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课件:其他处理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30.04 KB
- 文档页数:21
水质工程学1 XX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教研室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3章水处理方法与原则1主要单元处理方法2水处理工艺流程3水处理反应器3.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水处理过程是改变水的性质,即改变水中杂质组成的过程。
一个水处理过程可以由若干基本工艺环节组成,每个基本工艺环节就是一个单元过程。
各个单元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按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主要单元处理方法 1、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沉淀、过滤、气浮、离心分离、萃取、膜分离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消毒、电解絮凝、凝聚、离子交换、吸附活性污泥法(厌)、生物膜法(厌)、自然生物处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化法3.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悬浮杂质—— 沉淀方法去除;胶体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 混凝沉淀过滤去除;离子、分子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生成沉淀物将这种杂质去除或离子交换、蒸馏法、电渗析、反渗透。
有机物—— 用活性炭吸附或其它新技术;微生物、细菌等—— 消毒方法。
除臭、除味—— 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源。
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给水处理的主要水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常规的地表水处理以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细菌、病毒为主,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澄清和消毒工艺组成,典型的水处理流程如下所示: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有机物: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有机物的污染特别关注。
已发现在给水水源中有机物种类在2000种以上;饮用水中有700多种。
美国确立了117种优先控制有机物。
我国也确定了12类,58种。
病原微生物: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贾第虫(Giardia Lamblia)、隐孢子虫等。
管网水二次污染:细菌繁殖――水质变差、管道堵塞原有的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满足水质要求,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污水种类可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按处理后的水的去向可分为:排放和回用等;不同的污水及不同的用途,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
1 天然水体中的杂质1.1.1按杂质颗粒的粒度分为:悬浮物—-零点几个微米至毫米,浑浊,显微镜或肉眼可见胶体——几纳米至零点几个微米,浑浊,超显微可见溶液——通常在纳米级以下,透明,电镜可见注:胶体化学定义胶体范围1 nm~100 nm,工程运用上边界0.45 μm或1 μm(1)悬浮物:泥土、粘土(〈50μm)、砂(〉50μm)、金属氧化物、原生动物及其包囊、藻类(〈80μm)、细菌(0.2~4μm),纸浆纤维、石油微粒等。
(2)胶体:粘土类物质、金属氢氧化物、蛋白质(10~30nm)、硅酸(10~100nm)、纤维素、高分子有机物(如腐殖质内的富里酸和腐殖酸)、病毒(8~100nm)等等。
(3)溶液(溶解杂质)①溶解气体:O2、CO2、N2等(未污染水O2=5~10mg/L,〈14mg/L, CO2来源于有机物质的分解及地层化学反应,CO2的多少影响到碳酸平衡、碱度等,地面水一般为20~30,地下水可高达100 mg/L);②阳离子:Ca2+、Mg2+、Na+、K+、Fe2+、Mn2+等;③阴离子:HCO3-、Cl—、SO42-、NO3-、SiO32-、F—等;④溶解性有机大分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有)1。
1。
2按污染物的类别分:(1)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耗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自然生成的有机物,能够被微生物降解成为无机物,微生物同时要消耗掉大量氧,危害水体质量。
(2)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杀虫剂、除草剂)、脂类化合物、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以及纤维素、木质素、腐殖质等植物残体。
其中一些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邻苯二甲酸脂等.POPs对于自然条件下的生物代谢、光降解、化学分解等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POPs在水体中的半衰期大多在几十天至20年,个别长达100年;已有的研究表明,POPs 除具有急性和慢性毒性外,还具有显著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远以及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特性等.其中,尤以其毒性效应,激素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更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