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的制作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97.40 KB
- 文档页数:5
挂面生产工艺一、引言挂面,又称刀削面,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挂面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面、揉面、杆面、切削、烘干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挂面的生产工艺。
二、制面挂面的制面是挂面生产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制面需要选用优质的小麦粉,通常使用高筋面粉或硬筋面粉。
小麦粉需要经过筛选、清洗、磨粉等工序,以去除杂质和保持面粉的纯度。
制面的关键步骤是配方的调整和面粉的混合。
根据不同的地域和需求,可以根据比例混合使用不同类型的面粉,如全麦面粉、荞麦面粉等,以增加面条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面粉经过混合后,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
然后将面糊倒入面条机,经过压榨和过滤,形成面团。
三、揉面揉面是挂面制作的重要环节。
面团在揉面机器中进行机械揉搓,使面团中的面筋得到充分拉伸,增加面条的韧性和弹性。
揉面的时间需要控制得当,一方面不能揉得太久,否则会导致面团变得过于紧实,难以杆开;另一方面也不能揉得太少,否则面团中的面筋无法发展,面条会容易断裂。
四、杆面杆面是挂面生产过程中比较独特的步骤。
在杆面过程中,面师傅需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一小块,然后用手指将面团在案板上轻轻杆拉,使其形成细长的面条。
面师傅在杆面过程中需要有熟练的技巧,不仅要保证面条的长短一致,还要注意面条的粗细均匀,以及面条之间的间隔。
这样制作出的面条在烹饪时更容易入味。
五、切削切削是挂面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切削过程中,精心制作的面条需要通过机械切削,使其变得更加细长和均匀。
切削时,面条经过一对成锯齿状的刀头,通过机械磨削,形成整齐、光滑的挂面。
六、烘干切削好的挂面需要进行烘干,以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烘干一般采用空气烘干或气流烘干的方式。
空气烘干是将挂面摊放在宽大的通风场所,利用自然风力将其风干。
气流烘干则是利用专门的烘干设备,通过热风对挂面进行干燥。
烘干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挂面的含水率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烘干的目的是将挂面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延长挂面的保质期。
挂面生产工艺流程挂面,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其制作工艺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许多小作坊和大型企业在工艺上进行了不同的改进,使挂面的口感和质量逐渐得到了提高。
挂面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水,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可以得到不同口感的挂面。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般的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1. 面团制作制作挂面面团时,一般会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碱水或苏打粉,这样可以使面团具有一定的韧性。
通常,一斤面粉需要添加10-15克左右的碱水或苏打粉,同时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
2. 揉制面筋揉制面筋时,将面团抻成长条状,在桌面上反复搓揉,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
揉制面筋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左右。
3. 切割将揉制好的面筋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放入捣碎机中磨成细小的面条状。
4. 洗粉接下来将面条放入洗粉机中,加入适量的水,将面条放在水中揉搓,使其成为由面筋构成的小颗粒,然后借助沉淀作用区分粉和杂质。
5.沉淀经过洗粉后,面团里的杂质和面片会悬浮在水中,将水静置一段时间后,面粉便沉淀在水底部。
6. 筛选将沉淀的面粉稍微挤压,使其变得更加干燥,然后放入筛分机中进行筛选。
在筛选过程中,一般要筛出较细和较粗的两种面粉,以备后续加工使用。
7. 干燥经过筛选后的面粉放入烘烤设备或干燥机中进行脱水,将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防止其在保存过程中变质。
