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过程主义之父
- 格式:pdf
- 大小:191.54 KB
- 文档页数:3
一个荒地改造的公园凭什么能每天吸引1000个家庭,如此火爆?坎伯兰公园(Cumberland Park)是由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过程主义之父——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主导设计的一个占地6.5acre(约26 000㎡)的城市公园。
该公园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坎伯兰河东岸谢尔比街大桥下,由荒地改造成的一个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游玩的城市公园。
如何利用城市荒地空间进行改造?凭什么每天吸引上1000个家庭,成为经典?一、大师设计的灵感来源源于田纳西州的不同地质情况,这里的地理环境提供了所有所需要的东西,包括水、阳光、石头、滚草、树木、山脉和山谷。
设计师把这些元素全部集中到一个城市公共景观当中,通过有趣的教育,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对传统和风俗进行创新而成的游乐器械创造了一个游乐场,适合所有年龄人群。
在公园里,每个人都将体验到不同的东西,设计师鼓励人们自由参与并且有序的进行比赛、勘探、学习、探险等活动。
二、项目成功的四个关键词:弧线、空心、峡谷、露台与草坪1、项目关键词:弧线公园弧形的绿化带和道路设计,以及下沉式的中央戏水、游戏区犹如汤匙般圆润。
这种生态风格的设计给人以舒缓,自然,趣味,优雅之感。
2、项目关键词:空心中心区儿童游乐场的沙坑设计师在公园内设计了一些针对青少年的自然类、冒险类的游戏,搓板式的道路,弹跳床,戏水池等等。
3、项目关键词:峡谷颇受孩子欢迎的滑滑梯和适合6~8岁儿童的攀爬网在攀爬石墙中体验峡谷攀岩设计师在公园内专门设计了攀岩石墙,以供游客体验峡谷攀岩的感觉。
4、项目关键词:露台与草坪可以容纳1200人的露天剧场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公园的功能性的丰富,公园搭配了一个即插即用的1550平方英尺的硬木露台,和围绕露台可以容纳1200人的草坪,这样的户外圆形剧场必将成为突出景观。
设计师如此丰富的设计旨在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丰富的中央休闲公园,一家人可以在这里游玩、体验各种生活,足足的可以玩上一整天。
大师简介罗伯特·布雷·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 1909--1994,巴西)20世纪最杰出的造园家之一,也是本世纪最有天赋的景观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语言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平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布雷·马克斯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和植物的兴趣。
18岁时,他随父亲去德国学习艺术,两年的德国之行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对他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那里他初次接触了欧洲的现代艺术,梵·高、毕加索、克利和康定斯基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他善于借鉴不同模式的风景园林,知道如何提取其特征,尝试不同风格的变化,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形成一种平衡,并达到一种永恒。
2.他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将自然中的每一个元素变成自己的创作灵感。
3.他热爱植物尤其是乡土植物,非常擅长运用本土的元素布雷·马克思是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景观大师,他将他的绘画风格一并带到了他的设计中,他所有作品的总平面图都别具风格,以至于你看到某张总平,就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对,这就是布雷·马克思的作品。
他善于利用植物叶子的色彩和质地的对比来创造美丽的图案。
这种对比还体现在铺装上。
在他的眼里,这些造园的材料好像都是调色板上的一种颜料,任凭他在大地上挥洒自如。
布雷·马克斯的园林平面形式强烈,但绝不仅仅是二维的,草地、砾石、水面提供一个平坦的、延绵不断的大空间,乔木和灌木的使用与低矮的植物形成对比,分割或限定空间。
棕榈苏铁等三五一组,种植在园林中,将视线引向上方。
他的形式语言大多来自于米罗和阿普的超现实主义,同时也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布雷·马克斯的设计使科帕卡巴纳海湾成为巴西的象征三角园小萨尔加多广场CAEMI基金会里约热内卢大广场平面图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布雷·马克斯沿着瓜纳巴拉海湾直到大西洋的公海海域创造了一系列的公共空间,历时50年。
I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7年第8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哈格里夫斯的景观设计研究吴晗张天颖李彤彤(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院20世纪70年代后,景观专业开始向艺术和科学2个方向发展,美国景观设计师乔治•哈格里夫斯作为这 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景观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典范,他对景观设计语言的应用及其开放多元共生的设计手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学习。
关键词院哈格里夫斯;艺术与生态;协同理念1哈格里夫斯简介1.1成长经历乔治•哈格里夫斯出生于1952年,幼年时期不断游历,他曾经就读于南伊利诺斯大学;1977年哈格里夫斯从佐治亚 大学环境设计学院毕业,取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1979年毕 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毕业后 为美国S W A设计集团工作,2年后被提升为主要设计师[2>; 1983年哈格里夫斯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开始了他在景 观设计道路上的新尝试;1986年成为哈佛设计学院风景园林 系的教授,并且在10年后成为风景园林系系主任。
1.2代表作品至今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共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达57次之 多,其代表作主要有:(1)1985年开始建造的烛台角文化公园。
(2) 1986年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山谷中匝普别墅。
(3)1988年建 成的加州圣•何塞市广场公园。
(4)1988年开始建造的瓜达鲁 普河公园。
(5)1989年加州圣•何塞市市中心的广场公园。
(6) 1991年建成的拜斯比公园。
(7)1991年开始辛辛纳提大学的景 观设计和改造。
(8)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p i。
2 哈格里夫斯的设计思想2.1隐喻化的理念哈格里夫斯的设计理念中很大一部分是隐喻的理念,这 种理念源于对自然的感悟及大地艺术和极简风格的影响,哈 格里夫斯认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进行的设计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隐喻,他以熟知的艺术流派加入自己的认知理解创造和 阐释了一种新的景观环境P!。
2.2诗意化的思维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具有诗意化,一方面是由于他非传统、非理性的构图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自身对设计哲学的理解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