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风景园林师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16
中外生态景观大师理论思想及案例麦克哈格(McHarg)个人简介: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
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
他于1920年11月20日出生在苏格兰克莱得班克地区,于2001年3月5日去世。
从1939年到1946年,他一直在英国军队里服役,并被授予上校军衔.代表思想:主张生态规划思想,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标志着景观规划专业勇敢的承担了后工业时代重大的人类整理生态环境规划的重任。
使景观规划专业在奥姆斯特的奠定的基础上又大大的扩展了活动空间.强调土地的适应性,并因为完善了以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将景观规划提高到了一个科学的高度,成为本世纪规划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当然麦克哈格的这些理论成就也有他的缺陷:1理论上唯环境论:坚信自然的决定作用,规划师的能动性被忽略2方法上唯技术论:认为规划是完全理性的过程,然而一方面数据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另一方面收集方法应经济有效,求人们满意而非最好3生态科学基础的局限:限于垂直而缺乏水平过程的关注个人成就:McHarg被认为是继美国景观设计之父Olmsted之后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
由于他在1969年出版的《设计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使景观设计师成为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环境运动的主导力量。
与其同时代或更早的环境保护运动先驱们,如《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作者Rachel Carson相比,McHarg既是环境保护的鼓动者,如他主持《人与环境》电视节目,到处巡回演讲,同时他也是个实践家。
在他的传世之作中,他用多个案例来说明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从由美国东部海岸带的保护和利用,到新泽西州的高速公路选线,区域的土地的开发利用,如华盛顿和费城大都市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奥姆斯特德(Olmsted)个人简介: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曾经涉足过多个职业,直至1857年中央公园设计阶段被指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1]。
・规划・建筑・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1120020202简述丹・凯利及其设计思想收稿日期:2006212201作者简介:陈 林(19702),男,高级工程师,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陈 林摘 要:以米勒花园、喷泉广场、A G 总部大楼花园为例,对凯利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他运用几何秩序、空间渗透、对设计要素的娴熟运用等多方式创造和谐的设计手法,最后对他和谐的人生进行了介绍,以使后人对他及其设计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设计思想,和谐,几何秩序,设计要素中图分类号:TU 280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美国现代园林史上,人们永远会记得一位景观设计大师,被人誉为“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这就是丹・凯利。
他以毕生的园林建设实践和生活历程折射出园林事业和人生的真谛:追求和谐。
1936年,丹・凯利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修风景园林专业。
当时的哈佛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仍因循着保守的历史主义风格:设计过程极为简化,似乎用一套预定的办法就可以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此深感失望的丹・凯利与他有着同感的同学艾克博和罗斯一起开始把目光投向特纳德、芒福德和柯布西耶等人的文章。
通过各种杂志、书籍和相互间的交流,他们了解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潮流以及园林设计的最新动态。
1939年~1941年,他们发表了《城市景观设计》、《农村景观设计》、《原始环境中的景观设计》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纲领,给现代园林设计一次强有力的推动,这就是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现代园林史上的“哈佛革命”。
有人这样评价丹・凯利:他的设计语言可以归结为古典的,他的风格可以视为现代的,但是他的作品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
1 作品体现和谐1.1 与设计思潮的合拍1)古典主义的扬弃。
代表作:米勒花园(1955年)。
“凯利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既继承传统又摒弃糟粕的决心。
”(伽略特・艾克博语)1955年的米勒花园设计标志着凯利景观设计独特风格的初步形成,被认为是丹・凯利的第一个真正现代主义的设计。