8. 包装制作好的干挂面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做好储存和销售准备。
在包装过程中,通常会将面条放入塑料袋中,并在外面包上纸盒或薄膜,以增强包装的牢固度和美观度。
以上便是一般的挂面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的厂家和小作坊在制作挂面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流程和技术,但总体上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工艺流程。
制作好的挂面可以制成凉拌和炒面等多种形式,也可以用来作为汤面、烩菜或作为基于南腔北调的麻、辣、酸、甜等多种口味的结合。
无论是小吃摊还是大型饭店,都会用到挂面这一食品,它既美味可口,也方便食客品尝,是一种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挂面工艺流程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其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挂面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是准备面团。
将面粉和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然后将面团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醒发一段时间,让面团变得有弹性。
第二步是擀面。
将醒发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取适量的面团,揉成长条状。
然后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开,尽量擀成薄而均匀的面片。
第三步是折叠面片。
将擀开的面片折叠起来,然后再次擀开。
这个步骤可以重复多次,以提高面的筋度和咬劲。
第四步是切割面条。
将折叠好的面片切成等宽的条状,长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定。
切割的时候要注意刀口的角度和力度,保证面条的一致性。
第五步是晾晒面条。
将切割好的面条摊放在竹帘或晾面架上,晾晒一段时间。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让面条干燥,增加其弹性和嚼劲。
第六步是煮面。
将晾干的面条放入沸水锅中,煮熟。
煮面的时间要掌握好,既不能太短导致面条变硬,也不能太长导致面条烂煳。
第七步是捞面。
将煮熟的面条捞出,放入冷水中漂凉。
然后再次捞出沥干水分。
第八步是挂干面条。
将沥干水分的面条挂在竹筷或晾面架上,晾干水分。
挂干的面条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面条变黄。
第九步是蒸干面条。
将晾干的面条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干水分。
这个步骤能够进一步增加面条的嚼劲和弹性。
第十步是包装。
将蒸干的面条放入整洁的包装袋中,密封好。
这样可以保持面条的新鲜和口感。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挂面的制作就完成了。
整个过程需要经历面团准备、擀面、折叠、切割、晾晒、煮面、捞面、挂干、蒸干和包装等10个步骤。
每一步骤都需要掌握好时间和技巧,才能制作出口感好、筋道的挂面。
挂面的制作工艺虽然繁琐,但是正是这样的细腻和耐心,让挂面成为了一道美味的传统面食。
挂面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1. 挂面生产的原料准备阶段
在挂面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需要准备以下原料:
•面粉:选择优质的小麦面粉作为主要原料。
•水:清洁的淡水作为调理面团的必备原料。
•盐:用于提升挂面的风味。
•碱:可调整挂面的硬度和弹性。
•其他辅料:有些制造商可能添加一些其他辅料来增加挂面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面团制备阶段
1.混合原料:将面粉、水、盐和碱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面团。
2.揉面:通过揉面的方式使面团更加柔软和有弹性,达到较好的延展性。
3.发酵:将揉好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待其发酵发酵后分割成小块。
3. 面条生产阶段
1.擀面: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通过机器或手工切割成细条状。
2.拉面:在机器的帮助下,将面团拉长并保持一定的宽度,形成挂面。
3.切割:将拉好的挂面切割成适当长度的面条。
4. 面条加工阶段
1.蒸煮:将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至熟透。
2.冷却:将煮熟的面条过冷水,使其迅速冷却并保持弹性。
3.沥水:将冷却后的面条沥去多余的水分。
5. 包装和储存阶段
1.包装:将沥干水分的挂面装入袋中,并进行密封包装,以保持新鲜度。
2.储存:将包装好的挂面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变质。
