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生产配方与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1
挂面生产工艺流程挂面,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其制作工艺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许多小作坊和大型企业在工艺上进行了不同的改进,使挂面的口感和质量逐渐得到了提高。
挂面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水,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可以得到不同口感的挂面。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般的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1. 面团制作制作挂面面团时,一般会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碱水或苏打粉,这样可以使面团具有一定的韧性。
通常,一斤面粉需要添加10-15克左右的碱水或苏打粉,同时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
2. 揉制面筋揉制面筋时,将面团抻成长条状,在桌面上反复搓揉,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
揉制面筋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左右。
3. 切割将揉制好的面筋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放入捣碎机中磨成细小的面条状。
4. 洗粉接下来将面条放入洗粉机中,加入适量的水,将面条放在水中揉搓,使其成为由面筋构成的小颗粒,然后借助沉淀作用区分粉和杂质。
5.沉淀经过洗粉后,面团里的杂质和面片会悬浮在水中,将水静置一段时间后,面粉便沉淀在水底部。
6. 筛选将沉淀的面粉稍微挤压,使其变得更加干燥,然后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选。
在筛选过程中,一般要筛出较细和较粗的两种面粉,以备后续加工使用。
7. 干燥经过筛选后的面粉放入烘烤设备或干燥机中进行脱水,将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防止其在保存过程中变质。
8. 包装制作好的干挂面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做好储存和销售准备。
在包装过程中,通常会将面条放入塑料袋中,并在外面包上纸盒或薄膜,以增强包装的牢固度和美观度。
以上便是一般的挂面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的厂家和小作坊在制作挂面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流程和技术,但总体上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工艺流程。
制作好的挂面可以制成凉拌和炒面等多种形式,也可以用来作为汤面、烩菜或作为基于南腔北调的麻、辣、酸、甜等多种口味的结合。
无论是小吃摊还是大型饭店,都会用到挂面这一食品,它既美味可口,也方便食客品尝,是一种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挂面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1. 挂面生产的原料准备阶段
在挂面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需要准备以下原料:
•面粉:选择优质的小麦面粉作为主要原料。
•水:清洁的淡水作为调理面团的必备原料。
•盐:用于提升挂面的风味。
•碱:可调整挂面的硬度和弹性。
•其他辅料:有些制造商可能添加一些其他辅料来增加挂面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面团制备阶段
1.混合原料:将面粉、水、盐和碱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面团。
2.揉面:通过揉面的方式使面团更加柔软和有弹性,达到较好的延展性。
3.发酵:将揉好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待其发酵发酵后分割成小块。
3. 面条生产阶段
1.擀面: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通过机器或手工切割成细条状。
2.拉面:在机器的帮助下,将面团拉长并保持一定的宽度,形成挂面。
3.切割:将拉好的挂面切割成适当长度的面条。
4. 面条加工阶段
1.蒸煮:将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至熟透。
2.冷却:将煮熟的面条过冷水,使其迅速冷却并保持弹性。
3.沥水:将冷却后的面条沥去多余的水分。
5. 包装和储存阶段
1.包装:将沥干水分的挂面装入袋中,并进行密封包装,以保持新鲜度。
2.储存:将包装好的挂面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变质。
以上便是挂面的生产制作工艺流程,通过精心的原料准备、面团制备、面条生产、面条加工和包装储存等多个环节,生产出口感好、口感新鲜的挂面产品。
