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思想政治教育心得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心得领会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门路之一。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期间的要求。
下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心得领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心得领会篇一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使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本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吻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课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脚踏实地、与时俱进,连续坚韧不拔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课工作的各个环节,创立充满活力、富裕激情、学习氛围浓郁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课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真切当勤学习实践活动的排头兵,最大限度地凝集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盛协力。
一、要不停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课理念。
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课理念,时辰保持清醒的脑筋以应付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定要掌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可以一味的依据自己的意向来办理一些问题。
关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论是优等生仍是中等生仍是后进生我们要视同一律,不可以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以致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立一种合适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合适教育的学生” 。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课理念,“全部为了学生,为了全部学生,为了学生全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全面、协调、可连续的发展观,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足本着“全部为了学生,为了全部学生,为了学生全部”的教育理念,在教课工作中要关怀学生,不论是学习上仍是生活中,充足尊敬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
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认识学生的想法和做法。
不可以一味依据教师自己的意向来控制学生的全部行为。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可持续性;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全面性和可协调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在时代浪潮中,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取得了青海玉树大地震抗灾自救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向世界显示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良好国际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尤其是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波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并由虚拟经济扩大到实体经济,这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些新要求是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黄爱芳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中蕴涵着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列举三个方面来论述了高校特别是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以此说明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页数】1页(P12)
【作者】黄爱芳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清远,5115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 蒋静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J], 陈创荣;李渊;林涵;夏静娴;黄磅雯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J], 陈创荣;李渊;林涵;夏静娴;黄琇雯
4.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 陈学雷
5.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 陈学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三结合”作者:朱心琪於国波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2期[摘要]在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为其他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了保障。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此“三贴近”为突破口,将实际工作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有效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就要求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文章着重探讨了社会实践和情感交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情感交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朱心琪(1962-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於国波(1975- ),男,浙江舟山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党委学工部副部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
(浙江宁波315100)[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093-02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8年1月17~18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这一番话中可以看出,十七大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创新性内容,即更加强调社会实践与情感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很重要,本文现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我见【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择业观的重要渠道,一直备受教育者关注。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确保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利保障。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择业观的重要渠道,其宗旨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贴近大学生生活为突破口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
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与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在基础教育学段,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导致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挫败感和自卑心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贴近他们生活,走进他们生活,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
高职院校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需要教育者尤其是思政工作者从一个说教者,规章制度制定者和维护者,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的呵护者,成长成才的陪伴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高职院校大学生同时具有当代大学生的鲜明时代特征,如思维活跃,求新意识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压力大,心理脆弱;理想信念淡化等,正是由于这样复杂的时代特征,加之互联网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理想的瓶颈问题始终存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领,紧扣时代主题,围绕
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深入把握时代特征,强化学习者党性修养,深化学习者正确认识世界和自我认知;二是把联系实际贯穿始终,从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出发,在深入认识当前社会热点话题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和全局为依据,将新的学科视野和分析视角融入到教学课堂,使学习者在追求实用性、实效性的同时能够体会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理性、权威性;三是注重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强化考核,促使学习者能够在比较、综合、深刻、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习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教学有料、学生实践。
科学发展观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科学性与价值性。
这一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更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发展性。
这一发展观既着眼于现实的多项事业发展又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既保证经济的重点发展又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方式更加多样,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有明显的长远性和多样性。
总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指导理论。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1.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
必须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根据学院党委党建工作部署,结合我系教职工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特制定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系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主要内容(一)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分阶段、有步骤组织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做好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利用网络、展板等各种载体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教学时,融入十八大精神的相关内容,让课堂成为宣传十八大精神的主阵地,让广大教师成为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传播者,真正实现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目标。
(三)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通过发放新党章、印制学习资料、开设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新党章》基本知识,在较短时间,让所有党员掌握《新党章》内容,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
(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学习宣传优秀教师,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教师的积极参与。
只有把这些力量凝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真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Discussion on the Cooperation Power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Liu Zhe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students.In order to do the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university need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These powers gather together to form a coopera-tion power.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operation power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真正形成合力的迫切需要。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谢文兵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摘要]文章在理念与实践上认真反思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过于理想化,在实践上过于形式化,而没有把目标具体到人的需要和成长、成才上,并提出了三个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科学发展观[作者简介]谢文兵(1977- ),四川临水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城市。
(广东深圳518055)[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086-01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面临的问题大学的教育目标与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在具体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由于对德育教育的规律认识不足,没有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逐步实施,其中颇有些拔苗助长之嫌。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他们的思想素质、发展要求都不尽相同,我们必须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达到教育目标。
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进行反思,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理念过于理想化,在实践上过于形式化,而没有把目标具体到人的需要和成长、成才上。
从社会层面看,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过于关注经济建设,忽视了教育这一基础建设,特别是忽略了道德建设,使得道德大厦的根基不断受到侵蚀,全社会道德营养缺失。
从学校层面看,面对经济大潮,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学校为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
收费改革和后勤改革后,大学的教育观念适应性不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
从教师层面看,教师教书育人的观念不断淡化,育人工作还没有真正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从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看,这支队伍的建设还不适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一是组织建设不完善,二是知识结构不适应。
如何有效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未来。
大学生要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兼备可靠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
因此,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的成才为目的,努力实现大学生多方面的健康进取需求,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素质和本领,让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相互促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属于高素质群体,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代表,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是积极的,他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具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意愿,具有较高的政治成熟度,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参与意识。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明显增多,社会阅历、知识技能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们政治观念正在逐渐趋向成熟,价值判断标准渐趋理性。
在肯定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多重影响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产生扭曲。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步伐加快,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各种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贪污腐败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加上某些舆论的错误导向,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使他们对一些远大理想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不再轻易相信传统的说法,甚至一些人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
大学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一、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受教育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要求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和兼顾各方。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放在首位,要德育为先,把合格的政治素质作为将对从事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学生的首要要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要以人为本,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要全面发展,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协调发展,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的网络来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建设,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可持续发展,即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出发,建立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思想建设
国调1002班刘亚辉学号:71210214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我们大学生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因此,我们的思想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大学校园的
舞台,着力推进我们思想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建设、可持续发展、人生价值
a.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加强思想建设,时刻保持思想的进步性,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我们身上,就是要我们以思想建设为中心。
这就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不断构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模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重点要做好以下内容:一是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要深入进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三是深入开展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四是深入进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实现人生价值
b.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明确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问题,科学地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辨证关
系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大学生成才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建设既要满足我们正当的物质需求,又要重视精神的需要,要不断创造条件多了解社会丰富人生阅历,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责任意识。
既注重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注重政治信仰和道德修养。
要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应对可能遇到的人生和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挑战。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思想建设,就是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正确认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脚踏实地现实奋斗与实现远大理想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
我们应该懂得和明白: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殷切期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去努力奋斗才能完成,人生价值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体现价值。
五、要充分发挥大学校园这个载体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建设,以高雅的校园文化营造思想建设的良好氛围,利用校园网络、阅览室、图书馆等传播平台,加深自我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建设。
充分发挥党团、社团、学生组织的作用。
党团组织是学生中的核心,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团组织中,增强其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我们大学生思想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准确判断思想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
着力加强我们的思想建设,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利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先进理念引领我们的思想建设,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作者:吴树青、陈占安、田克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