以上便是挂面的生产制作工艺流程,通过精心的原料准备、面团制备、面条生产、面条加工和包装储存等多个环节,生产出口感好、口感新鲜的挂面产品。
手工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手工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手工挂面是中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以下是手工挂面生产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挂面的主要原料是高筋面粉和清水。
生产前需要先将面粉进行筛选和清洗,确保面粉的纯净度。
2. 和面:将清洗好的面粉和适量的水混合,用手搅拌成面团。
面团需要揉至光滑有弹性,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功夫和技巧。
3. 擀面:将和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饼状。
擀面需要均匀、薄透,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来掌握技巧。
4. 挂面:擀好的面饼需要挂在竹竿上进行晾晒,目的是让面饼变干,增加挂面的弹性和韧性。
5. 切面:晾晒过的面饼需要切割成细丝状,这需要一把锋利的小刀和熟练的手法。
6. 煮面:切好的挂面需要在大锅中煮熟。
煮面的时间需要掌握得当,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
7. 晾干:将煮好的挂面晾干,确保面条干爽不粘连。
8. 包装:晾干的挂面需要进行包装,保持新鲜和卫生。
以上是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技巧和耐心。
手工挂面制作的传统工艺虽然繁复,但却是口感和营养价值最优的挂面产品。
挂面的工艺技术挂面是一种传统中国面食之一,其制作工艺繁琐,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下面将介绍挂面的工艺技术。
首先,制作挂面需要准备好优质的高筋面粉和清水。
面粉要选择筋度较高的品种,以保证面条的韧性和弹性。
面粉要先过筛,去除杂质,使面粉更加细腻。
接下来,将面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水要逐渐加入,不可一次性全部倒入,以免面团过湿。
用手搅拌面粉和水,使其混合均匀。
然后用双手揉搓面团,直至面团光滑细腻,没有明显的面粉颗粒。
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静置10-30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水松弛。
然后将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团,用手搓成细长的面条。
这个过程需要多次反复,使面条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膜,以增加面条的滑溜度。
接着,用擀面杖将面条逐一擀平,使其变薄变宽。
擀面时要用力均匀,以保证面条的厚薄一致。
擀好的面条要抖散开来放在挂面架上,避免粘连。
将挂面架放在通风处,让面条晾干。
晾干的时间因当地湿度和温度而异,通常需要3-6个小时。
面条干燥后,可以用一根竹竿叠好,方便保存和运输。
在煮挂面时,要注意水的使用量和水温。
用大量的沸水,将挂面放入锅中,迅速煮熟。
煮面时间要控制好,一般几分钟即可。
要用筷子搅拌面条,使其煮熟均匀。
煮好的挂面要迅速捞出,放入冷开水中漂洗,以去除粘性。
经过以上的工艺步骤,一碗鲜美的挂面就制作完成了。
挂面的制作工艺虽然繁琐,但是它的口感好,筋道有嚼劲,富有弹性,且易于咀嚼。
挂面不仅可以烹饪各种面食菜品,还可以拌凉拌菜或者炒炒面。
其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掌握好每个步骤的细节,才能制作出好吃的挂面。
挂面生产流程
挂面的生产流程通常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面粉筛选:首先,将优质的小麦选择出来,并经过清洗去杂,然后进行筛选,去除较大的麦粒和杂质。
2. 揉面:将筛选好的小麦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揉面。
揉面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搓揉和反复揉捏,使面团逐渐变得柔软有弹性。
3. 发酵:将揉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根据气温和酵母的活性不同,一般需要几个小时至一天左右,直到面团体积膨胀,发酵充分。
4. 拉面:发酵好的面团被分割成小块,每小块面团通过拉拉面师傅的巧手拉制成细长的面条。
拉面时需要注意受力平衡和用力的适度,使得面条拉长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均匀的厚薄度。
5. 晾晒:拉好的面条需要晾晒,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平铺晾晒,一般需要几个小时至一天的时间,直到面条完全干燥。
6. 烹煮:晾晒干燥的面条可以进行烹煮,将面条放入烧开的水中煮熟,时间一般在几分钟之内。
煮熟后的面条捞出控水,可以用凉水冲洗一下,这样可以去除面条表面的浆黏感。