手工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手工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手工挂面是中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以下是手工挂面生产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挂面的主要原料是高筋面粉和清水。
生产前需要先将面粉进行筛选和清洗,确保面粉的纯净度。
2. 和面:将清洗好的面粉和适量的水混合,用手搅拌成面团。
面团需要揉至光滑有弹性,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功夫和技巧。
3. 擀面:将和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饼状。
擀面需要均匀、薄透,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来掌握技巧。
4. 挂面:擀好的面饼需要挂在竹竿上进行晾晒,目的是让面饼变干,增加挂面的弹性和韧性。
5. 切面:晾晒过的面饼需要切割成细丝状,这需要一把锋利的小刀和熟练的手法。
6. 煮面:切好的挂面需要在大锅中煮熟。
煮面的时间需要掌握得当,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
7. 晾干:将煮好的挂面晾干,确保面条干爽不粘连。
8. 包装:晾干的挂面需要进行包装,保持新鲜和卫生。
以上是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技巧和耐心。
手工挂面制作的传统工艺虽然繁复,但却是口感和营养价值最优的挂面产品。
挂面生产配方与工艺粉一、小麦粉挂面生产用粉以小麦粉为主,其湿面筋含量一般不低于26,,基本词最好采用面条专用粉,并经“伏仓”处理(指新磨小麦粉在粉仓中存放一段时间)。
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面粉中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玉米粉玉米粉是在玉米破碎的产品,因玉米85,的脂肪存于胚芽中,所以玉米粉的脂肪和蛋白都高于玉米。
三、荞麦粉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冷凉特性,还具有一定的治病、防病、保健功效。
四、绿豆粉绿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类作物,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肽类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水、盐、碱一、水水是制面的主要原料之一,水质的好坏与面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挂面的加水量是面粉质量的28,-35,。
二、食盐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2,-3,。
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各地的食用习惯而灵活调节,无加盐习惯的地区也可不加盐。
三、食碱多数地区制作挂面不加碱。
少数气候炎热潮湿而有加碱习惯的地区,加碱率为小麦质量的0.1,-0.3,。
制作当天销售食用的湿切面,为了防止湿面条在销售过程中因时间延长而发酸,则必须加碱,加碱率也为小麦粉质量的0.1,-0.2,。
部分花色挂面的配方挂面品种配方鸡蛋挂面鲜鸡蛋4kg 精盐1.5kg蛋青挂面鲜鸡蛋蛋清3.2kg 精盐1.5kg蛋黄挂面鲜鸡蛋蛋黄3.2kg 精盐1.5kg菜油挂面菜油1.5kg 精盐1.5kg牛奶挂面奶粉1.5kg 精盐1.5kg肉松挂面肉松2.5kg 精盐1.5kg辣味挂面辣椒粉0.7kg 精盐1.5kg黄豆汁挂面黄豆汁3kg 精盐1.5kg绿豆汁挂面绿豆汁3kg 精盐1.5kg味精挂面味精0.03kg 精盐1kg肉汁挂面猪肉汁2kg 味精0.03kg鱼汁挂面鲜鱼汁2.5kg 味精0.02kg 食盐1kg菠菜挂面菠菜汁2~4kg 精盐1.5kg番茄挂面番茄汁5~10kg 精盐1.5kg营养挂面黄豆汁8.5kg 鲜鸡蛋4kg 味精0.02kg 菜油0.5kg 葱汁挂面葱汁2kg 精盐1.5kg香油挂面香油1.5kg 精盐1.5kg魔芋挂面魔芋精粉0.3~0.5kg注:小麦粉用量为100kg,加水量为25~30kg。
挂面生产工艺挂面生产工艺是指将面粉制成挂面的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面粉混合、搅拌、揉捏、醒面、擀皮、切面、晾晒等环节。
首先,面粉混合是挂面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面粉必须经过精细筛选,将面粉中的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面粉筛出,保证面粉的纯净度和质量。
然后将面粉与适量的纯净水混合,用搅拌机搅拌成粉浆状。
接下来是揉捏环节。
将搅拌好的面浆取出,放入专用揉面机中进行揉捏。
揉面机会快速揉捏面浆,使其形成柔软的面团。
揉捏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盐,以增加挂面的口感。
揉捏完成后,需要醒面。
将揉捏好的面团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静置片刻,使其面筋得到充分休息和放松。