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景观名人录(诸多观点谨为一家之言)国内:历史:计成《园冶》李渔《闲情偶记》当代:第一代陈从周上海豫园说园陈植造园冯纪忠空间旷奥上海方塔园陈俊瑜(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树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铮生同济学科创始人丁文魁风景科学边际理论风景旅游司马铨长期主持园林教研工作夏义民国内较早赴美留学景观学者第二代刘滨谊中国第一个景观建筑学博士在美国完成景观博士后研究吴人韦风景景观旅游规划俞孔坚中国第一个哈佛景观博士夏建统哈佛景观博士景观界传奇人物(more) 国外:欧洲:罗马、希腊英国:巴肯森(John Parinson) 英国最早的造园家怀斯阿迪生斯维扎布里基曼肯特(Williamn Kent 1685-1748)布朗可适应的布朗钱伯斯东方造园术莱普顿巴里派克斯顿意大利:法国:勒诺特席卷欧洲的造园风暴德国:荷兰:西班牙:北欧诸国:美国:1860-1900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 1815-1852)奥姆斯特德(Olmsted1822-1903)中央公园城市公园运动沃克斯(Calvert Vaux 1824-1895)波士顿大都市区域景观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 1859-1897)西蒙兹(O.C. Simonds 1855-1931)墓园设计家沃伦·曼宁(WARREN H. MANNING, 1860-1938)雅各布·维德曼JACOB WEIDENMANN, 1829-1931克利夫兰德HORACE WILLIAM SHALER CLEVELAND, 1814-1900 1900-1945简杰森JENS JENSENCHARLES A. PLATT奥姆斯特德兄弟OLMSTED BROTHERS西普曼ELLEN B. SHIPMAN1945-托玛斯·丘奇(Thomas Church 1902-1978)盖伦特·埃科勃(Garret Eckbo 1910-)Landscape for living 丹·开利(DANIEL URBAN KILEY, 1912-)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斯第尔Steele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1916-)麦克哈格(Ian McHarg 1920-2001)RICHARD HAAG, 1923-彼德·沃克(Peter Water)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日本:小崛远洲左左木叶二户田芳树巴西:马尔科斯(Burle Marx)。
中外风景园林鉴赏--景观设计⼤师拉茨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摘要:彼得·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进⾏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了⼴泛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品杜伊斯堡风景园公园和港⼝岛公园,这2个设计作品的理念和⼿法都完全遵循的场地本⾝及其与外部的结构关系,效果上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追忆,并进⾏了新的诠释,是具有⽣命⼒的景观。
以及最近的彼得拉茨花园,这些都体现了这位天才设计师的才华。
关键词:设计作品设计思想⽣平介绍个⼈看法1. 彼得拉茨花园彼得·拉茨花园,好像⼀架巨⼤的动物脊柱半掩在地⾥,阳光下⽩花花的页岩⽯本⾊,有些刺⽬,⽽突如其来的⽔雾,则给花园增加了迷幻的⾊彩。
踩着碎⽯⾛进花园,⾛进岩⽯的肌理中,⾛进⽔雾⾥,如⼊幻境。
这个花园中,有⽯板组成的像翅膀⼀样的架构,将⽐较清新的微⽓候带到通道中⼼,在通道中⽤⽔雾降低温度,让⼈产⽣凉爽的感觉。
园中有⼏条更⼩的道路和座椅,希望让游⼈在这⾥停留更长时间,通过地形来解决穿过和停留之间的⽭盾。
在两端的⼊⼝处,道路两侧⽯板只有膝盖⾼,在中⼼最低的地⽅,⽯板可达3⽶⾼。
随着游客往⾥⾛,周边的景⾊越来越多地被遮挡起来,每个⼈都被笼罩在花园中⼼的⽔雾和⽯板中。
但在园⼦中间最低处向两端眺望,也可以看到锦绣⾕和⾼架铁轨下的其他花园。
在外延的道路两边,⼀个⼭坡上种着针叶树,另外⼀个⼭坡种的是落叶树,这两种树可以增加⼩⼭的⾼度,形成第⼀层环绕着花园的框景。
花园附近的植被也有两层,第⼀层种植了乌克兰松和油松,第⼆层选择了能够承受湿⽓和⾼湿度的植物,⽐如⾦莎草和花蔺。
另外,还选⽤了具有装饰性的观赏草搭配松树,⽤⾎红⽼獾草等搭配落叶植物。
园⼦中的⽔雾是⽔从喷嘴⾥⽤⾼压喷射出来形成的。
傍晚的时候,⽔雾会被晚霞染成彩虹⼀样,这是⼀个视觉的感受,同时也是触觉的体验。
⽔雾可以很快降低附近的空⽓温度,舒缓⼈的呼吸系统。
浅析美国风景园林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陈婧依,杨轶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 )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师之一,她善于结合场地本身及其内涵进行设计,通过设计要素赋予场地可读性,连接场地过去与将来,让使用者与场地和谐相处。
风景园林;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塑造土地;水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 )是有着艺术设计背景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了许多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
她秉持着“设计源于理念”的原则,发掘场地特质,延续场地的历史和文脉,强调场地的灵魂性与人的交流性,其作品呈现出静谧且优雅的视觉效果[1]。