7. 包装:煮熟控水的面条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包装,一般常见的包装方式有袋装和桶装。
包装后的挂面通过质检,确认质量
合格后即可投放市场销售。
以上就是一般挂面的生产流程,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和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挂面的口感和品质。
挂面生产工艺挂面生产工艺是指将面粉制成挂面的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面粉混合、搅拌、揉捏、醒面、擀皮、切面、晾晒等环节。
首先,面粉混合是挂面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面粉必须经过精细筛选,将面粉中的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面粉筛出,保证面粉的纯净度和质量。
然后将面粉与适量的纯净水混合,用搅拌机搅拌成粉浆状。
接下来是揉捏环节。
将搅拌好的面浆取出,放入专用揉面机中进行揉捏。
揉面机会快速揉捏面浆,使其形成柔软的面团。
揉捏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盐,以增加挂面的口感。
揉捏完成后,需要醒面。
将揉捏好的面团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静置片刻,使其面筋得到充分休息和放松。
醒面时间一般为1至2个小时,这段时间可以使面团进一步发酵,提升挂面的弹性和口感。
醒面后,面团需要擀皮。
将醒好的面团取出,分割成适量小块,用擀面杖将小块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
擀皮的大小和厚度需根据挂面的要求进行合理控制。
擀皮完成后,需要对面皮进行切割。
使用锋利的刀具将擀好的面皮切成细细的条状,长度和宽度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切割时需要注意刀和面皮的切口要整齐,以保证挂面的外观美观。
切割完成后的面条需要进行晾晒。
将切好的面条散开,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以便去除部分水分,提高面条的质量和口感。
晾晒时间一般需要1至2天,具体时间视天气和湿度而定。
最后,经过晾晒的面条包装入袋或盒中,进行包装和封口,以保证挂面的卫生和品质。
包装好的挂面可以通过渠道销售,或者进行烹饪。
综上所述,挂面生产工艺是一个繁琐而有序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和时间,以保证挂面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经过精心制作的挂面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美味可口的佳肴。
挂面的生产工艺实验报告挂面生产配方与工艺粉一、小麦粉挂面生产用粉以小麦粉为主,其湿面筋含量一般不低于26,,基本词最好采用面条专用粉,并经“伏仓”处理(指新磨小麦粉在粉仓中存放一段时间)。
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面粉中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玉米粉玉米粉是在玉米破碎的产品,因玉米85,的脂肪存于胚芽中,所以玉米粉的脂肪和蛋白都高于玉米。
三、荞麦粉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冷凉特性,还具有一定的治病、防病、保健功效。
四、绿豆粉绿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豆类作物,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灰分、肽类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水、盐、碱一、水水是制面的主要原料之一,水质的好坏与面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挂面的加水量是面粉质量的28,-35,。
二、食盐一般为小麦粉质量的2,-3,。
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各地的食用习惯而灵活调节,无加盐习惯的地区也可不加盐。
三、食碱多数地区制作挂面不加碱。
少数气候炎热潮湿而有加碱习惯的地区,加碱率为小麦质量的0.1,-0.3,。
制作当天销售食用的湿切面,为了防止湿面条在销售过程中因时间延长而发酸,则必须加碱,加碱率也为小麦粉质量的0.1,-0.2,。
部分花色挂面的配方挂面品种配方鸡蛋挂面鲜鸡蛋4kg 精盐1.5kg蛋青挂面鲜鸡蛋蛋清3.2kg 精盐1.5kg蛋黄挂面鲜鸡蛋蛋黄3.2kg 精盐1.5kg菜油挂面菜油1.5kg 精盐1.5kg牛奶挂面奶粉1.5kg 精盐1.5kg肉松挂面肉松2.5kg 精盐1.5kg辣味挂面辣椒粉0.7kg 精盐1.5kg黄豆汁挂面黄豆汁3kg 精盐1.5kg绿豆汁挂面绿豆汁3kg 精盐1.5kg味精挂面味精0.03kg 精盐1kg肉汁挂面猪肉汁2kg 味精0.03kg鱼汁挂面鲜鱼汁2.5kg 味精0.02kg 食盐1kg菠菜挂面菠菜汁2~4kg 精盐1.5kg番茄挂面番茄汁5~10kg 精盐1.5kg营养挂面黄豆汁8.5kg 鲜鸡蛋4kg 味精0.02kg 菜油0.5kg 葱汁挂面葱汁2kg 精盐1.5kg香油挂面香油1.5kg 精盐1.5kg魔芋挂面魔芋精粉0.3~0.5kg注:小麦粉用量为100kg,加水量为25~30kg。