醒面时间一般为1至2个小时,这段时间可以使面团进一步发酵,提升挂面的弹性和口感。
醒面后,面团需要擀皮。
将醒好的面团取出,分割成适量小块,用擀面杖将小块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
擀皮的大小和厚度需根据挂面的要求进行合理控制。
擀皮完成后,需要对面皮进行切割。
使用锋利的刀具将擀好的面皮切成细细的条状,长度和宽度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切割时需要注意刀和面皮的切口要整齐,以保证挂面的外观美观。
切割完成后的面条需要进行晾晒。
将切好的面条散开,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以便去除部分水分,提高面条的质量和口感。
晾晒时间一般需要1至2天,具体时间视天气和湿度而定。
最后,经过晾晒的面条包装入袋或盒中,进行包装和封口,以保证挂面的卫生和品质。
包装好的挂面可以通过渠道销售,或者进行烹饪。
综上所述,挂面生产工艺是一个繁琐而有序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和时间,以保证挂面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经过精心制作的挂面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美味可口的佳肴。
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免费挂面是我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制作挂面的工艺技术要求严格。
以下是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一些要点。
一、原料准备挂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和清水。
小麦粉要求白度高、筋韧性好,清水要求纯净、无杂质。
原料配比为小麦粉与清水的比例为1:1.5-1.6。
二、面团制备1. 首先将小麦粉与清水充分混合搓揉,使面团充分吸水,保证面团湿度。
2. 然后将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再次搓揉,使面团与空气充分接触,产生筋力。
三、面团发酵1. 将搓揉好的面团放入酵素分解槽中,酵素分解槽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酵素的产生。
2. 酵素分解的时间一般为6-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天气、面团质量等因素而定。
3. 酵素分解结束后,将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以使面团充分发酵。
四、面杆制作1.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块,然后通过面杆机械搓揉,使面团充分延展,排除其中的空气。
2. 面杆结束后,将面团折叠叠放,层层叠放,用保鲜膜或布包裹,再次发酵。
五、挂面拉制1. 发酵好的面团经过适当的放松后,使用拉面机进行拉制。
2. 拉制时要注意拉面的均匀性和拉制速度,拉出的面要细丝均匀。
3. 拉制后的面条应立即晾晒,以免粘连。
六、挂面晾晒1. 将拉制好的面条摊在晾面架上,避免相互粘连。
2. 晾晒的时间一般为1-2天,具体时间根据天气状况调节。
3. 晾晒结束后,将晾干的面条进行包装,储存。
以上是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一些基本要点,但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挂面才能制作出质量稳定、口感好的产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卫生环境,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挂面工艺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准备好面粉、食盐、回机面头和其他辅料。
和面:将面粉、食盐、回机面头和其他辅料按比例定量添加,加水量应根据面粉的湿面筋含量确定,一般为25%~32%,面团含水量不低于31%;加水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
熟化:对面团进行熟化、贮料和分料,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压片:采用复合压延和异径辊轧的方式进行。
切条:切条成型由面刀完成。
湿切面:湿面条挂在面杆上。
干燥:挂面干燥是整个生产线中投资最多、技术性最强的工序。
切断:一般采用圆盘式切面机和往复式切刀。
计量、包装:新型的塑料密封包装已实现自动计量包装。
检验:对成品挂面进行检验。
玉米挂面加工技术挂面因食用便利、耐贮藏而深受广阔消费者的欢迎。
玉米挂面是在制作小麦粉挂面的基础上,加入部分玉米粉而制成。
由于玉米粉的加入,使玉米和小麦的养分互补,提高了挂面的养分价值。
这里介绍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使用全玉米粉,保留了极有养分价值的玉米皮和玉米胚,简化了玉米制粉的工艺和设备;另一种是使用经蒸煮糊化的玉米泥,使制作出的玉米挂面耐煮、筋道。
(―)方法一1.配方举例玉米粒30千克,小麦粉70千克,精盐1~2千克,食碱0.1~0.2千克。
2.工艺流程玉米→洗涤→精磨→和面→熟化→压片→切条→干燥→截断→称重→包装→成品3.操作要点(1)原料清选、洗涤先将玉米中的杂质、发霉粒等挑出,然后用清水漂洗2~3次,除尽泥沙、瘪粒。