1设计师背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生于美国华盛顿州,18岁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学习一年艺术,而后转入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毕业后前往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工作。
不久后,她转入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在法国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学习风景园林设计,并成为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2]。
2设计思想2.1“设计源于场地”的理念在古斯塔夫森的各类作品中,“和谐”是她设计所追求的状态,即:土地与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场地的过去与未来发展的和谐。
她的设计在场地的历史文脉、文化特质以及个人的情感和记忆中达到平衡[3]。
古斯塔夫森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着眼于空间形态最基本的功能,即对地形的塑造。
通过对大地进行艺术性的塑造与整合,塑造出雕塑般的地形,从而体现出场地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历史背景。
古斯塔夫森的设计是极具叙事性的,描述了场地内涵和人的活动[4]。
2.2粘土模型与地形设计古斯塔夫森的设计作品经常被冠以“大地雕塑”的称誉。
她在设计中通过微妙的地形变化组织空间,利用微地形的变化塑造有趣的形体,而她往往会用黏土模型和石膏模型进行模拟,为了达到效果还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制作模块。
[5]在她看来,风景园林绝不仅仅是视觉或者平面化的设计,而是供人亲身体验的三维的空间设计[2]。
访世界著名风景园林师玛莎·舒瓦茨女士——访世界著名风景园林师玛莎·舒瓦茨女士《风景园林》编者按:玛莎·舒瓦茨女士作为风景园林师和艺术家从业将近30年。
她在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剑桥和英国伦敦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其作品充满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在全球享有盛誉,并且已经赢得众多的国际设计大奖。
自从1987年以来,玛莎·舒瓦茨女士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学院担任教授,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景观的能力。
《风景园林》杂志社特邀玛莎·舒瓦茨及合伙人有限公司伦敦办公室设计师周梁俊先生对玛莎·舒瓦茨女士进行特别专访,与读者一起分享玛莎·舒瓦茨女士对风景园林、教育、行业发展和经营等的看法。
伦敦北区一幢四层高红砖联排房顶楼,一盏巨大的白色帆布灯笼从5m高的白色钢铁梁架上垂悬而下,屋子中间摆着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边上放着一组白色仿熊毛装饰的圆形沙发,这就是玛莎·舒瓦茨女士的私人客厅。
百忙之中的玛莎?舒瓦茨女士在此接受了《风景园林》杂志社的专访,这也是她第一次接受中文媒体的采访。
玛莎·舒瓦茨出生于美国费城,家中有5个姐妹。
玛莎的父亲是美国著名建筑师米儿顿·舒瓦茨(Milton Schwartz),他曾是建筑大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的学生。
在父亲的影响下,玛莎从小便对建筑设计耳濡目染,但是她最感兴趣的是艺术,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成分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幼时的玛莎。
最先玛莎被美国密歇根大学录取,成为了其建筑和设计学院的艺术生。
接着她继续在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和环境学院的风景园林研究生部深造,希望学到如何把风景园林艺术化。
但是玛莎发现风景园林的教学太注重自然生态而忽略了艺术创造的培养,而这恰恰是她所向往的。
于是她向学校申请辅修更多的艺术课程,却被学校拒绝了。
最后玛莎在能满足她艺术期望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学院深造了风景园林硕士课程。
4.晚年阶段:
◆ 20世纪80年代,晚年的布雷·马克斯仍坚持设计,甚至比以前更有活力。
◆ 1985年,布雷·马克斯将他的希提欧连同所有的收藏捐献给了里约热内卢政府。
其后
他又购买一块土地,带着年轻时的热情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 1994年6月4日,布雷·马克斯去世。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
仍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
二、启示:
1.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内心中真正热爱的东西才是一生奋斗的动力。
2.在园林设计中,千万不能把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孤立开——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创造具有地域性的独特园林景观才成为可能。
当时巴西人对本国热带植物不屑一顾,而热衷于在庭院中种植从欧洲引入的植物,如玫瑰等。
这种现象,在中国也颇为常见。
我们每年从国外大量引种郁金香等植物,却忽视了对本土植物的研究和保护。
而乡土植物,却正是营造地域性特色园林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探究新品种的开发;另一方面,我们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材料的选取时,也应对乡土植物有所侧重。
3.