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免费挂面是我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制作挂面的工艺技术要求严格。
以下是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一些要点。
一、原料准备挂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和清水。
小麦粉要求白度高、筋韧性好,清水要求纯净、无杂质。
原料配比为小麦粉与清水的比例为1:1.5-1.6。
二、面团制备1. 首先将小麦粉与清水充分混合搓揉,使面团充分吸水,保证面团湿度。
2. 然后将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再次搓揉,使面团与空气充分接触,产生筋力。
三、面团发酵1. 将搓揉好的面团放入酵素分解槽中,酵素分解槽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酵素的产生。
2. 酵素分解的时间一般为6-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天气、面团质量等因素而定。
3. 酵素分解结束后,将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以使面团充分发酵。
四、面杆制作1.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块,然后通过面杆机械搓揉,使面团充分延展,排除其中的空气。
2. 面杆结束后,将面团折叠叠放,层层叠放,用保鲜膜或布包裹,再次发酵。
五、挂面拉制1. 发酵好的面团经过适当的放松后,使用拉面机进行拉制。
2. 拉制时要注意拉面的均匀性和拉制速度,拉出的面要细丝均匀。
3. 拉制后的面条应立即晾晒,以免粘连。
六、挂面晾晒1. 将拉制好的面条摊在晾面架上,避免相互粘连。
2. 晾晒的时间一般为1-2天,具体时间根据天气状况调节。
3. 晾晒结束后,将晾干的面条进行包装,储存。
以上是挂面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一些基本要点,但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挂面才能制作出质量稳定、口感好的产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卫生环境,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制作挂面的方法简介挂面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中国传统面食,制作过程简单,口感鲜美。
本文将介绍制作挂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所需材料•高筋面粉•温水•盐步骤1.准备工作:先称量出所需的高筋面粉,将它过筛后放到一个大碗中。
2.开水激活:准备适量的温水,水的温度大约在50-60摄氏度之间。
然后将温水慢慢倒入面粉中,同时用筷子搅拌。
搅拌的时候要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面粉完全吸收水分,形成一个稍微湿润的面团。
3.揉面:将面团放在台面上,用手掌的力量将面团压平。
然后用手掌压住面团,顺时针方向揉搓。
这样反复揉搓几次,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
4.松弛:将揉好的面团放在碗中,用湿毛巾或保鲜膜盖住,让面团松弛备用。
松弛时间需要15-30分钟,这样面团的筋力才能更好地发挥。
5.制作面条:将松弛好的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剂子,然后取一个小剂子放在台面上,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而均匀的长方形。
擀面的时候要用力均匀,使面条的厚度均匀一致。
6.拉面:将擀好的面皮对折,两侧向中间压紧。
然后用刀将宽度适中的一段面皮切下来,再用手掌在面皮两端轻轻拉扯,使面条变长。
重复拉扯的动作几次,直到面条变长变细。
7.晾干:将拉好的面条放在晾网上,让其自然晾干。
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将面条拧成一束,以方便晾干。
8.煮面:将水烧开后,加入适量的盐。
然后将晾干的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后捞出即可。
9.添加调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花生酱、酱油、醋、辣椒油等调料,搅拌均匀即可享用。
小贴士•挂面的弹性与面粉的质量有关,建议选择高筋面粉制作。
•擀面时要用力均匀,以保证面条的厚度一致,这样煮熟的面条口感更好。
•煮面时,开水的温度要足够高,能使面条迅速煮熟,保持面条的弹性和口感。
•煮好的面条要尽快捞出,放入凉水中漂洗,以防止面条变软。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调料,增加挂面的风味。
结论通过本文所介绍的制作方法,相信大家能够轻松制作出美味的挂面。
挂面不仅简单易做,而且口感独特,是一道适合各个年龄层的经典美食。