沥干水分后用钢磨磨粉,过80目筛,得到全玉米粉。
因玉米经过漂洗,玉米粉的含水量高,简单发霉变质,所以玉米粉应随用随磨。
(2)和面预先将精盐、食碱用温水化开,再加水至和面所需的水量,―般用水量为面粉总重量的30%~32%。
春、夏、秋季用常温水和面即可,冬季用25~30℃的温水。
食盐的用量为面粉重量的1%~2%,冬季少加,夏季多加。
在挂面生产中加入食盐(氯化钠),可以增加湿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改善面团的工艺性能,削减挂面的湿断条,提高正品率:由于盐水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所以在和面时可使面粉吸水快而匀称,简单使面头成熟;食盐有肯定的保湿作用,在烘干时,湿面条不会过快干燥,简单掌握干燥条件;食盐还有抑制杂菌生长和抑制酶活性的作用,能防止面团在热天酸败,而且食盐还有肯定调味作用。
加入食碱(碳酸钠)和加入食盐对面筋质有相像的作用,还可以使挂面产生一种特有的碱性风味,吃起来比较爽口。
将玉米粉和小麦粉一起投入和面机,加入水,开动和面机,和面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在开机过程中,掌握好每次进料量,保证匀称全都地把握相宜的加水量。
干面头和半干面头必需经过浸泡才能加入和面机内,而且要把加入量和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统一起来,以免和出的面团过软或过硬。
挂面生产配方与工艺挂面的生产配方和工艺小麦粉是挂面生产的主要原料,湿面筋含量一般不低于26%。
最好采用面条专用粉,并经过“伏仓”处理,即在粉仓中存放一段时间。
面粉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玉米粉是玉米破碎的产品,由于玉米85%的脂肪存于胚芽中,所以玉米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
荞麦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生育期短、耐冷凉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治病、防病、保健功效。
绿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类作物,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肽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水是制面的主要原料之一,水质的好坏与面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挂面的加水量是面粉质量的28%-35%。
食盐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2%-3%。
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各地的食用惯而灵活调节,无加盐惯的地区也可不加盐。
多数地区制作挂面不加碱。
少数气候炎热潮湿而有加碱惯的地区,加碱率为小麦质量的0.1%-0.3%。
制作当天销售食用的湿切面,为了防止湿面条在销售过程中因时间延长而发酸,则必须加碱,加碱率也为小麦粉质量的0.1%-0.2%。
以下是部分花色挂面的配方:鸡蛋挂面:鲜鸡蛋4kg,精盐1.5kg。
蛋青挂面:鲜鸡蛋蛋清3.2kg,精盐1.5kg。
蛋黄挂面:鲜鸡蛋蛋黄3.2kg,精盐1.5kg。
菜油挂面:菜油1.5kg,精盐1.5kg。
牛奶挂面:奶粉1.5kg,精盐1.5kg。
肉松挂面:肉松2.5kg,精盐1.5kg。
辣味挂面:辣椒粉0.7kg,精盐1.5kg。
黄豆汁挂面:黄豆汁3kg,精盐1.5kg。
绿豆汁挂面:绿豆汁3kg,精盐1.5kg。
味精挂面:味精0.03kg,精盐1kg。
肉汁挂面:猪肉汁2kg,味精0.03kg。
鱼汁挂面:鲜鱼汁2.5kg,味精0.02kg,食盐1kg。
菠菜挂面:菠菜汁2~4kg,精盐1.5kg。
番茄挂面:番茄汁5~10kg,精盐1.5kg。
营养挂面:黄豆汁8.5kg,鲜鸡蛋4kg,味精0.02kg,菜油0.5kg。
挂面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要求
以下是 6 条关于挂面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要求的内容:
1. 挂面生产首先得准备好原料呀,就像盖房子得有砖头水泥一样!咱先说面粉,那得好好挑,得精细得很嘞!这就好比做菜选食材,得新鲜得好啊!然后就是加水和面,要把面和得软软的、筋道的,这可不简单哦!想想咱揉面得费多大劲呀!
2. 和好面接下来该干啥?当然是醒面啦!让面好好睡一觉,睡醒了就更有精神啦!这就跟人休息好了才有干劲一个道理呀,对吧?醒面可得把握好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呢!
3. 醒好面就该压面啦,把面压成薄薄的面片,这过程就像给面做一次按摩一样,让它变得平平整整的!压的时候可得使对劲儿,不然怎么能压得漂亮呢?
4. 然后就是切面啦,哇,看着面条一根根出来,那感觉太神奇啦!这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子就变出那么多面条来!切的时候那尺寸可得把握好,不能粗的粗、细的细哟!
5. 切好面条还要进行干燥呢,这可不是随便晒晒就行的!得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不然面条会不好吃哒!这就好像照顾小宝宝一样,得精心着呢!