三:作品举例:
❀希提欧
(The sitio )
希提欧是布雷·马克斯的家,它距离里约热内卢市中心60㎞,位于瓜拉提芭的乡村地区,总面积365000㎡。
现在希提欧已经被交给了巴西政府,由布雷·马克斯的后代来管理。
希提欧简图:
1949年 瓜拉提芭,里约热内卢 365000
㎡。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
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
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
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大学教授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一面在哈佛等几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一面通过自己的事务所和菲力普.约翰逊、矶崎新等多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院、德国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亚利桑那MESA市艺术娱乐中心等很多经典作品。
施瓦茨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的景观大师。
世界景观设计大师简介及作品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几位世界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大师的风采吧!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被誉为“现代园林之父”。
他的作品以其简洁、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如流水别墅(Fallingwater)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流水别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是一座建于瀑布上的木制别墅。
这座别墅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赖特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空间的独特理解。
2. 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奥古斯特·佩雷是法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被誉为“现代花园之父”。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几何形状和对色彩的运用而著称,如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The Glass Pyramid)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位于卢浮宫的正前方,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球体,寓意着知识的力量。
3. 托马斯·哈特(Thomas Heatherwick)托马斯·哈特是英国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被誉为“当代钢铁侠”。
他的作品以其奇特的造型和大胆的色彩而著称,如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塔(The London Olympic Cauldron)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火炬塔高达96米,外观犹如一个巨大的铁艺花瓶,充满了艺术感。
4. 丹尼尔·李(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李是以色列著名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被誉为“犹太教大屠杀纪念馆之父”。
他的作品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而著称,如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纪念馆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个废弃火车站内,以纪念在二战期间遭受迫害的犹太人。
中国园林/Vol.16,No.69/2000(3)55名家名作收稿日期:2000-05-25;修回日期:2000-05-30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一座酝酿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念碑终于建成开放了。
这是华盛顿第一座由风景园林师设计的重要纪念碑,它就是劳伦斯・哈普林(L awrence Hal 2p rin )设计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The FDR Memorial )(图1及彩页)。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的设计建造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早在罗斯福逝世的第二年即1946年,美国国会就决定要建罗斯福总统纪念碑。
196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竞赛,选出了优胜方案。
但几经修改后,此方案没有获得有关各方的一致接受。
后来,著名建筑师布劳耶(M.Breuer )的设计方案也未能获得各方的首肯。
1974年,加州的风景园林师哈普林被选为纪念碑的设计者。
与先前的方案不同,哈普林没有设计一个统治性的物体,而是石墙、瀑布、密树和花灌木的低矮景观,水平的而非垂直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述说故事并鼓励参与的纪念园而不是默默欣赏的纪念碑。
然而不断的政治争吵、资金紧张和官僚主义使工程拖延了漫长的20多年,才在1994年得以动工兴建。
这个设计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和植物创造出四个室外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四个时期和他宣扬的四种自由。
以雕塑表现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的变化来烘托各个时期的社会气氛。
传统的纪念碑,多从图腾、神像、庙宇和陵墓演变而来,摆脱不了高高在上、以巨大的体量让人产生敬畏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思想的深入人心,这种风格的纪念碑越来越不受欢迎。
而哈普林的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表达纪念性的同时,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亲切而轻松的游赏和休息环境,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思想,也与罗斯福总统平易近人的为人相吻合。
哈普林的思想在当时确实是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纪念碑设计的新思路。
从设计时间上看,哈普林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比起七十年代以后美国许多摆脱了传统模式的纪念碑(如越战纪念碑)要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