挂面工艺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准备好面粉、食盐、回机面头和其他辅料。
和面:将面粉、食盐、回机面头和其他辅料按比例定量添加,加水量应根据面粉的湿面筋含量确定,一般为25%~32%,面团含水量不低于31%;加水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
熟化:对面团进行熟化、贮料和分料,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压片:采用复合压延和异径辊轧的方式进行。
切条:切条成型由面刀完成。
湿切面:湿面条挂在面杆上。
干燥:挂面干燥是整个生产线中投资最多、技术性最强的工序。
切断:一般采用圆盘式切面机和往复式切刀。
计量、包装:新型的塑料密封包装已实现自动计量包装。
检验:对成品挂面进行检验。
挂面的生产工艺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式面食,其特点是面条细长且富有弹性,口感鲜美。
挂面的生产工艺经历了多个步骤,包括制粉、和面、擀面、挂面、晒干等工序。
首先是制粉。
制粉是指将面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将麦粒磨成面粉。
制粉过程中主要分为清洗、浸泡、磨浆、筛粉等步骤。
首先,将麦粒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
然后,将清洗过的麦粒浸泡,在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软化。
接下来,将浸泡过的麦粒进行磨浆,将其磨成面浆。
最后,将磨好的面浆通过一系列筛粉过程,去除杂质,得到精白面粉。
接下来是和面。
和面是将制好的面粉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面团的过程。
和面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量加入水,搅拌时要用力均匀,直至面团成型。
和面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然后是擀面。
擀面是将和好的面团用擀面杖进行擀平,使其变得薄而长。
擀面时需要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块,逐一进行擀面。
擀面要均匀用力,使面团的厚薄保持一致。
擀面的目的是为了将面团变得薄而均匀。
随后是挂面。
挂面是将擀好的面条进行挂晾,使其在自然环境中风干,以增加面条的硬度和富有弹性的口感。
挂面需要将擀好的面条均匀地挂在晾面架上,保持间距,避免面条粘连。
挂面的时间需要根据气温和湿度来定,一般需要晾干约3-4个小时。
最后是晒干。
晒干是将挂好的面条进行充分晒干,使其去除多余的湿气,保存更长的时间。
晒干时需要选择一个通风、干燥的地方,将面条均匀地摊放,防止晒干不均。
晒干的时间一般为1-2天,直至面条完全干燥。
以上就是挂面的生产工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挂面的质量和口感。
而在现代的生产过程中,一些环节可能会借助机械设备进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但不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工艺,都需要对每一个步骤严格控制,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的挂面。
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挂面生产工艺流程》
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
挂面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面条制作、挂晾、烘干和包装等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原料准备,挂面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水。
选用高筋面粉,通过清洗、淘洗、沥干等操作,将面粉中的杂质和杀菌剂去除干净,然后再放入大缸中放入适量的水进行和面。
接下来是面条制作,将和好的面团通过面条机进行压延,使面团变成长长的面带。
然后将面带切成一定长度的面条,通过特制的挂面架将面条悬挂晾干。
然后是挂晾,挂晾是挂面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将晾干的面条在通风和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晾晒,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使面条逐渐失去水分,增加面条的韧性和口感。
之后是烘干,挂面晾干后需要通过热风烘干来去除残留的水分,在烘干室中通过高温和适当的通风进行烘干,使挂面最终获得一定的水分含量,达到保存和食用要求。
最后是包装,烘干后的挂面需要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将挂面装入袋子或包装箱中,然后进行打包和成品入库。
通过以上的生产工艺流程,挂面制作出来的面条质地韧劲、口感爽滑,色泽洁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现代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挂面的生产工艺流程带来了更大的提升和发展。