6. 最后就是包装啦,把好好的面条包装起来,让它们整整齐齐地等待被买走!这就像给宝贝们穿上漂亮衣服一样重要,可不能马虎哟!总之,挂面生产可不是简单事儿,每一步都得用心,这样才能做出好吃的挂面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挂面生产工艺复杂又有趣,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得到美味的挂面!。
挂面生产配方与工艺粉一、小麦粉挂面生产用粉以小麦粉为主,其湿面筋含量一般不低于26,,基本词最好采用面条专用粉,并经“伏仓”处理(指新磨小麦粉在粉仓中存放一段时间)。
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面粉中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玉米粉玉米粉是在玉米破碎的产品,因玉米85,的脂肪存于胚芽中,所以玉米粉的脂肪和蛋白都高于玉米。
三、荞麦粉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冷凉特性,还具有一定的治病、防病、保健功效。
四、绿豆粉绿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类作物,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肽类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水、盐、碱一、水水是制面的主要原料之一,水质的好坏与面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挂面的加水量是面粉质量的28,-35,。
二、食盐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2,-3,。
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各地的食用习惯而灵活调节,无加盐习惯的地区也可不加盐。
三、食碱多数地区制作挂面不加碱。
少数气候炎热潮湿而有加碱习惯的地区,加碱率为小麦质量的0.1,-0.3,。
制作当天销售食用的湿切面,为了防止湿面条在销售过程中因时间延长而发酸,则必须加碱,加碱率也为小麦粉质量的0.1,-0.2,。
部分花色挂面的配方挂面品种配方鸡蛋挂面鲜鸡蛋4kg 精盐1.5kg蛋青挂面鲜鸡蛋蛋清3.2kg 精盐1.5kg蛋黄挂面鲜鸡蛋蛋黄3.2kg 精盐1.5kg菜油挂面菜油1.5kg 精盐1.5kg牛奶挂面奶粉1.5kg 精盐1.5kg肉松挂面肉松2.5kg 精盐1.5kg辣味挂面辣椒粉0.7kg 精盐1.5kg黄豆汁挂面黄豆汁3kg 精盐1.5kg绿豆汁挂面绿豆汁3kg 精盐1.5kg味精挂面味精0.03kg 精盐1kg肉汁挂面猪肉汁2kg 味精0.03kg鱼汁挂面鲜鱼汁2.5kg 味精0.02kg 食盐1kg菠菜挂面菠菜汁2~4kg 精盐1.5kg番茄挂面番茄汁5~10kg 精盐1.5kg营养挂面黄豆汁8.5kg 鲜鸡蛋4kg 味精0.02kg 菜油0.5kg 葱汁挂面葱汁2kg 精盐1.5kg香油挂面香油1.5kg 精盐1.5kg魔芋挂面魔芋精粉0.3~0.5kg注:小麦粉用量为100kg,加水量为25~30kg。
和面和面又称合面、揉面、打粉、搅拌。
“和”的意思为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揉弄,使其有黏性。
和面是制面的第一道工序,制作各类面条的首要条件。
和面效果的好坏,对后继几道工序的操作及最终的产品质量关系极大。
如果和面达不到工艺要求,就生产不出好的面条。
一、和面的基本原理与工艺要求和面的基本原理是,在小麦粉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清水或盐水,通过一定时间的搅拌,小麦中的非水溶性蛋白质(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就逐渐吸水膨胀,形成面筋的网络结构。
与此同时,小麦粉中在常温下不溶于水的淀粉颗粒也吸水浸润,逐渐膨胀起来,并被湿面筋的网络组织所包围。
从而使原来松散而没有可塑性的小麦粉成为具有可塑性、黏弹性和延伸性的颗粒状湿面团,为轧片、切条成形、干燥准备条件,为良好的烹调性能打好基础。
1、感观要求面团吸水适当,湿度均匀,色泽一致,不含生粉,呈砂样状态,手握成团,松开稍加搓动即可恢复砂样小颗粒。
搅拌与揉捏合一的低速搅拌机和成的面团呈絮状,具有更好的可塑性、黏弹性和延伸性。
2、理化要求在面团不影响轧片与悬挂干燥的前提下,小麦粉的非溶性蛋白最大限度地吸水,形成面筋网络包围淀粉颗粒,面团水分应大于30,。
