斯经过多次试验,他在1765年成功的制造出同时纺出16至18支面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他用自己女儿的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师:同学们读图,说说能够大大提高织布效率的新发明是什么?生:是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手摇“珍妮纺纱机”。
师:在此基础上,发明家不断改进技术,在纺织方面又有了哪些新发明、新创造?(课件展示《骡机》《水力织布机》图片)生:提高了纺纱速度,且纱线细而结实的骡机;织布速度提高了数十倍的水力织布机。
师:纺织机器的发明,促使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使用新机器的纺纱车间》)师:机器的广泛应用需要更方便更有效的动力,又是谁首先开始了动力方面的革新?我想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课件展示故事内容)他从小就好观察思索。
有一次看见开水壶盖在跳动,他就问祖母水为什么会把壶盖顶起来?祖3母说水开了就冒气,是气把壶盖顶起来的。
“气的力量真大啊!”从此在他心里就埋下了利用蒸汽的想法。
1769年,他总结了自己在修理旧式蒸汽机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对矿井用的蒸汽抽水机做了重大改进,制成功率较大的单式蒸汽发动机。
师:故事中的他是谁?他的发明创造是什么?生:是瓦特。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单式蒸汽发动机。
(课件展示瓦特图片和他的改良蒸汽机)师:是的,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1785年投入使用,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
师:根据我们上面所讲内容,分四组讨论:工业革命中,各项新技术之间是怎样相互推动的?小组1:凯伊发明的飞梭代替了抛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已供不应求。
小组2: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手摇“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后来又有纺纱质量更高的骡机。
小组3:这推动了织布速度提高了十倍的水力织布机被发明出来。
小组4:机器的广泛应用需要更方便更有效的动力,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单式蒸汽发动机。
1785年投入使用,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随即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
(课件展示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图片)师:大家根据展示的图片,说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的生产变化。
生: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采煤、冶金、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部门的技术革命,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所取代。
师: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波及到世界上其他国家。
(课件展示材料)19世纪40年代初,法国的煤产量只有英国的40%,生铁产量只有英国的25%;美国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工业革命。
此后德意志的纺织、采煤、冶金农业化学、铁路运输等有了一定发展。
师:同学们结合材料说说哪些国家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生:法、美、德等国。
师:真正的机器大工业到来了。
轰隆隆的机器不分昼夜地生产,商品堆积如山,而要把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运出去卖,靠步履蹒跚的人力或畜力车辆已经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了。
于是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作为动力推动机器的发明,新的交通工具开始被发明和使用。
4合作学习二:轮船和火车的出现(课件展示富尔顿和史蒂芬孙图片及介绍)师: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和第一辆火车是在什么时间又是谁建造发明的?学生结合图片介绍及课本知识回答生: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旅行者”号。
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师: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促进了陆上和水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师:从图片我们了解到世界交通运输业已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师:工业革命进行得轰轰烈烈,那么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
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材料二、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
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三: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加剧,既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又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阅读材料,学生分三组合作探究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小组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小组2: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小组3: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三、课堂小结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开始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1769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所取代。
接着英、法、美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课堂精练1.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到达欧洲()5A. 坐飞机B. 搭汽船C. 开汽车D. 乘马车答案:B2. 业革命最先产生于()A. 棉纺织业B. 毛纺织业C. 麻纺织业D. 丝织业答案:A3.想一想,下列机械和交通工具,哪些是18、19世纪出现的?()①火车②汽船③水力纺纱机④飞机⑤珍妮机⑥汽车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 D.②④⑤答案:C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学习与测评”。
2.写出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并制作成表格。
【板书设计】17.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2.珍妮纺纱机3.改良蒸汽机二、轮船和火车的出现1.富尔顿和“克莱蒙”号轮船2.史蒂芬孙和“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课后反思】本课涉及的各项发明及发明者较多,我在具体讲述时以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为线索,按领域归纳,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并结合相应的图片资料如:珍妮机,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等来辅助教学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整节课收放自如,课堂问题设置有层次性,难易适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