挂面的制作工艺
挂面由湿面条挂在面杆上干燥而得名,又称为卷面、筒子面等,年产量现为160万吨左右,是我国各类面条中产量最大、销售范围最广的品种。
挂面的花色品种很多,一般按面条的宽度或按使用的面粉等级或添加的辅料来命名。
一、原料和辅料
1、面粉:
挂面生产用粉的湿面筋含量不宜低于26%,最好采用面条专用粉,并经过后熟的面粉,后熟指面粉要存放一个时期。
面条专用粉主要理化指标:
2、水:
一般应使用硬度小于10度的饮用水。
3、各种添加剂:
面质改良剂主要有食盐、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古尔胶、魔芋精粉、变性淀粉)、氧化剂(如偶氮甲酰胺、维生素C)、乳化剂(如单甘酯、蔗糖酯、硬脂酰乳酸钠)和谷朊粉等,应根据需要添加。
生产鲜销的湿切面,可添加食碱。
4、面条增筋剂-面得筋:
面得筋(又叫强筋剂、增筋剂)是海韦力公司研发的增筋剂的新技术产品,主要是用于提高和改善面粉的品质和筋度,使得做出的面制品口感筋道,色泽白亮。
二、工艺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和面→熟化→压片→切条→湿切面→干燥→切断→计量→包装→检验→成品挂面
1、和面:
和面操作要求"四定",即:面粉、食盐、回机面头和其他辅料要按比例定量添加;加水量应根据面粉的湿面筋含量确定,一般为
25%~32%,面团含水量不低于31%;加水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和面时间15分钟,冬季宜长,夏季较短。
和面结束时,面团呈松散的小颗粒状,手握可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
2、熟化:
采用圆盘式熟化机或卧式单轴熟化机对面团进行熟化、贮料和分料,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要求面团的温度、水分不能与和面后相差过大。
生产实践证明,在面团复合之后进行第二次熟化,效果较明显,国内外已有厂家采用。
3、压片:
一般采用复合压延和异径辊轧的方式进行,技术参数如下:
压延倍数:初压面片厚度通常不低于4~5毫米,复合前相加厚度为8~10毫米,末道面片为1毫米以下,以保证压延倍数为8~10倍,使面片紧实、光洁。
轧辊线速:为保证面条的质量和产量,末道轧辊的线速以30~35米/分钟为宜。
轧片道数和压延比:轧片道数以6~7道为好,各道轧辊较理想的压延比依次为50%、40%、30%、25%、15%和10%。
轧辊直径:合理的压片方法是异径辊轧,其辊径安排为复合阶段,∮240毫米、∮240毫米、∮300毫米;压延阶段,∮240毫米、∮180毫米、∮150毫米、∮120毫米、∮90毫米。
4、切条:
切条成型由面刀完成,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装使用往往与面条出
现毛刺、疙瘩、扭曲、并条及宽、厚不一致等缺陷有关。
面刀有整体式和组合式,形状多为方形,基本规格分为 1.0、1.5、2.0、3.0、6.0毫米五种。
目前,国内已开发出圆形或椭圆形面刀,解决了条型单一的问题。
面刀下方设有切断刀,作用是将湿面条横向切断,其转速可以根据每杆湿挂面的长度调节。
5、干燥:
挂面干燥是整个生产线中投资最多、技术性最强的工序,与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有极为重要的关系。
生产中发生的酥面、潮面、酸面等现象,都是由于干燥设备和技术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现行挂面干燥工艺一般分为三类,即:
高温快速干燥法:这种方法是我国的传统工艺,最高干燥温度为50℃左右,距离为25~30米,时间约2~2.5小时。
具有投资小、干燥快等优点。
缺点是温湿度难以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酥面等,已逐渐被其他方法取代。
低温慢速干燥法:
是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挂面烘干法,最高干燥温度不超过35℃,距离为400米左右,时间长达7~8小时。
此法的特点是模仿自然干燥,生产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不足之处是投资大、干燥成本高、维修麻烦等,仅适于一些大中型厂使用。
中温中速干燥法:
针对高温快速法和低温慢速法的优点和不足,我国于20世纪80
-90年代研究成功了中温中速干燥法。
这种方法具有投资较少、耗能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已在国内推广。
6、切断:
一般采用圆盘式切面机和往复式切刀。
前者传动系统简单,生产效率高,但整齐度较差,断损较多;后者整齐度好、断损少、效率稍低、传动装置较复杂。
7、计量、包装:
传统的圆筒形纸包装仍广泛采用人工,这种方法较难实现机械化。
新型的塑料密封包装已实现自动计量包装,主要在引进设备的厂家中使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8、面头处理:
湿面头应即时回入和面机或熟化机中。
干面头可采用浸泡或粉碎法处理,然后返回和面机。
半干面头一般采用浸泡法,或晾干后与干面头一起粉碎。
浸泡法效果好,采用较广泛,但易发酸变质。
粉碎法要求面头粉细度与面粉相同,且回机量不超过15%。
少数厂家采用打浆机,使干面头受到粉碎和浸泡双重作用,效果很好,且较卫生,挂面怎么做好吃?
海韦力技术部。