影响和面效果的因素:1、小麦粉的选择要获得具有良好工艺性能的面团和具有良好烹调性能的面条,首先要有良好的小麦粉。
小麦粉的好坏主要体现在面筋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
建议使用面条专用粉或特制一等粉(富强粉)、特制二等粉(上白粉)、标准粉。
2、加水量的确定和面加水量的多少,是影响面团工艺性能的核心问题,因为在和面的地程中形成面筋的首要条件是使小麦粉中的非水溶性蛋白质能够比较充分地吸水。
如果蛋白质吸水不足,就不能形成良好的面筋,面团的工艺性能和面条的烹调性能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般制作手拉线面要使小麦粉充分吸水,最少加水率为小麦粉质量的一半。
但这个加水率不适用于机械制面,因为机械制面有轧片工序,如果加水率达到35,以上,面团的湿度和黏度较大,就难以轧制面片了。
对于制作挂面,还有一道悬挂烘干的工序,面条过湿,挂起来由于自重拉伸,形成的断条会很多。
加水过多的面条在烘干时还要处延长烘干时间,所以要控制好加水量,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25,-32,。
但这个量是不能满足小麦粉的吸水需要的,所以在不影响轧片和悬挂干燥的前提下,和面加水率适当多一些对产品质量有好处。
3、温度的影响水温适当,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较快;水温过低,蛋白质吸水时间延长;水温过高,蛋白质容易热变性而影响面筋的形成。
由于蛋白质受热变性而凝固,失去了黏结力,就难以形成面筋。
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所以在寒冷天气最好用暖水和面,并保持恒定的水温。
4、时间与搅拌速度的影响和面时间的长短,对面筋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由于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吸水需要时间,如果和面的时间太短,加入的水难以和小麦粉搅拌均匀,蛋白质来不及吸水或吸水很不充分,面筋肯定形成得不好。
如果和面时间过长,使面团的温度升高,就要影响面筋的形成。
比较理想的和面时间为15min,最少不应少于10min。
而具体的和面时间的多少与和面机容量大小、搅拌强度有关,不能一概而定,要从实践中灵活撑握。
搅拌强度一般用搅拌速度(每分钟转数r/min)来表示。
搅拌的作用主要是将机内的物料不断的翻动,使其各部分小麦粉吸水量均匀一致,并在一定时间内提高物料的温度。
因此搅拌速度的快慢对和面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
搅拌速度过快,温升过高,容易打碎逐步形成的面筋网络组织;搅拌速度过慢,温升过低,面团不易和匀打熟,色泽不均匀。
较为理想的搅拌速度为:单轴曲线状搅拌杆的和面机在30r/min范围内为宜。
5、食盐水浓度的影响加盐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挂面的质地。
如果小麦粉中的面筋含量较低,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改进小麦粉的吸水能力,增强面团的弹性,提高和面效果。
但添加过多的食盐反而降低面团的韧性。
因此和面时食盐水的浓度大小必须根据小麦粉中面筋质量高低、生产季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和面加水率在24,-30,时,加盐率、盐水浓度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如下: 加盐率、盐水浓度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季节月份加盐率/, 盐水浓度/?Bx春 3、4、5 2.4 8夏 6、7、8 3.0 10秋 9、10、11 2.4 8冬 12、1、2 2.0 6注:1?Bx指100g水中含1g盐.二、和面设备和面是通过和面机的搅拌、揉和作用,将各种原辅料均匀混合,最后形成的面团坯料干湿合适、色泽均匀且不含生粉的小团块颗粒。
和面机是制面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和面效果的好坏与和面机有重要关系。
我厂生产的主要为卧式和面机,机械由搅拌浆、搅拌容器、传动装置、机架和容器翻转机构等组成。
卧式和面机结构简单,卸料、清洗、维修方便,因此在饮食行业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面坯的调制,是面点制作中常用的机械。
主要用于面条、饺子、馒头、包子等面团的调制。
卧式曲线状搅拌杆和面机,该机的工作原理是模仿手工和面设计。
其结构特点:在不锈钢搅拌槽内,装有对称曲线状的搅拌杆(15KG为单圆搅拌杆;25KG为双圆搅拌杆;50KG为双扁平搅拌杆;为不同面量的搅拌强度而作出合适的设计),配合顺逆传动装置,进行低速搅拌,如同手工和面一样,能对面团起到压、捏、拌、翻的作用,容易使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形成网络组织,从而提高和面效果。
和面机的使用方法操作时,将已配好的面粉和水分数次放入,每放一次和面3-5分钟,配合顺逆传动,使和面均匀。
和面机和面的技术要点1、要正确掌握投料顺序。
2、搅拌时间要适当熟化所谓“熟化”,即放置成熟之意,也就是借助时间的推移来自动地改良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品质的过程。
由于和面时所加入的水分完全渗透到小麦粉蛋白质内部需要较长时间,而在15-20min的和面工序中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加入的水分不能够完全均匀地渗透到每个小麦粉粒子中去。
另外,吸水膨胀的蛋白质相互粘连成面筋质,在静态中更为有利。
所以需要一个熟化过程,让水分充分而均匀地渗透到小麦粉粒子内部,目的是让蛋白质能比较充分地吸水膨胀,形成较好的网络组织,提高面团的工艺性能。
熟化的工艺要求:面团静放15min,最少10min,情况许可的时间再长一些更好;用湿润的布盖住,防止水分丢失和表面结皮;温度控制在25?左右,宜低不宜高。
轧片轧片也称压片或压面,是将经过和面熟化的面团,通过多道作相对旋转的轧辊,轧成从厚而薄的面片。
轧片是各类面条生产的中心环节,对面质影响很大。
一、轧片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和面熟化后的面团,面筋是分散、蔬松、分布不够均匀的,而且淀粉颗粒吸水浸润后也是分散的。
由于面团的颗粒还没有连接起来形成面带,所以面团的可塑性、黏弹性和延伸性还没有显示出来。
只有通过多道辊轧才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把颗粒状面团轧成面片,把分散在面团中的面筋和淀粉粒集结在一起,把蔬松的面筋轧展成为细紧的网络组织,使面筋在面片中均匀分布,并把面粉颗粒包围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把面团的可塑性、黏弹性和延伸性体现出来,为切条成形做准备。
影响轧片效果的主要因素1、轧薄率与轧片道数在轧片的过程中,加压的强弱与面筋网络组织的细密化有一定规律。
在压力达到某限度之前,压力越大,越能促进面筋网络组织的细密化。
但如果对面片作急剧的过度轧延,会使面片中已形成的面筋网络组织受到机械的破坏,所以轧片有一个重要技术参数:轧薄率。
轧薄率也可称为轧延比,它的含义是指在轧片的过程中,通过每一次轧辊的面皮,轧前与轧后厚度之比,公式:轧薄率=(轧前面皮厚度-轧后面皮厚度)/轧前面皮厚度*100。
理想的轧薄率为:50%、40%、29%、24%、15%、9%。
轧片道数也就是轧面次数,一般较合理的道数为7道,最少也要有四道,配合轧薄率加工,轧出的面皮质量较好。
2、轧辊转速轧辊线速度对轧片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转速越高,线速度越大,面片被拉伸的速度越快,但是过快的拉伸容易破坏已经形成的面筋网络组织,而且面片光滑度较差。
转速较低,线速度小,面片受压时间长,面片紧密光洁。
3、轧辊表面硬度与耐磨性轧辊硬度高,耐磨性好对提高面带表面光滑性和挂面烹调性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轧片设备面团轧片是通过轧片机(压面机)的轧辊压延而成。
压面机主要由喂料装置、轧距调节机构、机架、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压面机的作用是将松散的面团轧成紧密的、规定厚度要求的薄面轧片,并在压面过程中进一步促进面筋网络形成,使面团或面片具有一定的筋力和韧性。
压面时,当面团或面片进入一对等速相向旋转的刚性轧辊后,由于面团或面片厚度大于辊间轧距便受到正压力和摩擦力作用,面团或面片跟随轧辊运动,同时受到拉、压,即一面受挤压,一面被拉伸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